-
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在巴黎開幕
原標題: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在巴黎開幕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範婷玉)「如此精美的刺繡和豔麗的色彩,真是一件件傑作!」在10日晚於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開幕式上,中國少數民族服飾體現的繁複珍貴的工藝與深厚的文化蘊意深深打動了前來觀展的法國民眾。
-
特展預告|族魂衣兮,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採風展
族魂衣兮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採風展國家社科基金民族學重點項目19AMZ009課題組西南田野調研匯報展展覽時間:2020年9月28日——10月10日黔文化淵源於黎、夷文化,同時還吸收了夜郎文化和滇黔文化;隨千年的歷史遷徙,與各地文化衝融,最終形成了獨有的文化體徵……浙江理工大學國家社科民族學基金項目課題組師生躬赴西南之行,精選出80幅攝影作品、部分服飾品實物以及以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為靈感的原創民族時尚系列服裝。
-
「白族服飾精品展」6月13日省博開幕 賞服飾中的「風花雪月」
「大理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6月13日,「蝴蝶泉邊好梳妝——白族服飾精品展」將在雲南省博物館一樓臨展廳開幕,展覽將持續到8月16日。
-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深度遊在上海展風採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深度遊在上海展風採 2012年11月16日 08:03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首屆芬蘭文化節在南京開幕
原標題:首屆芬蘭文化節在南京開幕 新華網南京11月1日電(記者孫彬)「下一站芬蘭——童話之國與北歐仙境」,首屆芬蘭文化節暨聖誕主題樂園展1日在南京開幕,展覽重現了充滿異域風情的北歐神秘世界。 本次芬蘭文化節暨聖誕主題樂園展由芬蘭羅瓦涅米市政府、芬蘭國家旅遊局、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芬蘭聖誕老人基金會主辦,是芬蘭官方在中國舉辦的首個聖誕主題樂園展。 展館通過富有創意的手法高度還原了芬蘭的奇妙景色。為增強觀眾全方位的真實體驗感,展館通過場景還原技術重建薩米族標誌性圓錐形帳篷,並通過3D成像讓觀眾與立體的馴鹿互動。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研究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意義
(日本服飾風格其源頭在中國,其服飾效果很多與中國有相似之處)。因此同一民族的人們就算已經遷移分散,但是他們在經濟生活、語言文字、生活習慣和歷史發展上都有可追溯的共同源頭,少數民族雖然受地域分布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個性,但它們都同屬中華民族文化,中華民族文化向來具有多元性,它們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從少數民族服飾中去探索中國元素,這將使得「中國風」服飾設計變得更加豐富,獨一無二。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傳統漢服與少數民族服飾區別和關聯
中國傳統民族服飾由於地域環境不同而各有特點。在中國的56個民族中,其中漢族是人口最多的,而漢族以外的民族我們稱為少數民族。如果說中原地區是漢族人的主要聚集地,那麼少數民族地區則主要集中在中國偏遠的北方、西方、南方和西南方,以西、北方遊牧民族為代表的胡夷文化和南方的南夷文化是其代表。當今穿著漢服的傳統習慣在漢族人中已不多見,除了特殊活動外,人們的日常服飾形制已經被現代西方服飾所取代。
-
2017「感知中國·芬蘭行」開幕 湖南文化走進北歐
2017「感知中國·芬蘭行」開幕 湖南文化走進北歐 2017-06 湘籍歌唱家吳碧霞聯手芬蘭男聲合唱團演繹的中國民歌《茉莉花》。
-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服飾文化,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
對比與統一相互依存,這樣的美存在於萬事萬物中,和中國傳統陰陽觀相切合。萬事萬物存在陰陽,也就存在對比,對比的事物不可能單獨存在,它必須要統一,這又正反映出萬事萬物的關聯性。從整體上看,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的結構款式相對簡單,它與其圖案、色彩的複雜裝飾性形成對比。
-
2017「感知中國·芬蘭行」活動在赫爾辛基開幕
新華社赫爾辛基6月29日電(記者 李驥志)當地時間29日下午,2017「感知中國·芬蘭行」系列文化活動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拉開帷幕。處於「一帶一路」西北延長線上的芬蘭,再次零距離感受中華文化魅力。「感知中國·芬蘭行」系列活動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共同主辦。
-
芬蘭·中國浙江文化節開幕 江南和風拂千湖之國[圖]
開幕式迎賓演出吸引芬蘭觀眾駐足觀看 芬蘭觀眾為「天女散花」所驚嘆 浙江在線杭州9月29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張冬素) 28日下午,由浙江省文化廳和芬蘭赫爾辛基大都會區藝術委員會主辦的「2010芬蘭·中國浙江文化節」,在芬蘭埃斯堡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
-
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在臺灣展出 人氣爆棚
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近日,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暨非遺文化展在臺灣佛光山舉行,展覽將持續至3月18日。據了解,這次在佛光山展出的雲南25個少數民族服裝服飾精品達213套、572件。集中體現了雲南傳統民族服飾的藝術特點和雲南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出的燦爛文化。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雲南省民族服裝服飾展,主要展示雲南各少數民族不同材質、不同製作工藝藝術的服裝;二是編織、紡織、印染、挑花和刺繡、鑲嵌、打造等傳統手工藝術品展示;三是民族樂器、宗教法器、祭祀圖畫、經文典籍、生產工具等生活用品展示。
-
中國傳統文化,現代服飾文化,雲南少數民族服飾中的銀質服飾裝飾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具有打破常規的銀衣肌理之美,在服飾中,按照形、色、質三個基本構成要素,材質也是服飾構成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同時它也象徵著財富,雲南少數民族人們常常將家當換成銀元、銀錠,然後拿到銀匠師傅那裡做成銀飾,以此將其穿在身上,安全而時髦。這些用銀片、銀泡、銀鈴鐺等作為裝飾的服飾,常常使得服飾呈現硬挺的效果,具有視覺上的防護作用,金屬質感般的服裝給人堅硬感,這和古代的甲衣類似。
-
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暨非遺文化展亮相高雄佛光山1/9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服飾集中亮相,吸引眾多遊客觀賞。(中國臺灣網 劉燕萊 攝) 中國臺灣網2月17日高雄訊 (記者 劉燕萊)多民族的雲南是服飾的寶庫。2月10日至3月18日,「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系列活動在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展廳舉辦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展暨非遺文化展,由雲南民族博物館挑選展出213套、572件的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服飾集中亮相,吸引眾多僧人和遊客觀賞。
-
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在巴黎舉行
新華社巴黎10月10日電(記者 張曼)「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開幕式10日在位於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由兩位法國收藏家提供的近兩百件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精巧、風格別致,展現了獨特的服飾文化。此次展出的是貴州省苗族、侗族、布依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服飾,包括百褶裙、銀飾、童裝、刺繡等,並配以文字、照片、繪畫、地圖、影像資料等。所有展品均由法國漢學家紀可梅和「邁向中國」協會會長利昂內爾·亨利提供。
-
中國芬蘭聯合畫展開幕
主題為「自然之魂」的中國芬蘭聯合畫展27日在芬蘭赫爾辛基音樂廳開幕,中國畫家洪潮和5位芬蘭畫家的30多幅描繪自然風景的畫作參展,畫展將持續到9月6日。圖為芬蘭觀眾在欣賞畫家洪潮的作品。
-
雲南少數民族服飾-5
雲南少數民族服飾之水族水族在服飾上禁忌紅色和黃色,特別禁忌大紅、大黃的熱調色彩水族 ,而喜歡藍、白、青、三種冷調色彩。雲南少數民族服飾之布依族布依族服飾多為青、藍、白等色。男子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包頭巾、穿對襟短衣或大襟長衫及長褲。老人多著長衫。20世紀70年代後男子服飾與漢裝無異。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高級定製設計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的高級定製設計觀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設計與製作正是一種高級定製設計觀的體現。它既通過外在表象來展示服飾設計與製作的高級感,同時也更是通過製作者融於製作全過程的真心來展現高級定製精神。雲南少數民族服飾的外在高級定製設計表現,首先,量體裁衣。雲南少數民族服飾常常是婦女們為自己或家人而制,完全依照服飾穿著者本身的身材而打造。其次,服裝從材料到製衣全部由手工完成。
-
戴錦花女士向湖北捐贈臺灣少數民族服飾
戴錦花女士向湖北捐贈臺灣少數民族服飾 2014年08月14日 09:56:24 來源:中國臺灣網
-
15個雲南特有少數民族服飾有了標準
雲南挖掘和再現少數民族服飾傳統製作工藝和核心文化元素15個雲南特有少數民族服飾有了標準本報訊 (記者傅小冰)日前,記者從雲南省標準化研究院了解到,由該院牽頭,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及該省各縣區文化管理部門共20多家單位通力合作,研製了布朗族、傣族、哈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