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展預告|族魂衣兮,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採風展

2020-12-12 世界絲綢網

族魂衣兮

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採風展

國家社科基金民族學重點項目19AMZ009課題組

西南田野調研匯報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8日——10月10日

展覽地點:浙江理工大學絲綢博物館3樓互動廳

「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爰有膏菽膏稻,百穀自生,冬夏播琴。」

在地圖的西南角上,孕育著這樣一片風土人情:彩雲飄覆,山明映綠,鮮衣麗人,鍾靈毓秀。

其衣溯遠而流長。早在秦漢以前,中原還未出現棉織品之時,雲南滇西的先民就以木棉花、火草葉等,作為製衣紡紗的主要原料,並一直傳承至今……

其風衍繁而樹異。黔文化淵源於黎、夷文化,同時還吸收了夜郎文化和滇黔文化;隨千年的歷史遷徙,與各地文化衝融,最終形成了獨有的文化體徵……

浙江理工大學國家社科民族學基金項目課題組師生躬赴西南之行,精選出80幅攝影作品、部分服飾品實物以及以西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為靈感的原創民族時尚系列服裝。

此次的西南少數民族採風展,將在浙江理工大學絲綢博物館三樓互動廳展現以錦衣巧繡為帶,以村寨風情為紐,橫貫滇黔之境,帶您品味別樣的「族魂衣兮」。

籍此迎慶新中國71周年華誕。

觀展路線及板塊

1.序言 2.調研路徑圖 3.刺繡針法 4.錦衣巧繡 5.實物展示 6.族人寫真 7.染繡暢想 8.火草專欄 9.阿七獨支瑪傳奇 10.村寨風情 11.結語

1-2序言導圖

序言中以「染採文繡」「火草布」「紡織場景(西漢青銅器)」「西南方古絲綢之路」等簡要詞句,濃縮了滇黔幾千文化發展及其特質,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漫長而又濃厚的歷史畫面和別具一格的異域民族風情。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裡。一張採風點陣圖,三幅少數民族生活娛樂的靚照,引導各位步入展廳,隨著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一件件帶有工匠餘溫的民藝品,去領略七彩雲南和神奇的貴州民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系一方風情。差異,展現存在的價值;交融,生生不息的源泉。展覽六大看點:

一、圖案與刺繡針法

少數民族服飾最大亮點在於運用大量刺繡表現各種題材的圖案,圖案與針法如同皮與毛的關係,課題組在調研中採集了幾乎涵蓋西南民族服飾中所用到的全部針法,歸集起來可分九大針法,在展廳第一板塊中可以欣賞到用清晰照片記錄的針法結構與形態特徵。這些針法在繡女繡娘手中飛舞之時,一件件盛裝嫁衣披上了新娘麗人身上。

馬尾繡

破線繡

二、巧衣錦繡

現在,你可以站在那些精美絕倫,華麗絢爛的盛裝面前,細細觀賞依稀散發著泥土芳香的花草魚蟲,蝴蝶龍鳳,是否看見了紋樣背後用一雙雙巧手、一針一線縫綴錦衣的繡娘身影。

侗族錦衣 傈僳族盛裝

(攝影 朱佳琦) (攝影 夏帆)

三、族人寫真

錦衣繡服主要在族人聚會、婚嫁節假等重大場合,日常生活中的她們穿戴衣裝又是怎樣的一種形象?族人寫真是課題組深入村寨,沉浸式調研的一些成果。這些族人照片都是在與對方交流互動、甚至住在族人家裡,同桌吃喝過程中拍攝下來的照片,是鮮活的真實的生活記錄。

夏帆教授與瓦拉別村摩梭品亍井巴家人同吃同住

(品亍井巴)

苗家靚妹

(攝影 夏帆)

品亍井巴家的祖母

(攝影 夏帆)

季刀苗寨廣場上憩息的村民(攝影 夏帆)

四、火草衣探秘

都知道棉麻絲毛是主宰人類衣生活的四大天然原料。但是,在法國傳教士保祿·維亞爾(在滇傳教將近四十年)傳記中記載了四大纖維之外的一種可做紡織衣料的純天然纖維——火草。一度成為洱海地區傈僳等族的主要服用原料。為此,課題組專赴蒼山洱海邊的大營鎮寶峰寺村,走訪了賓川縣人大代表,火草非遺代表羅富花女士。她帶我們上山採火草,晚上回家洗火草,第二天早上在廊簷下搓火草線,織火草布......

據記載,早在秦漢以前,中原還未出現棉織品之時,雲南滇西的先民就以木棉花、火草葉等作為製衣紡紗的主要原料。當然,今天的傈僳族人無需以此為衣,但作為一種傳統文化技藝卻有著不可小覷的價值。

面朝洱海(攝影 夏帆)

蒼山採火草

搓火草線

用火草線織布

五、女兒國裡的傳奇人物

瀘沽湖畔瓦拉別村,有一對令人尊敬的母子,「阿七獨支瑪」在摩梭語中是「放下包袱」的意思,她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母親,是村裡第一個初中畢業的女性。2003年創辦摩梭傳統手工紡織廠,堅持以傳統織布製衣帶動周邊少數民族脫貧致富;阿七尼瑪是洛克在《中國古納西王國》中管家阿少雲的孫子,阿少雲於1931年被命名為活佛。尼瑪大學畢業,三個月前當選為村長,是新一代摩梭人傳統文化保護開發的領頭羊,至今已整理了20種摩梭傳統手工文化,17項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2項屬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項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餘的全部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阿七獨支瑪

阿七尼瑪

夏帆教授及研究生

在瓦拉別村阿七獨支瑪家交流傳技

六、村寨風情與自然回歸

阿七尼瑪家所在地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瀘沽湖景區,因此瓦拉別村成為瀘沽湖發展規劃三大中心之一。青山綠水老天賜給少數民族的厚禮,自然景觀與獨特的民族風情相輔相成,是雲貴地區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主要渠道。這裡有著人類歷史發展各個階段的遺蹟和活態。在物質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細察滇黔大山裡少數民族的生活態度和對待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或許正是大都市裡人們失落已久,夢寐以求的一種精神回歸。

瀘沽湖之晨(攝影 馮薈)

放牛歸來的彝族老漢

(攝影 夏帆)

南花苗寨的神柱

(攝影 夏帆)

寶峰寺國道上的彩虹(攝影 夏帆)

相關焦點

  •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展在芬蘭開幕
    新華網赫爾辛基4月1日電 (記者趙長春) 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展1日在芬蘭南部的埃斯波市藝術博物館開幕,400多名芬蘭各界人士出席了開幕式。  埃斯波市政委員會主席裡特娃·埃爾卡馬在開幕式發表講話說,這次在芬蘭舉辦極富中國少數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飾展向芬蘭觀眾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必將讓觀眾大開眼界。
  • 「河北採風攝影特展」在臺灣南鯤鯓代天府開幕
    信息 「河北採風攝影特展」在臺灣南鯤鯓代天府開幕 20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河北採風攝影特展
  • 《榮耀祖紋》特展 展現臺灣排灣族瀕臨失傳的珍貴傳統文化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公共信息圖書館推出《榮耀祖紋-來義鄉排灣手紋展》,以排灣族女性傳統刺紋「手紋」為主,匯集手紋耆老珍貴影像、口述採訪影片、刺紋工具、手紋圖案說明與刺紋主題木雕等展件,還有20世紀初拍攝的臺灣排灣族文身師刺紋珍貴圖像,呈現族人保存及記錄瀕臨失傳珍貴傳統的歷程
  • 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在巴黎開幕
    原標題: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在巴黎開幕 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範婷玉)「如此精美的刺繡和豔麗的色彩,真是一件件傑作!」在10日晚於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的「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開幕式上,中國少數民族服飾體現的繁複珍貴的工藝與深厚的文化蘊意深深打動了前來觀展的法國民眾。
  • 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暨非遺文化展亮相高雄佛光山1/9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服飾集中亮相,吸引眾多遊客觀賞。(中國臺灣網 劉燕萊 攝)  中國臺灣網2月17日高雄訊 (記者 劉燕萊)多民族的雲南是服飾的寶庫。2月10日至3月18日,「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月系列活動在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展廳舉辦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展暨非遺文化展,由雲南民族博物館挑選展出213套、572件的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裝服飾集中亮相,吸引眾多僧人和遊客觀賞。
  • 兩岸藝術特展在臺北舉行
    原標題:兩岸藝術特展在臺北舉行《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8月08日 第 03 版)本報臺北電 (記者王堯、任成琦)由《旺報》主辦的「當代圖紀」兩岸藝術特展日前在臺北拉開帷幕。四川成都濃園藝術村20位駐村藝術家的50多幅作品亮相臺灣師範大學德群藝廊,展開為期7天的藝術饗宴。
  • 「聖潔甘孜走進上海」系列展在滬亮相 楊二車娜姆低調採風 明年寫...
    首次面世的藏傳佛教宮廷精品文物、藏文書法作品等展品,不僅抓住了上海市民的眼球,連暫居上海的楊二車娜姆也低調趕來現場,為來年書寫藏區的新書採風。   楊二車娜姆在展會現場  居於張愛玲故居 楊二車娜姆想去甘孜  5月9日一早,上海展覽中心出現了一位身著民族服飾的長髮美女
  • 今年SDCC動漫展線上舉辦!《永恆族》《蟻人3》有望公布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原定今年7月22日-25日舉行的聖地牙哥國際動漫展(SDCC)宣布50年來首次取消,改在明年7月。近日動漫展官方宣布,將以「線上」形式進行,人人都可以在家觀看直播。今年大家都在家看 看到消息的網友們表示,「有生之年去一次SDCC的願望居然可以實現了嗎」、「可以期待一波各路獨家預告在線首發了」,也有網友說出了線上版SDCC的好處「免費停車、舒適座椅
  • 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在巴黎舉行
    新華社巴黎10月10日電(記者 張曼)「貴州民族傳統服飾展」開幕式10日在位於塞納河畔的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由兩位法國收藏家提供的近兩百件中國少數民族服飾工藝精巧、風格別致,展現了獨特的服飾文化。此次展出的是貴州省苗族、侗族、布依族、瑤族等少數民族服飾,包括百褶裙、銀飾、童裝、刺繡等,並配以文字、照片、繪畫、地圖、影像資料等。所有展品均由法國漢學家紀可梅和「邁向中國」協會會長利昂內爾·亨利提供。
  • 臺灣太魯閣族風情展在廈舉辦
    風情展開幕式上,廈門市臺聯與臺灣太魯閣族互贈禮品。(你好臺灣網 圖)  近日從廈門市臺聯了解到,由廈門市海外聯誼會、廈門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廈門市華僑博物院和臺灣花蓮縣秀林社區發展協會聯合主辦的「兩岸一家親——太魯閣族風情圖片暨織物展」正在廈門市華僑博物院展演。豐富的圖片和織品將為廈門市民揭開臺灣太魯閣族神秘的面紗,感受兩岸血脈相連、同根同源的文化淵源。
  • 邵陽學院:少數民族藝術節 民族風情斑斕絢目
    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毛輝)接過熱氣騰騰的酥油茶,玩一把投壺,跑一段板鞋競速,再嘗一口傣族的竹筒飯,不同民族的問候語一一向你道來,眼前還有眼花繚亂的民族服飾。11月22日,邵陽學院第四屆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節在一支《土家擺手舞》中拉開序幕。
  •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深度遊在上海展風採
    臺灣少數民族部落深度遊在上海展風採 2012年11月16日 08:03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一周觀展|東京觀文徵明特展,廣州讀倫勃朗到莫奈
    在上海,上博除了三場特展,近期歷代繪畫館也更換了常設展品;在北京,北京畫院推出「灼灼其華——北京畫院藏寫意花鳥畫精品展」;廣東省博物館呈現「從倫勃朗到莫奈——歐洲繪畫500年」特展。「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為您梳理一周展覽精選與講座。
  • 「飛天」神韻——朝陽北塔特展「玉飛天」的前世今生
    「飛天」神韻 朝陽北塔特展「玉飛天」的前世今生 宋代 玉飛天 遼代玉飛天 遼代的玉飛天在面相和冠帽上更具有少數民族特徵
  • 尊安同恆:讓IP成「展」做文創特展行業領跑者
    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購物中心進入「重運營時代」,用IP展來吸引流量,已然成為各大商場快速獲客的首選方式。   在形式多樣的各種展覽中,融合文化、時尚、旅遊等多種消費場景的「文創特展」,逐漸成為商業體的寵兒。在上海文創特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上海文創特展產業研究報告》中顯示,雖然專業性展館仍是文創特展的首選,但也有25%的特展在商業綜合體舉辦。
  • 好奇櫃3魔都娃娃特展
    好奇櫃是一個既文明又野性的系列展覽,由獨立策展人大石於2017年在上海策劃主理,前身是效仿文藝復興時期私人收藏傳統的奇觀室。它顛覆了傳統的白盒展覽模式,將藝術作品、古怪收藏、私人舊物與古董家具搭配在一起,組成一間間充滿琳琅與驚奇的好奇櫃展廳。
  • 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在臺灣展出 人氣爆棚
    雲南網訊(記者 張蕊)近日,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暨非遺文化展在臺灣佛光山舉行,展覽將持續至3月18日。據了解,這次在佛光山展出的雲南25個少數民族服裝服飾精品達213套、572件。集中體現了雲南傳統民族服飾的藝術特點和雲南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出的燦爛文化。本次展覽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雲南省民族服裝服飾展,主要展示雲南各少數民族不同材質、不同製作工藝藝術的服裝;二是編織、紡織、印染、挑花和刺繡、鑲嵌、打造等傳統手工藝術品展示;三是民族樂器、宗教法器、祭祀圖畫、經文典籍、生產工具等生活用品展示。
  • 上海博物館開放九個展廳,三大特展延期
    上海博物館開放九個展廳,三大特展延期 澎湃新聞 2020-03-13 09:22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魂展高達成品玩具展圖
    今天開幕的TAMASHII NATIONS 2019魂展上,萬代展出了包括GFFMC、Metalbuild、MetalRobot魂等在內的成品玩具系列的新品。讓我們來看一下其中的重點產品吧。
  • 「白族服飾精品展」6月13日省博開幕 賞服飾中的「風花雪月」
    「大理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6月13日,「蝴蝶泉邊好梳妝——白族服飾精品展」將在雲南省博物館一樓臨展廳開幕,展覽將持續到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