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亮點,錯過等明年---2018 (第四屆)腸道微生態國際研討會

2021-02-13 菌情觀察室

一個月之後,2018(第四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國際研討會將在上海松江富悅大酒店隆重舉行。哪些重量級嘉賓將會出席?哪些創新成果將要亮相?生物谷將帶給大家怎樣的驚喜?趕緊收藏地址:http://www.bioon.com/index_forword.asp?id=10060

大會時間:2018-03-30至2018-03-31

地地點點:上海富悅大酒店    

主主題題:見「微」知著    

主辦單位:生物谷

亮點一: 國際化的學術討論

本屆會議作為第四屆,更加注重國際化的交流。除了邀請到國內的大咖以及一線的專家進行學術報告,也邀請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印度,臺灣,香港各地專家的參與。

為什麼要國際化?我國的腸道微生態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進展以及成果,許多研究都走在了國際的前沿,通過國際化的會議,能夠讓國內專家的研究成果呈現給世界。更重要的是通過國際化的會議,讓國內的學者特別是青年學者,足不出戶即可以了解到國際最新的進展和動態,並能夠與國際一流的頂尖的專家進行溝通。

----部分嘉賓一覽

鄧子新

中國科學院院士(Member,CAS),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Fellow, TWAS),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Fellow, AAM)。長期從事微生物代謝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主攻放線菌遺傳學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化學生物學,打開DNA硫化修飾新領域,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100餘篇研究論文。

樊代明

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第四軍醫大學原校長,中華消化學會原主任委員。西京消化病醫院院長。長期從事消化系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工作,特別是在胃癌的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績。

Vanessa Sperandio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微生物系和生物化學系教授,2013年,Vanessa當選為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她所在的實驗室主要研究細菌細胞如何感知某些哺乳動物激素的存在,以及菌群的改變和對機體的適應。

Michelle McGuire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國際營養學專家, 母乳微生物研究專家。最近,她與愛達荷大學的Mark McGuire教授共同完成的國際隊列INSPIRE研究揭示,母乳成分並非一成不變,而會隨著人類進化、當地文化和環境的變化而調整至最適合嬰兒的狀態。除了寡糖和其他成分,母乳微生物本身也會影響嬰兒腸道菌群。

賈偉

美國夏威夷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夏威夷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副主任,癌症研究中心代謝組學中心實驗室主任。主要從事代謝組學以及腸道微生物-宿主的代謝作用的技術發展以及在轉化醫學研究領域的應用, 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科技論文 280 餘篇,SCIE 資料庫總引用超過 7,500 次,Google Scholar 資料庫總引用超過 14,000 次。

房剛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副教授,研究專注於細菌表觀遺傳組學(DNA甲基化),主要的概念是首次利用DNA甲基化信息達到高清晰度的微生物組分析以及更完整地把細菌的基因組和可移動元件(比如質粒)聯繫到一起。

Subramanya Rao

亞洲微生物銀行研究員,一直致力於極端環境的研究,尤其是酷熱和嚴寒沙漠環境中微生物的探索,近幾年著重研究腸道微生物和糞菌移植的相關性。

於君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消化道腫瘤實驗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美國胃腸病學院fellow,長期致力於消化系統腫瘤機制和防治研究,發表SCI論文332篇,影響因子10以上55篇。

蔡英傑

臺灣陽明大學微生物體中心主任、主要研究菌腦腸軸以及精神益生菌,及其在憂鬱症,自閉症及巴金森症等神經精神疾病之運用。

王志堯

臺灣臺南成功大學醫學院過敏及臨床免疫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的學術研究領域為過敏氣喘的環境與基因研究,中草藥及益生菌對過敏疾病改善的效果,肺部先天免疫能力的機理及益生菌在過敏疾病的臨床應用等,共發表SCI論文超過一百三十篇,被引用次數也超過三千次。

亮點二: 多學科交叉深入解密腸道微生物與疾病的關係

人體內微生物尤其是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經研究發現,腸道菌群結構紊亂與許多諸如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有關。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腸道菌群組成結構,飲食、藥物以及環境因素可以影響個體腸道菌群的組成。而通過調節,糾正紊亂的菌群結構從而達到治療各種疾病的目的。本次會議的另外一個亮點就是邀請到不同的學科的專家,從多個角度分享研究的最新成果及進展,進行思想的碰撞,啟發研究的思路,最終通過多學科交叉合作推進發展與應用。

主會場: 腸道微生物研究的新理論與新技術

分會場一:腸道微生物與精神系統疾病, 如抑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等

分會場二:腸道微生物與代謝類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內分泌紊亂等 

分會場三:腸道微生物與消化系統疾病,如結腸癌、IBS、IBD、新生兒腸道菌(母乳)等

分會場四:腸道微生物與其他疾病,如口腔疾病、高血壓、卒中等

亮點三: 發起成立「中國腸微生態---疾病整合聯盟」

本次會議中國腸道微生態聯盟將正式宣告成立,並召開第一屆理事會議。聯盟將聯合若干在腸道微生物組領域科技成果卓越的高校科研院所、生物技術公司,醫藥企業,醫療機構等,自願組建專注於腸道微生物組集成創新、長效穩定的合作組織。聯盟以共同的發展需求為基礎、以創新機制突破重大微生物組臨床研究項目為目標。

西京消化病醫院作為聯盟理事長單位, 並有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上海市炎症性腸病研究中心、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解放軍301總醫院、廈門大學中山醫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南方消化病研究所等多家單位作為聯盟單位。

依託聯盟單位整理並彙編《中國腸道微生態年鑑》,總結這一年來的科研成果及成就,會議現場進行發布

亮點四:基礎與臨床並重

醫學的進步,對疾病認識的深入,以及對疾病診治的提高都離不開基礎研究,基礎研究以臨床價值為目標。本次邀請到頂尖科學家與最一流到臨床專家同臺分享,也是本次會議的另一大特色。

亮點五:新技術,新成果展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針對腸道菌群研究的關鍵技術,比如宏基因組測序技術,腸道菌群的鑑別,分析技術,菌群移植技術等進行呈現。會議的現場專門設置有豐富展示環節,現場參會者可以了解最新的技術進展及產品。

亮點六:臨床研究精品培訓


針對有臨床研究需求的科研工作者、臨床醫生提供專業培訓,旨在協助提高臨床科研水平。培訓內容注重實效,採取專家授課及案例討論的形式開展。涉及內容包括「RCT研究與設計、隊列研究、臨床研究註冊等」。

您來或不來,我們的優勢都在這裡~

臨床機構: 

獲得最新規範標準

臨床項目合作

學術科研交流

科研項目開展

科研機構: 

個人:

同業交流,拓展個人社交圈

了解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

了解市場熱點

大會日程:

  

掃描圖上二維碼或者聯繫下方工作人員即可參會報名

在此我們誠摯地邀請您參與本次大會!

參會和贊助合作:   朱賽博  

E-mail: saibo.zhu@medsci.cn  

Mt: (021)54485309-8040 17321087523

相關焦點

  • 早鳥預售·從研究到應用·2020(第六屆)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國際研討會
    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工作的熱點,是未來健康科學和食品、醫藥產業的重點方向,引起廣泛關注。為及時了解 腸道研究領域的最新突破、腸道產業發展的最新進展,促進腸道微生態領域的產、學、研、醫多方合作。
  • 聚焦行業未來發展,益生菌、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國際研討會召開
    近日,由江南大學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二屆益生菌、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國際研討會在無錫召開。開幕式由大會組委會主席、江南大學副校長陳衛教授主持,江南大學副校長吳正國和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總監胡彩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JCH:腸道微生態與肝性腦病
    人體的腸道微生態系統由腸道內環境和寄生於腸道的微生物共同構成,這些微生物包括固有菌、共生菌、過路菌。在人體內,腸道菌群數量相對固定,可達1012~1014個,是人體自身細胞數目的10倍。這些細菌大多數為類桿菌、優桿菌、消化球菌以及雙歧桿菌等專性厭氧菌,約佔腸道總菌量的99%;腸桿菌、腸球菌、乳酸桿菌等兼性厭氧菌約佔總菌量的1%,構成複雜的腸道微生態系統[1]。
  • ...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
    【習近平向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致信】新華社,汶川地震十周年國際研討會暨第四屆大陸地震國際研討會1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會議致信。習近平強調,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知沒有止境,防災減災、抗災救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恆課題。
  • 2018第四屆「勝家杯」中國拼布創意設計大賽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
    由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紡織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浙江省拼布協會、浙江省民間美術家協會、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8第四屆『勝家杯』中國拼布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暨第四屆國際拼布學術研討會」,在相關單位和各高校的全力支持下,10月20日在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圓滿結束。
  • 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索非亞舉行
    中國經濟網索非亞6月2日訊(記者 田曉軍)第四屆「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在索非亞大學孔子學院召開。保加利亞政府代表、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張海舟以及索非亞大學校長阿納斯塔斯·格爾吉科夫到會致辭。   來自中東歐國家及中國多所著名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的約60名學者與會。
  • 20年深耕「腸道微生態」 完美邀請大咖舉辦學術盛宴
    從抗疫到抗衰老,「腸道微生態」大放異彩   今年,「腸道微生態」成為醫學界研究熱點、社會關注焦點。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將「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可用於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寫入其中;李蘭娟院士在對感染新冠病人的治療中,曾採用微生態製劑輔助治療,並多次強調微生態製劑在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作用。
  • 全球學者匯聚養樂多研討會 聚焦腸道菌群研究及多樣化益生菌的價值
    2018年10月25-26日,由株式會社養樂多本社主辦的「第9屆養樂多代田研討會」及由日本養樂多生命科學基金會主辦的「第27屆腸內菌群國際研討會」在東京成功召開,數百名來自中國、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比利時、泰國等國的專業學者齊聚東京養樂多本社。
  • 大連海洋大學主辦第四屆國際蛤仔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蛤仔產業發展...
    大連海洋大學主辦第四屆國際蛤仔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蛤仔產業發展研討會2018-10-09 09: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高校之窗        瀏覽量: 1479 次 我要評論 近日,由大連海洋大學和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聯合主辦第四屆國際蛤仔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蛤仔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大連舉行
  • 2017第四屆北京大學國際音樂劇研討會圓滿落幕
    日前,「第四屆北京大學國際音樂劇研討會」在北京大學隆重舉辦。本次活動由國際高端學術論壇、音樂劇專家課、中外音樂劇觀摩交流、「2017北京大學國際音樂劇交流季·中外音樂劇精粹匯演」組成,本次活動匯聚了60多所高校及院團的逾百位對中國音樂劇關注和熱愛的海內外專家學者。
  • 本周五,快抱請你走進樹蘭醫院 聽李蘭娟院士聊聊腸道微生態的...
    這些年,李院士沒有停下科研腳步,為了研究肝衰竭的機制,她又去研究了腸道微生態。如今,她是全球最早研究肝病與腸道微生態相關的科研人員之一,她的研究成果處在世界前沿。 本周五,有一場「科技成果科普發布」將在樹蘭(杭州)醫院舉行,這次,李院士將帶來「腸道微生態的最新研究成果發布」。
  • 第四屆成都國際汽車零配件及售後服務展覽會開幕
    央廣網成都5月25日消息(記者劉樂)第四屆成都國際汽車零配件及售後服務展覽會(簡稱CAPAS)於2017年5月25至27日在中國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正式揭幕。立足於發展蓬勃的西南汽車市場的大舞臺,本屆CAPAS展覽總面積達45,000平方米。邀請到了來自全球各地的522家參展企業齊聚一堂,預計將迎來海內外逾16,000位專業觀眾蒞臨。
  • 以詩為媒邀約世界 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開幕
    12月9日,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在張家界市舉行。開幕式上,武陵源、天門山等十大景區景點和文旅企業被授予國際旅遊詩歌採風創作基地。本屆詩歌節以「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為主題,將舉行六大主題活動。紅網時刻新聞12月9日訊(記者 胡邦建 夏君香 通訊員 王成均)仙境張家界,詩約全世界。12月9日,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在張家界市舉行,一場以詩點亮疫情旅遊復甦的文旅盛宴拉開大幕。
  • 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舉行
    央廣網長沙12月9日消息(記者堯遙 通訊員張新)12月9日,以「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為主題的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在湖南省張家界市舉行。活動將傳統詩歌文化與張家界秀美山水相結合,以詩歌為切入點,展示詩意山水,促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
  • 金嗓子腸寶 打造新一代腸道微生態調節劑--企業商訊--冷水江新聞網...
    外賣時代的到來,快捷用餐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高熱量、高油脂、辛辣生冷的食物也會給人們腸道帶來強烈刺激,更有甚者會導致腸道疾病,為此,金嗓子腸寶根據中國人民的腸道需求,集集團先進科技推出了金嗓子腸寶新品,呵護腸道健康。
  • 第四屆五臺山信仰國際研討會召開 海內外數十位高僧大德、專家學者...
    7月3日下午,第四屆五臺山信仰國際研討會在大聖竹林寺召開。來自海內外14個國家及地區的55位佛學專家和85位中青年學者雲集位於竹林寺的五臺山佛教國際研究院,就「身份認同及群體建構:佛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展示各自最新的學術成果,共同探討這一主題的深刻內涵及現實意義。
  • 資訊 | 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韓國傳統文化大學在扶餘聯合舉辦IASSRT第三屆學術研討會暨第四次理事會
    2018年11月5日至11月9日,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IASSRT)第三屆學術研討會「絲路之綢: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暨第四次理事會在韓國扶餘國立傳統文化大學成功召開
  • 珍品雲集 第四屆上海辰山國際蘭花展三月亮相
    原標題:珍品雲集 第四屆上海辰山國際蘭花展三月亮相  作為上海花界盛事,2018年「第四屆上海國際蘭展」即將於3月23日至4月8日於上海辰山植物園拉開帷幕。  國際蘭展是上海辰山植物園一個知名的花展品牌,每屆花展均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遊客。屆時除了來自海內外的精品名品齊聚申城外,蘭花學術研討會作為蘭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為蘭展增添了一份濃重的學術氛圍,體現了其專業性。
  • 2018第四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清潔能源採暖」技術應用研討會在京...
    2018年4月24日,紐恩泰·2018第四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清潔能源採暖」技術應用研討會暨產品展示會在北京九華山莊溫泉度假村拉開帷幕。這場匯聚了眾多相關行業的人士的大型研討會,都有哪些精彩內容呢,一起來看。
  • 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開幕
    中國日報12月9日張家界訊 中國·張家界第四屆國際旅遊詩歌節今日在張家界開幕,活動以「仙境張家界 詩約全世界」為主題,將傳統詩歌文化與秀美山水相結合,以詩歌為切入點,展示張家界的詩意山水,促進文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