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熾烈的陽光伴著微風普照在西藏山南大地,由湖南和山南共同舉辦的2020雅礱文化旅遊節,讓雪域高原沸騰了起來。
△2020雅礱文化旅遊節現場。
熱情好客的山南人民,沏著他們鍾愛的酥油茶,喝著他們香醇的青稞酒 ,跳著他們迷人的藏巴舞,隆重慶祝這個盛大的傳統節日。
節會上,一段5分鐘的短片——《最美的答卷》,卻讓全場觀眾為之哽咽、為之淚目、為之震撼。
「爸爸去世,我不在家。」
「去年母親做手術,我不知道。」
「老師名字我不記得了,我只記得他讀二年級……」
……
鏡頭裡,湖南第九批援藏隊員在一張「答卷」面前,提筆難書,泣不成聲。
就是這樣的揭秘畫面,讓全場所有觀眾為之動容。觀潮君注意到,出席開幕式的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在觀看短片時,幾度熱淚盈眶,掩情拭淚。
△省委副書記烏蘭為之落淚。
是啊,帶著組織的重託,迎著山南人民的熱盼,他們遠赴雪域高原,明知艱難困苦也毅然決然、無怨無悔;他們寧願愧對親人,也要無愧於祖國援藏穩藏興藏的大業!這樣的奉獻精神和家國情懷,怎能不讓人動容?
這只是雅礱文化節上的一個花絮。
事實上,從入藏那天起,一年多來,湖南第九批援藏隊從開局就布局,從起跑就奔跑,在產業發展、民生投入、隊伍建設、促進民族團結上,各項數據刷新在全國援藏第一梯隊,交出了一份「最美的亮麗答卷」。
觀潮君深深感到,敢於吃不一樣的苦,勇於挑最重的擔,善於解最困擾的難,還要把這樣的清苦與別離嚼成甘甜,這不就是「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和湖湘文化精神的真實疊加麼?他們,無愧於毛主席家鄉的援藏鐵軍!
△雅魯藏布江沿線風景。
產業建設
從「輸血」到「造血」
在雪域高原,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缺的不僅僅是氧氣。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花費比內地多一倍甚至幾倍的人力物力財力。
先來看一個曲折的養蜂故事
從藏民擔心蜜蜂吃花影響農作物,將蜜蜂的自然繁衍過程看成殺生,到以科普知識傳授給蜂農孩子來打消誤解,再到蜂農由零增加到12戶,20箱增長到1500箱……「最美支邊人」伍國強先後5次短期援藏,讓貢嘎縣的高原優質蜂蜜賣脫銷。
以此為基礎,長沙援藏隊在羊卓雍措湖畔建設「巔峰貢蜜」養蜂基地,自建蜂蜜生產加工線,打造蜂旅融合產業,如今已完成投資1120萬元,今年有望帶動50戶農戶增收致富。
△桑日縣葡萄基地,藏民們在修剪葡萄枝葉。
再如,株洲援藏隊引進企業打造西藏綠之源農業基地
在扎囊縣的戈壁灘上種植有機蔬菜,馴化品種大面積種植,已經接到了歐洲的訂單;嶽陽援藏隊通過8年探索試驗,改良土壤肥力,在桑日縣的高海拔沙漠地帶成功種植露天葡萄,建造的葡萄酒莊投產後可年產紅酒10萬瓶、產值5000萬元。
援藏第九棒,怎麼接力?入藏伊始,湖南第九批援藏隊就樹立良好的政績觀,牢牢接過第八批援藏隊在建項目,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接棒奔跑,再攀高峰。
晏子青稞項目作為第八批援藏隊引進項目,湖南援藏隊正指導進行二期擴建,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年產值已經達到2000萬元,幫助安排就業60餘人。
產業建設上,湖南援藏隊以產業立市,走出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路子。
如隆子縣藏香豬項目,湖南援藏隊與湖南建工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經過多輪實地考察、反覆洽談、仔細推敲,將在隆子縣投資約3.5億元、新建年出欄3萬頭以上生豬養殖全產業鏈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西藏最大的藏香豬生產基地。而該項目從洽談到動工建設,也僅僅用了不到3個月。
這一年來,湖南援藏隊堅持以招商論實力,以產業論英雄,加快推動項目落地,支持企業擴大經營,紮實開展產業招商,三一集團、湖南建工集團、湘江集團、湖南鯤鵬集團等40餘家企業進藏考察,目前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項目11個,總投資19億元;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即將落地的9個,正在洽談並達成初步意向的10個,項目百花齊放,建設正酣。
△李毅萍為十八軍老共產黨員87歲的索朗措平免費進行BPS全口義齒修復。
改善民生
湖南與山南「心連心」
在民生基礎設施建設中補短板、強弱項,解決山南地區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期盼的實際問題,成了每位援藏隊員為之奔波不息的動力源泉。
一則電視報導,讓援藏隊員、中南大學湘雅口腔醫(學)院口腔專家李毅萍不辭奔波,為十八軍老共產黨員87歲的索朗措平免費進行BPS全口義齒修復。
觸摸光明,本是12歲的扎西央宗遙不可及的夢,2019年的冬天,這個夢成了現實。在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右眼眼角膜移植後,她重見光明。
△山南市藏醫醫院與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院包科」籤約儀式。
西藏高寒缺氧,包蟲病流行。今年5月11日,南華大學附一醫院牽手山南藏醫醫院,以「院包科」的形式開展包蟲病早期防治。
今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湖南省第九批援藏隊醫技人員提前結束休假,優先篩選重症醫學、院感、影像等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第一批進藏人員,制定分批返崗西藏計劃,書寫了湖南與西藏心連心的堅定情誼。
觀潮君了解到,一年多來,醫療援藏隊員重點攻克包蟲病早期防治、先心病救治、口腔疾病防治3種疾病防治難題,協調省內4所一流醫院採取「以院包科」模式結對幫扶山南市藏醫醫院。
目前,湖南醫療援藏隊正緊緊圍繞「一聯盟、兩基地、三提升」工作目標,抓好組團式醫療援藏,著力建立藏醫藥專科聯盟,建設藏醫藥生產研發基地和康養基地,提升醫院管理水平、醫療技術能力和臨床科研實力,造福山南百姓。
△援藏隊和山南市三小學生「大手拉小手、一起往前走」牽手結對活動。
教育援藏上,今年6月12日,全國教育對口支援西藏工作視頻會議召開,《湖南省教育援藏「三全」模式紀實》視頻短片在會上展示,是中部唯一展示經驗的省份。
數據顯示,湖南第九批援藏隊對口支援的6所學校46名援藏教師共結對本地年青教師90人,帶教指導614次,上示範課134次。實施師徒結對的「青藍工程」,為受援地學校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骨幹教師隊伍。
湖南援藏隊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省委組織部協調近20個公務員崗位定向西藏高校畢業生招錄,協調省人社廳等部門調劑40個事業單位編制面向西藏大中專畢業生開展定向招錄、專場招聘,目前已有15名西藏籍高校畢業生赴湖南上崗就業;協調省國資委和長沙、株洲、常德、嶽陽市遴選78家企業提供了2358個崗位;率先在長沙市寧鄉經開區建立西藏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地,每年可安排150名畢業生來湘就業創業。
山南景色很美,現在鄉村也更美了。湖南將打造美麗鄉村的先進經驗帶到山南,作為試點村(鄉),在近5000萬元的援藏資金投入下,貢嘎劉瓊村、扎囊洛村、桑日塔木村、隆子玉麥鄉和扎日鄉一步步勾勒出美麗新面貌。
觀潮君了解到,湖南援藏隊實施「五個一批」惠民工程,安排援藏資金1.3億元,在湖南對口支援的4縣建設一批安全飲水工程、投運一批生活垃圾清運設施、改造一批薄弱醫療教育機構、打造一批美麗鄉村示範村落、改善一批便民利民公共設施,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一批安全飲水工程已竣工。
隊伍建設
援藏湘軍「把苦嚼成甜」
只有到過西藏,才能切身體會高原反應的殘酷。山南平均海拔3500米,空氣含氧量不足內地50%,紫外線強度卻是內地40倍,這裡山高水長、溝深路險、多處大雪封山,在這裡開展工作比想像中的更艱難。
援藏,「苦」是縈繞不斷的。除開自然條件的艱苦 ,湖南援藏隊開展援藏工作任務繁重,以至於援藏隊員常常身兼數職,「白加黑」「5+2」成為工作常態。更要接受辭別親友、遠離故鄉的寂寞孤獨。
用家國情懷、奉獻精神紮根雅礱大地,成為每位援藏隊員心照不宣的共識。
因工作緊張繁忙,湖南省文旅廳援藏隊員梁金華沒能見父親最後一面;
第八批醫療援藏隊員鄧呂紅因放不下在醫院的病人,主動申請延長援藏時間,因愛人也參加了第八批醫療援疆工作隊,兩個兒子只能交給親戚照顧;
常德市援藏幹部孫彬彬是家中獨子,因為在隆子縣分管城市建設任務繁重,即使母親身患癌症,妻子二胎臨盆的關鍵時期,依然堅持援藏工作紀律要求,沒有請假回鄉盡孝陪伴……
援藏隊員沒有被艱苦環境嚇倒,真正把苦嚼出了甜的味道,在他們身上,把「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奉獻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湖南第九批援藏隊駐地,觀潮君感受到了「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幹」的團結氛圍。
業餘時間,閱讀、書法、攝影、撞球等興趣小組活動持續不斷;
節假日有空,隊員們三五一起共同下廚;
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或隊員生日、家庭重大變故等個人重要節期,援藏隊工會通過集體過節(生日)、相互陪伴等方式共同慶祝……
這是一方生活和精神共同的家園。
△長沙援藏隊組建「長貢之子」樂隊,豐富援藏生活。
在山南,鑄就了一支湖南的援藏鐵軍,工作中,他們勇於踢開「絆腳石」、趕走「攔路虎」、打破「思想藩籬」,用一顆顆援藏穩藏的赤子之心,破解那些困擾當地百姓千百年的苦與難,書寫出西藏山南遍地開花的華美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指出:「廣大幹部特別是西藏幹部要發揚『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增強能力、錘鍊作風」。
9月1日,湖南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幹部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省委書記杜家毫強調,要切實擔當對口支援的重大政治責任,繼續堅持過去援藏的好經驗好做法好作風,進一步提升對口支援山南的廣度、深度、力度,不斷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觀潮君相信,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的援藏湘軍定將在援藏工作上展現新的作為與剛強。正如湖南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總領隊、山南市委副書記吳巨培所言,湖南援藏隊將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畏艱難、不負眾望,繼續紮根雅礱大地,全力打造一支無愧於毛主席家鄉的援藏鐵軍。
【來源:紅網邵陽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