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說保險:意外險拒賠高原反應死亡,法院兩審判賠16萬!

2020-12-12 精選保險超市

寫在前面:

由於海哥寫了很多保險案例,有拒賠的,也有騙保的。寫「案例說保險」的系列文章,主要是想普及保險知識。然而海哥發現,無論寫的什麼,總有噴子無腦噴。所以海哥現在不再回複評論區任何噴子言論。如果你願意相信噴子的話,那麼你是成年人,就該為自己的決斷承擔後果。無論是拒賠,還是理賠糾紛,都是正常的,並且是極少數。至少海哥做保險這幾年理賠這麼多,沒有一起拒賠和糾紛,最多就是資料不齊。

還是那句話,你是一個成年人,你覺得保險有用那麼就有用,你如果願意相信噴子的話,也是你的自由,但是你自己要承擔不相信保險的後果而已。

正題

高原反應死亡,到底屬於疾病死亡,還是屬於意外死亡?就有這麼一個案例,涉及了高反死亡而引發了官司。

案例始末

成都人袁某,2016年在準備跟他人到西藏尼瑪縣來多鄉幹建築。去之前,袁某在某保險公司投保了一份意外險,保額16萬。

2016年4月2日,袁某和同伴到達西藏拉薩。在拉薩待了20多天,均沒有高原反應跡象。

2016年4月24日晚間,袁某一行到達尼瑪縣來多鄉。第二天,袁某出險嚴重的高反情況,在來多鄉衛生所轉院至縣醫院搶救途中死亡。

海哥查詢數據:

成都平均海拔500米,拉薩平均海拔3650米,尼瑪縣平均海拔5000米,來多鄉海拔也在4700米左右。

保險公司認為,袁某在拉薩20多天都沒有高原反應,去了來多鄉就高反死亡,保險公司認為袁某並非高反死亡,而是患了高原疾病所致。保險公司認為高原反應屬於高原疾病,並非意外傷害。因此拒賠!

袁某家屬將保險公司告到了新津法院。

新津法院一審認為:

1、雙方均認可意外傷害的定義為,「遭受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觀事件,直接致使身體受到的傷害」。

2、袁某死亡的客觀原因是其進入了空氣稀薄、大氣壓力降低、氧氣含量更少的惡劣高原環境,因此而產生的後果均為客觀條件引發。實踐是袁某進入空氣稀薄、大氣壓力降低、氧氣含量減少的惡劣高原環境,隨之發生的後果均是客觀事件這個原因所引起。也就是說,袁某的高反發生只是這些情況導致的其中一種後果。

3、法院認為,這個客觀事實完全符合意外傷害的定義。

因此新津法院判決,保險公司支付死亡家屬16萬元保險金。

涉案保險公司不服,向成都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

保險公司向法院提交一份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學》高等學校教材,其中載明「由平原移居到高原或短期在高原逗留的人,因對高原環境適應能力不足引起以缺氧為突出表現的一組疾病稱為高原病。」保險公司通過教材來證明,高原反應死亡是一種疾病死亡,而非意外身故!

二審法院成都中院認為:

1、保險公司在核賠階段曾經向死者家屬調查,死者家屬稱袁某身體很不錯,沒有因為大病住過院。保險公司沒有證據證明袁某是因為自身內在疾病導致死亡。

2、法院認為雖然《內科學》教材將「高原反應」定義為疾病。但是高原反應的本質為外來物理因素導致的身體不良反應。袁某遭受的傷害是因為從低海拔地區進入高海拔崎嶇後,環境惡劣等外部因素導致的。因而袁某的死亡符合「外來性」「非疾病性」的定義。

3、袁某對高反有一定的認知,但是袁某對因高反致死的結果不具有預見性,也非本意。並且,袁某到來多鄉第二天就死亡,不到24小時即因高原反應死亡,符合突發性條件,

綜上所述,二審法院認為袁某的死亡屬於意外傷害的定義,屬於意外傷害致死。

成都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保險公司賠付16萬元。

海哥說險

1、海哥在前幾年去過一趟四川西昌的螺髻山,這個山遊客可以到達的海拔在3750-3800米之間,這是海哥查詢的數據。在這個高度,會有短暫的頭暈,由於螺髻山這個高度,針葉林豐富,氧氣充足,因此很快就適應了。也就是說,海哥去拉薩【3650米】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4700-5000米的來多鄉,海哥就不敢保證了。

2、來多鄉有那麼多藏民,以及其它和袁某一起的人正常工作都沒有任何問題。所以海哥個人認為,高原病更是一種身體體質適應能力導致的病,通俗的說,是一種疾病。這個疾病和以前住院沒住院半毛錢關係沒有,而是一種先天性的體質問題。

3、很多意外險,會將高原反應作為一種除外不保的責任,列為免責條款。如果你要去高原,購買意外險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塊。

4、定期壽險,不論意外還是疾病身故都能賠付。並且很多定期壽險的免責條款非常的少。遠比意外險的免責條款少。如果長期在外的,可以選擇投保高額定期壽險。這樣,旅遊時購買意外險,著重於附加服務即可。

你認為高原反應是疾病?還是意外呢?

本文案例來自成都商報。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如果你有保險理賠案例,請私信我們。謝謝。

有保險相關問題,可以關注我們後問私下我們。

如果你認為有用,請點讚,多分享給朋友!也可以回復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案例說險:24歲男子買50萬意外險後自殺,法院:保險拒賠合理!
    案例始末2014年5月25日,連雲港的劉某通過網絡投保了某保險公司的短期意外險,生效日期5月26日,保險期限7天,保額50萬,保費61元。2014年5月26日下午7點多,劉某的姐姐撥打了110電話報警。
  • 男子投保8份意外險後身故,保險公司拒賠!法院:依約賠償1300萬
    意外險責低保費,高保額,成為了很多人必備的險種。但是理賠糾紛也多,很關鍵的地方就是「意外」二字。今天看到一個「男子投保8份意外險,保險公司拒賠,法院判決獲賠1300萬」大額理賠案,順便講一講意外險拒賠的事。
  • 國慶旅遊出現高原反應,是不是意外?意外險賠不賠?
    那有人就會問了,高原反應到底是個啥,意外保險賠不賠?01 高原反應到底是什麼?人身意外險理賠糾紛當中關於高原病的爭議案件,各種類型都有,但高原反應往往對身體傷害較輕,理賠金額較小,一般通過溝通、協商解決雙方達成共識即可,即使保險公司不予賠付,被保險人大多數自認倒黴。
  • 高原反應死亡屬疾病還是意外傷害?法院這樣判
    新津法院認為,高原反應屬於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客觀事件直接致使身體受到的傷害,屬於意外傷害,判決保險公司支付16萬保險金。保險公司不服,提起上訴。  近日,成都中院二審維持原判。  因高原反應死亡 保險公司不賠意外傷害險  新津人袁某準備跟他人到西藏尼瑪縣來多鄉幹建築。
  • 男子投保300萬保險 工作中突發死亡 保險公司拒賠:不在保障範圍
    意外險可以說是人身保險中最基礎的商業保險了,它不限制年齡,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投保。而意外的風險又不是我們能夠預料到的,所以配置意外險顯得非常必要。然而買了意外險,很多人卻遇到理賠難的問題,今天小編就通過一個真實案例來聊聊,意外險哪些情況是不理賠的。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
  • 案例說保險:打架導致眼睛傷殘,保險公司拒賠17萬傷殘金
    案例說保險:打架導致眼睛傷殘,保險公司拒賠17萬傷殘金保險公司主動給投保人5000元告自己,結果真輸了賠10萬!案例始末2014年4月初,朱某在福建晉江某保險公司投保了兩份保險,分別是XX終身壽險(分紅型),同時附加了XX提前給付重疾險;另外投保一份卡式意外險,包括了意外傷殘、意外身故、意外傷害醫療險、以及意外住院補貼。其中,重疾險基本保額10萬,年交保費4940元,15年交清。意外險保額為7萬,200元/年。
  • 女子給母親網購意外險,出險之後理賠被拒!法院:賠10萬!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了,可以說網絡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就拿保險來說,以前買保險都是去到線下的網點購買或者在保險業務員那裡購買,如今在家裡就可以購買保險,只要你有一部手機即可。但是小編想說的是,網上買保險雖然很方便快捷,但是真的沒有風險嗎?
  • 意外摔倒身故,100萬小米綜意拒賠?
    小米綜合意外險100萬版,一直是我們首推的綜合意外險。因為意外險理賠容易發生糾紛,所以我們對於小米綜意的理賠案例,一直比較關注。之前好幾位朋友和玩保哥反饋說,因意外發生的醫療費用,申請小米綜意理賠很快,比較滿意。
  • 男子過年走親戚酒後身亡,遭意外險拒賠,保險公司:自己酒喝多了
    本案例來源於真實訴訟案例,案例號:(2020)贛04民終1068號一、案件簡介張三是一名外勤工作人員,公司每年都會為員工投保意外險,意外身故保額是睡眠時嘔吐物導致的窒息死亡,認定為意外死亡」。家屬於次日向保險公司報案,申請理賠。保險公司認為,張三是因為自己酒喝多了身亡的,不屬於意外,所以不賠。家屬無奈,將保險公司告上法院。
  • 男子剛買完保險就出車禍,交強險直接拒賠!法院:賠66284元!
    買了新車的朋友第一件事情就是給自己的愛車購買一份保險,在關鍵時刻利用保險的理賠金來緩解自己的經濟壓力。然而,最近小編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男子買了一份交強險,出事之後找到保險公司理賠直接被拒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通過案例來了解下交強險這方面的知識。
  • 公司旅遊,泡溫泉「突然死亡」,保險公司:意外險不賠「猝死」!
    南寧市青秀區法院受理了一審,法院認為:1、根據短期團體意外險的合同,馬某公司投保的保險其保險範圍為「因意外造成身故或者意外造成傷殘」。海哥說險1、目前絕大部分涉及「猝死」的保險糾紛官司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出於尊重「死者為大」的傳統習俗,很多情況下的突然死亡案例,都是採用醫學推斷死亡原因,而非更有實際證據的「遺體解剖」證明死因。所以,往往會導致這種保險理賠無切實的證據證明是何種死因而陷入理賠糾紛的僵局。
  • 買的意外險居然發生意外不理賠?那是因為你對意外險理解有誤!
    最近小編發現很多人對意外險都有很深的誤解,以為「意外」和意外險所保的「意外」是一樣的。現在小編隨便提一個問題,猝死意外險賠不賠?很多朋友肯定都以為會賠!所以,小編只能說,你以為的意外,也許都不屬於意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意外險的那些事兒!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 又見有人炒「湖北11保險公司,抱團拒賠千萬保額」,到底是誰傻?
    又看到某保險大V在用這個案例,還有百萬級的閱讀。但是除了收割流量,並沒有給讀者分析這個案例。有人說周某作為老闆還買了這麼多保險,真傻!也有人說周某從2000年開始,買了這麼多年保險,結果還要打官司來賠,傻透了!當然更多的人說,看吧保險公司就這樣,買時容易理賠就打官司,就在那兒忽悠傻子……本文就來簡單說一說這個「湖北千萬保額拒賠」的案例。
  • 女子買防癌險患癌後遭拒賠,保險公司一審被判賠20萬元
    因肺部患有疾病,五旬女子劉某買了一份可以獲賠20萬元的防癌保險。兩年後,她的病情加重患上肺癌,保險公司卻以對其病情的嚴重性不知情拒賠。近日,法院一審認為,保險公司的「不知情」屬於未盡到詢問義務,判令保險公司賠償20萬元。
  • 無證駕駛出車禍身亡,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意外險?
    單位為職工投保意外傷害保險,不料,職工因無證駕駛摩託車遇事故身亡,家屬將保險公司告上法院要求支付保險金238000元,保險公司卻以被保險人無證駕駛為由拒賠。 雙方爭執不下,鬧到法院討說法。 法院會如何判決?
  • 建築工人發生意外事故致死致傷 保險公司拒賠1603700元!憑什麼?
    在工程施工中,建築施工人員意外傷害保險可以說是施工中必備的險種,它可以很好的轉移因為施工意外導致人員傷亡和醫療費用的風險轉移。然而,現實情況中,建築工人發生意外,卻會遇到拒賠或者少賠的情況。今天小編就通過一個案例來聊聊建築施工人員意外險遇到拒賠如何應對。
  • 投保人猝死遭拒賠,保險公司:不屬於意外死亡,到底怎麼回事?
    當張某所屬公司以及張某家屬向保險公司報案,並且提交理賠資料後,保險公司告知:拒賠。拒賠理由是意外險的常見拒賠緣由之一:猝死!隨後,張某家屬將該保險公司告上了法院。保事哥相信,看了這則新聞,很多人都很震驚,明明是意外死亡的,保險公司怎麼會不賠呢?來看法院的判定結果。
  • 案例說保險:交通事故花費11萬,保險拒賠「自費藥」,是否合理?
    案例說保險:交通事故花費11萬,保險公司拒賠「自費藥」,是否合理?本文將通過一個實際的法院判決案例,來說明三個問題:問題一:交通事故發生後,產生的醫療費,保險公司普遍性的做法是不賠付「自費藥或者社保外用藥」,是否合理?問題二:在因意外導致傷殘、身故時,保險賠付對於補償金的賠付是按照戶籍屬性,也就是城鎮或者農村來賠付?
  • 獨家:客戶高原反應去世華泰財險說不算意外 總經理孫元彪如何看
    運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李秀梅/文運營商財經網獲悉,一位先生在外國旅遊時因高原反應不幸去世,生前,其工作單位為其在華泰財險上海分公司投保了意外險,可是,保險公司卻說不算意外,不肯支付保險金。旅遊時因高原反應去世據一份裁判文書顯示,2017年1月10日,李某某的工作單位阿拉善盟特種設備檢驗所作為投保人為被保險人李某某投保了華泰財險上海分公司承保的特種設備檢驗機構執業人員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險期限一年,投保險種為執業人員團體人身意外身故/殘疾保險(A款),保險金額為250000元。
  • 意外險責任差別大,當心同病不同賠!
    可是,很多人在購買時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大家日常認知中的「意外」,與保險公司認可、寫在合同上的「意外」之間是有區別的,以猝死為例,很多人都覺得猝死肯定屬於意外,但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今天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聊聊有關猝死和意外險的話題。本期話題:1、猝死不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