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旅遊,泡溫泉「突然死亡」,保險公司:意外險不賠「猝死」!

2020-12-16 精選保險超市

無意中搜索網絡作家新聞的時候,看到了一條8月23日的一條「訃告」某知名網文作者在家猝死。點開該新聞後,發現給新聞還總結了最近多起猝死:2019年6月28日河南某醫院48歲醫生心梗猝死;7月4日中科院某博士因心源性疾病猝死;7月11日上海某院30多歲的博士醫生在衛生間猝死。

而隨文的不僅僅是上述幾個案例,還有2019年8月8日,某集團58歲的副總連續工作猝死;36歲工程師連續工作22個月,猝死!

猝死: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這是醫學以及醫生對於猝死的認知。

查閱了某些百科內容,海哥才發現,相對於談癌色變的「癌症」來說,猝死居然叫做「病魔之首」。仔細一想,各種重大疾病至少有早中晚期讓我們預防和知曉。而猝死則不一樣:「突發性、緊急性、嚴重性、惡性程度和後果而言,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疾病能夠與猝死相比。」引號內這句話是編輯百科的一位醫生說的!

從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總結出這幾個內容:

1、猝死屬於一種疾病死亡;

2、猝死屬於高發性的病種,且不分年齡段,壓力越大的人,越不注重休息的人,猝死率更高。

3、猝死的後果非常嚴重。

就保險而言,上面的猝死和「意外險」的一些特性很像!因此,對於很多不了解保險的朋友,就會不管是非,強行將猝死納入了意外險的範圍。

那麼意外險和猝死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意外險的「意外」是指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情形,這屬於四個缺一不可。而猝死則只符合了「突發的、非本意的;不符合「外來的、非疾病的」兩個定義。因此,「猝死」並不是意外。

而目前很大一部分的意外險理賠官司,都是因被保人「猝死」只買了意外險,因此家屬認為應當由意外險賠付,從而引發官司。

本文寫的就是這麼因為猝死引發的意外險理賠官司。

案例始末

2016年11月4日廣西省南寧市某公司老闆為公司85位員工在某財險公司投保了短期團體意外傷害保險(簡單來說,就是公司組織集體出去旅遊,買的短期旅遊意外險)。

2016年11月6日,被保人之一的馬某在湛江市某溫泉泡溫泉時發生暈倒、昏迷,後經過搶救無效死亡。湛江市醫療機構出具了《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馬某死亡因素為「猝死」;3天後的11月9日,馬某遺體在湛江市某殯儀館火化。

隨後,馬某家人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經過調查後,認為馬某死因為猝死,並且有高血壓疾病史,死亡時並無外傷,意外死亡證據不足,因此拒絕賠付。

南寧市青秀區法院受理了一審,法院認為:

1、根據短期團體意外險的合同,馬某公司投保的保險其保險範圍為「因意外造成身故或者意外造成傷殘」。

2、根據《保險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保險事故發生後,按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公司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公司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 的證明和資料」。

因此,死者馬某的家人應當就馬某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導致其身故死亡而承擔初步的舉證責任。

3、從馬某家屬提供的《居民死亡醫 學證明(推斷)書》來看,其上記載馬某的死亡原因為猝死,並未反映馬某的死因系意外傷害。

4、根據保險公司委託的第三方保險公估機構提供的《調查報告》顯示:

①案發時馬某身體並無外傷,法醫排除他殺的可能;

②馬某有高血壓既往病史,推斷為心源性猝死可能性。

【保險公估機構:是獨立於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第三方獨立機構,其主要業務是保險標的出險後的查勘、檢驗、估損理算。保險公估由《保險法》和專門的《保險公估機構管理規定》進行管和監督。】

5、馬某家屬對《調查報告》的內容提出異議,但是並沒有提供證據予以反駁。

6、法院認為死者屍體已經火化,無法屍檢確定馬某的具體死因,而現有證據不足以認定馬某的死亡,符合意外必須的「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觀事件。

最終一審法院判決,駁回馬某家屬的訴訟請求。

隨後馬某家屬提起上述,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二審,法院經過審理後認為:

1、現有的證據已經表明,馬某在泡溫泉時突然死亡,且死因排除了他殺和外傷致使的可能。

2、根據一般社會經驗可知,馬某的死因有兩種情形:

①因冷熱交替或者過度疲勞、情緒波動、劇烈運動等原因引起身體潛在性疾病突然發作或惡化。此種情形屬於疾病身故情形,不在涉案保險承保範圍內!

②因溺水、窒息情形導致肺、腎功能衰竭、心臟驟停等。此種情況符合「外來的、突發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客觀事件,因而屬於意外情況,符合保險的理賠範圍!

3、馬某死亡後雖沒有進行屍檢,但是屍檢並不是確定死亡原因的唯一方式:

①參與搶救急救的一樣提供的死亡證明,「推斷」馬某屬於「猝死」,僅僅是馬某死亡的臨床表現形態。

②保險公估公司通過走訪事發現場,詢問了事發現場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搶救的醫生、治療醫生、以及出警的警察,和馬某死因有關的親歷者、參與者均陳述馬某是在泡溫泉時突然暈倒、昏迷,之後就立刻被拉出水面救治,救治過程中出險了測量不到血壓、呼吸微弱、嫌髒調動微弱等症狀。沒有人陳述馬某存在溺水情況。

結合馬某有高血壓既往病史,二審法院認為,馬某的死因「因冷熱交替或者過度疲勞、情緒波動、劇烈運動等原因引起身體潛在性疾病突然發作或惡化」具備了高度的可能性。即死者馬某死因為自身潛在的疾病導致死亡,不符合意外保險的保險範圍內。

綜上所述,二審法院判決,駁回馬某家屬上訴,維持一審原判。

海哥說險

1、目前絕大部分涉及「猝死」的保險糾紛官司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出於尊重「死者為大」的傳統習俗,很多情況下的突然死亡案例,都是採用醫學推斷死亡原因,而非更有實際證據的「遺體解剖」證明死因。所以,往往會導致這種保險理賠無切實的證據證明是何種死因而陷入理賠糾紛的僵局。

2、本案中,法院要求死者家屬提供的是「初步證據」,然後要求保險公司證明自己拒賠的依據。這是基於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了事件當事人的舉證能力來綜合確定的。並且也有相應的法律依據,對於這點兒,海哥認為這種做法很值得推崇。

3、本案中,當事人的證據都無法有力的證明自己的觀點,因此法院根據了第三方保險公估公司的調查,結合日常知識,來推斷死者馬某死亡在固有的情形下,有兩種可能,再通過排除法,進而得到了「疾病身故」的死亡病因。這種方式有利於快速斷案,特別是對於這種具有一定的事實為基礎後,可以作為一種處理糾紛的方式。

最後

依海哥有限的經驗看來,對於「猝死」很多人解釋了是能夠明白「猝死」屬於疾病死亡。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意外事故時候,絕對還是該扯皮依舊扯皮!為何呢?畢竟意外險幾十塊就能換來幾十萬保額,緊抓著我就是不懂保險,我就是不願意了解「猝死」屬於疾病死亡,我就認定「猝死」屬於突然死亡,突然死亡就是意外的。利益面前,一切都是謊言!

什麼保險可以賠付「猝死」呢?一共有三個險種!

險種一:定期壽險,壽險就是「死亡保險」,死了就賠!定期壽險就是,我們買的這個保險內,約定了我們在多少年內或者多少歲內因為疾病或者意外死亡,這個險種就賠多少錢!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那麼定期壽險合同就終止了,過了時間死亡,這個合同不予以賠付!

險種二:終身壽險相對於定期壽險有固定的保險期限,終身壽險則不同,他們保障的是「終身」,即沒有時間約定,多久死亡多久賠。

險種三:帶有「猝死」保障責任的意外險,現在很多保險公司推出這種意外險,為的就是避免出險了扯皮打官司!

對於普通個人和家庭而言,定期壽險是一種絕大部分家庭缺失的險種。定期壽險又叫做「家庭責任保險」,建議投保時候的保額能夠覆蓋家庭的各種債務,例如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經費,家庭生活開支,父母養老。保額高,保費低,並且保障期限只有靈活,賠付責任簡單明了。是意外險的良好補充!

本案例來自《中國法院2019年案例---保險糾紛》

我是海哥說險,更多個人、家庭、企業保險諮詢、理賠諮詢可以私信我,關注我吧

相關焦點

  • 投保人猝死遭拒賠,保險公司:不屬於意外死亡,到底怎麼回事?
    2018年7月,浙江某公司為職工購買了團體保險,該團體保險包括了:團體意外傷害險,意外傷害醫療險,住院津貼。投保後不久,該公司的員工張某,在公交車等車時候突然倒地,搶救無效後死亡。醫院出具的《死亡醫學通知書》顯示張某死亡的原因是:猝死。
  • 300元的意外險也是錢,為什麼剛買不到7天,保險公司就不賠?
    300元的意外險也是錢,為什麼剛買不到7天,保險公司就不賠?一份300元意外險,為什麼剛買不到7天,保險公司就不賠?眾所周知,意外險是保險界內的4大險種之一,也是我們每個人必須擁有的保險。同時,意外險也是眾多保險當中,銷售量最多的保險。而這一切全都歸功於意外險的兩大特徵,其一「價格便宜」,其二「理賠金高」。說實話,一份300元的意外險,足以買到一份保障非常全面的意外險。那麼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下,為什麼剛買不到7天的意外險,保險公司就不賠,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具體是這樣的。
  • 男子投保300萬保險 工作中突發死亡 保險公司拒賠:不在保障範圍
    2018年9月份的一個晚上,羅某在公司加班時突然暈倒,雖然同事第一時間打電話叫來120救護車,然而,羅某還是在被送往醫院的路上因為搶救無效死亡。羅某的突然死亡,給自己的家人帶來了難以抹去的傷痛。羅某死後,羅某的妻子發現羅某生前投保了三份意外傷害險,總保額300萬元。如果能拿到這筆保險金,至少可以給家人一些安慰。
  • 女子泡溫泉「猝死」 保險公司不予賠償
    2018年04月04日 09:12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魏 超 孫曉梅 編輯:陳麗婕 魏 超  孫曉梅【案情簡介】馬某泡溫泉時猝死
  • 女教師泡溫泉後身亡,保險公司拒賠意外險,獲法院支持
    經公安機關認定,死亡原因為意外死亡。而當地衛生院醫護人員在未到現場,也未對屍體查看,且未向袁某詢問卻偽造袁某籤名的情況下,就出具了《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書》,推斷死因為心梗。派出所出具的《死亡情況說明》中認定「突然意外死亡」。
  • 這些常見的「意外」,意外險不賠!
    不過很多朋友在這些血淋淋的案例面前,空有焦慮和保障意識,但是對每個險種、每款保險的保障內容其實不甚了解;比如很多在大家以為的「意外」,到了保險這裡卻發現意外險並不賠!由此引發了不少誤解和理賠糾紛,甚至還發生過惡意騙保的行為。
  • 買了保險卻不賠?哪些情況保險公司會拒絕賠付?
    很多人都對保險理賠有顧慮,總覺得買保險容易,理賠難。真出事的時候會不會拒賠?那我們就看看哪些情況保險公司會拒賠! 通俗來講就是買保險時應當對保險公司提出的有關情況,進行準確告知。比如醫療險會在賠償時核查既往症等。
  • 男子投保8份意外險後身故,保險公司拒賠!法院:依約賠償1300萬
    意外險責低保費,高保額,成為了很多人必備的險種。但是理賠糾紛也多,很關鍵的地方就是「意外」二字。今天看到一個「男子投保8份意外險,保險公司拒賠,法院判決獲賠1300萬」大額理賠案,順便講一講意外險拒賠的事。
  • 買的意外險居然發生意外不理賠?那是因為你對意外險理解有誤!
    最近小編發現很多人對意外險都有很深的誤解,以為「意外」和意外險所保的「意外」是一樣的。現在小編隨便提一個問題,猝死意外險賠不賠?很多朋友肯定都以為會賠!所以,小編只能說,你以為的意外,也許都不屬於意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意外險的那些事兒!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 案例說險:24歲男子買50萬意外險後自殺,法院:保險拒賠合理!
    經過刑警隊調查,24歲死者劉某系溺水死亡,排除他殺,不構成刑事犯罪。2014 年5月29日,花果山派出所向死者親屬出具證明一份,證明死者系溺水死亡,排除他殺,不構成刑事犯罪。2014年8月,劉某父母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
  • 猝死到底算不算意外?意外險責任差別大,當心同病不同賠!
    看看法院怎麼說2、意外險對猝死的處理方式3、哪些保險猝死一定賠?一、猝死不算意外?看看法院怎麼說2017年8月,錢先生購買了一款兩全意外險,若被保險人因意外導致身故或全殘,保險公司將賠付2倍保險金額的身故保險金。
  • 意外險理賠的那些事兒~~
    國慶假期即將來臨,外出遊玩免不了會買份保險規避以下潛在的風險,尤其是旅遊意外險,很多人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獲得了保險保障。
  • 男子意外死亡,家屬索賠遭拒,保險公司:這種情況不屬於意外
    其實大家在購買意外險的時候,也就是買個心安,畢竟沒有誰願意發生意外。無奈天有不測風雲,意外總是發生在眨眼之間。下面一位年輕男子意外死亡,保險公司卻認定不屬於意外,大家來看看到底是不是意外吧!7月份,康師傅的兒子小康跟幾個工友在吃完午飯後,結伴去河裡遊泳,小康在河裡遊了一會便上岸在河邊玩了一會兒,過了一會兒又下水遊了一會兒,小康在水裡感覺有點不舒服,又上岸休息,誰知道剛上岸沒多久,就突然昏迷不醒。隨後工友拔打了120,在經過一番搶救之後,當天晚上還是不幸死亡。醫生在死亡推斷欄寫著,心源性猝死可能。
  • 條款裡面改一個字,保險公司少賠幾十萬!
    不到300塊錢的意外險,就能達到的保障。結果馬先生花了1778元買的東西,卻不賠傷殘。看來「貴的就是好的」這句話,在保險行業並不準確。繼續說回馬先生。買了意外險,出了車禍,腿都斷了,結果保險公司竟然不賠?馬先生越想越氣,一紙訴狀把保險公司告上了法庭。好在,法院往往比較偏向於保護咱們消費者的利益。法院認為,按照正常人的理解,馬先生腿都斷了,很明顯就是殘疾了。
  • 意外險如何理賠,一次性告訴你!
    我們常說意外無處不在,如果不幸發生了意外情況,有意外險的我們如何進行理賠,把經濟損失降到最低呢?今天這篇小短文會解讀你所有疑惑。什麼樣的情況意外險可以理賠?什麼樣的情況意外險不賠?但如果老王因摔傷進而引發心臟病,摔傷意外險可以理賠,但心臟病的醫療費用意外險不能賠付。什麼樣的情況意外險不賠?「猝死」意外險能賠付嗎?不可以,因為引發猝死的直接原因是疾病而非外來的因素。
  • 國慶購買旅遊險:哪些事情保險不賠、遇險如何理賠?
    國慶長假,很多人選擇出門旅遊,購買一份旅遊險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準備。但是購買短期旅遊險以及出險理賠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除了要買對合適的旅遊險,在遇到出險需要理賠時,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問題,比如有些意外保險公司是不會賠付了,在出險理賠時需要注意什麼?如何解決理賠的問題?為此上遊新聞記者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 旅遊中猝死屬於旅遊險保障的範圍嗎?
    一、什麼是旅遊意外險旅遊意外險是指被保險人在保險期限內,在出差或旅遊的途中因意外事故導致死亡或傷殘,或保障範圍內其他的保障項目,保險人應承擔的保險責任。圖片來源:攝圖網三、猝死的定義猝死是急性症狀發生後6小時內死亡,其特點是死亡急驟、死亡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 從老虎吃人看意外傷害保險、旅遊意外險和旅行社責任保險的區別.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意外險都是在因意外事故導致死亡或殘疾時才賠。也就是說你被小喵而不是大喵咬了或撓了,一沒死二沒殘,去醫院看病打針的費用保險公司是不賠的。如果要想達到報銷醫療費的效果,可以附加意外傷害醫療保險。當然,話不能說的太絕對了,現在也不排除有的保險公司的意外傷害保險本身就包含了意外傷害醫療,或者列明了醫療費用保障,所以關鍵還是要看清條款。
  • 2020年9月意外險排名,保險公司十大排名
    站在保險公司的角度,他們認為設計一款特別便宜沒有利潤的產品出來,即使賣到了天量,也不算成功。所有的保險公司一致認為「創新」出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後,既能保證自己的利潤,又能大賣,這才叫成功的產品設計。 現在就連最簡單的意外險,也在走向越來越複雜的「創新」道路上了。
  • 國慶購買旅遊險:哪些事情保險不賠、遇險如何理賠?這些問題你必須...
    國慶長假,很多人選擇出門旅遊,購買一份旅遊險已經是必不可少的準備。但是購買短期旅遊險以及出險理賠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除了要買對合適的旅遊險,在遇到出險需要理賠時,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問題,比如有些意外保險公司是不會賠付了,在出險理賠時需要注意什麼?如何解決理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