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端馬奈:躺在草坪上的少女畫,是神作還是俗作?

2021-01-07 松風閣書法日講

2013年,布爾迪厄的遺著《馬奈:象徵革命》出版,這是一部藝術社會學巨著,包括布爾迪厄1998年至1999年與1999年至2000年法蘭西學院講稿《馬奈作用》和《一種配置主義美學的基礎》,以及一部未完成手稿《異端馬奈》。手稿寫作始於1980年代,2002年布爾迪厄去世時未完成。遺著編者尊重社會學家的講課思路和手稿的未完成特徵,僅予以分段、加小標題和相關注釋。

書中還收錄了克里斯多福·夏爾的評論《無限的作品》、帕斯卡勒·卡薩諾瓦的後記《自由藝術家的自畫像》。布爾迪厄在講稿和手稿中,尋找馬奈(1832-1883)作品評價變化的原由:馬奈如何從一個被放逐的畫家變成死後被認可的畫家。曾經的驚世駭俗之作《草地上的午餐》如今成了蛋糕盒上的招貼畫:「來自這場革命的關於世界的表象由此變得顯而易見——如此顯而易見,乃至馬奈的作品引起的醜聞本身已經讓人吃驚,若不是引起醜聞的話。」

西方印象派早期代表畫家愛德華馬奈的兩幅代表性油畫作品《草地上午餐》和《奧林匹亞》自展出之時起,經歷了數不清的嘲諷和批評,但同時也贏得了極大的關注,特別是引發了社會層面深刻的文化反思。

馬奈的油畫作品《草地上的午餐》遭到官方美術沙龍的拒絕是在1863年,然而藝術史並沒有使徹底湮沒,而是賦予其新的時代的使命。在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為顯示其「公正」的幹預下,這幅畫得以同3600幅其他落選作品在工業大廈(當時美展的舉辦地)的另一端單獨展覽。

這部分作品的展覽被稱作「拒絕美展」或者叫做「落選者沙龍」。這看上去,似乎是法國皇帝的開明和官方沙龍評審委員會的妥協,但是恰恰是「落選者沙龍」這一名稱,使得印象派的畫作成為普通公眾眼中的另類。接下來,它們不僅要承受評審委員會的不公正待遇,更要接受來自公眾的嘲諷和媒體的幸災樂禍。

1863年,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選者沙龍中展出。巨幅畫面上,一個裸體女子坐在草地上兩個衣衫整齊的男子身邊,她的目光,如波德萊爾詩中描繪的,「坦白得驚人」,與男子之間無任何交流。畫面深處,一個女子在洗浴,不符合透視法。前景中,裸體女子的衣物散落在地上,籃子打翻了,再加上一隻瓶子,構成了一幅靜物。畫面色調均勻,無凸起,人物平面化。這幅畫代表馬奈最早的象徵決裂,成為其現代繪畫的起點。此後他日臻成熟,畫出《奧林匹亞》《處決馬克西米裡安》《鐵路》《愛神酒吧》等巔峰之作。《草地上的午餐》引起了醜聞。

左拉在為馬奈的《奧林匹亞》這幅遭受時人嘲諷唾罵的作品辯護時刻意地迴避了爭論的焦點。人們因畫面中那個寫實的裸體所產生的色情意味而對馬奈大加指責。

左拉卻說:「觀眾一向想弄清畫家要表現的東西,有些人在畫上尋找哲學意義,有些更輕浮的人樂意從畫上發現不良的用心。親愛的大師,請大聲公開對他們講,您不是他們想像的那樣,您只把畫當作一個進行顏色分析的簡單藉口。您需要一個裸體的女人,所以您就選擇了奧林匹亞,她是第一個找上門的模特。您還需要一些明亮的點,所以您加了一束花。您還需要一些黑點,所以您在角落裡安排了一個黑女人和一隻貓。這一切究竟要表現什麼?您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您出色地完成了一件繪畫作品,一件大師的作品。我的意思是,您充滿激情地用一種特殊的語言表現了光與影的真實,人與物的實感。」

另一位文化大師福柯也為馬奈辯護,馬奈在福柯看來是一個典型的現代人:他被「啟蒙」了,真的在實踐康德所號召的事了,將自己從一種被保護的未成年狀態中走出來,靠自己把自己拉出來;他從此必須天天發明自己,想像或捏造自己,並天天造自己的反,不得不天天進步了。對於目下的這個當前,他既須尊重,又該冒犯,必須將自己表現為一個很難討好的登徒子了。馬奈是在用繪畫積極扮演這一角色,是我們的啟蒙和自我啟蒙的好榜樣。福柯曾將1863年和《草地午餐》看作歐洲藝術現代性話語的起點,看作是與後來哈貝馬斯說的「歐洲現代性話語」並列的一個起點。

可以說,馬奈的《草地午餐》《奧林匹亞》是20世紀最具挑戰意義的藝術作品之一,畫家與他的主題之間以及畫家與他的觀眾之間的一種新型的坦率關係。我們來欣賞一下作品中裸體姑娘直視我們不受約束的眼神,好像在說:『我就在這兒,你們打算怎麼辦?』19世紀60年代的人們感覺到畫中的裸體姑娘就是這麼說的。

如果說《奧林匹亞》是一件低俗的色情作品,倒不如把它看作是一份戰爭宣言,它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種新的觀察事物的方式和一種把觀察到的事物描繪下來的新的手法。它要說的是:」我就在這兒,你們打算怎麼辦?」。這是每一個人值得思考的問題。

相關焦點

  • 《草地上的午餐》背後的故事——莫奈與馬奈的落選者沙龍
    格萊爾推崇安格爾細膩的、美麗的、端整的人體,可是莫奈卻愛極速畫下眼前所見的一切,管他是醜是俊。異端就像蟲子,會用觸角感受彼此的存在。莫奈很迅速地感受到,這畫室裡還有幾個和他一樣的人——幾個和格萊爾師傅互相看不順眼的小子。比如,那個小他一歲的利摩日人:奧古斯特·雷諾瓦。雷諾瓦小莫奈一歲,七兄弟裡排老六。老爸是個裁縫。
  • 馬奈之草地上的午餐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它可是第一屆落選者沙龍裡最著名的作品!馬奈的草地午餐這幅畫,它在藝術史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甚至被稱為是歷史上第一張現代繪畫。在《草地上的午餐》中,兩位赤裸的女性並不是女神而是妓女。
  • 帶點兒壞心眼兒的愛德華·馬奈
    [摘要]看得出馬奈還是關切她們的境遇的,流露出一種隱蔽的同情,這又與畫芭蕾舞女和浴女時的德加有所區別——馬奈與她們之間的距離沒那麼遠。如同公園裡的其他仿作一樣,這座《奧林匹亞》雕塑也談不上有多少藝術性,只是顯示了公園主人自己的趣味而已。我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巴黎的奧賽博物館看到馬奈的《奧林匹亞》(1865)和《草地上的午餐》(1863)的。這家博物館我去過多次,這兩幅畫也一看再看。我對西方美術史的興趣,只集中在最近一百五十年這一段時間,即所謂「現代」,一般來說是從《奧林匹亞》和《草地上的午餐》開始。
  • 莫奈與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
    《草地上的午餐》的第二部分畫面中間,身穿白裙坐在地上、看起來十分溫婉的女子,是莫奈的戀人凱米莉。莫奈喜歡讓凱米莉做自己的模特,我們能在他的很多畫裡看到凱米莉的身影。莫奈的朋友巴齊耶也在這幅畫中擔任了數次模特,分別是畫面中間與女士聊天的藍衣男子,原畫左半部分拿著手杖說話的男子等。這是一場草地上的午餐。
  • 馬奈,一個法國紳士,他的一幅畫如今價值上億!
    馬奈是一個典型的法國紳士,他崇尚自由,追求激情的生活。他出身於一個上流社會的家庭,父母希望他去做一名律師。但是馬奈獨獨熱愛美麗的大自然,他希望通過自己的畫筆,來描畫他印象中的自然美景。就這樣一位未來的律師去做了畫家。他的基本功十分的紮實,經受過系統的繪畫訓練。
  • 提香、喬爾喬內與馬奈筆下的維納斯
    自那之後,喬爾喬內變得沉默寡言開始四處尋歡作樂並愛上了一個女人,他把那女人畫在了《入睡的維納斯》一畫裡,誰知畫作尚未完成,女人就染上黑死病死了,而喬爾喬內也被感染,一代大師就此隕落。提香對喬爾喬內的愛是真誠的,即便自己的畫功逐漸超越喬爾喬內,他也始終把喬爾喬內當作自己的大師哥。
  • 馬奈:西方油畫界的貴族
    這幅大師級作品一個多世紀以來一直為私人所收藏(馬奈的友人、記者安東尼·普魯斯特在1883年成為了這幅畫的第一位主人),在過去的二十年間,該畫作借給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家藝廊。《春天》的拍賣收益將捐贈予一家支持環保、公共健康及其他慈善事業的美國私人基金會。2014年11月5日,《春天》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6512.5萬美元的天價成交,買家是洛杉磯蓋蒂博物館。
  • 女神、美女還能這樣畫,「最大膽」油畫:《草地上的午餐》
    這幅《草地上的午餐》一經展出,便引起當時整個西方社會,與藝術界的譁然,針對這幅畫展開的批評與討論,不絕於耳。《草地上的午餐》這幅畫,給後來印象派畫家莫奈、塞尚許多畫家,很大的衝擊和啟發,雖然馬奈自己認為不屬於印象派,但他卻被人們尊稱為「印象派之父」。
  • 馬奈不朽名作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那些有情婦的偽善者無法接受她目光的審視——馬奈不朽名作背後的故事!「我用極簡的方式複製了我所見到的,這就是我的《奧林匹亞》。他們說這裡面充滿了醜陋,沒錯,我親眼看到了,我忠實地把它畫了下來。」法國畫家愛德華·馬奈曾經這麼說道。
  • 李沁一身清新造型在草坪上騎單車,變身18歲甜美少女,清爽又養眼
    五官清秀精美的李沁也是一位當紅的小花,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就在昨天(8月7日)七夕節,李沁曬出了一組清新美照並配文:「雖然沒有為你搭起鵲橋,但自己也能騎上自行車出遊」。照片中,李沁身穿牛仔套裝在室外的綠色草坪上時而騎著單車,時而把單車放在一旁趴或躺在草坪上,李沁清新脫俗的氣質和室外的綠色美景融為一體,整個畫面非常的清爽養眼!
  • 巴黎奧賽博物館:吹笛少年——馬奈油畫解讀
    在色彩上追求一種穩定的、幾乎沒有變化的亮面,然後突然轉入暗部,將人物置於淺灰色、近乎平塗的明亮背景中進行描繪,用比較概括的色塊將形體顯示出來。在這幅畫中沒有陰影,沒有視平線,沒有輪廓線,以最小限度的主體層次來作畫,否定了三度空間的深遠感。杜米埃說過馬奈的畫平得像撲克牌一樣。
  • 馬奈的裸女:傳統觀看方式被顛覆
    1865年,馬奈的《奧林匹亞》入選沙龍,和他之前《草地上的午餐》一樣再次引起眾人的非議。 《奧林匹亞》中的女主角不僅是一個裸女,而且是一個街頭妓女。馬奈以妓女取代「維納斯」 ,並冠以「奧林匹亞」這一代表希臘神山的名稱,床榻上裸露的女性姿態模仿了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中的女性,並作為畫面的主體。畫中人毫不含蓄的直視目光激起人們強烈的反感,再一次刺激了巴黎人敏感的神經。這位畫中裸女也就成為藝術界長期關注和探討的話題。在歐洲油畫中,裸體女性曾是一再出現的主題。
  • 評愛德華·馬奈《奧林匹亞》,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經歷了什麼?
    提香在女人的手上畫上了一束玫瑰花,暗示她就是維納斯。因此,誘惑性的肢體動作和表情並未引起人們的反感,反而備受肯定。人們對之大加讚揚,絲毫不亞於對優雅形象維納斯的稱讚。這幅畫原本是威尼斯公爵為裝飾家中婚房而委託製作的,背景中的衣櫃和酣睡的小狗,以及窗外圓圓的銀梅均暗示著夫妻恩愛。馬奈把這一切都進行了巧妙的變動。首先,主人翁不再是美神維納斯而是妓女,畫中處處體現了這一點。
  • 白天畫畫,沒參加過印象派展覽的印象派開創者,馬奈油畫作品欣賞
    愛杜爾·馬奈(Edouard·Manet 1832.01.23-1883.04.30)法國印象派著名畫家。馬奈的畫風乍看之下應該屬於古典的寫實派畫風,其人物細節都相當有真實感。馬奈之所以也被歸為印象派畫家的原因,在於他所畫的主題,顛覆了寫實派的保守思考。要畫戰爭,就畫衝突性高的,被處決的畫面。
  • 少女漫神作《NANA》:暗黑童話的天使——小松奈奈
    少女漫神作《NANA》:暗黑童話的天使——小松奈奈遙遠的2005年曾有兩部動漫的銷量超越過鐵打的《海賊王》,一部是智鬥神作《死亡筆記》,而另一部是少女漫《NANA:世界上的另一個我》,這似乎也是唯一一部銷量超越過《海賊王》的少女漫。
  • 法國畫家馬奈的藝術作品,都充滿著寫實主義的真實性
    的確,馬奈在他那艱苦、崎嶇的藝術道路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足跡,他那五彩繽紛的藝術花園散發著馥鬱芳香!馬奈,1832年1月23日誕生於法國,他的家庭在巴黎屬於中產階級。馬奈的舅父埃得蒙·埃多阿·弗爾尼喜歡作畫,經常帶馬奈去參觀盧佛爾宮美術館,並鼓勵馬奈到羅蘭學院聽課。雖然馬奈從小酷愛繪畫,卻遭到父親的反對。
  • 任嘉倫發文好想躺在草坪上看藍天。粉絲瘋狂雲p圖幫他上天入地?
    宅家的憋屈誰宅誰知道,躺在家裡的床上,最想做的就是出門去旅行啦。周日正午,任嘉倫發文說好想躺在草坪上,看著藍天。謝謝分享藍天&綠色草坪。天氣漸暖,相信躺在草坪上曬太陽的日子不遠啦。不少熱心的網友把任嘉倫p上了他曬的藍天綠地的圖中,享受了一把不同著裝的他雲旅遊的樂趣。任嘉倫的微博下面收到了來自粉絲的踴躍投稿,有p圖狂魔粉絲還問任嘉倫,在線詢問你還想躺在草坪上嗎?你就說你想去哪吧,上天入地都可以。
  • 幼兒園人物畫風為什麼成為神作——《魔法少女小圓》
    圖片來自網絡,具體誰畫的我也不知道當一部動畫的人物畫風幼稚到讓你聯想到大耳朵圖圖時,別說是女孩子了,連熱愛美少女的阿宅們都無法提起興趣,任他放出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女孩,頂著那一張張大餅臉【補充觀影順序】TV12集——再到——劇場版《叛逆的物語》(劇場版1和2是tv12集的總集篇,儘量別偷懶直接看劇場版,最好還是看TV版,剪輯過的劇場版看起來觀感沒有TV好,細節上有刪減)
  • 馬奈一生只活了51歲,卻留下為數可觀作品,將浮世繪用到藏書票
    在詹森( Johnson Fridolf )編著《藏書票珍藏:從文藝復興到現代》(A Treasury of Bookplates )書中,有一款馬奈自用的藏書票,以他的半身雕像作為畫面。但是我懷疑它是否能夠代表馬奈的藏書票創作?而且後來我發現,它是貼在1884年巴黎出版巴澤爾( Bazire )編的《馬奈》上。
  • 瑜難遮瑕 被捧為神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真的稱得上神作嗎?
    最近幾天一直被朋友曬票刷屏,對於動畫題材並不排斥,還是有一些觀望的心態,打卡之後心情非常沉重。要寫在前面的是,對哪吒並沒有任何貶低意思,不是故意說反話去蹭熱度,當然也不是只有高呼神作才是對哪吒的熱愛。先說結論,如果哪吒和同被稱為神作的魔法少女小圓比,至少還差十個魔卡少女櫻。哪吒的製作確實看著非常舒服非常不錯,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已經非常成功,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都已經被觀眾所認可。而今天要講的,是一部電影的核心,它的內容和它真正想表現的主旨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