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優化機位分配規則

2020-12-12 中國網財經

  本報訊 通訊員趙巖、趙佳晉、肖東喜報導:近日,首都機場優化機位分配規則,打破以往按航空公司分區停放的規則,改為按出港航班跑道使用規則就近分配停機位。據6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調整後的南航早出港航班平均滑行時間較調整前減少6.49分鐘,東航減少5.38分鐘。按此測算,此次調整航班機位後一年可為航空公司減少燃油消耗約2400噸。

  首都機場擁有3座航站樓、3條跑道、300餘個停機位,日均起降航班1500多架次,夜間停場飛機260多架。首都機場以中跑道為界分為東、西兩區,東區以國航為主運營,西區以南航、東航、海航為主運營。按照空管部門制定的出港航班跑道使用規則,西跑道主要用於起飛西區西線航班,東跑道主要用於起飛東區東線、東區北線航班,中跑道主要用於起飛西區東線、西區北線和東區西線航班。

  以前,首都機場為了方便航空公司開展地面保障工作,按航空公司分區停放飛機的規則分配機位。南航航班主要停放在6號、7號停機坪,東航航班主要停放在8號停機坪。6號、7號停機坪距離中跑道較近,且南航西線航班較多,8號停機坪距離西跑道較近,而東航東線航班較多。如果按照跑道使用規則,將南航、東航航班停放至距離起飛跑道較近的停機位,將大大縮短飛機在地面的滑行距離,減少飛機的滑行等待時間和燃油消耗。首都機場以南航、東航停放在遠機位的早出港航班為試點,打破以往按航空公司分區停放的規則,改為按跑道使用規則就近分配停機位,月均調整南航、東航早出港航班300餘架次。此次按照航班出港方向分配早出港航班機位,縮短了地面滑行時間,降低了燃油消耗,改善了始發航班正常性。首都機場將進一步聯合空管、航空公司等單位,推廣並深化此方案,持續提高首都機場航空器地面運行效率與航班正常性水平,確保廣大旅客正點出行。

  此外,7月4日首都機場啟用了西區3個航後機位,將814機位西側的815機位、W102機位東側的W101機位和W108機位西側的W108A機位作為航後機位使用,主要用於海航、東航白天過站航班和夜間航後航班停放。

相關焦點

  • 【最佳實踐】深圳機場機位智能分配系統建設案例
    機位智能分配系統投用前,深圳機場的機位分配主要通過運行指揮員手工分配決策,在航空業務繁忙且機位相對緊張的現狀下,人工分配方式無法避免存在諸多弊端:(1)分配效率較低。深圳機場共有199個停機位,包括62個近機位。由於機位的特性差異,繁多且複雜的機位分配規則,需要指揮員記憶大量的基礎規則,如航班計劃,飛機機型,航班性質,航線性質,以及各種優先級規則。
  • 走進民航一線:首都機場機位分配員的24小時
    首都機場機位分配席位組長翟燕華說。這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在翟燕華和他的同事們眼裡卻是個技術活兒。 跨年是場機位「硬仗」 跨年,對很多人來說是值得紀念的時刻,而對於機位分配員來說,跨年意味著他們將打一場「硬仗」。
  • 基於多因素影響的機位資源分配規則分析
    機場的大型化、運行的動態化、運行標準提升、空防和消防要求等因素造成了機位資源分配規則的複雜化,因此大中型民用運輸機場的機位分配必然向電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本文旨在分析影響機位資源分配的各類因素及其屬性分類,從而為各機場機位資源分配規則的確定提供一種符合實踐標準的思路,為人工智慧的應用提供一種底層邏輯。
  • 深圳機場千餘架次航班1分鐘即可完成機位分配
    民航資源網2019年12月8日消息:近日,深圳機場智慧機場建設再次取得重要成果。隨著深圳機場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深圳機場在國內機場中率先通過引入AI算法策略,實現了機位自動化、智能化分配,千餘架次航班機位分配僅需1分鐘即可完成,機場航班靠橋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 民航機場機位分配系統是如何進行分配的?
    在機場航班信息管理系統中,機位分配系統不僅直接影響飛機滑行和停放的安全,也會影響侯機廳、登機口和行李轉盤等其他資源的分配。同時,由於航班運行的不確定性,如航班發生延誤、取消、返航等特殊情況,還應該具備實時監控機位是否發生衝突並及時做出相應調整的功能。
  • 深圳機場率先實現機位資源智能分配:過去費時4小時 如今搞掂1分鐘
    近日,深圳機場在國內機場中率先通過引入AI算法策略,正式上線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實現了機位自動化、智能化分配,千餘架次航班機位分配從原來的4小時縮短為1分鐘,機場航班靠橋率也將進一步提升,更多旅客將實現廊橋登機。近年來,隨著機場客貨運業務持續快速發展,深圳機場地面運行保障資源緊張日趨明顯。
  • 記國航接管T3航站樓部分機位分配工作一周年
    攝影:張敏   民航資源網2010年11月5日消息:為實現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建設北京網絡複合型樞紐的戰略需求,不斷增強北京樞紐自身運行能力和水平,國航地面服務部於2009年11月正式接管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部分機位分配和航班信息維護工作,在這一年中通過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合理分配機位,進一步優化了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了航班靠橋率
  • 大興機場發布機位使用手冊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陳忱、李耀鋒、倪智乾 報導:近期,大興機場機位使用手冊正式發布,該手冊以「一位一圖冊」的可視化形式為187個機位量身打造,有利於作業人員直觀了解每個機位的硬體配置情況及運行流程,為安全運行、提高運行效率奠定了堅實基礎。
  • 桂林機場修訂《機位分配細則》 打好轉場攻堅戰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鈞利 報導:為加強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機坪的安全運行管理,提高停機位的利用率,桂林機場運行指揮科根據《民用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民航局第191號令)、《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MH5001-2013)、《桂林兩江國際機場使用手冊》等相關規定標準,結合T2新航站樓投運與本場機坪實際運行情況,按照如下幾方面修訂了《桂林機場機位分配細則》:一、機位分配基本原則
  • 首都機場多措並舉緩解過夜機位緊張
    本報訊 通訊員趙巖、肖東喜報導:日前,面對過夜機位資源緊張的嚴峻形勢,首都機場股份公司運行控制中心聯合規劃發展部、飛行區管理部開展2012年~2013年過夜飛機數量預測與機位資源挖潛工作,共同應對過夜機位緊張的形勢。
  • 北京首都機場新建國際遠機位候機廳啟用
    (通訊員 齊新)首都機場新建國際遠機位候機廳於4月5日正式啟用。國際遠機位候機廳啟用後,將全部交由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使用。候機廳共有8個登機口,其中6個是國際登機口,2個是國際進港入口,能同時容納近千名旅客候機。
  • 國內首座遠機位廊橋在首都機場建成並試運行
    原標題:首都機場試運行遠機位廊橋   本報訊(記者 董禹含)近日,國內首座遠機位廊橋在首都機場建成並試運行。年內,首都機場還將啟動8座遠機位廊橋的建設項目。   本次試運行的遠機位廊橋位於首都機場T3-D航站樓東側,可滿足C、D、E類飛機上下客需求。
  • 首都機場出現大量旅客聚集?官方回應了!
    從3月15日零點開始,首都機場將全部國際以及來自港澳臺地區的進港航班全部調整到了T3-D的處置專區運行。這個調整讓首都機場處置專區的航班量和旅客量都較之前提高了三倍以上,導致部分時段出現了多個300人以上的大飛機集中抵達,造成了處置專區內短時的客流加大的情況。
  • 110個機位800多航班 昆明機場如何為飛機排位?
    在機位分配員面前的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是以時間為橫軸、以機位為豎軸的機位分配系統,他們要將整個機場所有的進出港飛機都合理安排在停機位上。當航班延誤、航空器故障等原因造成飛機佔用機位致使機位預分配無法正常執行時,機位分配員就要對停機位進行動態分配。特別是遇到大面積航班延誤時,廢寢忘食都不能完全形容出資源分配席的忙碌,800多個航班的時間調整對機位分配員來說是極大的挑戰。面對著長水機場不斷增長的航班量,84%的廊橋使用率背後凝結的,是資源分配席全體人員不辭辛勞的汗水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 一張臉就可暢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一分鐘完成千餘架次航班機位分配
    目前,深圳機場國內登機口自助設備覆蓋率已達100%,並全部實現了刷臉登機,平均每位旅客只需1-2秒即可快速準確完成驗證通行,「一張臉走遍機場」(ONE ID)和全流程自助乘機的全新體驗,在深圳機場已成為現實。全面系統近百個智慧項目「智」繪未來機場近日,深圳機場又在國內率先實現機位資源智能分配。
  • 國航使用四種機型測試首都機場T3航站樓機位
    民航資源網2008年2月20日消息:  國航在組織參加5次T3航站樓綜合模擬演練的基礎上,為有效檢驗T3航站樓機位實際運行狀況,從19日15點開始使用空中巴士A330、波音777-300、767-300、737-800四種機型對T3航站樓機位進行了實際測試。
  • 首都機場首座遠機位登機橋建成並試運行
    首都機場首座遠機位登機橋建成並試運行 劉子旺 攝   7月10日,首都機場首座遠機位廊橋建成並試運行。這標誌著首都機場在著力提升旅客乘機體驗方面邁出了創新和務實的一步。  本次試運行的遠機位廊橋位於首都機場455機位西南側,採用鋼框架結構,牆體為玻璃和金屬板,建築內設自動扶梯1臺、側掛式殘疾人升降臺1套,採用變頻空調系統製冷、制熱,廊橋可滿足C、D、E類飛機上下客需求。遠機位廊橋的使用極大的改善了遠機位旅客登機環境,規避了旅客經過開敞的站坪帶來的安全風險,解決了特殊人群上下客梯車困難的問題。
  • 機場地面運行效率問題研究
    為了明確了航班各個保障環節的時間標準,民航局在2013年印發了《機場航班運行保障標準》,機場和各保障機構要對照標準,加強保障調度,提高保障效率。機坪保障設施、設備、人力資源的優化調度是提高航班保障效率的重要課題,在此不過多闡述。
  • 首都機場:旅客積壓情況已明顯改善
    戴冰/攝 資料圖近日,網上一則視頻顯示,首都機場入境旅客發生聚集。昨天,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瑩表示,視頻中大多數畫面反映的是3月15日下午,T3-D處置專區入境旅客現場轉運的情況。當時,所有國際及來自港澳臺地區的進港航班全部調整到T3-D處置專區運行。目前,旅客積壓的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處置專區運行順暢。
  • 網傳北京首都機場入境旅客聚集 官方回應:旅客積壓情況已明顯改善
    「3月15日是近期首都機場國際及來自港澳臺地區進港航班量和旅客量最多的一天。當天,很多旅客攜帶了大量行李。其中,一個航空器的5名旅客,行李多達121件。」,網上一則視頻顯示,首都機場入境旅客發生聚集。 趙瑩介紹,自3月15日零時起,首都機場所有國際及來自港澳臺地區的進港航班全部調整到T3-D處置專區運行,航班量和旅客量都有大幅度增長。3月15日,共運送旅客7252人次,與調整之前相比增長了220%。「3月15日是近期首都機場國際及來自港澳臺地區進港航班量和旅客量最多的一天。當天,很多旅客攜帶了大量行李。其中,一個航空器的5名旅客,行李多達12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