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機場千餘架次航班1分鐘即可完成機位分配
民航資源網2019年12月8日消息:近日,深圳機場智慧機場建設再次取得重要成果。隨著深圳機場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正式上線運行,深圳機場在國內機場中率先通過引入AI算法策略,實現了機位自動化、智能化分配,千餘架次航班機位分配僅需1分鐘即可完成,機場航班靠橋率也將進一步提升。
-
【最佳實踐】深圳機場機位智能分配系統建設案例
三、主要目標通過採用AI技術實現停機位資源的智能分配與調度決策,優化機場核心運行指標,提升機場整體的運行效率和旅客體驗。四、方案設計深圳機場在2017年底即開始藉助AI技術進行機位智能分配的方案調研,並在2018年底啟動了機位資源智能分配系統的建設。
-
一張臉就可暢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一分鐘完成千餘架次航班機位分配
今年以來,深圳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超過87%,並歷史性地首次實現航班正常率連續15個月超過80%;其中,10月達到94%,11月達到92%,位列全國大型機場前列。深圳機場還通過線上線下、出行全鏈條數位化改造,為旅客打造「服務一條線」的便捷智慧化體驗。如今,深圳機場已全面實現全流程無感自助服務。自助託運、行李定位追蹤(RFID)等智能化服務已陸續上線。
-
基於多因素影響的機位資源分配規則分析
機場的大型化、運行的動態化、運行標準提升、空防和消防要求等因素造成了機位資源分配規則的複雜化,因此大中型民用運輸機場的機位分配必然向電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本文旨在分析影響機位資源分配的各類因素及其屬性分類,從而為各機場機位資源分配規則的確定提供一種符合實踐標準的思路,為人工智慧的應用提供一種底層邏輯。
-
走進民航一線:首都機場機位分配員的24小時
按照要求,航班落地後等待不應超過10分鐘,為確保俄羅斯航空飛機能及時入位,翟燕華一方面與其他近機位航班所屬的航空公司協調,加快進行出港航班的保障;另一方面與塔臺溝通,確保已完成保障的航班可以及時推離機位;並時刻與俄羅斯航空代辦保持聯繫,告知機位調整情況。 在他十餘個電話的協調下,最終,一個近機位的航班提前10分鐘推出,使得俄羅斯航班可以順利進入位保障。
-
深圳機場正式躋身全球最繁忙大型機場行列
據悉,作為深圳對外開放門戶和大灣區重要樞紐機場,今年深圳機場全年旅客量將超過5200萬人次,繼貨運排名進入全球機場前30後,機場客運排名今年也將首次躋身全球機場前30。深圳機場已實現雙跑道運行,單日客流最高峰超過17萬人次,這意味著每分鐘有超100名旅客抵離,深圳機場正式邁入了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深圳機場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與深圳城市經濟發展快密不可分。」
-
民航機場機位分配系統是如何進行分配的?
在機場航班信息管理系統中,機位分配系統不僅直接影響飛機滑行和停放的安全,也會影響侯機廳、登機口和行李轉盤等其他資源的分配。同時,由於航班運行的不確定性,如航班發生延誤、取消、返航等特殊情況,還應該具備實時監控機位是否發生衝突並及時做出相應調整的功能。
-
首都機場優化機位分配規則
本報訊 通訊員趙巖、趙佳晉、肖東喜報導:近日,首都機場優化機位分配規則,打破以往按航空公司分區停放的規則,改為按出港航班跑道使用規則就近分配停機位。據6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調整後的南航早出港航班平均滑行時間較調整前減少6.49分鐘,東航減少5.38分鐘。按此測算,此次調整航班機位後一年可為航空公司減少燃油消耗約2400噸。
-
深圳機場2019年出港航班準點率位列全球大型機場第六名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葉丹 張晏齊 報導:記者近日從深圳機場了解到,2019年深圳機場累計保障航班起降37.02萬架次,同比增長4.0%。航班量增長的同時,深圳機場航班放行正常率達到87.8%,達到近年最優水平。其中,出港航班準點率位列全球大型機場第六名。
-
攜手「懂行人」共建「交通智能體」,加速推進行業智能升級
不受現金、銀行卡、甚至手機的限制,僅靠一張臉就能實現地鐵乘車;藉助AI和大數據技術,深圳機場千餘架次航班機位分配從原來的4小時縮短為1分鐘,每年讓260萬人次旅客免坐擺渡車;藉助「5G+AI」技術,廈門港實現了「無人理貨」和遠程遙控港口吊機……加速交通「新基建」,從「運力」時代進入「算力」時代
-
高質量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再獲省市質量獎
如何服務「雙區」建設,更好地發揮區域經濟發展「動力源」作用,深圳機場發力國際業務,將過去的「短板」變為如今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截至2019年,深圳機場國際客流增速已連續三年超30%,居全國大型機場首位,在這背後正是深圳機場近年來發力國際航線拓展初現的成果。近年來,深圳機場以年均新開10條以上國際客運航線的增速,著力提升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國際化水平。
-
記國航接管T3航站樓部分機位分配工作一周年
攝影:張敏 民航資源網2010年11月5日消息:為實現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imited,簡稱「國航」)建設北京網絡複合型樞紐的戰略需求,不斷增強北京樞紐自身運行能力和水平,國航地面服務部於2009年11月正式接管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部分機位分配和航班信息維護工作,在這一年中通過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合理分配機位,進一步優化了工作流程,有效提高了航班靠橋率
-
110個機位800多航班 昆明機場如何為飛機排位?
每天24小時無間斷工作,資源分配席上時刻都能看見工作人員的身影。他們的工作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錄入並核對出第二天近800個航班計劃,並根據計劃對第二天的航班進行機位資源預分配。二是根據突發情況對停機位進行及時調整、動態分配。這些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不簡單。
-
桂林機場修訂《機位分配細則》 打好轉場攻堅戰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王鈞利 報導:為加強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機坪的安全運行管理,提高停機位的利用率,桂林機場運行指揮科根據《民用機場運行安全管理規定》(民航局第191號令)、《民用機場飛行區技術標準》(MH5001-2013)、《桂林兩江國際機場使用手冊》等相關規定標準,結合T2新航站樓投運與本場機坪實際運行情況,按照如下幾方面修訂了《桂林機場機位分配細則》:一、機位分配基本原則
-
大興機場近機位實現APU替代設施全覆蓋
近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76個近機位全部安裝了APU替代設施設備,實現100%覆蓋。目前,大興機場與所有駐場運行的航空公司均籤訂了地面設備替代APU使用協議,籤約率也達到100%。建設APU替代設施是機場減少汙染排放,持續推動節能減排工作,踐行環保理念重要手段。此外,大興機場也是在國內率先大規模使用機坪升降地井的機場,替代APU的靜變電源和空調機組等設備在不使用時均停留在地井內。同時,大興機場應用現代化信息管理系統對APU替代設施的實時作業狀態開展全天24小時自動化的監測,充分保障設施使用的安全性。」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年客貨吞吐量均躋身全球30強
近年來,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以年均新開10條以上國際客運航線的增速,著力提升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國際化水平。2019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國際業務先後實現通航城市突破50城、60城,國際客流首超500萬人次的三大突破。其中,體現國際航空樞紐「成色」的洲際客運航線數量達到20條,國際客流在機場總客流中的佔比提升至10%,國內、國際業務更加均衡。
-
深圳機場:不同機型停靠機位標準不同
深圳晚報2019年5月24日訊 近日,深圳的劉女士外出旅遊歸來,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抱怨:"為什麼坐的飛機總是停在遠機位,坐20分鐘的擺渡車也太折騰了!"相信不少市民曾遇到過劉女士這種情況,為什麼要乘坐的飛機停在遠機位呢?因為使用擺渡車的成本比使用廊橋小嗎?深晚記者為此走訪了深圳機場及部分航空公司。
-
從一片灘涂到全球最繁忙機場——深圳機場發展之變折射「城市之光」
2020年10月14日消息: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獲批建立。敢為人先的特區人敢想敢幹,經濟特區要有自己的機場,張開懷抱歡迎八方來客。1991年10月12日,深圳機場正式通航,為經濟特區打開空中通道。 40年光陰似箭、滄海桑田。如今的深圳,已發展成為一座國際化創新型大都市。作為對外交往的門戶,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與經濟特區比翼齊飛,從一片灘涂到如今的國際化空港,客貨業務高速增長,躋身全球最繁忙機場行列。
-
實現空鐵聯運深圳機場開通深圳北站候機樓
圖:北站城市候機樓服務櫃檯 民航資源網2014年5月21日消息:5月21日起,搭乘深圳寶安機場航班往來珠三角各地的旅客,可以通過機場高鐵專線巴士,與深圳北站高鐵實現無縫接駁
-
深圳機場 香港跨境專線 15分鐘一班
原標題:深圳機場 香港跨境專線 15分鐘一班 南方日報訊 (記者/郭楊陽)2月3日,深圳機場正式啟用深港機場中轉旅客暨香港巴士旅客休息區,為往返深港兩地的旅客提供便捷、優越的空地中轉服務,同時也將更好地發揮深圳、香港兩機場航線網絡互補優勢,進一步提升春運期間旅客的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