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安黃茶黃葉黃湯黃金貴,乾隆皇帝賜名,雲遊高僧賦詩

2021-01-07 怪奇公社

清朝乾隆年間,產於湖北遠安縣鹿苑寺黃茶被送入皇宮。一日,乾隆皇帝飲用此茶之後,頓感精神煥發,神思飛揚,食慾大增,隨賜名「好淫茶」。從此,遠安黃茶聲名遠播,享譽天下。

黃茶殺青

光緒九年(1883年),雲遊高僧金田,來到遠安鹿苑寺講經論法,飲用「好淫茶」後,當即賦詩一首:「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種馨香滿面燻,不但清心明目好,參禪能伏睡魔軍。」

農民採摘開園黃茶

上至皇宮帝王,下至雲遊高僧,都對遠安黃茶讚美有加,乃至今天被國家農業部認證為農產品地理標誌,這遠安黃茶吸引人胃口的,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一芽一葉的鮮葉

2018年3月21日,遠安黃茶開園採摘在遠安縣舊縣鎮鹿苑寺啟動。當日,遠安黃茶省級非遺傳承人、鹿苑寺村1組農民楊先政,手工製作出新春第一鍋黃茶,售賣價格1500元1斤。

遠安黃茶生產基地

遠安黃茶,又稱鹿苑茶,距今已有近800年歷史。《遠安縣誌》記載:南宋寶慶年間(1225-1227年)就有鹿苑茶。清同治五年的《遠安縣誌》稱:「遠安茶以鹿苑為絕品」。鹿苑茶開始由鹿苑寺的僧人種植,後為農戶引種種植和開荒定植,逐漸形成一定茶園規模。

翠綠的鮮葉

唐代陸羽《茶經八之出》記載: 「山南(道):以峽州上。(原註:峽州生遠安、宜都、夷陵三縣山谷)。」可見,遠安早在唐代就是出好茶的地方。民間流傳著一首古老民謠:「清溪寺的水、鹿苑寺的茶、寶華寺的香爐、玉泉寺的塔。」

遠安鹿苑寺黃茶茶園

據遠安黃茶非遺傳承人楊先政介紹,遠安黃茶製作,有其獨特的工藝,每年清明前到穀雨間,是採制黃茶的最佳時間,遠安黃茶對鮮葉要求近乎苛刻,採茶標準為一芽一葉,鮮葉勻齊、不帶枯枝雜葉,只取嫩葉。

黃茶採摘

一個採茶工,快手每天只能採2斤鮮葉,慢的只採得1斤左右鮮葉,產量十分有限。炒制黃茶,要經過殺青、炒二青、悶堆、揀剔、炒乾等5道工序。

清撿老葉枝蹄

其中,悶堆是形成遠安黃茶特有品質的關鍵,經過炒二青的茶坯,堆積在竹盤之內,需拍緊壓實,上面蓋上溼布,悶上5-6小時,促使茶葉色澤黃變。一個熟練的茶師,一天也只炒得4斤黃茶。但凡親睹黃花採摘、炒制過程之人,都會覺得遠安黃茶的高貴。

炒青

遠安黃茶炒幹成形後,外形條索環狀(俗稱環子腳),白毫顯露,色澤金黃(略帶魚子泡),湯色黃淨明亮,香氣神異,且持久清香,嘬之生津,滋味醇厚甘涼綿長,葉底嫩黃勻整。

非遺傳承人指導制茶

據檢測,遠安黃茶主要理化指標為:水分3.88%、水浸出物47.02%、粗纖維0.9%、茶多酚17.36%、咖啡鹼(以幹基計)2.8%、游離胺基酸2.306%。

攤涼

遠安黃茶的營養成份,讓其具有解渴生津,倦時醒神,躁時寧心,利尿清熱,排毒養顏,殺菌消炎,提高食慾,幫助消化,促進代謝等作用。有人甚至認為,黃茶可以治「懶病」。

遠安黃茶成品

泡出來的茶,黃葉黃湯,馨香撲面,飲入口中,回味悠揚,讓人腸神清氣爽。遠安黃茶的高貴品質,使其成為高端禮品,珍貴若金,遠銷武漢、北京、上海、廣州、臺灣等地。

黃茶湯色

據國家地農產品理標誌茶葉評審專家稱,遠安黃茶的品質一流,與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密不可分。遠安黃茶產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紅砂巖風化的土壤質地,其砂粒含量高達77%,致土壤肥沃疏鬆,酸度適宜。

黃茶包裝

茶園分布在峽谷丘陵山坡上,這裡的海拔在12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5-16度,年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峽谷之中,溪泉四季長流,早晚霧氣騰飛,終年氣候溫和,日照較短,雨量充沛,為黃茶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地域環境。

黃茶包裝

遠安黃茶,是我國茶葉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古往今來,盛名不衰,倍受全國茶客青睞,多次被評為全國名茶。1982年、1986年參加全國名優茶評比,被商業部評為「中國名茶」;1990年通過全國名茶複評;1991年獲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中國文化名茶」獎,同年獲全國名茶品質認證。

黃茶茶道

近年來,遠安黃茶又先後多次榮獲「全國名茶」「農業博覽會銀獎」「中國黃茶鬥茶大賽金獎」等榮譽稱號。

遠安黃茶陳列室

2015年,遠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成功申請 「遠安黃茶」登記保護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2017年7月27日,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授予遠安「中國茶文化之鄉」、遠安黃茶「中華文化名茶」榮譽稱號。

古詩碑刻拓片

遠安黃茶產於湖北省遠安縣,生產地域範圍為縣域所轄的鳴鳳、花林寺、舊縣、洋坪、河口、茅坪場、嫘祖等7個鄉鎮102個村。現在遠安黃茶種植面積達3500公頃,年產茶葉3150噸,當地許多茶農,靠發展黃茶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典籍黃茶記載

劉洪進、餘文暢、李媛媛/圖文

附科普知識

黃茶的功效

(1)黃茶是漚茶,在漚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消化酶,對脾胃有好處,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懶動肥胖、都可飲而化之。

(2)黃茶能穿入脂肪細胞,使脂肪細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復代謝功能,將脂肪化除。

(3)黃茶中富含茶多酚、胺基酸、可溶糖、維生素等豐富營養物質,對防治食道癌有明顯功效。

(4)此外,黃茶鮮葉中天然物質保留有85%以上,而這些物質對防癌、抗癌、殺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葉所不及。

相關焦點

  • 初步了解中國黃茶
    黃茶的殺青、揉捻、乾燥等工序,是與綠茶製法相似,最重要的工序在於悶黃,這是形成黃茶的關鍵,悶黃這個步驟對於黃茶的製作來說是很重要的,是黃茶具有黃葉黃湯特點的最為關鍵的一道工序。在悶黃過程中茶葉的含水量和葉片的溫度對其也有一定的影響。葉片溫度越高的話,溼熱條件下變黃的過程也會越快。
  • 茶 什麼是黃茶?
    2、黃小茶:採摘細嫩芽葉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陽的「北港毛尖」,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湖北遠安的「遠安鹿苑」和浙江溫州、平陽一帶的「平陽黃湯」。3、黃大茶:採摘一芽二、三葉甚至一芽四、五葉為原料製作而成,主要包括安徽霍山的「霍山黃大茶」和廣東韶關、肇慶、湛江等地的「廣東大葉青」。
  • 中國黃茶排名,黃茶的品牌、種類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是我國的特產名茶,歷史悠久,在唐代時期已被譽為貢茶,由此可見,黃茶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當然的,目前黃茶的種類、品牌也非常的多,具體如下!
  • 作為中國特產茶的黃茶卻最容易被人忽視,你知道它的故鄉在哪裡嗎
    黃茶是六大基本茶類之一。製造時由悶黃工序形成黃湯黃葉的茶。製作工藝與綠茶相似,但在揉捻前或揉捻後,或在初幹前或初幹後進行悶黃。根據所用鮮葉原料的嫩度和大小分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黃茶主產與四川、安徽、湖南、浙江、廣東、湖北等省。
  • 一分鐘帶你認識黃茶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多酚葉綠素等物質部分氧化,黃茶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大種類,具體的分類如下:黃茶的分類
  • 中國黃茶·平陽黃湯文化節開幕 董智武致歡迎辭
    2018-11-30 23:37 | 通訊員 蘇意偉 陳順利 陳培勇品平陽黃湯,享美好生活。11月29日上午,2018中國黃茶·平陽黃湯文化節開幕式暨主題會議在我縣舉行。縣委書記董智武致歡迎辭。平陽黃湯被稱作「杯中黃金」,屬黃茶中的珍品,憑藉其綿長而富有意蘊的醇厚茶香、精湛的「九悶九烘」非遺工藝、「玉米香,杏黃湯」的高貴品質贏得了國際、國家級金獎40多枚,躋身「中國四大黃茶」,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和國家地理標誌,被評為「中華文化名茶」和浙江省區域名牌農產品。
  • 黃茶?到底是怎麼個「黃」法?
    黃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由綠茶演變而來作為六大茶類之一的黃茶似乎鮮少有人提起黃茶品質特徵是黃葉黃湯黃茶可以分為黃小茶和黃大茶黃小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茶、霍山黃芽、北港毛尖、平陽黃湯等其中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又屬於黃芽茶黃大茶則有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茶
  • 「嫩茶窨香花」的花茶和「悶黃」工序的黃茶,你最喜歡哪一款茶?
    黃茶的主要產區是湖南,湖南岳陽的君山和寧鄉的溈山是兩大茶鄉,自古有「瀟湘黃茶數兩山」之說。此外,安徽金寨、湖北遠安、浙江平陽、四川蒙頂山等地也有少量黃茶生產。由於黃茶量少工繁,因而貴比黃金,市場上的黃茶都價格不菲,真是恰如其名。
  • 「中國黃茶、醇香世界」中國黃茶推介會在北京舉行
    本次中國黃茶展區面積336平方米,是2019年黃茶展區面積的2倍,參展企業由10家增加到21家。 據了解,黃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嶽陽黃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茶、霍山黃茶、平陽黃湯、莫幹黃芽、遠安黃茶、金寨黃大茶,猶如一顆顆珍珠散布在華夏大地,組成了中國黃茶大家庭;獨特的悶黃工藝在中華茶葉製作技藝寶庫中獨樹一幟。
  • 黃色黃湯稱鵝黃
    如果說,綠茶是青姑,紅茶是貴婦,那麼,黃茶就是風韻動人的徐娘了。日常茶飲中,黃茶並不多見,普通百姓也不常喝到。
  • 茶小菓 | 六大茶類之「黃茶全集」!
    黃茶按照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可分為黃牙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1.黃牙茶,採摘時採單葉或者一芽一葉加工而成。主要代表茶品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茶和霍山黃芽。2.黃小茶,多採摘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為原料加工而成。主要代表茶品有:北港毛尖、溈山白毛尖、遠安鹿苑、皖西黃小茶和平陽黃湯。3.黃大茶,以一芽二葉、三葉或者四葉加工而成。主要代表茶品有:皖西黃大茶、霍山、六安、黃大茶和廣東大葉青。
  • 一盞黃茶,低調的奢華――曲高和寡,茶中黃金
    但有一大類茶可以說十分小眾,甚至有很多人沒聽說過,那就是今天要聊的「黃茶」。黃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屬六大類基礎茶類之一。很多人喝茶喝了一輩子,甚至都沒聽說過黃茶,為什麼身為六大類茶之一,卻如此小眾呢!原來黃茶以為其種類少、產地少、產量少而且加工工藝難掌握,使其變的曲高和寡,很少有人能把它作為日常飲品,久之就成了最為小眾的一類茶。
  • 什麼是黃茶,你喝過黃茶嗎?
    黃茶,屬輕發酵茶(20%—30%),在六大茶類裡面它的受眾是最小的,產量小价格高,主要產自於湖南、四川、安徽等地,採摘一般在清明節之前。加工工藝加工工藝一般是以下步驟:鮮葉採摘—殺青—揉捻—悶黃—乾燥。其中最重要的工藝是「悶黃」,傳統的黃茶在揉捻之後會用棉質包起來發生溼熱反應,簡稱「溫悶」;乾燥之後也會在進行「幹悶」,以產生「黃湯黃葉」的品質特徵。
  • 「茗邊聚焦」茶葉標準化系列報導之⑤中國黃茶標準化工作十年
    黃茶是中國特有茶類之一,產銷歷史悠久。黃茶獨特的「悶黃」工藝造就了其「黃湯黃葉、味甘鮮爽」的品質特徵。我國黃茶產區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南、湖北、四川、浙江和廣東等省。黃茶按鮮葉的嫩度和芽葉大小,分為黃芽茶(芽型)、黃小茶(芽葉型)和黃大茶(多葉型)。傳統黃茶產品主要包括,以霍山黃芽、君山銀針、蒙頂黃芽、莫幹黃芽為代表的黃芽茶;以北港毛尖、溈山毛尖、遠安鹿苑等為代表的黃小茶;以皖西(金寨、六安、霍山、嶽西)黃大茶為代表的黃大茶。
  • 關於黃茶的詳細介紹
    黃茶是輕發酵茶,其制茶過程中進行悶堆燜黃,燜黃是在溫熱燜蒸作用下,葉綠素被破壞而產生變化,成品茶葉呈黃或綠色,燜黃工序還令茶葉中的游離胺基酸及揮發性物質增加,使茶葉滋味甜醇,香氣濃鬱,衝泡後湯色呈杏黃或淡黃,故稱黃茶。黃茶最顯著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味甘鮮爽。黃茶是我國的特產,其產生源於綠茶。
  • 話未說完 黃茶的分類和衝泡
    黃茶名稱的由來:人們從炒青綠茶中發現,由於殺青、揉捻後乾燥不足或不及時,葉色變黃,於是產生了新的茶類-----黃茶。黃茶是輕度發酵茶,根據茶葉的嫩度和大小分為黃芽茶、黃大茶和黃小茶。主要產自安徽、湖南、四川、浙江等省。較有名的黃茶有莫幹黃芽、霍山黃芽、君山銀針、北港毛尖等。黃芽茶黃芽茶是黃茶中的佼佼者,要求芽葉要:「細嫩、新鮮、勻齊、純淨」。
  • 「平陽黃湯」裡的「霧鄉皇」
    平陽黃湯茶,以「幹茶顯黃,湯色杏黃、葉底嫩黃」的「三黃」特徵傲立茶界。其外形條索細緊,色澤黃綠,湯色杏黃明亮,香氣清芬高銳,該茶創製於清代,清乾隆期間被列為皇家貢品,已有200多年歷史。
  • 神秘霧鄉 盛世黃湯
    這裡四面環山,常年雲霧環繞,故有「霧鄉」之俗稱,歷來既是「平陽黃湯」的主要採摘基地之一,這裡民風純樸,依然保留著自給自足的農業消費模式,生態環境未遭任何破壞,被列為浙江省環保生態鄉。一道磨礪200多年的「黃湯」餘味傳承,茗香流轉,是與乾隆,嘉慶的過杯交盞,是歲月的味道和藏。黃湯茶能在當今良茗眾多仍走在時代的前端,那必然少不了茶園莊主李祖曉、李祖波兄弟倆的傾心付出和堅持。
  • 『詩畫遠安』,2021年第一趟鄉村遊目的地!
    到達我要去的遠方 在鄂西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有一方清淨自由仿若詩畫的田野世界,被稱為「嫘祖故裡,詩畫遠安」。 遠安 這裡是自駕遊愛好者的天堂 01 鳴鳳鎮
  • 為何只知黃茶名,難聞黃茶香
    其核心加工工藝是悶黃,這是它同綠茶的基本區別,也是形成黃葉黃湯品質特點的關鍵工序。黃茶之所以獨樹一幟,成為一個獨立茶類也是因此而來。1、悶黃,關鍵又複雜的工序悶黃工藝,讓茶葉進行發酵,通過非酶促氧化才能變為黃茶。如果非酶促氧化程度很深,就成了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