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百年孤獨》,任何一部名著的命運都大抵如此。讀一本書如果只是為了了解一個故事,那還不如直接讀此書的故事梗概來得痛快。
讀書跟交友一樣,得有緣。畢竟想能順利進入《百年孤獨》你得有一定知識儲備,對拉美文化有一種概念上的認識。同時你得以「文學」態度去面對它,因為你即將展開的這次閱讀之旅絕非像讀「故事會」一樣坦途一片。
如果那麼有名的開篇都無法引起你深入閱讀的欲望,我想放棄它也不是什麼太可惜的事。而你一旦進入馬爾克斯的馬孔多世界,那種心情就絕不僅僅是能用流連忘返來形容:那將是一場令人心醉神迷魔幻之旅。
書裡人名的冗長難記根本構不成閱讀障礙,我想每個善於讀書的人都會有一套自己的記憶方法。甚至可以說當你被馬氏獨特的語言、深邃的思想、奇詭的結構和與眾不同的敘述方法所吸引,你會發現在那些長(zhang)得很像的人名中竟掩藏一種宿命的詩意。那裡有馬孔多一代又一代人對人世變遷的記憶。是一種「綿延」和「流淌」。
一本書不一定非得印合我們自己的人生經驗(也不可能),我們才認為它是優秀的。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一種文學上的對生命的關照。也即當你在這部書裡活過一次,你會覺得自己對人生的認知發生了不可言說的改變。
「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 。」馬爾克斯的這句話讓地球變小了,它默默地運行在茫茫宇宙,就像馬孔多一樣,成為人類最終走向孤獨的全部記憶。
至於讀不進去《百年孤獨》究竟是一種什麼心態?我想應該是當我們面對一處神秘城堡,想進入卻無門可循、無路可走而生發出來的焦灼和鬱悶吧。謝謝。
1984年,當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書店看到盜版《百年孤獨》時,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我們其實自始至終都無法和這個世界產生任何聯繫,我們一無所有地到來又一無所有地離開,其間製造過的所有輝煌其實都從未真正屬於自己。當一切都成為泡影,唯有孤獨永恆。
如果你覺得這個星球上書太平庸了,那就去看《百年孤獨》吧。
這本《百年孤獨》,只要49元,一張電影票的錢就能讓你感悟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