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條茶葉冷知識,知道一半你就是茶圈扛把子!

2021-01-14 網易

2020-10-17 08:00:07 來源: 紫砂記

舉報

  提及茶知識,除茶文化歷史及發展脈絡外,器具、茶葉、衝泡技藝、品飲等等相關專業知識,不一而足,要有一個的系統的茶葉知識儲備,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

  資深茶客喜歡交流,老茶客自然遊刃有餘,而大多數人,雖然愛喝茶,但不一定了解茶。比如帶「紅」字的不一定是紅茶,名字叫「白茶」的不一定是白茶,有一些非常容易混淆,一起測一測吧!


  1、大紅袍是紅茶嗎?

  大紅袍不是紅茶,而是烏龍茶。大紅袍屬於武夷巖茶,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的極品,大紅袍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2、安吉白茶是白茶嗎?

  安吉白茶屬綠茶類,是按綠茶加工原理並根據安吉白茶自身的品質特性製作而成,是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所以安吉白茶不屬於白茶而屬於綠茶。


  3、白毫銀針是白茶,君山銀針也是白茶嗎?

  君山銀針不是白茶、也不是綠茶。君山銀針是黃茶,屬於輕發酵茶,而綠茶是未發酵茶。黃茶的製作與綠茶有相似之處,不同點是多了一道悶堆工序,綠茶是不發酵的,而黃茶是屬於發酵茶類。

  4、洞庭碧螺春的產地是湖南洞庭湖?

  碧螺春是傳統名茶,屬於綠茶類,產於江蘇省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5、紅茶湯色就是紅的麼?越紅越好嗎?

  看紅茶的品質優劣,鑑定紅茶的好壞不是看紅茶顏色越紅就一定越好的。看紅茶的好壞質量的鑑定要看其外形,顏色及香氣的。頂級紅茶金駿眉就是金黃色。

  6、紅茶的「冷後渾」是怎麼回事?

  紅茶茶湯冷掉後常會變得渾濁。渾濁並不是一個玄妙現象。「冷後渾」現象,是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等與咖啡鹼形成的絡合物,高溫時,其呈游離狀態,但隨著溫度降低,凝結在一起,茶湯就由清轉渾了。紅茶的「冷後渾」現象與茶湯的鮮爽度和濃強度有關。


  7、茶越新鮮越好嗎?

  新茶一般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可以品飲到其最新鮮的色香味。但因茶葉存放時間太短,多酚類、醇類含量較多,對人的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所以新茶宜少喝,可稍作品飲,放一段時間再喝。

  8、六大茶類,論數量誰是NO.1?

  六大茶類,每個品類都有豐富的茶品,究竟哪類茶才是NO.1?

  答案就是綠茶。《中國名茶志》中,共列出全國名優茶50種,其中綠茶34種,佔68%,妥妥的C位。


  9、茶包的發明,原本是打算讓你撕開倒出來泡?

  茶包的發明,是真的完全背離初衷。一位來自紐約的商人Thomas Shalivan開始將茶放進一個小絲袋裡分發給他的客戶,他本來是想讓客戶把茶葉倒出來泡著喝,但是他的客戶們都理解錯了。後來發現帶著小袋更方便,茶包就誕生了。

  10、每年人均喝掉茶葉最多的國家,竟然不是中國?

  世界上最大的茶葉消費國是中國,但若平均到每人頭上,情況就會有所不同——根據2015年的統計數據,土耳其、愛爾蘭和英國是人均茶消費最多的三個國家。但說到底,還是人口基數的問題。


  Black Tea被紅茶搶走了,

  黑茶叫什麼?

  當年紅茶出現時,歐洲人看紅茶葉黑黑的模樣,才叫它為「Black Tea」。如今,黑茶的英文是什麼呢?

  ——「Dark Tea」

  12、「以茶代酒」,居然是個酒鬼說的話?

  《三國志》記載,吳國君主孫皓(孫權的曾孫)專橫殘暴,終日沉迷酒色,經常擺酒設並定下酒宴規矩:「每人7升,不管會不會喝,7升酒必須見底」。群臣中有個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其是孫皓父親的老師,所以孫皓對韋曜還算照顧。韋曜喝不動了,就悄悄換上了茶,讓他「以茶代酒」。


  13、茶樹精油是從茶葉裡面提取的嗎

  不是。茶樹油是從茶樹的葉子提取的精油,這種「茶樹」與我們平時泡茶的茶葉沒有半毛錢關係。這種「茶樹」又叫做「窄葉茶樹」,「snow-in-summer」(夏天的雪),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14、好茶葉和笑話段子一樣,都是有梗的!

  新茶友一般覺得茶葉有梗必不好。綠茶確實茶梗很少,因綠茶講究的是鮮嫩,嫩葉自然沒有梗。但對於烏龍、普洱、黑茶而言,有梗再正常不過了,且這類好茶是應該有梗的,無論是壓制還是口感,都需要茶梗的存在。國際標準對黑茶含梗量有明確規定,要求茯磚茶含梗量在15%到18%之間。


  14條茶葉冷知識,對一半就算資深茶友了,你對了幾條呢?喝茶以來,你遇到過哪些與茶有關的趣事呢,歡迎留言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茶圈裡隱藏的鄙視鏈,你知道多少?
    深耕茶圈多年,茶圈的鄙視鏈愛茶君當然也知悉一些,時而外露時而內顯的各種鄙視,比起其它領域絕對有過而無不及,即便你是個胸懷坦蕩的人,也很難跳脫其中成為他人眼裡的鄙視對象。鄙視產生的根源,是不同個體之間的行為差異。
  • 你不知道的茶葉冷知識
    從濾紙到玉米纖維 可能花了100年 想清了怎麼裝填茶葉,那裝填茶葉的包裝材料就是個大問題。 茶包的材料影響袋泡茶口感。
  • 這些茶葉冷知識你知道嗎?
    喝茶者眾,茶葉品類豐富,茶葉歷史悠久,這一切都使得我們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各種知識匯聚就像一片汪洋大海,值得我們愛茶之人不斷學習和探索。大海裡分冷暖流,冷暖交匯讓海洋有了豐富多彩的生命,知識也可以分冷暖,大家平時接觸的都是暖流——正面的茶知識,今天茶巷記就給各位帶來一篇有關於茶葉冷知識的文章,豐富各位愛茶友人的知識庫,讓諸位受到更多茶文化的滋養。1、茶葉為什麼被叫做Tea?
  • 冷知識:13條非常有意思的冷門知識,第四條你知道嗎?
    生活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容易被人忽略,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冷知識吧,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再看過這些冷知識之後,發現自己又聰明了不少!8、你知道什麼偷走你的健康嗎:1、酒精」偷」走維生素B1。2、香菸」偷」走維生素C。3、高、低溫」偷」走多種維生素。4、抗生素」偷」走正常菌群。6、電腦」偷」走維生素A。7、運動」偷」走維生素E、在大強度運動後需服用適量的維生素E補充劑。快快轉給身邊的人吧。
  • 這3個關於茶葉的冷知識,80%的人都不知道,你了解嗎?
    茶是中國的一種傳統飲品,是很多人在招待客人時必不可少的,它在中國的普及範圍也非常廣,發展到今天,中國茶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了,但日常生活中,我們只會喝茶,並不會太多追究茶葉背後的知識或者過於追求泡茶時的手法及品質,所以很多關於茶葉的知識也逐漸變得鮮為人知了,這3個關於茶葉的冷知識,
  • 冷知識:16個非常高能的冷知識,第七條你知道嗎?
    生活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容易被人忽略,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冷知識吧,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再看過這些冷知識之後,發現自己又聰明了不少!7、電視劇亮劍中最出名的就是李雲龍的義大利炮了。但是這其實並不是義大利炮、而是一門法國炮。8、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天生六個手指頭、當然、人家書法卻極盡風流9、夜晚經過沒有路燈的路口、切換遠近光的形式代替鳴笛、更有效提醒路口車輛。
  • 茶葉冷知識:叩手禮的由來
    老一輩人常說,站有站姿坐有坐姿,而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誡我們,在平時的行為舉止上要時刻保持禮儀規範。因為講禮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素質,講禮儀可以讓你散發獨特的個人魅力,也可以讓別人尊重你。禮儀可以表現在各方面上,吃飯要講禮儀。比如在進餐的時候,要讓長輩先入座,讓長輩先動筷子。
  • 冷知識:14個非常有意思的冷知識,第七個你知道嗎?
    生活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容易被人忽略,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冷知識吧,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再看過這些冷知識之後,發現自己又聰明了不少!2、據說你一生中會在睡覺時吃進70多種蟲子和10多隻蜘蛛。3、麥可.喬丹每年從耐克得到的收入多於馬來西亞的耐克工廠工人的薪水總和。瑪麗蓮.夢露的一隻腳上有6個指頭。4、多爬山。美國百分之七十六的長壽社區處於山區。山中的新鮮空氣有助於」清潔肺部」、經常爬山能延年益壽。
  • 盞間閒談|茶圈的「專業術語」你知道多少?
    如果不懂術語,你就會覺得「雲裡霧裡」。就像喝茶,即使你都明白知道什麼茶好喝什麼茶不好喝,當前別人說起聽不懂的術語時,也會插不上話。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20個茶事活動中最常見的專業術語,聽懂了它們,分分鐘就能變成茶中的「老炮」!
  • 即使天天坐飛機,這些冷知識也不一定知道,知道一半算你厲害
    相對於其它交通工具,雖然飛機已經成了普通的交通工具,有些人還經常飛來飛去,但是這些冷知識可是不一定知道呢,甚至還可能鬧出笑話。1,機艙內的空氣是不循環的,所以不清新坐飛機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飛機是在大約萬米高空飛行的,這個時候外面的氣壓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而且機外的氧氣也非常稀薄,根本無法保證人類的正常呼吸,如果不懂這個基本常識,你可以想想為什麼珠穆朗瑪峰是難以攀登的。
  • 12條關於日本的冷知識,知道3個以上算你牛!
    都說日本屬實是一個有意思的國家,有很多偏門的瑣碎的冷知識;還說,這些冷知識就算是日本人,他也不一定知道。今天小編整理分享12條日本冷知識,幫大家降降溫,有興趣的不妨一讀。對這個世界了解得越多,也越能包容更多的不同!
  • 五天時間,讓你成為茶圈高手,學會區分中國六大茶類,泡出好茶湯
    怡臻原用五天時間,讓你成為茶圈高手。有經驗的茶客細品之後,會用專業的感官術語描述茶湯滋味:回甘、醇厚、甘鮮、醇和……而高手,除了能對茶湯滋味有具體的滋味描述之後,還會根據幹茶形狀、色澤、湯色、葉底所呈現的信息判斷茶葉的等級和其他信息。
  • 關於茶葉的基本知識
    辛苦了一天下班回家就想泡一杯好茶慢慢品嘗,可是對於茶葉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多少呢?下面是小茗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茶葉的基本知識,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茶葉的基本知識茶葉分為七大類:綠茶、黃茶、白茶、黑茶、紅茶、烏龍茶,再加工茶類(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含茶飲料)。
  • 孔青青:學遍茶圈,一心想做好茶館
    後來,鄰居家的一個哥哥帶著她從後院挖出一套青花瓷的小茶具和花瓶,她每天都喜歡把玩小錫壺和這套小茶具,倒水、插花,就這樣,她漸漸產生了一種茶藝師工作最初的朦朧嚮往,不過那個時候,她並不知道什麼叫「茶藝師」。  中學時,她在濟南偶然發現一間正在招聘茶藝師的茶室,這才知道茶藝師就是幹的泡茶這件事。隨後,打聽到南昌有所中專類女子學院有茶藝師專業,便想報考過去學習。
  • 茶圈人都懂的行話,學會這些,你也是品茶專家
    最近有一位剛接觸茶的朋友跟我抱怨說,喝茶好難啊,好喝不就是好喝,不好喝不就是不好喝嗎?為什麼很多喝茶人總是說一些回甘、生津、鎖喉之類的詞?這些詞都是什麼意思?我一個也聽不明白,應該怎麼辦?耐心給朋友解釋完了後,打算也整理整理,給剛接觸茶的朋友們看看!
  • 扛把子主角變弱雞!網友:紅女巫同居惹的禍
    扛把子主角變弱雞!網友:紅女巫同居惹的禍復仇者聯盟3已經火了大半年了,期最後的結局確實讓人動容,一半的超級英雄都化為廢灰讓不少粉絲唏噓不已。不過這種科幻加玄幻的故事背景之下,各位消失的英雄必然還會復活,對這一點大家都心裡有數,復聯4如果只有一半英雄那還演啥?像小蜘蛛那樣的人氣王自然是要重生的。
  • (科學)冷知識:讓人過目不忘的12個冷知識,你真的知道嗎?
    不信就試試看吧3、要想保持茶葉中的營養、味道和香氣、沏茶的水溫最好在70℃至80℃之間為宜。4、白酒也能當藥?實際上、這不僅僅是一個酒類冷知識。據考古學家推測、發酵類酒精飲品最早出現於10萬年前、那時候的」人類」甚至還沒有完成進化、才剛剛具有現代人的特徵。
  • 14個你可能不知道的有趣動物冷知識
    但是有一些有關動物的冷知識 Discovery 卻沒有告訴你,一起來看看。 有些動物知識我們可以歸為常識,好比說睡鼠冬眠時間長達6個月、翻車魚一次產卵3億顆、章魚智商很高、海豹除了吃魚也吃企鵝和海豹(自相殘殺就是了)、蚯蚓其實就是蠕蟲的一種等等... 如果你知道上面的知識,那可以說明你是個動物迷了。
  • 喝茶時,聊點茶葉的冷知識
    點擊題目下方的普洱茶,進入茶友們的專屬領地茶桌上有許多的茶葉冷知識,今天給茶友們整理一份小清單,以備不時之需。但對於烏龍茶、普洱茶、黑茶而言,在採摘時都要求是成熟的茶葉,所以茶梗的出現是再正常不過的了,而且好茶也是應該有梗的,無論是壓制還是口感,都需要茶梗的存在。哈哈,你信或不信,梗就在那裡。而且國標對於黑茶的含梗量有著明確的規定,例如要求茯磚茶的含梗量在15%到18%之間。
  • 冷知識:18個非常有意思的冷門知識,第八條你知道嗎?
    生活中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容易被人忽略,下面一起來看看這些有趣的冷知識吧,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再看過這些冷知識之後,發現自己又聰明了不少!(不信的你去咳個試試)。12、漢字的數量是九一二五一個、但是常用字只有3000個左右、其他都是生僻字。13、香椿需用開水燙 14、骨折初期不宜喝骨頭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