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實全會精神在基層】致富路上蓮花香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廣西柳州市石碑坪鎮的下陶村利用山多水多、四季如春的特色,開發苗木花卉種植和深加工產業,讓下陶村村民在「採蓮山水間」的同時,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
九品蓮花綻放泉州有望成為農民致富又一法寶
日前,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安溪農民謝章順去年從臺灣引種蓮中極品——九品蓮花,並培育成功,有望成為我市農民致富的又一法寶。 九品蓮花全身是寶 驅車兩個多小時,記者來到了位於安溪縣鳳城鎮上山村的蓮花種植基地。只見青山綠水當中,一條涔涔的溪水順山而下,流入幾十畦的荷田當中,蕩起陣陣漣漪,令人感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
誰是蓮花一樣的朋友,誰擁有蓮花一樣的品德
心得清淨,微笑如蓮花般清純,隨緣自在的生活才是明智的選擇。隨緣的人清澈沉靜,心態平和,胸懷也是坦蕩的;隨緣的人,本質純潔善良,能容納陽光和黑暗;隨緣的人,像蓮花一樣純潔無瑕,微笑著給自己一個寬容的理由,坦然面對不公平,不順心的際遇。
-
謝天祥:脫貧攻堅「明白人」 致富路上好榜樣
2020年12月22日 17:17 來源:岑溪市融媒體中心 作者:宋鵬 黎佳寧 編輯:陶潔 脫貧路上,他爭當懂政策
-
致富經|紫山藥成了致富路上的「金疙瘩」
在孝直鎮宋柳溝村,那瞬間吸引人眼球的紫山藥,閃耀著「致富」的那抹「紫色」,成為發家致富的「法寶」,也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一份力量。來到宋柳溝村的紅潤山藥批發點,映入記者眼帘的就是密密麻麻「耀眼」的一堆「紫色」,還有忙碌著打包裝箱的人。
-
榆林巾幗奏響脫貧奮進曲:致富路上,「娘家人」從不缺席
4月28日,《中國婦女報》頭版醒目位置刊登了題為《陝西榆林巾幗奏響脫貧奮進曲:致富路上,「娘家人」從不缺席》的報導,生動講述了榆林市各級婦聯組織堅決扛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責任,在「巾幗脫貧行動」中彰顯「她力量」,促進巾幗特色產業加速發展,讓更多的婦女和家庭實現脫貧致富的故事。
-
全州縣兩河鎮:蔣海龍夫妻人窮志堅勤勞致富脫貧路上相伴相依
經工作組入戶評分、村組評議、村屯公示、行政村評議等程序後,蔣海龍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系統,成為脫貧攻堅路上重點的幫扶對象。2016年,精準扶貧工作進入起步之年,按照幫扶工作要求,需對所有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而蔣海龍這一戶的幫扶人員是我縣稅務局唐小平。
-
【脫貧路上看開魯】「巧手」傳承 「繡」致富路
【脫貧路上看開魯】「巧手」傳承 「繡」致富路 2020-06-13 05: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農業農村頻道播發丨王嵐:致富路上 授人以漁
央視農業農村頻道播發丨王嵐:致富路上 授人以漁 2020-08-12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山東致富人物:張志龍的蓮藕種植致富經
"關注張志龍的蓮藕種植致富經別人賣藕,他賣蓮蓬;別人賣蓮蓬,他加工蓮花茶,賣蓮花盆景--張志龍念活蓮藕種植經「我剛開始種植蓮花時,主要靠著賣蓮藕掙錢。時間一長,種的人也就多了,價格下跌,必須思考別的出路。」張志龍說,現在他的200餘畝水田裡種植著兩個品種的蓮花。 第一個品種是普通蓮藕,面積有60餘畝。「這個蓮藕就是市面上的普通品種,賣鮮食做菜用的蓮藕。」張志龍說,「這種蓮藕只能秋季收穫一次,一畝地的產量大概在5000斤,市場價1.5/斤,刨除人工費用等一畝地純收入大概在4000元左右。」
-
【致富路上領頭雁】鞏雙海 鞏仕傑:攻堅戰場父子兵
編者按:增強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帶貧能力,建立貧困戶穩定脫貧保障機制,切實發揮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引領產業發展和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的作用,甘谷縣根據國家八部委《關於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的指導意見》《甘肅省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實施方案》和《天水市培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工作方案
-
.| 產業扶持引「活水」——西藏丁青「致富路上」的北辰力量
新華每日電訊 | 產業扶持引「活水」——西藏丁青「致富路上」的北辰力量 2020-11-10 19: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奔跑在小康路上的溫州女人】曾秋:漫山遍野的梔子花結出了「致富...
【奔跑在小康路上的溫州女人】曾秋:漫山遍野的梔子花結出了「致富果」 2020-12-30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蓮花湖畔桂花香
蓮花湖畔桂花香 中都不肖生 桂花以香聞名,宋人呂聲之有詩讚曰:「獨佔三秋壓眾芳,何誇橘綠與橙黃,自從分下月中秋,果若飄來天際香。」 桂花的香,時濃時淡,經久不散。所謂: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汶上從前沒有桂花樹,我聽過歌曲《八月桂花香》
-
《我的青春在路上》這個村的沙糖桔太甜了,沙糖桔成了村民致富果
《我的青春在路上》這個村的沙糖桔太甜了,沙糖桔成了村民致富果 2020-12-01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石崖村民致富路上的「掌舵手」
剛到村裡,村民們就給他來了個「下馬威」:村內一些貧困戶開玩笑地說:「一個連公羊母羊都分不清的書記,怎麼幫助我們創業致富?估計也就是下來轉轉馬上要走了。」聽聞此話,秦海榛頭上就像被澆了一盆冷水,自己肩負著黨組織的重託和同事們的殷切期望而來,本想好好幹一番事業,帶領大家快點富起來,沒想到村民們卻這麼不信任自己。
-
雲南景谷:立足咖啡產業 村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穩
立足咖啡產業 村民在致富路上越走越穩「如果杯品不過,我一公斤咖啡就要少四五塊錢,損失很大的,相當划不來。所以每一個環節我都要把好關,不能出任何問題,都要按公司的要求來做。」雲南景谷縣威遠鎮暖裡村團山村民小組的建檔立卡戶楊榮春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咖啡的價格有所回升,預計收入五萬左右,比去年要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田家營子村:致富路上「向天歌」
白鵝入田「與稻共舞」田家營子村:致富路上「向天歌」在達拉特旗樹林召鎮田家營子村地頭,綠水覆野,蘆葉輕搖,白鵝戲水,宛如一幅江南畫卷。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讓村民增收致富?田家營子村積極尋找脫貧路子,在包村領導樹林召鎮人大主席喬建東看來,村子雖有土地鹽鹼化先天的農業發展劣勢,但黨支部的凝聚力不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充分,是村民缺乏「戰天鬥地」的活力的主要原因。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一個強有力的黨支部,就是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
-
身邊的榜樣 | 電商致富領頭人王亞鵬:創業路上青春無悔
創業路上,他能吃苦、肯鑽研,認真揣摩電商運營方式。在農村的廣闊天地,他發揮自己的專長,摒棄陳舊的思想觀念,拓寬優質農副產品電商銷售渠道,不僅增加了種植戶的收入,而且調動了身邊村民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積極性,幹出了一番大事業。 1987年,王亞鵬出生在溫縣溫泉街道西梁所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高中期間,王亞鵬不僅學習成績很出色,而且還很有商業頭腦,喜歡琢磨各種創業項目。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來源: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