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龍山文化時期環壕聚落遺址
索引號:6108210014/-2013-000119 來源:神木文化藝術網
2011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榆林市考古隊在神木縣大保當鎮考古勘探中發現一處龍山文化遺址,在經過近一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環繞遺址的壕溝,像這樣大型環壕聚落遺址,在陝北地區尚屬首次發現。
遺址位於大保當鎮木柱梁,整個遺址被一條溝壕環繞,環壕內遺址面積達1萬八多平方米。據考古人員介紹遺址屬於龍山文化晚期的遺址,距今約4000多年,遺址內發現生活區和居住區,其中環壕的發現,在陝北來說還是第一次。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技工李養科介紹,環壕寬2米到4米左右 ,深約2米,其功能主要就是防禦野獸。
目前遺址已發掘1千多平米,共發掘出80多個灰坑,18座房基,每個房間佔地面積約4、5平米,其中發現3座連體房,每座連體房由一個小過道連接。其中在發掘過程中發現了大量的陶器殘片,有陶罐、陶壺等,石器有石斧、石鏟等。
記者在發掘現場看到,在一座連體房內有柱洞、灶坑、儲存室,其中灶坑看上去有明顯火燒過的痕跡。據考古人介紹,房子屬於半機械式,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在地上,上面是用木頭搭起來的草棚,人在下面居住,灶坑的作用是取暖和做飯。
環壕聚落是新石器時代的一種重要的村落形態,在史前社會聚落形態的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神木縣大保當木柱梁龍山文化遺址環壕聚落的發現,對陝北龍山文化聚落形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
出土的陶片
儲藏室
發掘現場
環壕(局部)
連體房
石鏟
灶坑(用來做飯與取暖)
柱洞(用來支撐屋頂)
作者:劉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