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是項羽的部將,史書把他的身份記模糊了,多認他是季布的舅舅。季布名氣很大,項羽「五虎上將」之一,多次把劉邦打得屁滾尿流。另外,「一諾千金」的成語就是為季布量體裁衣。項羽被滅後,劉邦不計前嫌,重用了昔日仇敵季布,給了他中郎將一職。而曾經救過劉邦一命的丁公卻被殺頭。劉邦什麼套路?一頭霧水。
丁公為什麼是劉邦的救命恩人呢?故事還得從彭城之戰說起。
秦朝滅亡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封分十八路諸侯,以「天下共主」自居,設國都於彭城。不久,齊國田榮因沒有得到封賞,憤憤不平,發動叛亂。田榮故意拆臺,項羽很沒面子,於是率軍平叛。彭城遂成了空城一座。
讓項羽做夢沒想到是,原本打算老死蜀地的劉邦卻趁機殺出關中,並糾結起56萬大軍將彭城佔領。最讓項羽氣憤的是劉邦還整天在城裡大吃大喝、享用他的妃嬪。是可忍孰不可忍,項羽怒髮衝冠,遂率3萬精兵殺回彭城。
讓項羽再次意外的是,劉邦的56大軍不堪一擊,很快被殺得七零八落。而劉邦則趁亂出逃,直奔沛縣去接家人。項羽得知劉邦行蹤後,馬上派部將丁公前去追擊。
其實,劉邦的家人早已得到劉邦兵敗的消息,為了不被楚軍抓獲,他們自行出逃避禍。劉邦回到家後,發現家裡空空如也,只好折返他處。而就在趕路的時候,恰好遇到了自己的一雙兒女,於是把便他們裝上馬車。
這時,丁公率追兵趕到,劉邦只好快馬加鞭,拼命的往前奔跑。但是由於車子太重,始終不能擺脫丁公的追擊。最後,劉邦走投無路,乾脆也不跑了。
劉邦下車對丁公深施一禮,說道:「英雄何必為難英雄乎!」
丁公指著自己的鼻子,用懷疑的口氣問劉邦:「鄙人算是英雄嗎?」
劉邦哈哈一笑:「你把我堂堂漢王搞的如此狼狽不堪,難道還不算英雄嗎!」
劉邦明顯是給丁公戴高帽子,而丁聽了很受用,於是放過了劉邦。
隨後,死裡逃生的劉邦到下邑投奔大兄哥呂澤。在呂澤的幫助下,收拾殘部,再戰項羽。由此,楚漢之間在滎陽、成皋、廣武一帶展開了長達三年之久的拉鋸戰。最終,劉邦將項羽圍殲於垓下,楚漢之爭結束。
公元前202年,劉邦於定陶稱帝,建立大漢王朝。劉邦稱帝後,第一時間頒布了追殺項羽舊部的命令。這時,丁公也只好躲藏起來。
可是沒過多久,劉邦又改變了做法,不僅不再追殺項羽舊部,而且還將許多人赦免重用。這下丁公又坐不住了,因為劉邦重用了許多人,且封了許多功臣,可偏偏對他這個救命恩人不聞不問。
也許是貴人多忘事。丁公決定親自走一趟,到長安向劉邦請賞。劉邦高座龍椅,見來者是丁公,馬上一聲令下,將丁公斬首。丁公臨死前,大罵劉邦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
那麼,劉邦為什麼要殺丁公呢?有三條理由。
一、怕自己當年的狼狽事兒被說出去。因為在被丁公追擊的過程中,劉邦數次將自己的一雙兒女踹下馬車。而且,劉邦還主動低聲下氣求丁公放過自己。如今丁公出現,猶如在揭劉邦的傷疤。另外,當年的糗事一旦被丁公「炫耀」出去,他這個皇帝的臉更不知道該往那兒擱。
二、殺雞儆猴。丁公問劉邦:「你為什麼殺我?」劉邦說:「你對項王不忠,害得他失去江山!」這頂「賣主求榮」的帽子扣的真大!實際上劉邦是在做給臣子們看,對主人不忠就是這樣的下場。
三、標榜忠臣,維護漢室江山穩定。劉邦晚年很惆悵,時常被一種無助感困擾,所以他才有「安得猛士守四方」的感慨。如何得到猛士?劉邦認為只要是對主人忠誠的都算,都可以為自己所用。反之,他必然殺之。因為他不可能封賞丁公這樣的人而留給臣下下背叛主人還能得到榮華富貴的錯覺。
感謝朋友們的點讚、關注!歡迎發表其他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