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業洞察
意外
有時候比幸福來得更早
新的一年的願望相信很多人都寫下了:今年,我要賺錢,2020,打算買房。
可是,深圳的網約車司機王師傅(化名),卻永遠無法實現自己的新年願望了。
1月1日早上,他被市民發現死在了自己的車裡,年僅44歲。
記者看到涉事車輛為白色比亞迪轎車,綠色牌照,是新能源汽車,車輛已被警戒線圍起。
附近一目擊者告訴記者,早晨八九點鐘,他看到白色小車停在路邊,感覺不對勁,便上前詢問情況。但他多次敲車窗後,無人響應。車窗上全是霧,我往裡仔細一看,司機雙拳緊握,靠在駕駛椅上,手已經發紫,像茄子一樣的顏色。隨後,目擊者趕緊找人報警,120趕到時,王師傅已沒了生命。
目擊者還透露,警方到場後調取了路段的監控,發現白色小車昨天晚上11點多就已停在路面,「當時司機還走出來活動,後來又坐上去了。」就這樣,一條鮮活的生命在這個寒冬的深夜裡逝去,走得悄無聲息。2019年的最後一天,本來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家人做好了飯菜,等著疲憊的王師傅回家,他們還約定下午去超市買東西。可是,王師傅沒有回來,家人徹夜等待,等來的卻是冰冷的遺體。想想那畫面,真的令人心碎。家人說:王師傅多年前來到深圳,在這座城市裡苦苦打拼。小孩長大了要上學,父母年紀大了要給供養,還有各種開銷的壓力,都壓在了王師傅這個中年男人的肩上。為了生活,他開網約車,連續工作,很少休息,每天早晨7點多出門跑車,晚上11點才到家。家人曾勸過他,年齡大了,不要這麼拼。但王師傅放不下,他想幫家裡減輕負擔,也想為自己的日後多存點積蓄。出事前,王師傅曾經打電話回來,說了句今晚生意不錯,我晚點回來。可是,一切的美好都在那個寒冷的夜裡被擠得粉碎。
經法醫初步判斷:王師傅的死因是因為過度疲勞,突發心源性疾病猝死。
在現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年代,癌症、猝死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名詞,不規律的作息時間加上不健康的飲食,哪怕朝氣滿滿的年輕人,也時刻面臨死亡的威脅。
我知道這其中有許許多多的心酸,也有很多的身不由己。
可是,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是1,而財富、感情、事業,家庭…….都是1後面的0。只有依附於這個1,0的存在才會有意義。
有句話說得好: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日積月累,細水長流,無論人生多難,請在每一個平常的日子裡,善待自己。
有了健康
生命才會有意義
前段時間,知名的美女漫畫家回首而已(筆名)被朋友發現暴死在上海的一間出租屋內,年僅26歲。
普通人可能不了解回首而已,可是在漫畫圈,她卻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近兩年接連出版了兩本作品,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鏡·朱顏》長期霸佔平臺排行版前幾位。
可是如此光鮮的成績背後,卻是長期的透支與痛苦。漫畫行業看似很酷,其實壓力極大,作息不規律是常態,行內人說是「用最貴的眼霜,熬最長的夜」。
拿到作品版權費時,回首而已曾對朋友說:最近這一年太累了,沒日沒夜地構思、畫畫、改稿,光是結局就磨了七八遍,身心俱疲。
出事前,回首而已在最後一條微博裡寫著:安詳地沉睡吧,我最愛的魔女。
可惜,她猜中了開頭,卻猜不中結局竟是自己的離開。
出事的那天下午,同事去她家找她,進了房間後看到回首而已癱倒在地上,身邊還散亂著未完成的漫畫草稿。
有人說:中國社會已經是一個高壓力社會。
高企的房價、贍養老人、孩子教育,三座大山壓得30、40多歲的年輕人未老先衰。
而職場的天花板與爾虞我詐,就像一把利劍懸在頭頂,讓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疲於奔命。
於是,熬夜透支成為一種常態。
最近這幾年,20、30歲的年輕人暴死、患癌的新聞比比皆是,看得人膽戰心驚。
18年,清華大學計算機碩士張斌被發現猝死在馬桶上,當天凌晨1點,他還發出了最後一封工作郵件;
36歲御泥坊原董事長吳立君,因長期辛勞,突發腦部靜脈血栓去世;
26歲的醫生加班猝死,他的朋友圈裡寫著:黑+白+黑,下班啦,活著真好;24歲的奧美員工李淵,加班一個月後在辦公室突發心臟病去世。
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悲劇,許多年輕的生命走得悄無聲息。
人民日報曾經做了一份調查,一個健康人從疲勞離猝死其實只有六步。
而根據抗癌協會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國癌症發病年齡提前了15-20年。
比如,原來50到80歲才容易患上的肝癌,已經提早到了35-55歲。
當下,意外的年輕化和突然性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年輕人的身體遠比我們想的更加脆弱。
而如果你心懷僥倖,不把自己的健康當回事,對身體的不良徵兆嗤之以鼻,那結果等到病來如山倒之時,再後悔也晚了。
生死之外,其實都是小事。
想想你的家人,你是想讓他們在有你的世界裡幸福,還是在沒有你的世界裡悲傷?
其實,不是因為你成功了,才有財富、有健康。而是因為有了健康才能獲得成功、守住財富。
頂級自律
是節制自己
前兩個月,主持人華少血管爆裂的消息上了微博熱搜。
華少在綜藝《我們長大了》中,自曝自己這幾年長胖的原因,令人心酸:
由於工作太忙,沒有良好的飲食規律,還有經常作息紊亂。 有段時間,他為了自己導演的項目,每晚都要出去應酬。 從這個場子換到下一個場子,最後回到家催吐,吃一碗麵條充飢。忙到這種程度,身體越來越虛弱。 最嚴重的時候,他竟然吐血500cc。
回想起來,前幾年的我,也是沒完沒了地熬夜加班。
那時候仗著自己年紀還小,身體很棒,總覺得不幸和死亡離自己很遠。
九十點睡覺會覺得不正常,不到凌晨,生命似乎就不太豐滿了。
似乎每天的事情只要到這個點才算忙好,也只有到了這個點,才算認真拼命的為夢想做出了努力。
可是一過了某個節點,突然就感覺自己熬不動了,特別容易疲勞,每天不是腰酸就是背痛,頭髮還整把整把地掉。
這才終於覺得父母的叮囑是至理名言:年輕的時候對身體太隨意,以後有吃不完的苦頭。
復旦大學患癌的女教師于娟在《此生未完成》中感嘆:
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
真正長久的成果,一定不是依靠短期內的野蠻生長,而是應該在長期內計劃合理。這樣,你的成功才會從容、可持續。
別等到生死臨界點,才後悔沒有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人生的正確姿勢,是抓住努力時的每一分鐘,而不是抓住每一分鐘去努力,最後拖垮了身體。
所以,請記住,頂級的自律,並不是拼盡全力,而是節制自己。
如果人生太難
請你善待自己
朋友圈看過一段話:
不要曬你的錢,到了醫院,錢都不值錢;不要曬你的工作,倒下了,無數人會比你做得更出色;不要曬你的房,你走了,那就是在為別人做嫁衣裳;你唯一可以炫耀的,只有你的健康!
生命是一條單行道,任何人沒有反悔的餘地,也沒有重來的可能。
人生實苦,我們不能只盯著可見的事業收益,卻忘了隱形的健康成本,埋著頭,拼著命,只顧往前衝。
否則,也許你前半生用命賺的錢,後半生錢卻買不回命。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這些事看似很平凡,其實才是真正的人生大事。
哪怕你再叱吒風雲,萬一風雲突變,健康出了問題,一切都會化作泡影。
所以,不管你的夢想有多大,不管工作有多忙,都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拿身體賭未來,你賭不起,更輸不起。
馮唐曾說:
實在放不下的時候,去趟重症病房或者墓地。你容易明白,你已經得到太多,再要就是貪婪。
說到底,擁有健康,你才能去看這世界的繁華,體會生命為你安排的精彩。
好好愛惜身體,就是你命裡最好的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