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今日雪梨、鳳凰東方傳媒、不山大叔、陪孩子一起成長 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今日話題
2021剛開年,
我們就聽到了一則沉重的消息:
國內知名女星在跨年夜猝死!
年僅25歲!
而不知道從什麼開始,
年輕人猝死的事件似乎越來越多了...
浙江一27歲小夥打籃球,
開場沒多久,
沒什麼對抗的情況下突然倒地猝死,
留下了剛結婚的老婆,
和還在肚子裡兩個月大的孩子...
重慶23歲女民警在值班室值班時,
突發心源性疾病,
永遠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而趙本山的一位愛徒、
曾出演《鄉村愛情》的演員劉宇,
平時平常身體健康,
因突發心梗於去世,
年僅38歲。
猝死往往就在一瞬間,
前一刻還活蹦亂跳的人,
下一秒可能就痛苦地倒下。
澳洲醫生警告:
所有的猝死都是「蓄謀已久」!
危險來臨前,
身體往往會發出求救信號,
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
01
知名女星跨年夜猝死,年僅25歲!
2021年開年就是一則沉痛的消息:
知名女星孫僑璐於跨年夜,心梗猝死,年僅25歲!
她是《巴啦啦小魔仙》美琪的扮演者,陪伴過無數90後長大。
在2020年末最後一天,她還更新抖音,和大家分享新年願望。
可悲劇和意外總是那麼猝不及防。
人生剛開始綻放,就早早凋零。
花一樣的年紀,一夜之間,什麼都沒了。
就在昨晚,她的母親在社交帳號證實了這一消息,悲痛欲絕。
那句「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聞,並沒有放在心上,可誰知道,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的女兒身上!!!」
實在讓人扼腕嘆息。
正如茨威格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總以為疾病和死神只會光顧別人。」
可明白這個道理,難道要以只有一次的生命為賭注,去見證病災的發生嗎?
那未免太不值得!
02
殘酷的現實:猝死的「魔爪」早就伸向了年輕一代...
人民網之前公布過一個數字,
中國每年有近60萬人因心臟性疾病猝死,其中大多數是不超過35歲的年輕人。
而在一項關於猝死原因的調查顯示:
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
孫僑璐去世的新聞下就流傳著這樣一張疑似她的朋友圈截圖:
凌晨2點還在熬夜喝酒。
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肝臟代謝的最重要時段,23點以後才睡,就會對肝臟造成損傷。
睡眠少於6小時,則會心率下降,提升心臟病風險。(因為心臟無時無刻不在辛勤勞動,熬夜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睡眠時間在6.5-7.4小時之間的人群,死亡率最低,而低於4.5小時或高於9.5小時,死亡率倍增。
更可怕的現實卻是:
當代70%的年輕人都在習慣性熬夜,而比起學習和工作的「不得已而為之」,更多人是在主動熬夜!
殊不知,你是拿快感榨生命,拿當下賭明天。
而每一個熬過的夜,都像在身體裡埋下一顆「炸彈」,你不知道哪一天就會炸:
之前,綜藝《密室大逃脫》裡的鄧倫,就發生了這樣讓人唏噓的一幕。
在單車比賽上,為達到遊戲目標,鄧倫拼命踩車。
可僅僅是45km/h的運動量,不一會兒,他就捂著胸口,整個人臉色發白,頭冒冷汗。
鄧倫在訪談袒露:因為前兩年拍戲,把身體搞垮了。
罪魁禍首,就是長期不健康的睡眠。
26歲,本該是一個男生身強力壯的黃金年齡。
卻因為、長期作息紊亂,熬夜失眠,留下後遺病症:心臟疼,容易心悸。
03
猝死,這是一個帶著恐怖色彩的詞
猝死的恐怖之處在於,發生猝死的人,平時看起來都健健康康的,
突然一下子,說沒就沒了。
你知道嗎?
一個健康人從熬夜到猝死僅有5步。
一開始,你認為身體是在開玩笑,與你小打小鬧,不以為意。
可疾病從來不講道理,當你察覺就晚了。
就像網友@卡卡Prancil,
她說,那天一早,自己突然毫無預兆地後腦勺劇痛,直冒冷汗。
送往醫院後,醫院直接下達了病危通知書,告知她「腦內多處出血」。
好在,卡卡很幸運,在猝死的邊緣試探了9天,終於撿回了一條命。
她說:
「再也不能習慣性熬夜了,再也不能心懷僥倖了。因為當你心存僥倖的時候,許多不幸就已經發生了。」
疾病不找上門,我們都不知道痛,可是命運又曾饒過誰呢?
去年,《追我吧》作為接檔《中國好聲音2019》在浙江衛視播出的綜藝節目,受到了大眾的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