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日本買感冒藥 藥企要加快創新步伐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日前,在湖北省「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中國製藥企業普遍缺乏創新,無法滿足百姓需求。

  【短評】 不少中國人寧願千裡迢迢到日本買感冒藥,原因無非國產藥品質量不夠好、價格有些高、售藥服務水平不專業等。其中,不但有藥企的問題,更有相關監管部門及相關服務提供者作為不夠的問題。當然,消費者也應更加理性。目前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的感冒藥配方大同小異,療效相差無幾,還有如此多的消費者選擇國外購買,恐怕就有盲目迷信進口貨、貶低國產貨的嫌疑了。

(責任編輯:武曉娟)

相關焦點

  • 到日本買感冒藥不僅是藥企的恥辱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1月30日,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
  • 到日本買感冒藥 「國產」感冒為何要吃進口藥?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1月30日,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
  • 國人到日本買感冒藥:企業有恥感,中國製造業才有希望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1月30日,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說,買個小小的感冒藥,寧願用外國產品而不選擇中國製造,歸根結底是中國製藥企業普遍缺乏創新,藥品質量無法滿足老百姓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
  • 從自身找原因,「去日本買感冒藥」倒逼藥企改革
    導語:「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近日,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
  • 感冒藥非得去日本買嗎(不吐不快)
    原標題:感冒藥非得去日本買嗎(不吐不快) ●企業對各種新技術的「引力波」不「感冒」,人們對一些國產藥的質量和效果也不「感冒」 鄰居老趙全家春節期間去日本玩,親戚朋友都託他帶日本的感冒藥。類似日本漢方藥,原材料均來自國內的中藥材。奇怪的是,國產同品種中藥在國內卻不受人青睞。
  • 人民日報不吐不快:感冒藥非得去日本買嗎
    ●企業對各種新技術的「引力波」不「感冒」,人們對一些國產藥的質量和效果也不「感冒」      鄰居老趙全家春節期間去日本玩,親戚朋友都託他帶日本的感冒藥。類似日本漢方藥,原材料均來自國內的中藥材。奇怪的是,國產同品種中藥在國內卻不受人青睞。
  • 「國產」感冒為何要吃進口藥?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1月30日,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
  • 111集團牽手東陽光集團 加快與藥企合作步伐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張敏11月11日,網際網路醫藥企業111集團與港股上市藥企東陽光藥母公司東陽光集團在上海達成戰略合作。111集團營運長王海暉表示,隨著我國國民健康需求不斷升級,111集團在持續為藥企賦能的同時,也需要不斷豐富優質產品的品類,引入更多的創新產品,以滿足更多患者的需求。此次選擇與東陽光藥合作,正是看好其國際化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豐富的產品線和強大的創新能力。
  • 王學海:國人日本爆買感冒藥是藥企恥辱
    人民網武漢1月23日電 繼中國人去日本瘋搶「馬桶蓋「、電飯煲之後,最近日本的感冒藥、止疼藥又成為遊客「爆買」的對象。昨日,湖北省醫藥行業協會第二屆第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湖北醫藥行業協會會長、武漢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激動的表示,國人去日本槍藥,是醫藥界的恥辱。「國內藥企需要進行技術創新,以尋求發展。」
  • 知名藥企,總裁換人|信達生物|藥企|創新|研發|疾病|-健康界
    我們相信劉博士的加入將助力信達生物進一步加強內部研發與創新能力,搭建全球研發平臺和國際化研發團隊,開發出更多具有全球First-in-Class潛力的創新品種,深化產品鏈價值,加快信達創新的步伐。——創新藥的競爭少,降價壓力小,會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會填補因投入巨額研發費用而造成的虧損。
  • 病毒性感冒藥的首選是什麼?有哪些藥物可以快速治療感冒?
    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品牌需要不斷的迭代升級,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品牌升級,成為品牌營銷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也是品牌引起消費者共識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其次,企業品牌的建設,要以誠信為基礎,產品質量和產品特色為核心,才能培育消費者的信譽認知度,企業的產品才有市場佔有率和經濟效益。
  • 京華時報:日本「神藥」受追捧啟示中國藥企
    原標題:日本「神藥」受追捧啟示中國藥企   中國民眾的購藥需求在國內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如果中國製藥企業能向日本等國學習,在一些看似沒有太大利潤的領域深耕,也將獲得不錯的市場回報。   繼年初搶購智能馬桶後,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產的非處方常備藥。
  • 臺媒:大陸人愛買日本感冒藥 被指是大陸藥企恥辱
    (臺灣東森新聞雲)參考消息網2月1日報導 對於大陸遊客「爆買」日本的感冒藥、止痛藥,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1月30日表示,國人去日本搶藥是醫藥界的恥辱。大陸藥企需要進行技術創新,以尋求發展。
  • 中國人為什麼都跑去日本買感冒藥,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最近赴日旅遊的朋友回來的時候總會帶上一些,日本知道的感冒藥,兒童藥、眼藥水這些東西,這樣普通平常的東西在國內不是到處都是嗎,為什麼要不遠萬裡去日本購買???感冒是常見病多發病,來得快去的也快,在14億人的中國,每天在感冒狀態的人至少也是數以千萬計。那為什麼還有人要到日本去買感冒藥呢?
  •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藥企的恥辱
    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1月30日,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   王學海說,買個小小的感冒藥,寧願用外國產品而不選擇中國製造,歸根結底是中國製藥企業普遍缺乏創新,藥品質量無法滿足老百姓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   企業如何提升附加值和競爭力?
  • 專訪亞盛醫藥董事長楊大俊:創新藥企要把握內外雙循環歷史性機會
    創新藥企業如何選擇與投資人的合作?創新藥企該如何安排管線布局?近日,第五屆新藥創始人俱樂部在蘇州召開。財聯社記者在年會期間為此專訪了亞盛醫藥(06855.HK)董事長、CEO楊大俊。在楊大俊看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審評加速,可以經驗復用。要把握內外雙循環的歷史性機會,推動創新藥企成長。而由於創新藥研發的特殊性,管線的布局與節奏對於藥企融資至關重要。
  • 院士代表:大量國人去日本購藥 國內藥企應反思
    京華時報記者陶冉攝  「保障國民健康權益,需要依靠法治這一國之重器,應該加快制定國民健康法。」昨天,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應加快制定推動國民健康法,「有了上位法,才能依法協調做好健康管理各方面工作」。他還特意談到今年春節大量國人去日本購藥的現象,稱國內藥企應該反思,從全方位上改善服務,讓老百姓用上更放心的藥。
  • 「去日本買感冒藥」與恥辱何幹
    作者:司馬童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1月30日,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
  • "去日本買感冒藥"與恥辱何幹
    「到日本買感冒藥,是中國製藥企業的恥辱。」1月30日,在湖北省「兩會」的新聞發布會上,湖北省政協委員、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坦言,企業靠拼價格的競爭路子已經堵死了,創新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
  • 重大創新藥難進醫保 藥企吐槽:搞創新不如搞仿製
    同年底,安妥沙星的20年化合物發明專利保護已到期,這意味著,其他藥企今後可以仿製該創新藥。後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各部委也相繼制定了系列政策推動醫藥創新,但由於創新藥從獲準上市到進入醫保,再到進入醫院的「最後一公裡」落地難,導致一些創新藥難普惠百姓。與此同時,安徽省人民政府當年也準備了一份遞交給有關部委的函件,請求將鹽酸安妥沙星納入綠色通道審評,列入國家醫保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