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炎帝陵 傳承中華文化

2021-01-11 瀟湘晨報

山西炎帝陵旅遊景區。

長城網9月24日訊(記者 胡曉梅)9月24日下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太行線的記者、編輯來到山西炎帝陵旅遊景區,探尋炎黃子孫共有精神家園,傳承中華文化。

相傳,上古時期,人類與動物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那個時候人少禽獸多,人不敵禽獸,炎帝教人們用石塊壘起四面高牆,阻擋野獸的侵入,大大地提高了人類的存活率。

「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丹雀是丹河上一種祥瑞的麻雀,它銜來一顆有九穗禾苗,扔在炎帝腳下,炎帝拿去播種,就得到供民食用的小米,有了小米,百姓的生活穩定安逸了很多。

神農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炎帝嘗百草後發明了醫藥,然後做成中藥治病救人,而他本人曾一日中毒70次,炎帝以自己的身體做實驗。他在一次嘗百草中劇毒後,病死在此,已經7000多年了。

走進始祖殿,精美的壁畫映入眼帘。畫中似有羊頭狀的山巔,正是炎帝神農氏的故裡,那裡山峰蒼聳秀拔、勢凌霄漢、祥雲環繞,是著名的「羊頭山」,此處有大量歷史古蹟遺址,神農城、神農井,五穀畦、清化寺、關帝廟,秦百裡長城、北魏石窟等。

炎帝作為華夏之始,一直受到歷朝歷代的皇帝及百姓的敬仰與祭拜。壁畫中氣宇非凡的炎帝,目光炯炯,他寬大偉岸的臂膀,一攬天下,溫暖著中華大地每寸草木,每個生命,給予炎黃子孫生命的希望,生存的力量。

【來源:長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走進炎帝陵 傳承中華文化
    長城網9月24日訊(記者 胡曉梅)9月24日下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太行線的記者、編輯來到山西炎帝陵旅遊景區,探尋炎黃子孫共有精神家園,傳承中華文化。
  • 高平炎帝陵:傳承炎帝文化精髓 打造兩岸交流聖地
    高平炎帝陵:傳承炎帝文化精髓 打造兩岸交流聖地市場信息網   2018-09-04 10:39:26   來源: 市場信息報/市場信息網   作者:王小東 常豔枝   評論:   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王小東 通訊員 常豔枝)在高平市神農鎮莊裡村南,穿過刻著「炎帝陵」三個大字的黃砂巖牌坊
  • 全國網絡媒體走進高平炎帝陵 開啟一場尋根問祖之旅
    全國網絡媒體走進高平炎帝陵 開啟一場尋根問祖之旅發布時間:2018-12-12 11:25:4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尤紫璇  |  責任編輯:路遙中國網12月12日訊 12月11日,「華夏古文明 山西好風光」2018全國網絡媒體看山西活動太行線採訪團走進高平炎帝陵,開啟了一場尋根之旅和炎帝文化之旅
  • 兩岸媒體人參訪山西高平炎帝陵 感受神農炎帝文化
    華夏經緯網9月4日訊:9月4日下午,「臺灣記者三晉行——兩岸媒體看山西」採訪團一行,來到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炎帝陵,採訪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負責人和專家,了解兩岸神農炎帝文化的交流情況;在羊頭山採訪高平炎帝文化研究會會長米東明,了解神農炎帝的典故和炎帝遺址的保護情況。
  • 【重陽祭祖】▏數千人齊聚湖南炎帝陵,共祭始祖炎帝神農氏
    自炎帝「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鹿原陂(今湖南省炎陵縣境內)」起,人們就開始運用多種祭祀方式祭奠炎帝,緬懷炎帝的功德,炎帝神農氏成為先民心目中最尊貴和崇敬的始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炎帝陵在海內外知名度、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炎帝陵祭典」已成為傳承炎黃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載體。
  • 「快樂假日」炎帝故裡寶雞,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炎帝陵前閉門羹
    寶雞炎帝陵因此,寶雞就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姜炎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據傳,在距今約5000年前,寶雞渭水流域的姜水地區,生息著一個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族,這裡誕生了一位偉大的人物,就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 炎帝陵是炎黃子孫謁陵拜祖的聖地,雄偉、神聖、肅穆、古雅、幽靜,分為陵前區、祭祀區、墓冢區3個部分。
  • 2017年湖南省清明公祭炎帝陵典禮在株洲炎陵縣舉行
    2017年湖南省清明公祭炎帝陵典禮在株洲炎陵縣舉行 2017-03-31 13:54:00
  • 山西高平炎帝陵 一生不得不去的地方
    「始祖至尊地」——高平炎帝陵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神農炎帝文化研究基地炎黃子孫拜祖聖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球華人精神家園炎帝陵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的安息地那裡有我們的根,有我們的祖華夏兒女都有一個無法言喻的尋根拜祖的夢也許是為了尋找久違的歸宿感也許是為了「父親」的聲聲呼喚也許是為了回憶過去也許是為了預見未來那麼就讓「炎帝陵景區旅遊宣傳片」感動你給你一個不得不來的理由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在長沙啟動
    ,6月I6日上午,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新聞發布會,在長沙市通程大酒店5樓新聞發布廳舉行。  本次大賽以「崇敬中華始祖 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開展文化創意作品徵集,共徵集LOGO類、IP形象傳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三大類別的作品。參賽作品要求圍繞炎帝神農文化的精神內核和外延內容進行創作,堅持「中華共始祖、同胞一家親」的正確價值導向,強調創意作品的落地性和可轉化。
  • 【關注炎帝文化】從谷歌地圖看中華歷史——用現代技術 挖掘炎帝故裡
    山西歷史文化的完整性、先進性以及藝術性,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風俗、習慣的形成發生了重要作用,對華夏五千年文明史產生了巨大的輻射力、滲透力和影響力,山西成為地方文化特色最濃厚的地區之一。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就以「炎黃子孫」自稱,刨開這厚重的土地,回到遠古的時代,一起來追尋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的足跡。
  • failed: 高平炎帝陵的前世今生
    其中的80多人,是由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董事長葉宏燈,高雄大社青雲宮董事長、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理事長陳福財率領的「中華神農文化尋根之旅」的臺灣各界信眾代表。這已是年近六旬的葉宏燈年內第三次造訪高平。此次到來,是為圓埋藏心中已久的修復高平炎帝陵之「夢」。四省炎帝「正統」之爭據史料記載,炎帝時代延續大約600年,經歷8代。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湖南臺辦提供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 (付敬懿)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19日舉行頒獎典禮,大賽歷時近六個月,面向全球華人共徵集到LOGO類、IP形象傳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文化創意作品5286件,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及優勝獎共34名。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頒獎。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複評結果出爐
    近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株洲炎陵縣炎帝陵管理局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徵集作品複評工作順利完成。本屆大賽堅持「中華共始祖、同胞一家親」的正確價值導向,圍繞炎帝神農文化精神內核,突出炎陵文旅要素,薈萃行業精英,以設計創新助力本土品牌發展,串聯產業鏈條,強調落地性和可轉化,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文創體系建設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平臺。
  • 關於中華始祖的陵寢:黃帝陵、炎帝陵、蚩尤陵,你了解多少?
    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一般庶民墳稱作「墓」。漢代又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中華大地很多地方就留有古代先祖的陵寢和廟宇。下面我們就來探尋一下這些中華始祖的陵墓。黃帝陵公祭炎帝陵,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譽,它坐落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7公裡處的鹿原陂。炎帝陵祭典被列入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根親文化盛事。
  • 安心遊記 漫步雄偉炎帝陵,尋根問祖拜謁中華人文始祖炎帝
    這次的短途旅程我們所預留的時間不多,準備也就一周十天的樣子,從廣州出發,經過韶關,我們到了郴州,永州,玩過了湘南,一直往北,到了湘北的嶽陽,然後折返,從洞庭湖出發,歷經四百多公裡到達湖南炎陵縣,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是懷著虔誠,去拜謁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相傳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來南方巡視,嘗草採藥,為民治病,不幸吃了斷腸草而亡,安葬在此。
  • 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在炎陵縣舉行
    湖南日報8月11日訊(記者 戴鵬 通訊員 劉洪文羅穎)「同一個祖先血濃於水,共一個中華情重於山。」今天上午,丁酉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在炎陵縣舉行,海峽兩岸社會各界人士600餘人參加祭典,共同緬懷始祖炎帝神農氏。
  • 海峽兩岸在山西高平拜祖中華始祖神農炎帝
    惟我始祖,神農炎帝;肇啟農耕,澤被八荒……」5月14日上午,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希清在山西省高平市神農鎮修葺一新的炎帝陵廣場恭讀拜祖文,1000餘名臺灣同胞在紛紛細雨中與當地各界人士共襄盛典,一起拜謁中華始祖神農炎帝。
  • 炎帝故裡投資20億建設中華茶祖文化產業園
    記者近日從湖南省旅遊局獲悉,炎帝神農故裡茶陵投資20億元,正在打造中華茶祖文化產業園。  茶陵是炎帝神農氏種五穀、嘗百草之封地。據傳,神農氏在茶陵雲陽山發現茶葉,並推崇茶葉可清毒可養身。經幾千年的傳承與發展,茶葉已成國飲,茶陵也因此成為全國唯一以"茶"命名的縣。近年,茶陵縣提出"弘揚茶祖文化、發展茶葉產業、振興茶陵經濟"的戰略決策,積極進行項目包裝、招商。
  • 神農炎帝農耕文化研討會在山西晉城召開
    樓陽生在致辭中表示,海峽兩岸有著共同的先祖、共同的根脈、共同的文化基因。舉辦這次神農炎帝民間拜祖和文化研討活動,就是要通過傳承、弘揚炎帝文化,增強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增強手足之間的血脈聯繫,攜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共同努力。樓陽生強調,山西曆來高度重視晉臺之間的交流合作,這次活動使晉臺兩地加深了了解、增進了感情,為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提供了新的重要平臺。
  • 忠誠·奉獻 株洲政協人的炎帝陵情懷
    株洲傳媒網8月14日訊(新聞綜合頻道記者陳思 孫晨譯 張聲偉)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地,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譽。作為株洲最重要的人文財富,炎帝陵已經成為全球華人、海峽兩岸尋根謁祖、慎終追遠的聖地。從1983年提議修復炎帝陵以來,株洲政協人關注炎帝陵發展的情懷,持續了3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