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複評結果出爐

2020-12-17 湖南24小時

近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株洲炎陵縣炎帝陵管理局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徵集作品複評工作順利完成。本屆大賽堅持「中華共始祖、同胞一家親」的正確價值導向,圍繞炎帝神農文化精神內核,突出炎陵文旅要素,薈萃行業精英,以設計創新助力本土品牌發展,串聯產業鏈條,強調落地性和可轉化,既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加快文創體系建設部署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平臺。

本屆大賽得到了大陸文創單位、海峽兩岸及海外優秀設計師廣泛關注和踴躍參與,參賽作品呈現數量多、覆蓋面廣的特點。大賽共收到來自海內外參賽作品5286件,其中來自臺灣的作品1358件,佔比25.69%;大賽影響力輻射全球,吸引全國32個省區市、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德國等10餘個國家的參賽者投稿,賽事規模和影響力達到一流水平。

聚焦文創,展望轉化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以創新創意大賽為載體,以追根溯源凝聚民族認同為目標,將打造炎帝神農文化IP形象、創意產品開發、助推兩岸文化交流和臺青創業、推進炎陵全域旅遊發展相結合,以期弘揚和傳承炎帝神農文化,塑造炎帝神農文化品牌,進一步推動湘臺經貿文化融合發展。

因此,此次評審工作注重學術觀點和市場觀點的妥善結合,將從參賽作品的主體性、創意性、文化性和市場性等多重角度出發,要求作品立足中華文化,聚焦炎帝神農元素,貼合炎帝文化的主題,堅持正確價值導向,圍繞炎帝神農文化精神內核,突出炎陵文旅要素,強調落地性和可轉化,具備商業潛力。

權威專家,嚴格評審

本屆大賽的作品初篩、專家初評、複評工作均採取線上評審模式進行,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權威人士、企業家等組成評審專家委員會。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何人可,臺灣實踐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教授醜宛茹,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王健,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汪田明,株洲市炎陵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肖志高,南華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黃信初,湖南省炎帝陵基金會辦公室主任朱建軍擔任複評評審。

經歷15天的層層考核,複評結果已經出爐,30件優秀作品入圍複評(不含祭典Logo類),進入最終獎項的角逐,將在本周六(11月21日)迎來最終考驗。

現將複評入圍名單公布如下:

人氣投票,我型我秀

複評期間,大賽特別設置了人氣作品「我型我秀」投票環節,將根據網友群眾的投票數據由高至低排名,取前一百名成為人氣獎獲獎作品(註:人氣作品投票數不計入後續評審得分)。大家可以進入大賽官網瀏覽參賽選手的作品,為支持的選手作品加油打氣。(「我型我秀」投票網址:http://hnwc.voc.com.cn/list.php?cid=71)

11月21日,本屆大賽線下終審將在長沙星城公證處全程監督下完成,專家團隊將進行現場評分。選手可選擇現場參與或線上視訊的方式,通過實物展示、作品簡介PPT的形式參與答辯。終審將確定30件傑出作品(不含祭典Logo類),其中:IP形象類、產品設計類分設金獎1名、銀獎2名、銅獎3名,三大類共設優勝獎18名。

大賽精彩繼續,大獎究竟花落誰家,讓我們拭目以待!

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初審入圍表

【來源:新湖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在長沙啟動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啟動  炎帝神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為了弘揚炎帝文化、凝聚民族認同、打造炎帝神農文化品牌,6月I6日上午,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新聞發布會,在長沙市通程大酒店5樓新聞發布廳舉行。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湖南臺辦提供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 (付敬懿)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19日舉行頒獎典禮,大賽歷時近六個月,面向全球華人共徵集到LOGO類、IP形象傳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文化創意作品5286件,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及優勝獎共34名。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頒獎。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長沙舉行
    三湘都市報12月19日訊(記者 吳岱霞 )19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在湖南長沙舉行。本次大賽以「崇敬中華始祖 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面向全球開展文化創意作品徵集,旨在增進全球華人同祖同宗的民族認同,推動炎帝神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大賽自2020年6月正式啟動以來,共收到參賽作品5286件,其中臺灣同胞參賽作品1358件,佔比25.69%,賽事規模和影響力達到一流水平。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圓滿舉行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圓滿舉行 2020年12月19日 16: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12月19日長沙訊 12月19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株洲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暨成果展在湖南長沙隆重舉行。
  • 海峽兩岸在山西高平拜祖中華始祖神農炎帝
    惟我始祖,神農炎帝;肇啟農耕,澤被八荒……」5月14日上午,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希清在山西省高平市神農鎮修葺一新的炎帝陵廣場恭讀拜祖文,1000餘名臺灣同胞在紛紛細雨中與當地各界人士共襄盛典,一起拜謁中華始祖神農炎帝。
  • 神農炎帝農耕文化研討會在山西晉城召開
    人民網晉城5月14日電(李夢文) 14日下午,「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海峽兩岸神農炎帝農耕文化研討會在山西晉城召開。 樓陽生在致辭中表示,海峽兩岸有著共同的先祖、共同的根脈、共同的文化基因。舉辦這次神農炎帝民間拜祖和文化研討活動,就是要通過傳承、弘揚炎帝文化,增強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增強手足之間的血脈聯繫,攜手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共同努力。樓陽生強調,山西曆來高度重視晉臺之間的交流合作,這次活動使晉臺兩地加深了了解、增進了感情,為進一步加強合作、共同發展提供了新的重要平臺。
  • 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在炎陵縣舉行
    湖南日報8月11日訊(記者 戴鵬 通訊員 劉洪文羅穎)「同一個祖先血濃於水,共一個中華情重於山。」今天上午,丁酉年海峽兩岸炎帝神農文化祭活動在炎陵縣舉行,海峽兩岸社會各界人士600餘人參加祭典,共同緬懷始祖炎帝神農氏。
  • 兩岸媒體人參訪山西高平炎帝陵 感受神農炎帝文化
    華夏經緯網9月4日訊:9月4日下午,「臺灣記者三晉行——兩岸媒體看山西」採訪團一行,來到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炎帝陵,採訪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負責人和專家,了解兩岸神農炎帝文化的交流情況;在羊頭山採訪高平炎帝文化研究會會長米東明,了解神農炎帝的典故和炎帝遺址的保護情況。
  • ...敘兩岸親情——第十七屆湖湘文化之旅暨丁酉年炎帝神農文化祭...
    8天時間裡,來自臺灣、上海、湖南等地的兩岸青年體驗湖湘文化,祭拜始祖炎帝,相識相知中結下了深厚友誼。   探根:以樂識湖湘   中華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文化根脈,湖湘文化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01年啟動以來,「湖湘文化之旅」已成功舉辦16屆,臺灣200多所大中小學的3000多名師生先後到湖南體驗湖湘文化。
  • 甲午年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交流活動呈現四個特點
    中國臺灣網8月15日炎陵消息 甲午年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文化交流活動已於8月1日—4日在湖南炎陵縣成功舉辦,和以往類似活動相比,此次活動具有以下特點:  突出民間主辦。活動由湖南神農炎帝研究會、臺灣中華神農大帝協進會聯合主辦,石玉珍會長、陳福財理事長共同出席,陸臺雙方主辦單位均為民間組織,沒有邀請黨和國家領導人甚至在職省部級領導出席活動。湖南省臺辦全程指導,株洲市臺辦、炎陵縣政府具體承辦,炎陵縣炎帝文化研究會、炎帝陵管理局、臺灣炎帝神農文史學會、東莞臺商育苗教育基金會共同協辦。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露臺面、唱主角的始終是上述「兩會」。
  • 傳承農耕文化 發揚北大荒精神 香坊農場舉行「神農」炎帝祭祀儀式
    &nbsp&nbsp&nbsp&nbsp東北網6月9日訊(韓秀麗 王宜豐 記者 平靜 許兼暢 田彥飛) 9日上午,北大荒現代農業園內文化搭臺、旅遊唱戲,在園區神農廣場上,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神農」炎帝祭祀儀式。
  • 隨州市炎帝神農故裡
    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區距隨州市城區西北18公裡,以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為核心,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旅遊觀光的勝地。我有幸到此拜謁炎帝。景區入口,矗立著漢白玉雕刻的炎帝神農立像。神農洞祭長文石刻,介紹了炎帝神農的功績。神農洞,相傳為炎帝神農誕生之地。
  • 「炎帝故裡」山西晉城面向全球華人徵集歌頌炎帝詩詞
    這裡是炎帝神農最早開闢農耕文明的重點地區,也是中華文明發祥的核心區域之一,素有「炎帝故裡」之稱。 資料圖 李強 攝中新網太原11月18日電(楊傑英) 「炎帝故裡」山西晉城面向全球華人徵集歌頌炎帝詩詞。記者18日從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獲得上述消息。
  • 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樂舞鼻祖」
    據新華社電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作為華夏農耕文明創始人為後世耳熟能詳。炎帝文化研究會近期指出,權威史料表明,炎帝神農氏還是華夏音樂舞蹈文化的鼻祖,開通過音樂舞蹈娛樂大眾、教化世人的風氣之先。
  • 「文化濟南」 創意無限 濟南首屆文旅創新創意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人民網濟南11月17日電(談媛)11月15日上午,山東·濟南市首屆文旅創客節閉幕式暨濟南首屆文旅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在濟南國際時尚創意中心(泉城路277號)舉行,風物泉城—文創產品類創新創意獎、時尚泉城—新媒體藝術創新創意獎、品味泉城—文旅服務創新創意獎等新鮮出爐。
  • 【重陽祭祖】▏數千人齊聚湖南炎帝陵,共祭始祖炎帝神農氏
    自炎帝「崩葬於長沙茶鄉之尾鹿原陂(今湖南省炎陵縣境內)」起,人們就開始運用多種祭祀方式祭奠炎帝,緬懷炎帝的功德,炎帝神農氏成為先民心目中最尊貴和崇敬的始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炎帝陵在海內外知名度、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炎帝陵祭典」已成為傳承炎黃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載體。
  • 炎帝神農故裡
    炎帝大殿在隨縣,原來是厲山鎮,現在建縣了,距隨州城區僅十幾公裡,挺近的,可是我還是十多年進去過,平時經常路過,遠遠地能看到幾十米高的炎帝神農巨型石雕像,卻從沒有進去拜謁祖宗,唉,想來覺得真的是挺不孝的。
  • 高平炎帝陵:傳承炎帝文化精髓 打造兩岸交流聖地
    山西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神農炎帝是農耕文明的始祖,炎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高平作為神農炎帝的故裡。2016年1月23日至24日,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山西省委宣傳部、晉城市委市政府、高平市委市政府共同在北京舉辦了山西高平神農炎帝文化學術研討會,會議對高平神農炎帝文化進行了高度總結和肯定。據統計,在高平炎帝陵為中心的周邊區域,現存有關祭祀祭拜炎帝的宇廟有35座,與炎帝文化有關的碑刻有110餘通。
  • 走進炎帝陵 傳承中華文化
    長城網9月24日訊(記者 胡曉梅)9月24日下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太行線的記者、編輯來到山西炎帝陵旅遊景區,探尋炎黃子孫共有精神家園,傳承中華文化。
  • ——第四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經貿文化旅遊招商系列活動綜述
    「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第四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經貿文化旅遊招商系列活動,按照「民間性、國家級、全球化」的活動定位,自4月11日啟動以來,歷時30多天,完成了「3+6」活動任務,取得了較好成效,達到了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