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農氏是中華「樂舞鼻祖」

2020-12-24 瀟湘晨報數字報

    據新華社電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作為華夏農耕文明創始人為後世耳熟能詳。炎帝文化研究會近期指出,權威史料表明,炎帝神農氏還是華夏音樂舞蹈文化的鼻祖,開通過音樂舞蹈娛樂大眾、教化世人的風氣之先。

    記者從炎陵縣委宣傳部了解到,炎帝文化研究會有關研究成果指出,左丘明《世本·作篇》記載:「神農作琴。神農琴長三尺六寸分。上有五弦,曰宮、商、角、徵、羽。」楊雄在《楊子》一書中寫道:「昔有神農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而漢代學者桓潭《新論·琴道篇》則明確地說:「琴,神農造也。」認為神農氏掌握政權後,曾「上觀法於天,下取法於地。於是始削桐為琴,練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神農氏為琴五弦,足以通萬物而考理亂也。」有專家經過考證認為,「神農琴」上的五根弦名宮、商、角、徵、羽,實際上就是中國民族音樂所指的五聲音階。

    炎帝文化研究會專家譚偉平等人認為,史料典籍的各種記載都表明,炎帝神農氏堪稱中華音樂舞蹈文化的鼻祖。而上古時代,炎帝還曾開創民間以歌舞祭祀的文化傳統。如《禮記》中就記載了「祭坊」歌詞。

    很多研究炎帝的專家呼籲,在現代文化娛樂產業造福社會的大背景下,應該將炎帝作為「樂舞鼻祖」加以祭祀,慎終追遠,對大力弘揚中華傳統音樂舞蹈文化具有特別意義。

相關焦點

  • 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三)—— ​炎帝(神農氏)
    三皇五帝率領民眾開創了中華上古文明,近現代考古發現了大量與這一時期相對應的龍山文化遺址,證明三皇五帝時期確實存在。炎帝(神農氏)炎帝精神使中華後裔在與自然和社會的鬥爭中,擺脫愚昧和野蠻,追求先進與文明。這種精神使華夏民族獲得了高度的團結和統一。至於炎帝的出生地,至今沒有定論,事實上炎帝是一個神化了的人物,它代表的是遠古人類在與大自然的鬥爭中改造自然集體智慧的集中體現。在今天,「炎帝」和「黃帝」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被載入世界文明的史冊,中國人也稱為「炎黃子孫」。
  • 揭秘:歷史上的神農氏與炎帝是否為同一人
    炎帝 炎帝是華夏文明中,上古時代姜姓部族的首領,號神農氏,又稱魁隗氏,連山氏,烈山氏。別號朱襄,當然關於這個別號在史書中存在爭議,有一種說法,朱襄氏部族中曾有三代統領被尊稱為炎帝。
  • 中華農耕文明鼻祖——炎帝故裡隨州厲山鎮
    一個難得的五一長假,驅車帶著家人來到了慕名已久的中華農耕文明鼻祖——炎帝神農故裡隨州厲山鎮。剛一下車,雕刻在橫臥在景區門口的「神農炎帝故裡」幾個紅色大字便映入眼帘。迎著雋塑在紅色花牆上的「炎帝故裡歡迎你」幾個金色大字,帶你步入景區的是神秘的雕刻在大理石磚塊構成的斜牆上的抽象浮雕,給你帶來的是遠古萌懂的文化氣息。
  • 走進炎帝陵 傳承中華文化
    長城網9月24日訊(記者 胡曉梅)9月24日下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太行線的記者、編輯來到山西炎帝陵旅遊景區,探尋炎黃子孫共有精神家園,傳承中華文化。
  • 走進炎帝陵 傳承中華文化
    長城網9月24日訊(記者 胡曉梅)9月24日下午,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協辦的「遊山西讀歷史」第二屆全國主流媒體山西行太行線的記者、編輯來到山西炎帝陵旅遊景區,探尋炎黃子孫共有精神家園,傳承中華文化。相傳,上古時期,人類與動物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那個時候人少禽獸多,人不敵禽獸,炎帝教人們用石塊壘起四面高牆,阻擋野獸的侵入,大大地提高了人類的存活率。
  • 【關注炎帝文化】從谷歌地圖看中華歷史——用現代技術 挖掘炎帝故裡
    中華兒女自古以來就以「炎黃子孫」自稱,刨開這厚重的土地,回到遠古的時代,一起來追尋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的足跡。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
  •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醫人物故事 神農氏
    神家部的首領叫炎帝,炎帝掌握了鑽木取火的本領,部落又在南方,故用雙火來命名字,中國歷史又稱炎帝為太陽神。當時種植業剛發展,人口的壯大,需要更多的糧食,南方植物種類繁多,哪些可以吃的,哪些有毒的,就需要炎帝去辨別,能吃的加以種植改良,優選。在選種過程中,炎帝不斷總結,把植物按照性味進行了分類,奠定中華中醫發展的基礎,到現在神農氏留下的經驗依然在受用。
  •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落幕 共徵集作品5286件
    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頒獎典禮。湖南臺辦提供中新網長沙12月19日電 (付敬懿)以「崇敬中華始祖,弘揚炎帝文化」為主題的中華炎帝神農文化創新創意大賽19日舉行頒獎典禮,大賽歷時近六個月,面向全球華人共徵集到LOGO類、IP形象傳播設計類、產品設計類文化創意作品5286件,最終評選出金獎、銀獎、銅獎及優勝獎共34名。祭典Logo類最佳設計獎頒獎。
  • 炎帝故裡投資20億建設中華茶祖文化產業園
    記者近日從湖南省旅遊局獲悉,炎帝神農故裡茶陵投資20億元,正在打造中華茶祖文化產業園。  茶陵是炎帝神農氏種五穀、嘗百草之封地。據傳,神農氏在茶陵雲陽山發現茶葉,並推崇茶葉可清毒可養身。經幾千年的傳承與發展,茶葉已成國飲,茶陵也因此成為全國唯一以"茶"命名的縣。近年,茶陵縣提出"弘揚茶祖文化、發展茶葉產業、振興茶陵經濟"的戰略決策,積極進行項目包裝、招商。
  • 庚子年 農曆十月十五祭神農氏
    一說神農氏即炎帝。中國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淮南子·修務訓》:「神農乃始教民,嘗百草之滋味,識水泉之甘苦,……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醫方興焉」。《帝王世紀》稱:「炎帝神農氏,……,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
  • 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福地-炎陵,鑲嵌在株洲的一塊瑰寶
    知道炎陵的人們可能都是從它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福地而得知,在以前炎陵與其他三個兄弟:株洲縣,醴陵,茶陵並成為株洲的東南四縣。炎陵縣古屬荊地,漢代屬長沙郡茶陵縣,史稱「長沙茶鄉之尾」,炎帝陵被譽為「神州第一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景區。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炎陵的幾個值得遊玩的景點,希望以後對大家遊玩炎陵有所幫助。
  • 歷史之謎炎帝是人身牛首的神嗎?
    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炎帝和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始祖,也是開創黃河、長江流域文化的始祖。他們為我們民族的繁榮昌盛,立下了不朽的功績,使炎黃子孫屹立於世界的東方!炎黃的後代,春秋時自稱「諸夏"或「華夏"。「華夏"就是漢族的前身。華夏族認為中原居四方之中,便把居住的地區稱為「中華」、炎帝是傳說中的神人,他長於姜水,姓姜。母日女登,有蝦氏之女,少典之正妃。感神龍而生炎帝,人身牛首,火德王,故稱炎帝。
  • 第三十七講:炎帝故裡(二)
    湖北隨州的炎帝神農故裡位於隨縣厲山鎮,總佔地面積約171.3公頃,投資約4.4億元,為國家4A級風景區,主要包括「尋根謁祖朝聖區」、「聖跡觀光體驗區」、「農耕文化展覽區」、和「自然生態景觀區」。2009年起,以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為核心,以體驗炎帝神農的農耕文化、醫藥文化、貿易文化、原始藝術文化為根本的「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活動在此舉行,受到國家、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懷。
  • 神農氏在三峽之遺蹤和三峽之中草藥文化
    神農氏與炎帝的關係問題,歷史上一直是眾說給紛壇。《淮南子》云:「赤帝,炎帝,號為神農。」視神農氏、炎帝為同一人;羅泌《路史》則明確指出:「神農氏在前,屬於母系氏族社會;炎帝在後,屬於父系氏族社會……炎帝是神農的後裔。」秦漢以來,神農氏與炎帝漸漸融合一體,這與戰國時代五行學說盛行有關,「志方火也,其帝炎帝。」
  • 高平炎帝陵:傳承炎帝文化精髓 打造兩岸交流聖地
    山西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神農炎帝是農耕文明的始祖,炎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高平作為神農炎帝的故裡。  相傳遠古時期,神農氏炎帝在以高平市北部羊頭山為中心的上黨一帶,種五穀,教稼穡,嘗百草,療民疾,開創了中華五千年農耕文明和醫藥文明。北宋《太平寰宇記》裡記述:「羊頭山東南相傳為炎帝陵,石尚存。」
  • 丙申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在湖北隨州舉行
    6月1日,農曆四月二十六,丙申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開幕式暨拜祖大典在湖北隨州舉行。海內外近萬名炎黃子孫再聚烈山,拜謁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追憶始祖恩德,祈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出席大典。  上午8時38分,盛世華音、編鐘音樂《鐘鳴九州》和渾厚悠揚的《炎帝大歌》響起,大典開始。經過奉祀方陣入場、祭祀舞蹈《犁鏵樂舞》等環節,大典進入拜祖儀式。
  • 蚩尤本是最後一任炎帝,為何司馬遷不承認他?
    目前,對炎帝的研究,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困擾著學術界,那就是關於炎帝的稱謂,關於炎帝和神農氏的關係,關於炎帝與蚩尤氏的關係。自漢代的典籍稱炎帝神農氏以來,炎帝是不是神農氏,或者神農氏是不是炎帝的問題就一直爭論不休了。這種爭論帶來了學術界對炎帝和神農氏的關注,但同時也使得炎帝研究陷入迷茫:一個連對象都不明確的課題,科學性如何建立起來?
  • 瀟湘「鎮」美 風雅鹿原|與現代文化結合讓「炎帝故事」傳的更遠
    在炎陵縣城西方向19公裡處的鹿原陂、「長沙茶鄉之尾」,這裡就是炎帝神農氏的陵寢所在地。乾隆年間衡州府知府趙宗文手書的「鹿原陂」三個大字,就鐫刻在炎帝陵殿西側、斜瀨水邊的一方石壁上,蒼勁有力。「多做好事碑」弘揚炎帝精神「炎帝神農氏是上古時期傑出首領,生活在距今大約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開創者和奠基者。」
  • 山西高平炎帝陵 一生不得不去的地方
    「始祖至尊地」——高平炎帝陵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神農炎帝文化研究基地炎黃子孫拜祖聖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球華人精神家園炎帝陵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的安息地那裡有我們的根,有我們的祖華夏兒女都有一個無法言喻的尋根拜祖的夢也許是為了尋找久違的歸宿感也許是為了「父親」的聲聲呼喚也許是為了回憶過去也許是為了預見未來那麼就讓「炎帝陵景區旅遊宣傳片」感動你給你一個不得不來的理由
  • 2017年湖南省清明公祭炎帝陵典禮在株洲炎陵縣舉行
    參祭人員向始祖炎帝神農氏行三鞠躬禮,表達對始祖炎帝的無限追思。圖片來源:湖南文明網  炎黃子孫,不忘始祖。3月31日,2017年湖南省「我們的節日·清明·慎終追遠同心圓夢」主題活動在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地—湖南省炎陵縣炎帝陵舉行,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劉進能擔任主祭人,社會各界人士近2000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