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
炎帝是華夏文明中,上古時代姜姓部族的首領,號神農氏,又稱魁隗氏,連山氏,烈山氏。別號朱襄,當然關於這個別號在史書中存在爭議,有一種說法,朱襄氏部族中曾有三代統領被尊稱為炎帝。
在傳說中,姜姓部族的首領因為懂得使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被稱為炎帝。寫到這裡筆者產生了一個疑惑,在史前文明中,以火而王者,不應該是燧明國的統領燧人氏麼?神農氏不是應該以開創農耕時代及史前醫藥學而聞名麼。如此說來,仿佛燧人氏更適合炎帝這個稱呼。
炎帝生活的時代為新石器時代,關於炎帝的故裡,主要有六種說法,分別是:陝西寶雞,湖南會同縣連山,湖南株洲炎陵縣,湖北隨州,山西高平和河南柘城。炎帝時代其部落主要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遊。姜姓的來歷,是因為炎帝部落興起於姜水。關於姜水現今有兩種說法:其一:指今天的寶雞市渭濱區的清姜河。其二:指今天的寶雞市岐山縣的岐水。
在史籍中,神農氏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教導先民用草藥治病;在農業方面,他發明了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先民開墾荒地,種植糧食作物,讓部落由漁獵時代轉變為農耕時代,締造了華夏民族的農業文化。
炎帝政權主要包括兩大分支,其一為魁隗氏政權,此政權興起於公元前5008年,發跡於秦嶺常羊山,興起於赤水,也就是今天的貴州赤水。建都於陳倉,今天的陝西寶雞市。傳七帝,於公元前4766年,被神農氏炎帝政權取代。
神農氏政權的開創者為姜石年,其部族,以羊為圖騰,號神農氏,其部族興起於姜水,神農氏統治期間,開創了農業和醫藥,神農氏死後,葬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陂,也就是炎陵山。神農氏政權傳八帝,被黃帝所取代。
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統治時代,先民們還處於採食野生瓜果,捕魚獵獸為食的漁獵時代,並不識五穀為何物。當時,人們不懂得運用草藥治病,因此,經常有人病死,先民的壽命很短。神農氏為使部落擺脫這一困境,不辭辛苦,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
親嘗百草,以求了解百草之平毒溫寒之藥性,為先民找尋治病解毒之良藥,神農氏一生幾乎嘗遍了所有的植物,在嘗百草的過程中,神農氏經歷了「一日遇七十毒」的險境,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退縮,而是選擇迎難而上。
神農氏在嘗百草的過程中,發現了五穀可以食用,於是,發明刀耕火種的方法,創造農具教導先民從事農業生產。當然,神農氏的收穫並不止於此,經過長期的摸索,神農氏發現草木中味苦的涼 辣的熱,酸得開胃。
於是,他便教導先民食用不同的草藥治不同的病,降低了先民因病而死的風險,為了記錄一切,神農氏還刻了「味嘗草木作方書」。此書,便是人類醫學的發端,神農嘗百草,是中醫的重要起源,在這一過程中,先民們經過反覆實驗,積累了許多藥物知識,流傳下來。
在後人不斷驗證之後,逐步形成書籍的形式保存下來,也就是《神農百草經》。《神農百草經》是中國最早的中草藥學經典,後世本草著作無不以其為宗。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神農氏最終還是因誤食斷腸草而死了。
學術爭論
關於炎帝和神農氏的關係問題,學術界長期以來形成了觀點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派認為炎帝就是神農氏。如湖南的炎帝紀念館就是把炎帝作為神農來祭祀的,所以,紀念館內有關於神農嘗百草的主題。
在史籍當中《世本·帝系篇》是最早將炎帝和神農氏扯到一起稱:「炎帝神農氏」,也就是炎帝即神農氏,漢代的《淮南子·時則訓》中也曾提到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地。但是在傳說中神農氏的功業:
主要是發明農耕技術,發明醫術,制定曆法,開創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這與以火而得名的,與黃帝爭霸天下的炎帝相比,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因此,另一派認為:炎帝和神農氏分屬兩個系統,不可能是同一人。
在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中曾隱喻炎帝和神農氏並非一人,原文是這樣的: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擒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
在這一段中,不難看出太史公認為,黃帝生於神農氏統治末期,神農氏無力統御天下,諸侯之間相互攻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炎帝與蚩尤就是其中危害最大的兩路諸侯,黃帝起兵平定二人之後,取代神農氏而成為天下共主。
當然,現存的史書對於上古時代的記載缺乏詳盡文獻記錄和考古資料,無法真正否定兩派中任何一派的觀點,至於炎帝和神農氏是否為一人,只能,留給後世之人去評判了。
炎帝陵
炎帝陵,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始建於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距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但隨著封建時代,王朝的頻繁更迭,炎帝廟飽經滄桑,幾經損毀重建。新中國成立之後,炎帝陵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天的炎帝陵其核心景區面積5平方千米,總規劃面積102.5平方千米,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湖南省十大文化遺產併入選《中國國家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息地,享有「神州第一陵」的美稱。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炎帝陵還成功入選了「全球最具影響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將炎帝陵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月7日,湖南省株洲市炎帝陵景區被正式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除此之外,在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神農鎮境內的常羊山上,也有一座炎帝陵,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主要場所之一。
揭秘:女媧神話背後的真實寫照
揭秘:史書中的第一位創世神——伏羲氏
揭秘:華夏民族的始祖母——華胥氏
史前文明中「火時代」的開創者——燧人氏
史前文明中「巢居時代」的開創者是何許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