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書》
《跑官者》
作家鐵凝肖像
作家沈從文先生肖像
黃宗英為丁聰百年所書寫
今年12月6日,「丁聰百年 漫畫一生」——紀念漫畫家丁聰誕辰100周年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分館開幕,展出了近百件丁聰的珍貴手稿,包括部分從未在報刊上發表過的作品。
12月6日是著名漫畫家丁聰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當天,「丁聰百年 漫畫一生」——紀念丁聰誕辰100周年展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分館開幕。
丁聰1916年生於上海,祖籍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筆名小丁。他一生坎坷,創作了數以千計的作品。丁聰筆下最為犀利也最為傑出的是社會諷刺畫,針砭現實,譏彈世態,充分表現出他對國家和世界命運的關心,體現出他對社會、人民的責任感。
本次展覽展出丁聰珍貴手稿近百件,分為人像、荒原風情、速寫素描、草圖、設計、漫畫六個方面,展現了時代社會風貌,以及丁聰與徐悲鴻、葉淺予、程十髮、黃苗子、黃宗英等老一輩藝術家的友誼。那些丁聰筆下的文化老人各有性格特徵,比如葉淺予的肖像背後是半張牛臉和彎彎的牛角,葉淺予的性格特徵在觀者眼裡也略知一二,讓人會心一笑。這些,在美術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此次展出作品中,有1957年後丁聰被發配到北大荒改造時期的創作,此前從未在報刊上發表過。除此之外,還展出了丁聰先生的用過的生活用品、創作用具等,高度還原丁聰先生的生活創作場景,諸多生活瑣事卻包含著大量的歷史信息,為讀者和專家們解讀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提供了豐富而形象的細節。
一個社會批評者
「畫了七十多年漫畫,政治諷刺與社會諷刺一直沒有離開丁聰的筆,這就是他能有恢弘氣象的主要原因——哪怕筆有時曾被扭曲,哪怕鋒芒也曾被磨損。」作家李輝在談到丁聰與自己的交往時這樣說。
李輝分析,1949年之前,丁聰的同情始終是在困苦的民眾一邊,而丁聰批判的矛頭則主要是對著日本侵略者和腐敗的國民黨統治。《花街》《現象圖》,是畫國難當頭民眾的苦難和官僚、奸商、流氓禍害百姓、敲骨吸髓的現象;《現實圖》則把矛頭指向抗戰勝利後不顧民眾建立獨立富強新中國的願望,依賴美元、發動內戰的國民政府。他的另一幅《五子登科圖》則直刺抗戰勝利後那些不顧國家、民族的國民黨腐敗官僚。
「文革」後,在談到自己的漫畫創作道路時,丁聰說過這樣一句話:「我發現有一些事可以諷刺,但有人告訴我,如果我要畫漫畫,不要去諷刺,只能讚頌。」這令早已習慣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自由精神反映世界的丁聰感到困惑。1980年代,他那些主題鮮明、諷刺尖銳的漫畫,表現了一個知識分子的歷史思考,這些漫畫與巴金、冰心、蕭乾、施蟄存等人的文字作品,方成等人的漫畫作品相互呼應,一起構成了1980年代思想解放時期至為重要的文化景觀。
著名雜文家陳四益也是丁聰先生生前的忘年之交,他說:「丁聰是一個社會的批評者,這個社會有真正尖銳的批評,這個社會才會有改進。」
北大荒時期的豁達和幽默
1957年後,「小丁」被發配到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即使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與心情下,他也沒有閒著,他偷著畫,或公開畫,這讓丁聰感到生命的充實,感到精神有所寄託。他以一貫的樂觀主義精神讚揚勞動的偉大,弘揚勞動人民的淳樸,表現生活的情趣,正是這些畫幫助他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從這次展覽的畫面上可以看出畫家樂觀、豁達和幽默的性格。在北大荒,丁聰畫住的草房和修水庫的勞動場面,畫印象中的當地農戶與獵戶,畫勞動者的生活風情,畫自己經歷的故事……材料有限,他往往在牛皮紙上用白粉末和毛筆畫出木刻效果的作品,他也用顏料畫一些彩墨畫,畫面洋溢著濃鬱的生活氣息。這些北大荒的畫,與他諷刺幽默的作品風格相差非常之大。
滬上知名畫家謝春彥認為,丁聰是個非常溫潤的、一天到晚笑嘻嘻的人,即使碰到了很多困難,包括在北大荒的改造生涯,在那個時段畫的畫,都顯得沉穩而沒有怨氣。他雖然一輩子畫批評,畫諷刺,但一直保持著非常良好的心態。在他的諷刺裡面包含著許多溫柔。在技巧方面,丁聰的繪畫技巧十分全面,技巧的工致很寫實,工筆畫一般的漫畫,在中國漫畫史上不多見。
謝春彥最欣賞的,是丁聰在四川時期與木刻工匠合作的《阿Q正傳》,雖然很多有名的畫家都畫過阿Q,但是得其神者是丁聰,因為丁聰對那個時代的草民、對阿Q生長的那個年代的風俗習慣、景致,都非常熟悉。
「丁聰百年 漫畫一生」展覽將持續到12月12日。展覽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上海市金山區人民政府主辦,由金山區楓涇鎮人民政府、金山區文廣局和劉海粟美術館分館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