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於偉
中國人的春節,享受美食是永恆的主題,這個年你吃過癮了嗎?
杭州的洪先生(化名)表示,他過了有生以來最素的一個年,除了雞蛋、牛奶,幾乎不沾葷腥。原因是他的膽囊裡長了16顆息肉,年前剛通過微創手術一一摘除。而他的主管醫生——浙江省中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李寧感嘆,這是他從醫30年來見過膽囊息肉最多的患者。
洪先生今年34歲,將近一米八的個子,體重超過170斤,看上去已不是一般的壯實。翻出十年前大學畢業時的照片,又長出了足足有三分之一個人。而問題就出在他毫無節制的吃肉。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儘管工作很忙,但在吃上我從不虧待自己。中飯時間有限,一般都點外賣盒飯,但我對菜有要求,四個菜,三葷一素,這樣吃完下午幹活才有勁。晚飯常常有應酬,多數是在飯店裡解決。而一天中我最喜歡的是夜宵時間,來盆麻辣小龍蝦,或是擼個串,即便是最簡單的安徽料理,非吃點這天才能完滿落幕。」洪先生回味著曾經精彩的生活,但隨之而來且越來越嚴重的疾病讓他痛定思痛。
因為吃得太油膩,8年前,洪先生在體檢時發現了膽囊裡長出第一顆息肉,因為不痛不癢,他便視而不見,繼續無肉不歡的生活。然後在接下來數年的體檢中,膽囊裡的息肉越長越多,並且越長越大,他依然不管不顧,因為這些小東西並沒有影響他的生活。直到半年前,他常常感覺右上腹隱隱作痛,且疼痛有加劇傾向,於是上醫院仔細檢查。心細的B超醫生發現膽囊壁上密密麻麻掛著十顆以上的息肉,嚴重影響了膽囊的正常功能。後來手術證實為16顆,直徑大於1釐米的有3顆,最大的一顆已達1.4釐米。
那麼為什麼吃得太油膩會致膽囊息肉呢?李寧主任說:「臨床上發現,膽囊相關疾病中50%—70%為膽固醇性息肉和結石,而攝入過多油膩食物是這些膽固醇的根源。此外,熬夜與不吃早飯也是導致膽囊相關疾病的不良生活習慣。因此,從膽囊健康的角度出發,建議大家能控制油膩食物的攝入,作息規律,早上8點前吃早餐,晚上8點後別再吃東西。」
說起膽囊息肉、膽囊結石、膽囊炎等膽囊相關疾病,其實大家並不陌生,它們都是體檢報告中異常項目裡的「常客」。李寧主任說,綜合相關調查及臨床經驗,膽囊相關疾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已達5%,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仍在上升。這類病可發生於全年齡段,三四十歲的人最高發,且女性多於男性。而目前有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就是呈現年輕化趨勢,他遇到過年紀最小的病人才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