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創意天后李欣頻曾經在採訪裡提到:旅行是後天混血的一種過程。她鼓勵每個人住到當地人的家裡去,深度體會在地文化和傳統,更是覺得人旅行越多,只會越來越聰明。
射手座的我也很喜歡旅行,大學裡就拉著閨蜜把周邊的城市遊完了。實習是去了美國佛州奧蘭多,一年裡去了很多次聖奧古斯汀/邁阿密,利用調休去了北部的紐約和芝加哥。
回國後工作,旅行時間也僅限於法定節假日,2018年的十一去了雲南昆明/麗江/大理,2019年的五一去了香港。每次出發前,提前一個月開始訂票訂住的地方,興致勃勃的找攻略,男朋友只負責到了地方跟著走。
17年於紐約
每一次旅行都筋疲力盡,我卻樂此不疲這樣的每一次,甚至想多來幾次。有時候朋友會問,幹嘛喜歡旅行呢,不就是從你住膩的地方換到別人住膩的地方嗎?還折騰,還累。
我一時沒有找到話反駁她,幾年後自己在朋友圈寫下:旅行就是從原來的生活中掙脫出來,去看新的世界,找一種新的感覺。
旅行之於我,是特別的體驗。我討厭走馬觀花的跟團遊,那樣只是走別人走過的路,沒有意義。我喜歡研究自己的玩法,喜歡和當地的人交流,喜歡用找尋的眼光發現目的地不一樣的美。
19年於香港
也總在閒暇之餘幻想,什麼時候能去把世界看遍。無意之中在豆瓣上看到蘋果姐姐,「白天工作,下班後走進有趣的家,體驗不同的人生」,她打破了我的思維限制,原來旅行可以有這樣一種玩法。
一口氣讀完了她的著作《不租房的606天》,跟隨蘋果姐姐的文字去到她的365天民宿體驗項目裡,看到她邊工作,邊旅行,走遍世界,深度了解當地文化。我從心底湧上了敬意,她在旅行和工作中找到一個平衡,改變一成不變的格子間生活,追隨內心,讓旅行和民宿生活體驗,賦予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除了respect,我也迅速連結到蘋果姐姐,給她發了一段簡單的讀後感想,很快就收到了回復。我也開始琢磨,除此之外,我還能做些什麼。落筆寫下這些文字,除了加深自己的思考,也想讓更多人知道,世界,不止按部就班生活這一種可能性。
18年於雲南昆明
敲開當地人家門,住進他們的生活裡。——蘋果姐姐
Tonight,this is your home ,please enjoy.
人與人的連結,是一次優質旅行的最佳回憶。
在蘋果姐姐相處過的99位房東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特蕾西的故事。看中一棟房子,認定它就是屬於自己的,就算已經被買走,買家甚至開始裝修,也拒絕考慮其他房子。
憑著這樣的信念,奇蹟發生了,買家取消了交易,無法支付的1萬美元也由賠償金補上,特蕾西順利的得到了這棟房子。故事就好像《秘密》裡的宇宙法則,你發出信號想要的,宇宙一定會給你。
特蕾西的家-《不租房的606天》
順著蘋果姐姐溝通的深入,特蕾西有著別樣的中國記憶。年輕時候的她是模特,容貌動人,曾去中國演出,收藏了一些舊版人民幣,當時的導演還留了畫像和留言。
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特蕾西要獨自照顧女兒,更身兼數職,卻依舊告訴世人:you are loved(你是被愛著的)。用善良的心,滋養生命的綠洲,更看見人生的可能性——「只要相信,就有可能」。就像蘋果姐姐寫到,她和跌入兔子洞的愛麗絲一樣,在探索中找尋自己,最終成為民宿房東,音樂人和療愈師,並收穫浪漫知足的人生。
特蕾西的相冊-《不租房的606天》
還有蘋果姐姐筆下有著25年飛齡的優秀單身機長,82歲每天堅持工作的「文藝復興」女畫家,獨立堅韌的年輕旅行者櫻松......跟隨蘋果姐姐敲開不同房東家的門,好像我就看見人生不同的可能性。
放開想像力,便可看到大千世界。——蘋果姐姐
we are only limited by our imagination.
家的溫度,就是房子的溫度。在加州海灘邊的橡樹木屋裡,我彷佛看見道格和孩子們在歡聲笑語,和來自全世界帶著童心夢的房客們感受快樂時光。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在橡樹木屋裡延續。
如果說橡樹木屋帶給我自然的感動,被大樹環繞的蘑菇屋則更有返璞歸真的愜意。房東為房客特地準備的鮮羊奶,應對沒有信號而擺放的書籍,讓人從緊張繁忙的都市生活裡抽離出來,和自己對話,思考當下的生活。
橡樹木屋-《不租房的606天》
說到家和旅行,我想應該人人腦海裡都會浮現房車這個詞。房車代表著自由和熱愛,它是隨時上路的伴侶,是獨立存在的小世界,更是旅行人溫暖依靠的家。
家的樣子,不是只有我們頭腦中四四方方的公寓,不是某棟單元樓裡的幾零幾,它可以是大自然裡像鳥兒一樣蜷居在樹上的木屋,可以是河畔有著絕佳風景的杉樹木屋,可以是隨時出發步履不停的房車。家的可能性,都在你的想像力裡。
罐頭房車-《不租房的606天》
打破舒適區,遇見新的自己。——蘋果姐姐
Flexibility,Perseverance,Courage.
我身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常常會苦惱沒有足夠的錢能夠擁有說走就走的旅行,嘴上說著心動,身體卻從未行動。我們還是和大多數人一樣,被困在自己認知的陷阱裡。大腦重複循環,心裡也就開始相信。即便看了很多窮遊探索世界的人們,還是覺得夢想是別人的事,自己做不到。
通過蘋果姐姐的365天民宿體驗項目,我看到了旅行不一樣的可能性。李欣頻也曾說:不要以為去遠的地方要花很多錢,想做這件事情有100萬種方法,不一定是通過金錢。
蘋果姐姐-《不租房的606天》
你可以是通過工作出差,也可以是通過像蘋果姐姐這種方式,邊旅行,邊工作,在充滿未知的途中,挑戰自己舒適區的邊緣,積極面對未知世界的艱苦與美好。可能上一秒是行走的「流浪漢」,下一秒就和房東在私家花園裡相談甚歡。
蘋果姐姐的經歷,給當下焦慮、對生活不甘、渴望突破自己舒適區的年輕人打開了新的大門。在網際網路日益發達和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中,猶如一座燈塔,照亮了每一位對世界上癮、對未知充滿好奇的年輕人。
在《不租房的606天》這本書最後的封皮上,寫著「做有執行力的夢想家(be a dreamer who takes action)」。
或許,我也應該試著打破舒適區,探索心理邊界,做一個有執行力的夢想家,在旅行中積累智慧,去看收藏在心願單裡的每一處風景,收穫這世界呈現的每一份美好。
卡爾的家-《不租房的60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