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些痛風患者的提問,很多都是跟菊苣治痛風相關的內容。今天小編好好的和大家聊下菊苣這個東西對治療痛風到底有沒有用?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中醫對痛風的治療大都在準確辨症的基礎上,使用不同的複方,實現一個處方中可以同時有止痛、降酸、健脾或補腎的功效,從而很好地控制痛風。那麼,菊苣作為一個單方,真的能如宣傳的那樣對所有類型的痛風起到根治的作用嗎?
菊苣原產於歐洲,俗稱咖啡蘿蔔,在我國民間也早有種植,為少數民族習用藥材,始載於《新疆中草藥手冊》,列為清熱燥溼藥,95版的中國藥典中記載其有清熱利溼、健脾解毒的功用。菊苣在古代的中醫典籍中未見相關的記載。
菊苣在歐洲傳統上作為食品食用,所以有不少學者針對其安全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對於基因突變的影響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不過,痛風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在歐洲,痛風的發病率遠高於其他世界其他國家,這些數據無法為菊苣治療痛風的有效性提供必要的支撐。
早在2003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就進行了菊苣防治痛風的機制研究。從研究的動物模型試驗結果顯示,菊苣對高糖高脂複合模型動物的血尿酸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也就是說,菊苣的降酸機制的發揮需要前提,就是針對高糖高脂的痛風人群。
接下來,我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菊苣的降酸機制。機理學研究結果顯示,菊苣對腎臟的尿酸清除率(即尿酸的腎排洩)無明顯影響,但可以抑制肝臟中尿酸合成相關的酶的活性,同時增加血清活性。也就是說,菊苣和別嘌醇的降酸機制相類似,均為抑制尿酸在肝臟的合成。
以往的研究已經證實,菊苣具有明確的降脂作用,並從脂代謝的角度對其進行過探討。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推測,菊苣的降酸機制除與直接作用於尿酸生成過程中的酶有關外,可能還與其降脂作用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這也進一步印證了菊苣防治痛風需要前提,即要針對高糖高脂的人群。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菊苣有降尿酸的功效,但其對生殖系統存在一定的影響。現代藥理學實驗證實,菊苣全草具有80%的流產活性;同時,菊苣的乙醇總提取物有50%的避孕率,可有效降低黃體的植入率而顯示出避孕活性。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菊苣確實有降酸的作用,但只針對高糖高脂的痛風人群。菊苣的降酸機制與別嘌醇類似,因此對尿酸排洩障礙的痛風人群不甚合適(80%~90%的痛風患者為尿酸排洩障礙)。另外,因為菊苣的避孕活性,未生育或者想生二胎的痛風患者使用菊苣泡水喝時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