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書院奏響國樂大典 喬口國學熱延續傳統文脈
(嶽麓書院原院長、國學院院長朱漢民在「弦歌千年•喬江書院」 國學大講堂上授課。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諶豔芳 攝)
新湖南客戶端10月28日訊(記者 謝璐 諶豔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 詩人屈原曾在望城喬口採風,創作出流傳至今的楚辭《九歌》,開創了喬口崇尚文明、敬仰文化名人的風氣。唐宋以後,形成書院教育熱潮,湧現出數千多所書院,在此背景下,喬江書院應運而生,時至今日,喬口掀起國學熱。今天上午,千年學府喬口書院舉行「弦歌千年•喬江書院國樂大典」活動,延續傳統文脈。
(望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姚建剛講話,希望外界多關注望城獨有的特色文化和擁有古老歷史的喬江書院。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諶豔芳 攝)
此次活動由望城區委宣傳部、望城區文明辦、望城區湖湘文化交流協會、嶽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鳳凰網國學頻道主辦;喬口鎮人民政府、喬口湖湘文化交流協會、赫曦臺文化教育有限公司承辦。
(獨弦琴演奏《侗畫音詩》。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諶豔芳 攝)
現場,一首首古典民樂結合喬口書院的歷史底蘊,暢訴著文化的時代脈絡。古典樂器演奏國樂精粹,結合喬江書院深厚的歷史底蘊,為嘉賓呈現一場豐盛的視聽盛宴。聽眾不僅能聽到描繪了懷化侗族地區如畫的山水、傳情示愛的民族風情樂曲《侗畫音詩》,還能欣賞古典古韻十足的古琴獨奏《梅花三弄》、籟獨奏《妝檯秋思》、壎獨奏《寒山僧蹤》,同時還有穿插了湖湘特色的民樂古箏二重奏《湘韻》等。
(二胡獨奏《紅軍哥哥回來了》。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諶豔芳 攝)
隨著中國經濟、政治的崛起,中國人對自己文化自信心的增強,國學的聲譽、地位開始得到應有的尊敬。嶽麓書院原院長、國學院院長朱漢民認為,人類活下來並且能夠昂首挺胸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身體,更應該是高貴的精神和靈魂,也正是國學熔鑄了人的精神和靈魂,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學能夠為當代中華文明的崛起提供重要的支撐力量。在「弦歌千年•喬江書院」 湖湘文化交流協會國學大講堂上,朱漢民表示,喬口書院歷史悠久,對於國學的貢獻不可估量,通過國樂大典這樣的活動,希望喚起公眾對國學的敬意。
據悉,喬口鎮位於望城區與湘陰縣交界處,是原長沙縣北一個古老、繁榮的集鎮。大明《一統志》云:「在長沙縣北九十裡喬口鎮,舊有三賢堂,祀屈原、賈誼、杜甫。喬江書院位於喬口古鎮的小街上,始建於南宋年間,是長沙地區建立最早的書院之一。元統年間,邑人黃澹因設義學於此,詔賜喬江書院。」故喬口以「三賢」著稱。杜甫晚年入喬口時,曾寫過「樹密早蜂亂,江泥輕燕斜」的名句,讚美喬口水鄉的秀麗景色。以後各朝均有文人到此填詞、賦詩,曾有「長沙七萬戶,喬口八千家」之稱,可見當年喬口之盛況。
望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姚建剛部長表示,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魂,地方的發展也離不開文化。傳承文化,需要國學講堂這樣的平臺,宣揚、深挖地方文化特色。湘江古鎮群聲名遠播,又是雷鋒的故鄉,通過這次國樂大典,全面展示出湘江古鎮的湖湘文化之美,希望外界能多關注擁有古老歷史的喬江書院,以後望城也將會多舉辦相關文化活動,一起把望城獨有的文化資源推介給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