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報丨智光電氣證實,粵芯半導體更先進光刻機已進場

2020-12-21 Ai芯天下

聚焦:人工智慧、晶片等行業

歡迎各位客官關注、轉發

每日芯報

0604

智光電氣證實,粵芯半導體更先進光刻機已進場

近日,有消息稱粵芯半導體更先進光刻機已進場。據瀟湘晨報報導,已從投資方智光電氣確認了該消息。智光電氣於2019年3月互動平臺曾表示,廣州粵芯半導體公司採購的是荷蘭ASML的光刻機,已於2019年3月中旬搬進粵芯半導體主廠房,目前在做量產前的最後調試準備。2019年3月15日,廣州粵芯半導體在廣州舉行了主設備進場儀式。小米科技1.4億元戰投OLED設備龍頭智雲股份獲5.37%股份

智雲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譚永良先生的通知,譚永良先生與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於2020年6月1日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譚永良先生擬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15,499,500股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5.37%,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受讓,每股轉讓價格9.26元。

25億元!中國信科、上海集成電路基金戰略投資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作為人民幣股份發行的一部份,公司經已與中國信科、海通證券及中金公司訂立中國信科協議,中國信科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建議人民幣股份發行,根據人民幣股份發行認購總認購金額最多為人民幣20億元的人民幣股份,視配發而定。同時,中芯國際還與上海集成電路基金、海通證券及中金公司訂立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協議,據此,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建議人民幣股份發行,根據人民幣股份發行認購總認購金額最多為人民幣5億元的人民幣股份,視配發而定。

大族雷射:在研光刻機項目聚焦分立器件、LED等領域近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詢問大族雷射「公司的紫外雷射能用到光刻機上嗎」,對此大族雷射回應稱,「公司在研光刻機項目主要聚焦在分立器件、LED等領域的應用,尚未實現銷售」。大族雷射也表示,在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公司PCB業務仍保持良好增長,其中,3月份發貨量創歷史新高。目前,PCB業務在手訂單充足,工廠一直處於滿產狀態。

相關焦點

  • 更先進光刻機進廠,粵芯半導體為擴產做準備
    近日有消息稱,廣州粵芯半導體更先進光刻機已進廠,為擴產做好最重要準備。記者從投資方智光電氣確認了該消息。今年2月28日,粵芯半導體二期擴產項目成功籤約,二期建設將新增投資65億元,專注於65-90nm模擬工藝平臺,生產高精度數模轉換晶片、高端電源管理晶片、光學傳感器、車載及生物傳感晶片等產品。
  • 一句話點評 | 投資粵芯智光電氣是最大受益者;一批公司登上並站穩...
    中國區營收超6成,中芯國際開始重啟成長11月12日,中芯國際公布2019年第3季度財報,截至9月30日,中芯國際第3季度銷售額為8.165億美元,相比今年第2季度的7.909億美元增長了3.2%,而去年同期為8.507億元。集微點評:今年因為CIS等元器件火爆,引發產能需求有足夠保障,晶圓廠日子過的很不錯。
  • ...電子材料誰家強;兆芯發布兩款新一代CPU;粵芯半導體本月月內試產
    【進展】一張圖了解華為自研SSD的前世今生;最新榜單揭曉我國電子材料誰家強;兆芯發布兩款新一代CPU;粵芯半導體本月月內試產
  • 粵芯半導體首條生產線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 即將投片量產
    智光電氣今年1月份曾披露,以1.56億元認購廣州譽芯眾誠股權投資合夥企業30%有限合伙人份額,上述產業基金持有粵芯半導體50%股權。自今年3月15日首臺光刻機進廠以來,粵芯已成功搬入設備100餘臺,安裝、調試按計劃有序進行。 據廣東衛視最新報導,如今粵芯半導體首條生產線已進入最後的調試階段,即將在6月投片、9月量產。 今天看來粵芯半導體正如期進行試產。
  • 中國芯被「卡」,國內唯一7nm光刻機卻在落灰,讓人唏噓不已
    導讀:中國芯被「卡」,國內唯一7nm光刻機卻在落灰,讓人唏噓不已 眾所周知,自從我國的華為被打壓以後,就給無數的國產科技企業敲響了警鐘,只有我們掌握了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以後,企業的發展才不會受制於人;而如今華為在晶片領域再次的被人「卡脖子」,由於新的禁令限制,讓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將因為無法生產而成為絕唱,不得不說這也是非常可惜的
  • -先進光半導體
    國產光耦廠家-先進光半導體光耦繼電器應用!如果要檢測的開關或信號在電氣噪聲環境中,該輸出可用於操作外部電路,照明燈或作為PC或微處理器的輸入。光電電晶體直流開關在此示例中,此處使用外部連結的270kΩ電阻器來控制光電電晶體基極區的靈敏度。可以選擇電阻值以適合所選的光耦合器設備以及所需的開關靈敏度。
  • 芯報丨鴻海攻高階面板級封裝 擬砸1693萬美元投資禮鼎半導體
    聚焦:人工智慧、晶片等行業歡迎各位客官關注、轉發每日芯報0527期鴻海攻高階面板級封裝 擬砸1693萬美元投資禮鼎半導體鴻海積極布局半導體封裝測試,轉投資系統模組封裝廠訊芯-KY今年續強攻3D感測封裝產品,看好5G應用帶動系統級封裝
  • 中國區營收超6成,中芯國際開始重啟...
    中國區營收超6成,中芯國際開始重啟成長11月12日,中芯國際公布2019年第3季度財報,截至9月30日,中芯國際第3季度銷售額為8.165億美元,相比今年第2季度的7.909億美元增長了3.2%,而去年同期為8.507億元。今年第3季度中芯國際毛利為1.698億美元,相比於今年第2季度的1.512億美元增長了12.3%,去年同期為1.745億美元。
  • 投資科技股有捷徑 這些A股公司已被大基金關注(名單)
    這些A股公司已被大基金關注李興彩 上海證券報回顧2019年的半導體行情,大基金投資的上市公司股價蒸蒸日上。讓人不禁感慨,跟著大基金買股有肉吃。2020年會不會是科技大年?從市場表現及草根調研看,可能性很大。如何選擇A股中硬核的科技股?跟隨大基金的蹤跡無疑是條捷徑。
  • 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半導體概念股大漲,它們業績如何?
    截至收盤,斯達半導(603290.SH)、長川科技(300604.SZ)漲停,協鑫集成(002506.SZ)、華微電子(600360.SH)漲逾7%,智光電氣(002169.SZ)、北方華創(002371.SZ)漲逾6%,亞光科技(300123.SZ)、士蘭微(600460.SH)、卓勝微(300782.SZ)等漲逾4%。
  • 大基金披露最新動態,廣州成熱土,這隻當地半導體龍頭參股公司撞上...
    另外,此前《廣州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若干措施》印發,2019年已將晶片產品流片方向納入廣州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資金扶持範圍。今年2月起,廣州正在對集成電路企業進行摸查,推動產業發展。點評:半導體近年來一直是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重點,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也不遺餘力。
  • 粵芯半導體逆勢上揚 首季產出超預期25%
    粵芯半導體的生產車間。 通訊員供圖南都訊 記者莫郅驊 通訊員張成 範敏玲 被稱為「廣州第一芯」的粵芯半導體,擁有廣州市第一條、廣東省唯一一條量產的12英寸晶片生產線。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粵芯半導體開足馬力忙生產、趕訂單,第一季度銷售逆勢增長超過預期25%。控疫情、穩增長,以粵芯半導體為企業龍頭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集成電路產業按下恢復經濟發展的「啟動鍵」和「加速鍵」。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頭一份!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
    為擴產做準備 粵芯半導體更先進光刻機已進廠有消息稱,廣州粵芯半導體更先進光刻機已進廠,為擴產做好最重要準備。粵芯半導體是國內第一座以虛擬IDM為營運策略的12英寸晶片製造公司,擁有廣州第一條12英寸晶片生產線,也是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唯一進入量產的12英寸晶片生產平臺。
  • 粵芯半導體李海明:不要說華為,半導體行業都有種被卡脖子的感覺
    「不要說華為,半導體行業都有種被卡住脖子的感覺。」8月6日,粵芯半導體副總裁李海明博士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分享了在當前環境下,對國內晶片產業與粵芯自身未來發展的思考與判斷。李海明坦言,與國外相比,我國晶片產業起步較晚,確實存在著不小差距。
  • 專訪粵芯半導體副總裁李海明: 大灣區和國內市場是我們最好的...
    從2018年3月打樁算起,粵芯實現量產僅用時18個月。據半導體行業分析機構芯謀研究統計,包括粵芯在內,目前國內真正進入量產的12吋產線主體只有九家,其中大陸企業為六家。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2014年之後新成立的大陸主體企業中,實現量產的僅有粵芯;不過,中芯、華虹則是2014年以後新增產線量產最多的企業。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頭一份!國內首臺半導體雷射隱形...
    為擴產做準備 粵芯半導體更先進光刻機已進廠有消息稱,廣州粵芯半導體更先進光刻機已進廠,為擴產做好最重要準備。粵芯半導體是國內第一座以虛擬IDM為營運策略的12英寸晶片製造公司,擁有廣州第一條12英寸晶片生產線,也是廣東省及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唯一進入量產的12英寸晶片生產平臺。
  • 設備正式搬入,粵芯半導體12英寸晶圓廠預計9月量產!
    昨日,業界傳聞數臺載著半導體設備的物流車進入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芯半導體」)的園區,其中一臺車身印著ASML的車尤為亮眼。業界猜測粵芯半導體這是設備進廠了。果不其然,今天(3月15日)粵芯半導體在廣州正式舉行了設備搬入儀式,這意味著粵芯半導體離量產更進一步。官方信息顯示,粵芯半導體成立於2017年12月,是國內第一座以虛擬IDM (Virtual IDM) 為營運策略的12英寸晶片廠,也是廣州第一條12英寸晶片生產線,項目總投資70億元,新建廠房及配套設施共佔地14萬平方米。
  • 智光電氣擬投3332萬合資設南電能源綜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智光電氣擬投3332萬合資設南電能源綜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北極星環保網訊:智光電氣周二晚間發布公告,公司與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出資6800萬元,設立南電能源綜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智光電氣表示,設立南電能源的目的是以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貴州省和海南省五省(區)的餘熱利用項目、生物質發電項目等能源綜合利用業務為基礎,依法開展經營活動,開發、投資、建設、運營能源服務項目,增加清潔能源供應,減少環境汙染。
  • 一山難容二虎,中芯國際將何去何從?
    蔣尚義在半導體領域從業45年,是半導體界的領軍人物,曾自1997年後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後來又擔任臺積電董事長顧問、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執行長。
  • 粵芯半導體首季產出高出預期25% 2020年將逆勢增資擴產以加大公司...
    打開APP 粵芯半導體首季產出高出預期25% 2020年將逆勢增資擴產以加大公司競爭力 全球半導體觀察 發表於 2020-04-02 11: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