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亳州市,有個遠近聞名的桃樹種植村——沙士莊,這裡的農戶家家種植桃樹,每年春天桃花盛開的季節,不少人驅車上百公裡來這裡看桃花。當地的桃樹種植業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很多農民外出打工,看到早桃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就產生了引進苗子種植桃樹的想法。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桃樹種植業已經成為當地的特色經濟產業,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這個地方以前是小麥的主產區,現在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地幾乎很難找到成片的小麥了。農民富裕起來之後,房屋也都改建成了二至三層的小樓,而且燃氣、自來水等配套設施齊全,跟城裡的小區並無二致。
除了大棚裡面蒙的桃樹不算,徐大哥的桃子是村子裡下來最早的,所以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徐大哥介紹這種桃子是純天然長成的,口感非常純正,城裡的很多家超市都向他要貨呢,他和妻子、孩子要抓緊時間採摘,然後裝車送到城裡的超市去。徐大哥介紹,他的這個品種叫做「夏輝桃」,別看個頭不大,其實長得非常甜。這種桃子一般7月份才上市,而他種植的桃樹6月初就上市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桃樹的管理非常重要,比如去年天氣較旱,有的桃樹長得都發黃了,這怎麼可能結好桃呢?
去年的時候,他從家裡拉了一些水,在樹下掘了一些窯子,讓每棵樹都喝了個飽。這還不算,他還從裡拉了一些農家肥,都埋在了樹下,這樣桃子才能下來得既早又甜。當然在樹下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施肥的時候不能直接把化肥埋在樹根的下面,這樣容易把樹燒壞,最好的方法是環桃樹一周,小劑量地埋在桃樹枝頭的正下方。
樹上的桃子雖然長得不大,但結的數量卻比較多,一些樹枝都快墜到地上了,幸虧徐大哥找來了一些較粗的樹枝給頂住,桃樹幹這才沒有被折斷。徐大哥介紹,他總共種了十畝桃樹,一畝地僅有40棵,每棵可結200-300個桃子,一棵樹的產量在100斤左右,大約可銷售300元,每畝地的收入在1萬元左右。
徐大哥介紹,這種最早上市的桃子個頭一般都不大,個頭較大的白鳳、水蜜桃等品種要再過一個多月才能上市。在附近的幾個村,他幾年前從無錫引進的水蜜桃品種結出的桃子個頭是最大的。因為他的桃子實在是太大了,只要他出攤,其他人的桃子就難以賣掉,所以在賣桃的時候經常有農戶跟他產生糾紛,不讓他在旁邊賣桃。
別人的桃子一般都在地頭或公路旁邊銷售,而徐大哥的桃子基本上都不用出攤,而是送到城裡的超市內出售。還有一些農戶看到他種植的桃子個頭比較大,到他的地裡摘桃,然後對外聲稱是自己的桃子,在公路旁邊擺攤出售。
將一輪車桃子裝到小貨車上之後,徐大哥又趕緊到桃園內去摘桃。從這張航拍圖可以看出,桃樹下面鋪了兩排明晃晃的反光膜,不知道起什麼作用。你認為種植桃樹的效益如何?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農村致富故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