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巴別塔: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

2020-12-12 中國社會科學網

  歷史比較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亦稱為比較語言學或歷史語言學,主要研究語言的親緣關係與發展規律,並試圖擬構原始語言。歷史比較語言學與結構主義語言學、轉換生成語言學並稱為語言學史上的三次革命。它為現代語言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被認為是語言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誌。

  歷史比較語言學思想的濫觴與西方基督教文明密不可分,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試圖對《聖經》中「巴別塔」時代之前的共同語「按圖索驥」。直到18世紀,英國學者威廉·瓊斯發現殖民地印度的梵語與遠在歐洲的拉丁語、希臘語存在系統的對應關係,以及隨後拉斯克、博普、格林等學者的進一步分析研究,才徹底使學界的目光由所謂「耶穌的語言」希伯來語投向了「原始印歐語」這一新概念,並由此開始了歷史比較語言學近三個世紀的發展歷程。

  相較於西方以普通語言學原則為指導的歷史比較語言學,俄羅斯則分別以普通語言學與個別語言學為理論基礎。普通語言學方面,俄羅斯的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均以擬構原始語、探索語言親緣關係為指導,代表人物為19世紀比較語言學泰鬥福爾圖納託夫與20世紀下半葉「超語系」研究先驅伊裡奇-斯維特奇。而俄語歷史語言學研究領域主要為俄語歷史語法、古斯拉夫語、俄語標準語歷史以及俄語方言學,湧現了諸如沃斯託科夫、斯列茲涅夫斯基、布斯拉耶夫、索博列夫斯基及切爾內赫等著名學者。

  從原始印歐語到「超語」

  基於普通語言學的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發展歷程包括兩個主要階段,即19世紀歐洲傳統歷史比較語言學階段,以重構原始印歐語為目標;20世紀下半葉「超語系」假說階段,以擬構亞歐非洲共享的「超語」為目標。

  19世紀,基於普通語言學的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發軔於歐洲傳統歷史比較語言學,學界以基於斯拉夫語言與部分歐洲語言的比較語言學開始了對歷史比較語言學以及印歐語系的系統研究。這一時期的代表學者主要有:開啟俄羅斯梵語研究先河的列別傑夫、與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幾乎同時提出「語言內部形式」現象的裡日斯基、首次嘗試從語言角度研究民族史的阿傑隆,以及率先提出語言史與民族史之間存在緊密關聯的季姆科夫斯基等。其中,最具裡程碑意義的當屬福爾圖納託夫及其扛鼎之作《比較語言學》。

  20世紀下半葉,基於傳統歷史比較語言學,學界出現了一種新聲音,即將研究主體由印歐語系拓展到世界各大語系,通過比較語系之間可能存在的親緣關係,擬構一種超越語系界限的更高級別的共同語,即「超語」,而這種跨語系的歷史比較研究,也稱為「超語系」研究。這一嘗試突破了原本歷史比較語言學僅及於親緣語言的樊籬,向著重建「巴別塔」又邁進了一步。俄羅斯的「超語系」研究始於1962年,為當時的青年學者伊裡奇-斯維特奇所首倡。1966年,伊裡奇-斯維特奇因車禍身亡,其同事多爾戈波利斯基與德波繼承其遺志完成了著名的《超語比較初探》。

  如今,將「超語系」理論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巴別塔」Starling語料庫系統已成為當代最權威的詞源學研究語料庫之一。而「超語系」研究本身也作為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分支成了當代世界及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的新熱點。其主要代表有尼古拉耶夫(《北高加索語言詞源詞典》)、米利塔廖夫(《閃米特語詞源詞典》)、赫裡姆斯基(《薩莫德、通古斯與滿語的詞彙關係》)、德波(《阿爾泰語言詞源詞典》)、穆德拉克(《白令海與美洲愛斯基摩人音位體系擬構初探》)、斯塔羅斯金父子(《古代漢語音系的構擬》)等一系列巨擘。

  從斯拉夫學到「四位一體」

  基於俄語語言學的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主要是指俄語與斯拉夫語族諸語間親緣關係及歷史嬗變的研究,是與基於普通語言學的歐洲傳統歷史比較語言學以及後來新興的「超語系」研究相對的個別研究。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與傳統斯拉夫學研究及俄語史研究唇齒相依,即從語音、詞彙、語法、文字等領域追溯俄語及其他斯拉夫語的歷史淵源與演變進程,重構斯拉夫民族共同語的研究。

  早在歷史比較語言學尚未正式確立之時,俄羅斯有關俄語史的研究就已初見端倪,其中最主要的當屬羅蒙諾索夫與沃斯託科夫兩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前者在18世紀中葉便率先展開了針對俄語及其他斯拉夫語言,乃至歐洲語言整體親緣關係的研究,在收錄於其著作《俄羅斯語法》的《關於教會典籍在俄語中的效用》與《論留裡克王朝前的俄羅斯》兩篇文章中,對俄語史進行了廣泛而生動的描寫;後者作為俄羅斯比較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第一次對俄語史的斷代進行了探索與嘗試,並確立了古基裡爾字母大、小「尤斯」及弱化元音的語音意義。其著作《論斯拉夫語:基於古文獻的語法導論》至今仍被學界奉為圭臬。

  19世紀以來,隨著歐洲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蓬勃發展,在吸納了新的研究方法後,基於俄語語言學的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也煥然一新。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列茲涅夫斯基、布斯拉耶夫與索博列夫斯基。其中,斯列茲涅夫斯基耗盡畢生心血編纂的三卷本《古俄語詞典語料》至今在學界依舊無出其右;布斯拉耶夫第一個提出了「俄語歷史語法」的概念;索博列夫斯基率先系統編寫出「俄語史」課程教材,至今仍被視為俄語歷史語法教材的藍本。 

  20世紀起,由於科技手段的日新月異與科考工作的不斷發展,基於俄語語言學的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最終確立為俄語歷史語法、古斯拉夫語、俄語標準語歷史及俄語方言學「四位一體」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沙赫瑪託夫(《俄語歷史形態學》)、杜爾諾沃(《俄語語言史概況》)、維諾格拉多夫(《北方方言語音學研究》)、奧布諾爾斯基(《現代俄語靜詞變格法》)、阿瓦涅索夫(《方言內部俄語形成的問題》)等。20世紀50年代,學界還大量翻譯了西方斯拉夫學的相關研究成果,如法國語言學家梅耶的《共同斯拉夫語》、荷蘭語言學家範威克的《古斯拉夫語史》等。此外,蘇聯時期,三部系統而完整的《俄語歷史語法》專著相繼問世,作者分別為切爾內赫、博爾科夫斯基與庫茲涅佐夫以及伊萬諾夫,代表了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理論研究的最高水平,至今仍被視為俄語歷史語法研究方面最具權威的經典之作。

  進入21世紀,基於俄語語言學的俄羅斯歷史比較語言學研究依舊薪火相傳,湧現出了如邦達列託夫(《古斯拉夫語》)、扎利茲尼亞克(《語言學家視角下的〈伊戈爾遠徵記〉》)、茹拉夫廖夫(《斯拉夫歷史比較語言學概況》)及科列索夫(《俄語史》)等大師及其兼具傳統與現代雙重特色的新階段研究成果。  

  綜上,儘管宗教的巴別塔存在與否至今仍莫衷一是,但是歷史比較語言學家們努力重塑的學術巴別塔卻已然歷經兩百餘年的物換星移而屹立不倒,並歷久彌新。俄羅斯的歷史比較語言學在歷經了近三個世紀的發展演進後,基於普通語言學與個別語言學的研究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以俄語歷史語法為核心,向外逐步輻射至斯拉夫學與傳統印歐語言歷史比較,並最終拓展至「超語系」研究的全方位學術體系,極大地豐富了世界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研究範疇。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

相關焦點

  • 從文化視野看斯拉夫民族語言學研究
    而廣義的斯拉夫民族語言學是一個全息的文化學科,其研究對象為廣義上的文化文本,包括民族心理、歷史、神話等,這些文化文本以多種外在形式呈現,包括語彙、文化儀式、文化意象等。廣義的民族語言學研究的是整個民族文化,需要關注神話、歷史、習俗、器物等各種民族文化的形式與載體。
  • 巴別塔之後:語言與翻譯面面觀
    對於從事比較文學、跨文化研究、文學批評和從事翻譯實踐者來說,無論如何都不能繞過《巴別塔之後:語言與翻譯面面觀》。喬治·斯坦納認為在《巴別塔之後》之前,沒有人試圖沒有作品試圖把修辭學、文學史、文學批評、語言學和語言哲學相互關聯並投以全面的關注。
  • 自成一體的俄羅斯心理語言學
    作為世界第三代心理語言學,俄羅斯心理語言學有別於歐美心理語言學。它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其地位的確立始於1966年在莫斯科舉行第一次心理語言學研討會,以俄羅斯心理語言學家列昂季耶夫的「言語活動理論」為理論基礎。
  • 中國語言學研究70年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語言學研究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快、學術最繁榮的時期。下面主要就漢語言文字的研究分兩個時期簡要敘述。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事業的需求推動語言文字研究發展黨和政府從新中國成立之初起就對文化教育事業高度重視。
  • 淺談趙元任的語言學研究
    在學期間,除了主修的數學哲學課程,還選修了物理、機械工程、語言學、音樂等多種課程。畢業後,先是在康奈爾大學任物理學講師,後又回國在清華教數學、哲學、歷史等。他早年的求學經歷,使他具有極為廣闊的學術背景,說他「融會古今、貫通中外、橫跨文理、精通音樂」(袁毓林《中國現代語言學的開拓和發展——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選·前言》),並非過譽之詞。趙元任先生的主要成就在語言學方面。
  • 黑龍江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俄羅斯《語言學大百科詞典...
    根據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網站(http://www.nopss.gov.cn/)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科研創新服務管理平臺於2020年12月10日公布的結果: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由張家驊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俄羅斯《語言學大百科詞典》翻譯工程」(11&
  • 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研究語言學的必讀書
    事實上,很多談論語言學的著作,或者是語言學的教科書,所談論的範疇似乎基本都包含在這部《普通語言學教程》裡了,所以,也不妨說此書是研究語言學不可不讀的。全書共分為緒論和五編,雖然論及到了多種語言,但也不妨礙理解。在「緒論」中,索緒爾區分了「語言」和「言語」、「語言學」和「符號學」的不同。
  • 留美黨:美國語言學專業研究領域及十大名校全解析
    目前美國語言學專業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語言學史、句法學、語義學、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歷史語言學、語言習得理論、計算語言學與人工智慧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美國語言學專業研究領域和十大名校。歷史語言學歷史語言學(historical linguistics),亦稱越時語言學(diachronic linguistics),是一門研究語言變化的學科。歷史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 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語言學研究進入最繁榮時期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語言學研究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快、學術最繁榮的時期。下面主要就漢語言文字的研究分兩個時期簡要敘述。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事業的需求推動語言文字研究發展黨和政府從新中國成立之初起就對文化教育事業高度重視。
  • ...康喆文博士在《現代外語》上發表文章《當代俄羅斯話語研究的...
    王銘玉,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研究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博士學位、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語言符號學、普通語言學、功能語言學、外語教學論等。 康喆文,翻譯與跨文化傳播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語言學、翻譯學。
  • 2018考研: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經典習題及答案
    2018考研強化複習開啟,下面整理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一些經典習題,同學們趕快來測測自己的複習程度吧!B、正是由於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語言是可變的   C、最基本的單純初始符號都是任意的   D、任意性是指一個符號先由某一個群體約定,繼而向周圍擴散推廣   2、關於書面語,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書面語是在口語的基礎上產生的,經過加工和提煉,比較規範
  • 聖經中的巴別塔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眾說紛紜
    聖經中所說的巴別塔,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網絡配圖據記載,古巴比倫王國的幾位國王都曾進行過巴別塔的修建工作,但外來徵服者不斷地將之摧毀,摧毀之後,巴別塔又不斷重建。巴別塔建成150年後,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遊覽巴比倫城時,曾這樣記載: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臺上,這些高臺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臺上建有馬爾杜克神廟。
  • 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怎麼樣?
    ,語言學作為一門學科,他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語言結構、語音、構詞、句法、語意、言談分析、語用、語言學習及教育等。(來自百度百科)而目前國內本科很少有學校開設語言學這個專業,現在只有北京語言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開設了,國內類似的專業就是在中國語言文學及外國語言文學這兩個大的專業。所以很多考慮申請日本大學語言學專業的同學,大多是轉專業申請的,這就導致相應的專業能力比較薄弱。
  • 趙元任與中西文化交流——以語言學為中心
    清代語言研究雖較前朝有了長足發展,但它也有很大的不足:清代的語言研究也就是「小學」是作為經學的附庸存在的,而並不能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清儒研究語言的角度停留在復古上,不重視現在語言的研究,非但不能象西方一樣產生描寫語言學,甚至不能產生真正的歷史語言學。
  • 巴別塔
    據他說,上帝其實什麼也沒做,因為他已經預知了巴別塔的不能成就,只是在一旁默默地觀望著。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有關這一件事的記載的。我的一個朋友,是位性情孤癖的藏書家,收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圖書。我自然便成了他家的常客,因為我很喜歡看書,尤其是世上少有的珍本。有一天晚上,我們一邊喝酒,一邊談著與書有關的事兒——這是我們最喜歡談論的話題。酒過三巡,他的話便多起來了。
  • 當前計算語言學發展的幾個特點
    計算語言學(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是用計算機研究和處理自然語言的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在其發展過程中,這門學科的研究就分別在語言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心理學、電子工程、認知科學等不同領域中進行過,具有明顯的跨學科特色。
  • 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北京外國語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
    2007年,作為北外「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單位。俄羅斯文學史方向要求考生熟知俄羅斯文學發展進程與演變,以及文學流派、現象與重要學術術語,且具備運用文學批評理論研究作家作品的能力;文學比較內含俄羅斯作家比較與中俄文學比較,後者含俄羅斯文學在中國,中國文學在俄羅斯。
  • 巴別塔,運行在星辰大海之上
    巴別塔,運行在星辰大海之上 2020-06-02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一代宗師丨王力:中國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
    大學時,受良師啟發,王力決定從事語言學研究,立志研究「實實在在的東西」。為實現中國語言科學體系的構建,他遠赴世界語言學中心巴黎攻讀博士學位。在巴黎,他半工半讀,為商務印書館翻譯了大量的法國文學作品。《漢語史稿》
  •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英語教育方向)課程...
    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於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距今已有75年辦學歷史,是我國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開設語種最多的外國語大學。經過幾十年的創業與奮鬥、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北外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多語種、多學科、多層次,以培養高質量、創新型一流外語人才及外語類複合型優秀拔尖人才為目標的國際一流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