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各大汽車企業新能源發展戰略

2020-12-20 選車網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壓力,汽車行業新能源革命已迫在眉睫,作為汽車行業的領軍者,國外不同廠商在新能源戰略方面也表現的各具特色。

國外車企新能源發展戰略

豐田:保持混合動力的領先優勢,同時開展電動和氫燃料汽車技術的研究

豐田作為新能源車型的積極倡導者,早在1993年就開始在公司內部商討發展混合動力技術。一年後制定項目計劃,1995年開始研發,1997年推出第一代混合動力車,2005年第二代車型上市。目前混合動力許多技術豐田都申請了專利技術,是這一領域內名副其實的領軍者,這也讓別的企業在混合動力領域內不得不繞開豐田,另闢蹊徑!


雷克薩斯油電混合動力豪華SUV——RX400h

在豐田2009年~2010年的發展規劃中,新能源車已作為戰略發展重點之一。按照規劃,明年豐田計劃投放18款豐田及雷克薩斯品牌的新車型,其中有11款是混合動力車型。新一代豐田普銳斯混合動力轎車將在2009年北美車展亮相,預計將於2010年投放歐洲市場。到2020年時豐田所有銷售車型都將提供混合動力版

為了繼續在混合動力汽車的商業化方面保持領先位置,豐田正著手研發鋰離子電池,計劃從明年開始生產。與鎳氫電池相比,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無記憶性等優點。豐田計劃在2010年年初,實現混合動力車年銷量突破100萬輛的目標,將進一步加快混合動力車的普及進程。需要指出的是,豐田將混合動力作為新能源技術的核心,並不意味著完全放棄其他新能源技術路線。該公司仍在開展對電動汽車和氫燃料汽車技術的研究。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豐田將牢牢守住以混合動力為基礎的技術優勢。

在中國,豐田是最早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際企業,但由於我國缺少相關支持政策,豐田混合動力車普瑞斯的銷量一直不理想,這不得不讓豐田對旗下混合動力戰略進行調整。據悉,混合動力版凱美瑞將在2010年之前投放中國市場。

通用:插電複合動力車一馬當先、電動車技術將作為核心佔據市場

眼下,通用汽車正在遭遇百年來最嚴峻的困境,而未來新能源車型將成為通用復興之路上的有力保證。在該領域內通用發展的道路清晰明了。在08年通用百年慶典上,通用推出了雪佛蘭Volt量產車型,這是一款有電池動力,同時有後備汽油發動機及動力系統的「全級複合動力車型」。這款插入式複合動力(PHEV)車的動力來源是一組重181kg,16kWh的電池組。實驗中,Volt燃油經濟性基本上可以達到每加侖100英裡。


通用深度混合動力車型——雪佛蘭Volt

通用藉助意在藉助Volt來改變困境,重新佔據市場份額。與此同時通用在其他新能源領域內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通用北美公司副總裁馬克·拉那維曾指出,該公司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解決方案包括增程型電動車(Volt為典型代表)、氫燃料電池車、E85生物乙醇燃料車及混合動力車。通用要為為市場提供多種新能源汽車。

在中國,通用已經把這裡看成他們新能源之路的戰略要地。通用百年慶典日當天,通用宣布計劃投資總額為2.5億美元建立的通用汽車中國園區暨前瞻技術科研中心,正式在滬破土動工。而據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理甘文維透露,中國的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將是通用汽車在北美本土之外最大的新能源研發機構,並將之稱為「左右通用汽車未來發展的研發中心」,很顯然,通用已經把決定成敗的賭注押在中國。另外,雪佛蘭Volt增程型電動車預計於2011年正式在中國上市。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在全球範圍內較早引入這款新能源車的市場之一。

大眾:從清潔柴油技術、混合動力到電動車型,直至氫能源的布局

根據大眾集團已經規劃好的新能源戰略,在短期內,解決能源節能環保的基本供給方式,是進一步優化汽油機、普及推廣採用先進的清潔柴油技術。從中期規劃來講,大眾汽車正在做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或其他一些替代能源,包括生物燃料等。從遠期來看,著重氫能源的解決方案。


大眾清潔柴油車型——途銳 BlueTDI

在中國,大眾計劃將於未來兩三年內投產至少4款綠色環保車型。北進奧運期間,大眾生產了5款共計30輛新環保車型,作為奧運會「綠色車隊」使用,這些車型中的大部分將被量產投放市場。

寶馬:氫動力獨樹一幟,替代燃料、電動汽車也將成為發展的重點

作為知名的高端品牌,寶馬在新能源戰略很早就表現出了超前的思路。從1978年便開始氫動力的研究工作,是目前在這領域內做的最成熟的廠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推出的7系氫動力版華轎車,它的尾氣排放是完全無汙染的。但就現在的技術而言,氫燃料無法普及,只能尋找其他更簡單有效並且可行性強的辦法。目前,寶馬正在研究幾種不同類型的替代燃料,電動汽車和生物燃料這兩個新的研究方向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寶馬氫動力7系

寶馬總裁Norbert Reithofer曾表示,寶馬將建立一個新的被稱為「Project i」的環保友好車型發展計劃,來研製新的環保友好車型。寶馬董事會成員Friedrich Eichener也曾經表示:公司已經決定在近期生產一款電動汽車。然而寶馬的零排放汽車仍然在計劃中,並不會被擱淺,寶馬將提供一款超清潔3系車型,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應該會低於120g/km。

相關焦點

  • 寶雅新能源汽車:戰略新興產業的先鋒
    山東寶雅公司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代表企業,多年來始終秉承環保、節能的科技理念和「愛和創造」的企業理念,瞄準目標,振奮精神,求真務實,抓境界提升、抓改革創新、抓團隊建設、抓發展速度、抓規範管理、抓產品質量、抓售後服務,企業生產經營屢創新高、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市場開拓取得新突破,構築起國內一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平臺。
  • 顧建國:透視日本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
    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所以我今天我分兩塊部分,一個是從《次世代自動車戰略2010》,這個書列舉了他們日本的日本下一代汽車發展的戰略,日本經濟產業省相當於我們國家的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幾個部的合成,它全部管這些事。第二個內容就是我們看到它的新能源戰略以後,我們應該引起哪些思考?  這些內容,其中這些思考內容也看到,日本在這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還有它的成果是什麼?
  •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機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也是截至**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瓶頸之一。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汽車動力面臨電控化和電氣化兩大技術變革。  截至**國內將永磁同步電機作為重點,生產大多是「作坊式」的,大批量生產的工藝尚待改善。
  • 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汽車百年大變局
    變局之二:當今歐洲、日韓等國政府紛紛加速電動化轉型,一次次驗證十年前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的前瞻性。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過十年的規劃和培育,已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和規模優勢,中國汽車人離汽車強國的夢想從未如此近過。
  • 雲度新能源與新龍馬汽車達成戰略合作
    [愛卡汽車 行業資訊 原創]  日前,愛卡汽車獲悉,雲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新龍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福建龍巖隆重舉行。根據戰略合作協議,雲度新能源汽車和新龍馬汽車將在物流車、微客和小型貨車等車型,在市場、技術和用戶服務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兩地新能源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
  • 許阿義:城市級解決方案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擅長創立並運作商業模式和項目、及戰略規劃實施,而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運作模式上,許阿義也同樣」有一套「。許阿義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整個生態鏈上的各領域板塊集體成為最強「風口」,從車、樁、網到車用的電池等材料原件,都到了快速升溫的成長紅利期。對此,在廈洽會新能源汽車生態投資發布會上,他大膽提出並建議,政府和致力於新能源汽車生態的企業,或可通過走」資源換技術,產業換市場「的模式來共同享受這份成長紅利。
  • 遠東傳動:公司已將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作為戰略目標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日訊,有投資者向遠東傳動(002406)提問, 貴公司有沒有向新能源汽車方向轉變業務?目前產能多少?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趨勢,不要輕視。貴公司有沒有打算把研發重點轉向新能源汽車或者收購相關企業,快速融入新能源車行業中?謝謝。公司回答表示,公司已將發展新能源汽車業務作為戰略目標,把進一步提升配套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技術研發水平,生產製造能力以及市場客戶開發作為主攻方向。
  • 自主與強大,回首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十個成就
    其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突破10大產業領域之一,規劃目標在2020年打造成為5大10萬億產業。總體來看,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增速依然位居眾多產業前列,潛力巨大。進入網際網路大爆發式發展時代以來,國內湧現出一批優秀的自主網際網路、IT等產業鏈企業,包括百度、騰訊、華為、阿里巴巴等在內,目前國內在移動智能互聯等方面具備國際先進水平,並逐步引導全球化的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為上述領域進入汽車行業提供絕佳的路徑和橋梁。發揮新能源汽車國內的市場紅利、產業先發優勢和國家戰略、地方扶持,結合不同行業優勢資源,近年來國內的企業跨界發展和融合協作,取得顯著成績。
  • 萬潤助力福建公交領域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進入快車道
    會議邀請了福建省經信委、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福州市經信委、福州市投資促進局、福州市高新區管委會、福建省各公交公司領導、北京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英國蘭考斯特大學、福建省公交協會、福建省汽車協會、福建省各整車企業共同參會。  作為主要承辦單位之一的萬潤新能源,憑藉公司創建三年來的不懈努力,在創新驅動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 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2)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等亂象。3)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支持優勢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 原文對比徵求意見稿差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加快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下同)產業創新發展,促進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方向戰略轉型,持續增強新能源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結合我省實際
  • 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一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銷量首現負增長,另一邊德國提高新能源汽車補貼、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從1885年卡爾·本茨發明第一臺現代汽車以來,汽車產業從未像今天一樣成為如此多技術變革的交匯點,涉及能源、交通、通信、計算機等諸多行業。汽車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浪潮開啟,百年汽車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大洗牌。
  • 2020年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新能源汽車存在的瓶頸    3.7.3 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    3.7.4 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技術瓶頸  3.8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對策及戰略    3.8.1 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對策    3.8.2 新能源汽車科技發展策略    3.8.3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戰略選擇    3.8.4
  •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全解讀
    推動完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管理相關法規,建立健全殭屍企業退出機制,加強企業準入條件保持情況監督檢查,促進優勝劣汰。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支持優勢企業兼併重組、做大做強,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二是健全政策法規體系,落實新能源汽車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服務等措施。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科學布局、加快建設,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
  • 發展新能源汽車 中國向左印度向右
    中國的汽車產業雖然規模很大,但國際競爭能力低於印度;中國汽車產業整體上比印度汽車產業更高的競爭能力,但競爭的優勢體現在產業總體上,並沒有體現在領先企業上。在企業規模、體制機制與國際化等方面所展示的國際競爭潛力上,印度並不低於中國汽車企業,甚至還有超越之勢。
  • 昕悅欣新能源汽車技術總監走進重慶萬通汽車學校
    楊總監首先從新能源的宏觀發展趨勢入手向同學們介紹了新能源發展現狀、未來戰略規劃以及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國際競爭力和核心技術攻關工程,開拓了同學們的眼界,豐富了汽車新能源知識。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舉措。
  • 下一個十年,新能源汽車如何發展?
    來源:中國能源報文丨本報記者 盧奇秀經過十年高速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去年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今年更是開局不利,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上下遊企業的產銷計劃,行業遭受重創。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張永偉進一步表示,整個新能源汽車體系,無論是電池還是整車企業的能力建設都有了大幅進步。然而,去年7月對我國新能源車企而言是一個拐點,受補貼退坡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踩下高速發展的剎車,市場持續低迷,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全產業鏈遭受重創。
  • 2020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金壇茅山峰會召開
    專家建言獻策指明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 在15日上午的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在主旨演講中提出,為推動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他建議「三減兩還權」,即減電、減重(減續駛裡程和最高車速,採用輕量化技術)、減車(推廣網聯化、共享化);市場決定權還給市場;產品決定權還給企業。
  • 國內新能源汽車究竟有多強?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告訴你答案
    僅僅幾年時間,中國新能源汽車急速發展,帶來領先世界的突出成績。而在這成績背後,離不開的是國內各大供應商的支持。而最近,2018年度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公布,當中就有不少是新能源汽車的零配件供應商。(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天能動力天能動力是目前國內營收最高的中國電池企業,天能是國內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最早產業化、產品線最全、產銷量最大的企業,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和新能源材料產業化。除此以外,天能動力還涉足到電池回收板塊。
  • 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啟動 二十餘家創新龍頭企業籤約入駐
    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規劃效果圖 小鎮聚焦汽車創新產業,圍繞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兩大方向,大力發展新能源整車、核心零部件、車聯網,以及與之關聯的雲計算、大數據等科技產業,打造集新能源汽車一方面,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世界第四大灣區增長極,擁有珠三角汽車產業集群基礎優勢,2016年集群汽車工業總產值超過6728億元,廣東省汽車產量即逾280萬輛,居全國之首。 另一方面,世界汽車行業格局面臨重塑,傳統燃油車步入禁售倒計時。許多國家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在新能源、智能網聯產業加快產業布局,搶佔新一輪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