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九華山 大願菩薩 金地藏 竟然是個外國人

2020-10-03 無心為本

佛教聖地九華山,已經仰慕已久。走完黃山、宏村、西遞,這次安徽之行勢必要來九華山走上一遭。

九華山大願文化園,距離酒店不遠,出的門來,遠遠便望見一尊金光閃閃的佛像,一打聽,方知是地藏王菩薩的金身塑像。走到近前,只覺氣勢恢宏,肅穆、尊貴的氣息撲面而來,地藏菩薩露天銅像高達99米,與九華山九十九座山峰、金地藏(金喬覺)享年九十九歲的寓意相一致。

迎面有五座橋,據說叫五通橋,能夠感知人的前世今生,可以擺脫世俗間的束縛,神通廣大。

去過北京,也見過金水橋,這個橋的建築有點類似金水橋,造型是十分的漂亮。

這裡的廣場很大,還有一座巨大的牌坊。牌坊上刻有「芬陀普教「四個字,據說是乾隆皇帝親筆御賜。芬陀就是白蓮花,」芬陀普教」意即佛光普照,廣施教義。後面還有幾個造型各異的牌坊。

這裡還有一個暗紅色地磚鋪地的袈裟廣場。

袈裟覆地本是一個傳說,傳說有人當初布施一塊地給金喬覺建寺院,金喬覺說,只需展開袈裟大的一塊地即可,答應之後,金喬覺隨手一抖,袈裟竟覆蓋了整個九華山。由此九華山而成佛教聖地。

兩邊的壁畫精美。引人注目的是有兩隻動物,名叫諦聽,是地藏王菩薩的坐騎。

傳說地藏菩薩降誕為新羅國王族(今朝鮮半島),姓金名喬覺。出家後來到中國九華山潛修多年。於99歲時圓寂。三年後肉身不腐,容貌如生,「金鎖骸鳴」。其弟子和廣大佛教徒把他看成是地藏菩薩應世,尊其為金地藏,並在神光嶺建塔供奉。從此金喬覺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的地藏菩薩,而九華山也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景區處於靈山秀水之間,融人文與山水於一體、匯現代與古樸為一爐,宣揚地藏文化,值得一遊。

文中圖片均為本人實地拍攝

相關焦點

  • 探尋九華山 造訪大願菩薩 原來他還是一個外國人
    九華山大願文化園,距離酒店不遠,出的門來,遠遠便望見一尊金光閃閃的佛像走到近前,只覺氣勢恢宏,肅穆、尊貴的氣息撲面而來,地藏菩薩露天銅像高達99米,與九華山九十九座山峰、金地藏(金喬覺)享年九十九歲的寓意相一致。迎面有五座橋,據說叫五通橋,能夠感知人的前世今生,可以擺脫世俗間的束縛,神通廣大。
  • 九華山金地藏考略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相傳唐代新羅國僧人金喬覺至此宣化,所以九華山歷來就被人視為佛教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繼而形成了以九華山為中心的地藏信仰,在海內外享有盛名。而筆者認為,九華山「金喬覺」只是一個文化符號,其並非是新羅僧金氏的真實身份。
  • 朝聖神秘的九華山肉身菩薩
    這種身心的變化,是無比複雜而神奇的,戒定慧之所燻修,是佛教對肉身菩薩現象的基本解釋。嚴謹的修持,是肉身不爛的主要原因。在教內,修持嚴謹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肉身菩薩為什麼這樣少呢?這與修行者的願心有直接的關係。許多高僧在圓寂時,囑咐將遺體火化。我曾問過一位公認的高僧,問他往生後是否保留遺體,他說:「四大皆空,不著於相,留個臭皮囊幹什麼?」這是大多數修行者的觀點。
  • 地藏王菩薩道場九華山
    九華山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蓮花,唐天寶年間(742~756)改名九華山。九華山以地藏菩薩道場馳名天下,享譽海內外。公元719年,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駐錫九華,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因金大師行持及眾多跡象,僧眾認定他即地藏王菩薩化身應世,九華山遂闢為地藏菩薩道場。
  • 九華山何以吸引天下信眾虔誠朝山?一一九華山叩拜地藏菩薩紀事
    九華山何以吸引天下信眾虔誠朝山? 一一九華山叩拜地藏菩薩紀事曾祥裕 曾海亮9月16日,農曆七月二十九,是地藏王菩薩聖誕日。清晨,我洗淨後虔誠向地藏菩薩上香叩拜。之後我在佛樂伴隨下靜心品茶,腦海浮現我上九華山叩拜地藏菩薩的往事。地藏王菩薩也稱地藏菩薩,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 內地最大 九華山建成99米高菩薩銅像
    備受海內外關注的九華山高99米地藏菩薩露天大銅像,主體工程已經全面竣工,將於9月對海內外遊客和信眾開放。大銅像「厚重莊嚴、和諧慈祥、神形兼備」,成為九華山莊嚴佛教道場、提升佛教名山地位的標誌性建築。
  • 九華山的「肉身菩薩」到底有多神?
    在佛舍利中,有一類被稱作肉身菩薩。這種神秘的現象,在安徽九華山頻繁出現。肉身菩薩到底是什麼?為什么九華山有肉身菩薩不斷出現?肉身菩薩是怎樣形成的?|佛門所謂的「肉身」及「全身舍利」,是指「即生證得菩薩境界,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者」。「舍利」是梵語,譯為「靈骨」或「堅固子」,由戒定慧之功德而修成。「舍利」可分為「碎身舍利」和「全身舍利」。前者是佛、菩薩、羅漢、高僧等圓寂後火化所形成的結晶體。
  • 歷年七年始完工,99米九華山露天地藏菩薩大銅像創世界紀錄
    到安徽九華山吧,這裡有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地藏菩薩大銅像,他背靠九華諸峰,為比丘相,右手持錫杖,左手持摩尼寶珠。面向西北方,端莊慈祥地凝望眾生。地藏菩薩露天銅像高99米,與九華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歲的寓意相一致。地藏王聖像景區的建築物古樸雄偉,尤其是各個牌坊,彰顯佛門聖地的大氣。
  • 【旅行印象】行願九華山
    捨棄榮華,看淡名利,與青燈古佛為伴,為眾生求佛報,這需要多大的信念和願力。我們信地藏王菩薩,正是緣於他的大願與大孝。"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以前讀《地藏王菩薩本願經》,總感覺晦澀難懂,今天在九華山,在地藏王菩薩的道場,看著眼前這麼多虔誠的信眾,似乎明白了些什麼?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閒,而勞攘者自冗。
  • 這個菩薩竟然是朝鮮的王子?他的袈裟竟然比九華山還大!
    地藏菩薩竟然是新羅國的王子,皈依佛門之前,俗名叫金喬覺。那麼他怎麼會來中國呢?地藏和尚到了大唐之後就拜訪各大名山古寺,果真令心中的迷霧驅散了不少。說到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呢,話說地藏和尚在九華山中苦修時,吃的是白土,喝的是溪水,生活異常艱苦。有一位諸葛老者得知他是新羅國的貴族,遠來大唐求法,就發心想為他修個道場。建造寺廟必須得到九華山閔山主的布施,這個閔山主信佛,就問地藏和尚:「高僧,你要我布施多少土地呀?」地藏菩薩回答說:「不需太多,一袈裟足以」。
  • 農曆7月30日地藏聖誕│地藏菩薩誕辰來歷之「金地藏肉身成道」!
    地藏菩薩誕辰,在傳世佛經中似無記錄,但是民間相傳,農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菩薩誕辰,這裡面有一個傳奇故事——金地藏肉身成道的故事。佛陀住世時,有四大菩薩協助應化人間,他們分別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悲觀音、大願地藏。 直到佛陀滅度後,他們還是本著那分悲智願力,不斷在人間顯跡、救度眾生。
  • 九華山建成世界佛教文化觀光勝地的優勢及建議
    唐開元末,金喬覺渡海東來,入唐求法,卓錫九華,居巖洞,食白土,苦行修道,廣度信徒。至德初(約757),山下諸葛節等長老見這位外國和尚如此虔誠苦修,深為感動,捐資購釋檀號舊寺故址為金僧建寺,並延原名為「化城寺」。貞元十年(794),金地藏圓寂,跏趺石函;三年後,肢體柔軟,骨節有聲,顏貌如生,眾僧視為地藏菩薩靈跡示現,故尊為「金地藏」,在神光嶺建塔供奉。
  • 九華山的神奇傳說——帶你一起了解九華山
    根據金喬老的行持及眾多跡象,僧眾認定他即地藏菩薩化身,遂建石塔將肉身供奉其中,並尊稱他為「金地藏」菩薩。九華山遂成為地藏菩薩道 場,逐漸形成與五臺山文殊、峨眉山普賢、普陀山觀音並稱的地藏應化聖地。九華山文化底蘊深厚。晉唐以來,陶淵明、李白、費冠卿、杜牧、蘇東坡、王安石等文壇大儒遊歷於此,吟誦出一首首千古絕唱,黃賓虹、張大千、劉海粟、李可染等 丹青巨匠揮毫潑墨,留下了一幅幅傳世佳作。
  • 佛教:九華山與地藏菩薩,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盡令六道眾生解脫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苦薩受此重任,便發下誓言,要眾生度盡方始成佛:「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為地藏此願至大,所以又稱「大願」菩薩。又因地獄眾生,最為難度,於是地藏又常住地獄,拯救眾生,民間也稱他為幽冥教主。地藏菩薩的信仰北朝時已經傳入,隋唐時期逐漸興盛。九華山,原來稱九子山。
  • 佛教:九華山與地藏菩薩的信仰,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地藏苦薩受此重任,便發下誓言,要眾生度盡方始成佛:「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因為地藏此願至大,所以又稱「大願」菩薩。又因地獄眾生,最為難度,於是地藏又常住地獄,拯救眾生,民間也稱他為幽冥教主。地藏菩薩的信仰北朝時已經傳入,隋唐時期逐漸興盛。
  • 地藏王菩薩的肉身原來在九華山,吸引全世界信徒前來朝拜
    安徽九華山有條天上的街市-九華街。九華街因附近寺院眾多,香火鼎盛而興起。在九華街,最著名的大殿莫過於地藏王菩薩的正殿-肉身寶殿。從九華街中心出發,徒步約15分鐘-20分鐘左右便可以抵達肉身寶殿。肉身殿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亦稱作地藏塔,九華山是與金地藏,金喬覺的名字分不開的。金喬覺為古新羅國僧人,生於公元696年,圓寂於公元794年,俗稱金地藏。金喬覺在24歲時削髮為僧,攜白犬「善聽」,從新羅國航海到江南登岸,經南陵等地上九華山。金喬覺來山後,居住在東岸峰的巖洞裡(後人稱之為「地藏洞」),過著十分清苦的禪修生活。
  • 為什麼稱九華山為地藏菩薩道場?
    九華山曾經是道教的福地,然而在東晉時期,杯度禪師在此建立了第一座佛教寺廟:化城寺。據《宋高僧傳》記載,在唐朝開元年間,新羅國的王子金喬覺剃度出家,法名:地藏比丘。他為了學習佛法,不遠千裡來到九華山,被九華山的幽翠環境所吸引,於是決定在此學習修行。
  • 安徽有個佛教景區—九華山,內有千年不腐爛的肉身菩薩,風景如畫
    中國是一個佛教大國,人口眾多,分布著大量的佛寺、佛像等建築,如白馬寺、樂山大佛等,都是著名的佛教景觀,但是在數量巨大的佛像中,卻有一尊非常神奇的佛像,它是由僧人圓寂後的身體製成,被稱為佛像,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
  • 學佛者必去:佛教四大名山——「九華山」
    九華山,古稱陵陽山、九子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佛教四大菩薩當中的「地藏王菩薩」的應化道場,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境內。地藏王菩薩是佛教中大願大孝的代表,地藏菩薩曾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 九華山99米大銅像「開口說話」,(看到即是福,轉發功德無量!)
    九華山99米大銅像「開口說話」,(看到即是福,轉發功德無量!九華山99米銅像 施工過程及竣工後實拍震撼人心!建成後聖像主體高99米,與九華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歲的寓意一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地藏菩薩大銅像,通高139米,地藏菩薩手持的錫杖,高109.9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