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久等啦,小熊下午茶的下篇終於來了。
「下午茶的下篇其實拖了好久,一直沒想好如何開頭,然後……就一直厚著臉皮被催稿。好啦,言歸正傳。接下來,請跟小熊一起來下午茶吧,希望在這個忙碌的春日,給大家帶來一絲小愜意。」
—— 小熊
因為宜家,大家都知道瑞典有瑞典肉丸和瑞典肉桂卷,那你知道Semla嗎?在Elva介紹給小熊之前,小熊也不知道瑞典的這道傳統甜點。Semla是一款肉豆蔻味的奶油小麵包,在中央填上濃鬱的杏仁醬,再擠上滿滿的鮮奶油,蓋上三角形的小蓋子,風味非常獨特。Semla是在「懺悔星期二」吃的甜點,這天是基督教歷中40天大齋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二,而恰好當天吃的美食又富含脂肪和高熱量,因此瑞典人又將「懺悔星期二」稱為「Fettisdagen」 (Fat Tuesday)。「懺悔星期二」處於二月中旬與三月第一周之間,但聖誕節後不久,一直到復活節,麵包房都會供應Semla。
既然是瑞典的傳統甜點,搭配的道具自然也來自瑞典。這套Emma系列出自瑞典的三大陶瓷工廠之一的Gustavsberg,器型是Stig Lindberg在1971年的設計,Stig.L是小熊最喜歡的瑞典設計大師。Emma的圖案設計師是Paul Hoff,1971-1977年生產。
剛才提到了小熊最喜歡的瑞典設計大師Stig Lindberg,小熊收藏的Gusatavsberg的中古全是他的作品。這套Spisa Ribb系列是Stig.L最知名的設計之一,也是因為這個系列,讓小熊逐漸認識了Stig.L。
甜點是大黃撻配手衝咖啡。很多人不知道大黃是什麼,其實大黃長得不像水果,看上去有點像紅色的芹菜杆,生吃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反而熬成果醬後大黃獨特的風味就顯現出來了。酥脆的的撻皮抹上新鮮的大黃果醬,加上金寶酥粒,趁熱食,配上一杯好咖啡,這滋味~
某個陽光很好的下午,用Imperial Keemen拼配Harmutty(Assam)煮了豆漿紅茶,因為想要保留Keemen淡淡的煙燻感,所以選擇了豆漿鍋煮,牛奶會將煙燻感掩蓋。茶杯來自Stig.L設計的Adam系列(1954~1974)。
這款甜點在小熊下午茶的上篇介紹過了,芬蘭的詩人蛋糕Runeberg’s Cupcake。小熊很喜歡這張照片,一是因為顏色特別好看,二是因為難得將Stig.L的作品一起擺出來。
這張照片其實不是下午茶,是某天下班後的晚茶,大家從光線上就能看出。因為小熊是攝影門外漢,又是手機黨,在沒了白天自然光的情況下,拍出來的照片基本就成渣了…… 放在這裡的原因,一是企鵝主編的強烈要求,主編真的很喜歡這款綠葉呢,也很符合最近春天的感覺,二是因為這款也是Stig.L的作品,作為小熊最喜歡的瑞典大師的作品,真的不捨得不放。
晚茶為王德傳的阿里山烏龍,甜點為PH馬卡龍。
美國山核桃,配咖啡。道具來自瑞典Rorstrand,Sundborn系列。Rorstrand也是瑞典三大陶瓷廠之一。這款Sundborn系列是設計師Pia Ronndahl 1993年的設計,至今仍在生產。這是小熊最早收藏的北歐餐具之一。
養生的紅棗桂圓茶裝在Sundborn系列的碗裡。
奶油蛋糕三明治。盤子來自Rorstrand 的Mon Amie系列,這款圖案設計最早於1952年開始生產,至今仍在生產,可以說是Rorstrand的經典圖案之一。小熊這款是新品,中古盤的器型與之不同。
胡蘿蔔蛋糕,配紅茶。杯子來自丹麥的RoyalCopenhagen,Blue Fluted唐草系列,杯子蛋糕盤來自同品牌的Princess Blue公主藍系列。
RC的唐草系列是歐洲最著名的釉下藍彩招牌之一,唐草圖案是丹麥皇家哥本哈根瓷廠的創業作之一,早在1775年便開始投入生產,至今不衰。即便到了如今高度量產的時代,唐草系列依舊堅持全套手工。這兩件均是在丹麥生產的中古品,底部會打上Denmark的字樣,目前RC 90%的生產力已遷移至泰國。對RC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Chienlc的新浪博客了解更多。
微熱山丘的鳳梨酥,和紅茶來自有140年歷史的日本奈良老店。杯盤均是RC的Princess Blue系列。
這套RC是泰國生產的新品,其實小熊從未深入研究過瓷器的製造工藝,現在只從個人使用體驗來講,泰國產的新品整體較為厚重,釉色上的不夠好,喝完紅茶後容易留茶漬不易清洗;而之前收的丹麥產中古,整體感覺非常通透,拿在手上輕盈,釉色也好,即使喝完咖啡沒有立即衝洗,過會用水一衝就乾淨了。這裡又不得不感嘆小熊的運氣,其實那兩套RC的中古杯是小熊第一次收北歐道具,那時候什麼也不懂,竟然誤打誤撞收藏到了它們,這應該就是所謂的緣分吧!哈哈~
鄉村蘋果派,搭配奶茶。這款杯子同樣來自Royal Copenhagen,Domino系列。設計師是Annie Marie Troll,1970年開始生產。該系列的設計曾分別在1971年的Faenza和1973年的Jablonic上獲得設計金獎。
記得去年6月1日魚兒舉辦的私人收藏展上,在一群Arabia杯子中遇到了它。第一次看到這隻杯子,小熊就它吸引了(別懷疑,熊就是質樸黨,外加大地色忠粉),拿在手上更是愛不釋手,瓷感很溫潤,且手感非常好。查看底部logo才意外發現竟然是RC。一直以來對於RC的印象都停留在唐草、丹麥之花等風格上,完全沒想到RC還有這種風格的設計。
去年夏天的冰奶茶,做法來自山田詩子(日本漫畫家創立的紅茶品牌)的紅茶書。玻璃杯來自芬蘭品牌Iittala, Sarjaton系列。
Iittala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一個小鎮上成立,至今已有131年歷史,這個名叫iittala的小鎮以製作全世界最好的玻璃聞名。芬蘭人說,先看到Iittala的杯子,才喝水。
香草巴菲、無糖酸奶、覆盆子果醬和櫻桃。杯子來自Iittala Ultima Thule,極凍系列。
紅豆麵包、酸奶和冰抹茶拿鐵。記得非常清楚,紅豆麵包純屬被三西姐誘惑而臨時起意,立馬熬了蜜紅豆,做了這麵包。紅豆和抹茶永遠是絕配,這一紅一綠無論在顏色,還是口味上都相得益彰,兩者總是相伴出現。做麵包剩下的蜜紅豆用來拌無糖酸奶十分不錯。酸奶碗來自Iittala, Kastehelmi系列。
小熊也不是每天的下午茶都很豐富,甜點也只能是周末才有空做,如果當天正好很忙,那就簡單點吧。對小熊而言,下午茶已經是一種習慣了,到點了就需要補充能量(已經形成固定生物鐘有木有),工作日也一樣。
希望這些下午茶帶給小熊的美好感受,同樣也能讓每一個看到的人感受到。
(圖/文 小熊)
在上一期|小日子| 小熊帶來了她的下午茶上篇,這段時間,我們都比較忙,因為都是喜歡工作與生活平衡的人,除了工作,各自在生活中又有很多「小坑」要填(PS. 「小坑」就是我們的小興趣小愛好,以及平時看各種器具、設計品種下的草,我們一邊填著「坑」,一邊還在不斷「挖坑」,心裡頭是開心的),所以,小熊在我幾次厚著臉皮拐著彎兒的催稿下,一得閒就發來了這下篇,我無以為報,只有將她的下午茶都完滿呈現出來,以不負她的美好。
至此,兩期|小日子|小熊下午茶已經完整呈現,從上篇的芬蘭設計到下篇的瑞典、丹麥設計,可以看到小熊對於北歐器具發自內心的喜愛,更讓我佩服的是,她不僅會用它們,更會花心思去了解去研究。
「好器物遇到好主人,被用心地用起來,才是實現了設計師設計出它們的初衷」,這句話,是我為小熊下午茶寫的卷首語,作為結束語,我想說:
去喝杯心儀已久的下午茶吧,莫負春光。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小日子|小熊下午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