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洋垃圾」半年了,日本塑料垃圾堆積成山,從業者拒絕收購

2020-12-18 愛唐小生

自2018年1月起,中國開始全面禁止從國外進口24種「洋垃圾」,如今時間已經過去將近半年了,禁收洋垃圾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以美國為例,廢棄物處理成本飆升,回收業面對堆積如山的廢料,無力處理,只好付錢運往掩埋或焚化廠,損失慘重。澳大利亞的垃圾分類回收政策一直被外人所稱讚,但是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澳大利亞的垃圾在此前也是運往中國幫助「消化」。同美國一樣,洋垃圾被禁後,澳大利亞的垃圾回收業同樣遭到了打擊,由於垃圾處理成本太高,導致澳大利亞街頭社區一度垃圾成山。

而如今,日本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日媒稱,日本各地現在充斥著塑料垃圾。原因在於曾經的廢舊塑料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國實施了進口限令,導致日本的循環利用根本趕不上趟。

眾所周知,在被禁的24種洋垃圾中佔比最大的就是塑料垃圾,從1950年人類開始大量製造塑料製品以來,每年產量已從約200萬噸,暴增至2016年的3.5億噸。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的數據,2015年全世界超過70%的廢塑料和37%的廢紙都出口到中國。日本的這一比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75%和45%。

據日本《產經新聞》最近報導,「已經到了極限了。」一位關東地區從事廢舊垃圾處理行業的社長發出了悲鳴。塑料飲料瓶、食品包裝、晾衣架……他的回收站內堆放的塑料垃圾高達5米,已經到了超過廢棄物處理法規定的保管基準的危險級別。

此前,這位垃圾回收人員會從便利店、街區、企業收購廢舊的飲料瓶,然後再將其賣給中國背景的出口商。每個月的出貨量基本都保持在3500噸左右,但是自從去年年底中國禁運洋垃圾後,這些塑料垃圾在日本就失去了容身之所。日本的垃圾處理行業眼下已經不再購買新的垃圾,甚至反過來付錢給能夠把垃圾取回去的人,以此控制垃圾繼續增加。

由於傳統的垃圾回收從業者已經沒有足夠多的空間容納新的垃圾,日本關東地區的垃圾處理成本急速攀升。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從國際垃圾市場大量收購可利用資源類垃圾,最主要的就是塑膠垃圾,以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這些「洋塑料垃圾」往往被製成新的塑料製品和化學原料,聽起來似乎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但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貓膩,為什麼這麼好的事情那些發達國家不去做而偏偏要賣給中國呢?

其實,這些漂洋過海而來的洋垃圾並不單單只是廢物利用那麼簡單。進入中國的洋垃圾主要包括廢礦渣、廢催化劑、廢輪胎、廢電池、電子垃圾等工業廢物,以及舊服裝、建築垃圾、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和危險性廢物等,這些難以大量回收利用的垃圾經過「有意」的包裝,堂而皇之的進入了我們的周圍,大量的汙染了環境。

其次,以洋垃圾為原料的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不少為「散、亂、汙」企業,汙染治理能力低下,多數甚至沒有汙染治理設施,加工利用中的汙染排放嚴重損害當地生態環境。洋垃圾攜帶的病毒、細菌等有毒有害物質可能直接感染從業人員。

所以說,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沒有閒心也沒有義務再做發達國家的「垃圾場」。

相關焦點

  • 被中國拒絕的「洋垃圾」被印度接管,現在成什麼樣了?
    事實上在這樣的經濟發展背後,有許多問題在不斷被放大,這是需要承認的,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汙染、食品衛生、城市規劃都有一定的不足,也受制於一定時期的發展,接手了很多髒活累活,比如「洋垃圾」問題。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進口國,由於垃圾處理的繁瑣和麻煩,以及垃圾處理背後的環境汙染和勞動力問題,許多發達國家會將垃圾運輸到垃圾處理率低的國家,比如瑞典有北歐最大的垃圾焚燒廠,所以很多國家會把垃圾運到這裡處理,中國也是,勞動力成本低,而且國外垃圾裡有很多可回收的東西,所以很多國家也會把國外垃圾運到中國,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你應該會看到很多90年代的垃圾收集者
  • 俄媒:日本各地疲於應付塑料垃圾
    俄羅斯「今日俄羅斯」10月21日文章,原題為「中國停止進口全球垃圾後,日本發現自己被埋在廢舊塑料中」。自中國停止進口洋垃圾後,全球多國開始受困於廢料不斷增多。日本成為最新一個報告回收產業正不堪重負的國家。就在去年,日本還把其150萬噸塑料垃圾中的約一半輸出到中國。
  • 中國拒絕進口 日本塑料垃圾堆成山
    據參考消息援引日媒報導,因為曾經的廢舊塑料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國實施了進口限令,日本的循環利用根本趕不上趟,導致日本各地現在充斥著塑料垃圾。另一方面,世界範圍內也在廣泛開展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加強監管措施等運動。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2日報導,「已經到了極限了。」一位關東地區從事廢舊垃圾處理行業的社長發出了悲鳴。
  • 中國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韓國垃圾堆積成山,美國道出重要原因
    在中國全面限制「洋垃圾」入境之後,許多國家算是遭了秧,其中,韓國就是現目前最慘的一個。據悉,日前韓國已經陷入到了「垃圾危機」之中,其國內部分城市的生態環境,遭到了重大汙染。對於韓國深陷「垃圾危機」的事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月3日就報導稱,韓國之所以會陷入「垃圾危機」,主要就是中國全面限制「洋垃圾」入境,以及其國內不良奸商非法經營引起的。據悉,在中國全面限制「洋垃圾」入境之後,韓國不少的「有識」商人,就發現了巨大的商機。以往韓國在處理國內垃圾時,只需要低價出售他國就行了,現在卻受到了很大阻礙,這讓處理垃圾的成本暴漲!
  • 2021年1月1日起,洋垃圾全面禁止入境
    2018年4月, 澳大利亞某電視臺節目深度調查中國禁止進口「洋垃圾」後,澳大利亞的垃圾回收狀況,結果令人震驚:全國的塑料廢物開始堆積;垃圾回收系統瀕臨崩潰;澳大利亞已經快被垃圾淹沒了……垃圾問題甚至引發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作為全世界人均產垃圾量第二高的國家,澳大利亞平均每人每年製造垃圾達1.1噸。其中大部分可回收垃圾賣給了中國。但政府不敢告知納稅人。
  • 印尼向歐美退回49箱「洋垃圾」的同時,正在吸收日本的垃圾處理技術
    印度尼西亞7月2日表示,印尼北部巴淡市海關將把49個裝有有毒廢棄物和垃圾的貨櫃退回美國、澳大利亞和部分歐洲國家。據《雅加達郵報》報導,印尼環境和林業部此前表示,五個裝有「洋垃圾」貨櫃因含有塑料垃圾已被退回美國。
  • 大陸拒絕「洋垃圾」 臺灣接收英國廢塑料量飆升10倍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拒絕「洋垃圾」,令英國回收業者恐慌。據臺媒轉引環保類雜誌《Resource》報導,這些「洋垃圾」因此轉往馬來西亞、泰國與臺灣等地,其中出口到臺灣的增加10倍之多。報導稱,以往,英國將無法自行回收的廢棄物送到大陸。不過今年,大陸開始拒收,這些數量驚人的廢棄物只好轉至臺灣地區,還有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
  • 被中國拒收的「洋垃圾」,悉數被印度自信接盤,現狀變咋樣了?
    ,並且對洋垃圾中不乏有著很多可以回收的東西,所以不少的國家也會將「洋垃圾」運到中國,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應該可以看到90年代許多在外收集垃圾的人士,他們其實就在垃圾處理廠內工作,處理大量的「洋垃圾」。只不過雖然這些洋垃圾可以帶來幾十甚至上百億的美元收益,但背後帶來的環境問題其實是無法用經濟密布的,所以在中國處理洋垃圾的這麼多年中,中國的環境問題不斷加重,帶來了人們患病機率的提高,帶來了土地肥力永久失效的問題,所以中國在18年1月就實行了禁令,開始進口國外進口的24種「洋垃圾」,拒絕在幫助世界其他國家處理他們的垃圾問題,家中自己的負擔。
  • 從我做起|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
    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平時你會買塑料瓶裝水或飲料解渴嗎?會喝塑料吸管的奶茶嗎?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會如果經常使用塑料瓶喝水那麼你可能每年的攝入高達9萬個「微型塑料顆粒」!大部分廢棄的塑料垃圾只能通過焚燒和填埋的方式來處理,最終會有超過2000萬噸的塑料垃圾不經處理直接丟棄,這些垃圾在風力的影響下進入河流,然後匯入海洋。
  • 繼洋垃圾禁止令後,他國是怎麼處理洋垃圾的?
    進口洋垃圾要知道,在我國發展初期,科技不發達,又奈何自己也沒有技術指導,當我國向他國去學習的時候,他國又不願意直接將技術分享給我國,因此,我國在當時不得已下了一個舉措,便是進口其他國家的洋垃圾,在進行研究,這不僅消耗我國大量的費用,而且我國也間接的幫助他國清理了大量的垃圾,從而導致我國的環境逐漸變得緊迫,因此,當我國有了自己研究的核心科技時
  • 中國正式封殺24類「洋垃圾」!整個歐美慌了 德國如今也慘遭垃圾山...
    」的行動再次收緊了對洋垃圾的督查;- 2017年7月,中國政府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不再接受包括廢棄塑膠、紙類、廢棄爐渣與紡織品等在內24項固體垃圾;- 2018年1月1日,「洋垃圾」禁令正式生效- 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對美國和歐盟一些垃圾出口大國而言,大量垃圾突然沒有了「接盤俠」,垃圾無處可去的恐慌已經迅速蔓延和發酵
  • 「垃圾靈魂」比荼毒生靈的「洋垃圾」更可怕
    更可笑的是,有美國官員竟然指責中國停收「洋垃圾」。美國官員3月23日在世貿組織貨物貿易理事會對中國決定停止接收「洋垃圾」表示關切,並稱中國限制進口可再利用商品嚴重幹擾了全球廢舊物資供應鏈。中國似乎正在違反世貿組織義務,區別對待國內和國外垃圾產業並採取過度貿易限制政策。美方要求中方立即停止實施有關措施。
  • 不絕對不知道——洋垃圾走私的N個秘密通道
    至於數量巨大的5萬餘噸廢塑料,「統計的是該團夥2012年到2017年的走私貨值,實際查獲的洋垃圾數量沒那麼多。」這也是海關通報中「查證」與「實際查獲」的區別。除向拱北、黃埔、深圳海關發函外,記者還聯繫了青島海關、上海海關以及海關總署。深圳某進口清關公司員工蕭潔(化名)明顯感受到,最近海關對所有進口塑料類產品檢查非常嚴格,頻繁抽檢。
  • 中國禁收洋垃圾後:韓國垃圾成山 還有人打起來了
    去年7月,中國政府宣布,為了解決國內的汙染問題,2018年1月起開始禁止從國外進口24種「洋垃圾」,包括生活來源廢塑料、釩渣、未經分揀的廢紙和廢紡織原料等高汙染固體廢物。1日上午,首爾市龍山一小區,塑料垃圾被成堆棄置據韓聯社報導,中國拒收「洋垃圾」後,韓國首都圈(首爾、仁川、京畿道)的絕大部分垃圾清運、分類公司以無利可圖為由,宣布從本月起,不再回收PET塑料瓶、白色聚苯乙烯餐盒,這一舉動,讓那些跟他們籤訂垃圾回收協議的小區遭了殃。
  • 中國一聲令下,自由女神像要被垃圾「埋」了!
    2017年7月,中國的一紙禁令讓很多國家心頭一緊——從2018年1月1日起,中國拒絕進口4大類共24種洋垃圾,分別是來自生活的廢塑料(8種)、未經分揀的廢紙(1種)、廢紡織品原料(11種)和釩渣(4種)。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北極星固廢網  來源:《環境保護》  作者:李歡 史文卓 王菲菲 沈茜 賀亞楠 鄧義祥 雷坤 李道季 安立會  2020/12/11 13:47:05  我要投稿
  • 溫嶺:礁山港 洋面多垃圾
    但是,最近有漁民反映,礁山港洋面上漂浮物隨處可見。這些被廢棄在洋面上的垃圾,不僅堵住了漁船的出路,還汙染了環境,影響了礁山港疏浚工程的進度。   驅車四十分鐘之後,記者來到了礁山港松寨村碼頭。遠遠望去,只見洋面上漂浮著許多塊狀東西。走近看,原來是大塊大塊的泡沫,隨著由南向北的風飄向遠處。碼頭上垃圾遍地,其中泡沫和木條佔了多數。一說起礁山港的垃圾,這裡的漁民無人不知。
  • 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尤其是垃圾方面,許多人更是會亂丟亂棄,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差,其中海洋生態環境就是被汙染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之一,而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的垃圾中又以塑料垃圾為最。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些海洋塑料垃圾最後會去往何方呢?按照人們普遍的常識來看,大多數人會認為這些塑料垃圾會隨著水流不斷漂浮,直至到達另一片陸地後才會停止。
  • 日本探索重構塑料垃圾循環體系
    在G20大阪峰會上,成員國還就塑料垃圾處理議題展開討論,各方就「大阪藍色海洋願景」達成共識,同意到2050年將海洋塑料垃圾減為零。日本是塑料垃圾製造大國,其塑料生產量居世界第三、人均塑料廢棄量排名世界第二,理應更加重視塑料垃圾問題。但是,日本的塑料垃圾處理卻長期依賴海外出口,循環再生體系已變得脆弱。日本直麵塑料垃圾處理危機,構築新的循環再利用體系,將成為日本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 海納百汙:海洋塑料垃圾最終會吃回人的肚子嗎?
    在一個充滿塑料垃圾的海灘上,一名孩子從停靠在岸上的船首後邊探過頭來。(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8年5月1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海洋塑料垃圾:遲到的宣戰和未知的風險 》)一隻信天翁寶寶死了,因為吃下了塑料牙刷——鳥爸鳥媽飛行上千公裡覓來的「食物」。這個鏡頭來自英國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距南極點1500千米的南喬治亞島是企鵝和象海豹的繁殖地,也是信天翁鍾愛的築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