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馳援武漢的杭州護士眼鏡壞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人淚目

2020-12-17 溫州新聞網

  正在洗手為進入隔離病房做準備的丁淑怡,忽然聽到鼻梁上方傳來細微的輕響,緊接著,眼前的世界出現扭曲。她取下眼鏡,發現鼻託的螺絲掉落了。當時是2月21日晚上10點,這個班次她要上到凌晨3點。

  丁淑怡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的護士,這是她來武漢8天後,遇到的第一個棘手意外:此時的武漢,哪裡能修配眼鏡呢?

  沒想到,第二天中午,她就收到了一副新眼鏡。這一副小小的眼鏡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動。

  老公半夜接到求助電話

  一夜沒睡他忙開了

  丁淑怡是300度近視,加50度散光。她不知道自己的眼鏡怎麼突然會壞,這副眼鏡是她去年新配的。也許是和護目鏡有關,之前很多戴眼鏡的醫護人員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護目鏡太重,時間久了,近視鏡就被壓壞了。

  無奈,丁淑怡只能找到一根縫線稍稍固定住鼻託。她很忐忑,怕出意外。在給一位阿姨抽血時,她低頭準備進針那一瞬間,眼鏡歪了。那一刻,她全憑感覺進針,還好多年的技術發揮作用,見血成功。接下來的時間,丁淑怡度日如年,「本來戴上護目鏡就影響視力,眼鏡再不給力,那就如同瞎子了……整個班下來,都提心弔膽。」

  回到酒店的丁淑怡焦慮得睡不著覺,給在杭州的老公褚陳恩打電話。老公安慰她,「別擔心,有我呢。你趕緊去睡覺,其他的事交給我。」

  出發去武漢前,老公送別丁淑怡。

  接完老婆的電話後,褚陳恩再也沒睡著。他先在朋友圈求助,雖然聯繫到了在武漢的人,因為出不了門,也沒辦法;他想過在杭州配副眼鏡快遞到武漢,但往武漢的快遞也不太暢通;他在微博上尋找武漢志願者,未果……

  「我突然想到,大眾點評上不是可以送外賣嗎?我就在她住的酒店附近查找眼鏡店,可以通過外賣送一副眼鏡。」

  那天後半夜,褚陳恩搜索到四五家丁淑怡所住酒店附近的眼鏡店。

  第二天早上,他打出了第一個電話:「我老婆是浙江過去支援的護士,眼鏡壞了,能不能幫忙修理?」老闆非常熱心,但他現在出不了小區,店鋪也開不了。不過給了褚陳恩一個電話,說這是位眼科醫生,可能有辦法。

  20多年沒配過眼鏡的董事長

  視頻學習配眼鏡

  褚陳恩打給的這名眼科醫生,是45歲的陳慶豐。他是溫州人,在武漢生活了十多年,和哥哥開了一家眼視光醫院。

  接完電話的陳慶豐被褚陳恩感動,「覺得他是位好老公,他在那麼遠的地方,牽掛著老婆。他老婆又是到武漢來支援的,而我們就在當地,肯定要幫這個忙。」

  丁淑怡不是第一位因為眼鏡求助陳慶豐的醫護人員。從大年初一到現在,陳慶豐和哥哥陳慶申已經為20多位從外地來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修配眼鏡。

  早上10點左右,丁淑怡接到了陳慶豐的電話。

  「她問能不能再配副新的,做備用。」陳慶豐滿口答應,「答應後我就覺得自己應得太快了,因為我只會驗光,配鏡磨鏡片要靠我哥,而且我哥也20多年沒做過了。」

  眼視光醫院員工此時都不在,配鏡師傅自然也沒有。

  「我20多年前磨鏡片都是手工,現在是電腦操作。」陳慶申也有些犯難,他是公司董事長,多年沒上手了。雖然之前在配鏡師傅的視頻指導下配過一次,但他依然不熟悉。最後還是要師傅再次視頻教學。48歲的陳慶申有些笨拙地打開電腦儀器,現學現做,「師傅平時三五分鐘就完成一副眼鏡,我那天做了快半個小時吧。年紀大了,學得有點慢。」

  在配鏡之前,他還和丁淑怡視頻通話,「根據她的臉型配色、選框,我要給她配一副既舒服又好看的眼鏡。」

  陳慶申為她選了一副不帶鼻託的眼鏡,避免再出意外。

  中午12點一刻,陳慶申帶著配好的眼鏡和朋友王金國一起趕往丁淑怡所在的酒店。

  那天,是王金國讀高中兒子的生日。出門前,他對兒子說,要去給一位阿姨送眼鏡,生日蛋糕先暫時不買了。

  兒子知道事情原委後,說:「爸爸,我不買蛋糕了,我買下這副眼鏡!我要把它送給支援我們武漢的醫療隊阿姨。」

  一個小時後,那副壞掉的眼鏡也被修好,送到酒店。細心的陳慶豐還留下了幾個螺絲釘和一個小小的螺絲刀。

  丁淑怡給陳慶豐兄弟寫了一封感謝信,她說:「很多人都說我們醫護人員很辛苦,給了我們很多讚美。但是我覺得武漢這裡有很多像他們這樣普通的英雄,在默默付出,應該被更多人知道。」

  48歲的陳慶申有些笨拙地打開電腦儀器,在配鏡師傅的指導下,開始配鏡。

  「師傅平時三五分鐘就完成一幅眼鏡,我那天做了快半個小時吧。年紀大了,學這些有點慢。」陳慶申有些不好意思。

  在配鏡之前,他還和丁淑怡視頻通話,「根據她的臉型配色、選框,我學過美學,要給她配一副既舒服又好看的眼鏡。」

  這是一副不帶鼻託的眼鏡,避免再出意外。

  已回溫州的他又返武漢

  「我不能做旁觀者」

  收到丁淑怡感謝信的陳慶豐有些不好意思,「我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事實上,陳慶豐兄弟也是「逆行者」。

  在武漢生活多年的陳慶豐,認識不少當醫生的朋友。他們的眼視光醫院就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附近,相距也就三四百米。

  去年年底,陳慶豐就聽從一位醫生朋友的建議,取消了1月初的迎春年會,並在臘月二十七和哥哥帶著家人返回溫州,「我們從來沒那麼早回家過。當時覺得是逃出來了。」

  然而在家待了兩天,陳慶豐就坐不住了。

  「看朋友圈,我覺得武漢那個時候就像一個內熱外冷的開水瓶,突然爆炸了。我看了很多視頻,哭了一次又一次。外人可能永遠體會不到這種心情。」

  年三十晚上,陳慶豐和老婆商量,想重回武漢,「我覺得我逃出來了,但逃不過自己的內心。讓我作為一個旁觀者,在外面看著武漢,我肯定做不到。如果很多年後,孩子問我,在那場災難中,你做了什麼,我說我只是旁觀者?我一定要做點什麼。」

  哥倆摘下自己戴的護目鏡

  送給了女醫生

  年初一一早,陳慶豐和哥哥在台州採購3萬多副護目鏡。兩人帶著這些物資,下午3點出發,年初二一早趕到武漢。

  「原來生龍活虎的武漢,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就像一個人,昨天還好好的,現在就躺在觀察室,一動不動了。」陳慶豐形容那種感覺:悽涼。

  陳慶豐發了個朋友圈:醫護人員可以憑介紹信和工作證免費領取護目鏡。

  這個消息在朋友圈炸開了鍋。

  初二上午,他的門診室門口,排了長長的隊伍,3萬多副護目鏡很快發完,但依然有很多人在排隊。「我當時就覺得很內疚。」

  領取護目鏡的醫護人員

  人群漸漸散去後,還有3位醫生趕來。

  「其中一位是女醫生,看起來很疲憊,走路都不太穩。我永遠記得,她的眼框黑黑的。她一進來,就把醫生的工作證給我看,說領護目鏡。我說全發完了,她眼眶一下子就紅了,開始掉眼淚。」陳慶豐的心被揪住,「我知道他們肯定也是崩潰了。我把我哥兩人戴著的護目鏡取下來,給了她。」

  回到住處,陳慶豐和哥哥商量:留在這裡,繼續籌集護目鏡和其他急需的醫用物資。

  從那之後,兄弟倆就開始連軸轉:籌款、採購、運送、分發。兩人的診所成了一個臨時中轉站。

  他又發了一條朋友圈:

  給醫護免費修配鏡

  2月9日,陳慶豐發了一條朋友圈:如果有醫療救援隊的醫護人員,眼鏡損壞了,我可以提供免費維修、配鏡服務。

  「當時,有4個朋友輾轉找到我,說外省來武漢的醫療隊醫生,眼鏡損壞了,找不到地方修。我當時就想,我們可以做這件事啊。」

  來找陳慶豐的醫護人員越來越多,有的是眼鏡腿被護目鏡壓壞了,有的是鼻託壞掉,有的是鏡片碎了,需要重新驗光、配鏡。

  陳慶豐準備了一個工具箱,可以隨時帶出去維修眼鏡;配鏡的工作則交給哥哥陳慶申。

  很多人都說要付費,陳慶申一概拒絕:你們冒著這麼大的風險為湖北人民服務,我們非常感恩,非常樂意為你們服務。

  在寫給陳慶豐兄弟的感謝信裡,護士丁淑怡寫道:武漢這座城市,有許多可愛的人,我們一起看過了2020年武漢的初雪,也一定能攜手看櫻花飛舞。

  有一天晚上,陳慶豐回到家,看到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變得悄無聲息,不甘心的他打開窗,大喊「武漢加油!」

  幾秒鐘後,對面大樓傳來同樣的高呼聲。他瞬間淚奔,「我知道,我們都在一起,一切都會好起來。」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女護士眼鏡壞了,接下來的事讓人淚目
    她取下眼鏡,發現鼻託的螺絲掉落了。當時是晚上10點,這個班次她要上到凌晨3點。丁淑怡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的護士,這是她來武漢後遇到的第一個棘手意外:此時的武漢,想找到一個修配眼鏡的地方,並不容易。那個時候的她想不到,第二天中午,她的問題就被人解決了。而這一副小小的眼鏡,是杭州武漢兩地、六位成人、一位高中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 杭州女護士眼鏡壞了,凌晨在武漢急得直哭!接下來發生的一連串事讓...
    此時的武漢,想找到修眼鏡的地方並不容易。讓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天中午,她的問題就被人解決了。而這一副小小的眼鏡,是杭州武漢兩地、幾個陌生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準備進隔離病房 眼鏡被護目鏡壓壞了 她快急哭了 丁淑怡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的護士,這是她來武漢八天後,遇到的第一個棘手意外:丁淑怡是300度近視
  • 女護士眼鏡壞了,凌晨在武漢急得直哭
    丁淑怡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的護士,晚上10點,她正在洗手為進入隔離病房做準備,眼鏡鼻託的螺絲忽然掉落了。這個意外讓她心急不已。而此時的武漢,想找到一個修配眼鏡的地方並不容易。當天的工作順利結束了,可眼鏡怎麼修?接到老婆電話 老公忙到天亮經詢問,醫院沒有眼科,周邊也沒有眼鏡店。丁淑怡本能地給在杭州家裡的老公褚陳恩打電話。說著說著,丁淑怡哭了出來。
  • 26歲生日當天馳援武漢,90後護士:堅守到最後一位病患出院
    這個女孩的微信名叫「高飛」,因為她的心中一直住著一位英雄,她希望自己能夠行俠仗義,展翅高飛。她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臟內科監護室護士高錦霞。今年2月7日,她在26歲生日當天馳援武漢,至今還守護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病房。這個冬天,新冠肺炎來得突然又猛烈,看著身邊的老師、同事一個個執甲上場,高錦霞也躍躍欲試。
  • 淚目!井陘援武漢護士這樣給女兒過生日,孩子願望卻有點...
    淚目!井陘援武漢護士這樣給女兒過生日,孩子願望卻有點...作為河北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的醫務人員,於2月9號出徵武漢,被分配在江岸方艙醫院工作。3月12號是她女兒李亞軒的4周歲生日,當天中午,劉曉霞在武漢通過網絡視頻為女兒慶祝生日。視頻裡,她告訴女兒,「媽媽把病毒打完,把人救好就回去了。」在視頻中看到媽媽,聽媽媽和她說心理話時,小傢伙兒和奶奶的眼眶裡含著淚珠。一首簡單的《祝你生日快樂》歌,成了她隔屏送給女兒的唯一禮物。
  • 打開行李箱,馳援武漢的護士哭了 「像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東西!」
    她是浙江省第一批馳援武漢醫療隊的隊員,行李箱是浙江省衛健委統一配置的。打開行李箱,那裝滿了「媽媽」般的嘮叨和關心,漫溢出來。浙江馳援湖北醫療隊出發了5批,這樣的行李箱也有5批,前後共1300多個送抵湖北。除夕夜接到緊急通知13小時集齊230個行李箱「230個行李箱,裝滿防護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明天中午前備妥,浙江醫療隊隨時出發武漢。」
  • 馳援武漢!溫州眼鏡行業捐贈7萬多副防護眼鏡!
    >通過不同渠道匯集了7萬多副醫療防護眼鏡目前已經陸續發往疫區昨天一早,溫州華信光學有限公司組織人員將庫存的2000多副防護鏡打包,準備發往武漢。與此同時,溫州市眼鏡電商行業協會會長、中國(甌海)眼鏡跨境電商園負責人林素丹也正忙著對接其他眼鏡企業的捐贈事宜。林素丹介紹,溫州早在2003年就獲得「中國眼鏡生產基地」的稱號,眼鏡企業眾多,但主營防護鏡的寥寥無幾。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眼鏡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募集了一批防護眼鏡。「1月24日、25日兩天,已經將3萬多副醫療防護眼鏡運往武漢,為疫區開展工作提供支持。
  • 馳援武漢的遂川護士郭薈:想在最美好的年華 去做最有能力做的事
    援助湖北武漢醫療隊(本文圖片由李建平提供)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看著被口罩壓出滿臉勒痕的女兒,父親郭源株、母親李國女紅了眼眶,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這是郭薈與她的隊友在武漢新冠肺炎戰疫一線的第13天,這樣的通話郭薈每天都要打一次,只為能讓家裡人放心。而為了安心工作,不讓人打擾,上班期間她手機都處於關機狀態,到了休息的時候,才能給家裡人打電話、視頻報平安。
  • 馳援武漢的資深護士,變成病床前的「餵飯達人」
    在臨床一線當了三十多年外科護士,從南京馳援武漢;在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症病房,悉心護理身患重病的老人。連日來,在漢參與醫療支援服務的南京鼓樓醫院護士金萍,被同事們稱為「餵飯達人」。疫情爆發後,金萍第一時間請戰:「如果需要護理人員支援武漢,請第一個考慮我!」2月13日,她隨南京鼓樓醫院醫療隊來到武漢,和同事們接管武漢市第一醫院23重症病房。除了搶救病危患者外,她還要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剛剛接管病房時,一位93歲的老奶奶不願意吃飯。金萍怕年輕護士有心理壓力,帶頭給奶奶餵飯。
  • 元宵節,杭州青年在武漢
    ,是我市第二批馳援武漢的緊急醫療隊隨徵隊員。我們醫院的何正飛書記,三番兩次地囑咐我「你安心在前線,保護好自己,家裡有什麼事就找組織」。家中的兩個雙胞胎寶貝,也發來視頻鼓勵他們一線的爸爸,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今天的武漢外面太陽很大。此時的我已經忘記自己處在一個肺炎病毒聚集的環境中,唯一想的是病人能快點好起來,可以去看看武漢的陽光。
  • 27歲援漢護士突發心臟驟停……每一位護士都要平安歸來!_手機網易網
    這場抗疫戰爭終會結束,馳援武漢的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廣西援漢護士突發心臟驟停2月28日上午,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抗疫一線,廣西第7批馳援湖北抗疫醫療隊的一名27歲女護士,離開隔離病區後突然暈倒在緩衝區。
  • 中山三院掏「家底」馳援武漢 救治天團在生命線上「搶人」
    中山三院掏「家底」馳援武漢 救治天團在生命線上「搶人」金羊網  作者:李斯睿 張豪 湯銘明  2020-02-16 首位治癒患者16日出院
  • 佛山94年護士馳援武漢,未婚夫:「等你回來,我就娶你!」
    佛山94年護士馳援武漢,未婚夫:「等你回來,我就娶你!」2月9日中午,在佛山高明舉行的馳援湖北出徵儀式上,當聽到這句承諾時,26歲的吳小敏忍不住哭倒在未婚夫懷裡。  來自廣東湛江的吳小敏出生於1994年,2016年畢業後來到佛山,目前在高明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做護士。兩年前經人介紹結識了現在的未婚夫、高明公安輔警李俊傑。  3月1日,原本是他們舉行婚禮的日子,但為了赴前線抗擊疫情,如今只能推遲到疫情結束後。
  • 浙旅集團傾力奮戰疫情一線 五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近日,浙旅集團旗下浙醫健衢州醫院浙醫健衢州醫院吳彬彬、王凌波、李德生、汪維敏、趙鄭琦五名醫護人員出徵馳援武漢。接到增援湖北的任務後,浙醫健衢州醫院ICU科室的醫護人員紛紛請纓。護士王凌波報名時說:「你們有家在這邊的,結婚有孩子的,家裡有老人要照顧的。這個機會留給我這樣年輕力壯的吧。」年輕的趙鄭琦,被家人拉著一直不肯鬆手,卻義無反顧馳援武漢。
  • 90後護士哥哥分享抗疫故事 杭州小學生立志長大也做大英雄
    趙樹林,他是一位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急診室的普通男護士,一枚94年的高帥小鮮肉,外表看起來,斯斯文文,可是誰又會想到這麼一位文質彬彬的大男孩是新冠疫情發生後浙江第四批支援湖北的醫療隊成員之一呢?在他和他一起的團隊身上,發生了很多令人感動,難忘的故事。
  • 武漢近3天新增病例接近之前總和!杭州馳援醫生們卻說:看到了勝利曙光
    帶著大家的疑問,錢報記者採訪了杭州馳援武漢的兩位專家。日,他是浙江省首批馳援武漢的醫療隊成員。  事實上,近半個多月來,科學家們對病毒的研究加緊進行,我們對新冠病毒的了解已經越來越多,再加上全國又有一波又一波的醫護馳援武漢,包括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及方艙醫院等陸續投入使用,武漢的臨床收治能力幾乎每天都在提升。
  • 天津首批醫療隊馳援武漢
    1月26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天津赴武漢首批醫護人員在出發前合影。 當日,來自天津32所醫院的138名醫護人員,從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啟程,馳援武漢,支援抗擊新型肺炎疫情。新華社記者馬平攝1月26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天津胸科醫院赴武漢醫護人員在出發前合影。 當日,來自天津32所醫院的138名醫護人員,從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啟程,馳援武漢,支援抗擊新型肺炎疫情。 新華社記者馬平攝1月26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天津第三醫院赴武漢醫護人員在出發前合影。
  • 杭州女護士剪去長發馳援武漢!兒子的...
    1月27日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重症監護組31名「白衣戰士」踏上支援武漢徵程,杭州市餘杭區中醫院ICU護理部護士徐夢薇就是其中一員徐夢薇踏上馳援武漢的徵程1月27日 0點27分在午夜火車的震動聲中,突然有點睡不著,思緒紛擾。
  • 馳援武漢的清河四勇士,你們在他鄉還好嗎?
    馳援武漢的清河四勇士,你們在他鄉還好嗎?焦新安、鍾海振、陳士佳、劉娜,是清河人民送給武漢的四朵「迎春花」。清河、武漢,800多公裡的距離,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緊急關聯。馳援武漢之前,四個人無一例外都在清河的戰「疫」一線。好多天了,他們,在武漢怎麼樣?2月4日,清河縣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焦新安,向醫院黨組織遞交請戰書獲準後緊急啟程;這位「90後」男護士,成為清河縣派出支援武漢抗擊疫情的第一批、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