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武漢的遂川護士郭薈:想在最美好的年華 去做最有能力做的事

2020-12-19 吉安頻道

援助湖北武漢醫療隊(本文圖片由李建平提供)
身著防護服的郭薈

  中國江西網/吉安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李建平、記者曾慶揚報導:3月5日21時許,在武漢市的郭薈終於暫時結束了14點到20點緊張且高強度的工作,回到駐地撥通了與家人的視頻電話。

  「女兒,加油!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看著被口罩壓出滿臉勒痕的女兒,父親郭源株、母親李國女紅了眼眶,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這是郭薈與她的隊友在武漢新冠肺炎戰疫一線的第13天,這樣的通話郭薈每天都要打一次,只為能讓家裡人放心。而為了安心工作,不讓人打擾,上班期間她手機都處於關機狀態,到了休息的時候,才能給家裡人打電話、視頻報平安。

  心懷感恩,主動請纓赴武漢一線戰「疫」

  26歲的郭薈是遂川雲嶺新城醫院的一名護士。2月21日,郭薈與隊友湯新餘院長、曾漢軍、朱涵、劉曉玉、張凌英、吳慧和駕駛員劉銘權一起馳援武漢,戰鬥在救治患者的一線。

  郭薈說,她的家曾是村裡的貧困戶,那時和弟弟都在讀書,加上爸爸郭源株2011年前就患病,這2年轉結腸癌,一家四口僅靠地裡,以及父母親做點零苦力活的收入維持生活。在政府的幫扶下,一家人享受了國家一系列的扶貧政策,政府也給予她家很多的幫助及關心,現在她和弟弟郭芳已經長大了。南昌衛校畢業後郭薈在遂川雲嶺新城醫院上班,弟弟也在南昌順豐快遞上班,全家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

  在去武漢前,每天看到視頻裡在一線辛苦忙碌的醫務人員,郭薈都會默默流淚,心裡一直想著:「我也是一名護士,我覺得我們每一個都應該以身作則,勇敢的站出來,去感恩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也想在我最美好的年華裡面,去做我最有能力幫助做的事」。

  2月18日,遂川雲嶺新城醫院向全體醫務人員發出了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組織馳援武漢的倡議。得知消息後,郭薈便第一時間主動向醫院遞交了請戰書。出徵前,郭薈的父母親內心五味雜陳,但想到女兒脾氣性格,誰也阻攔不住,便只說了一個字:好。

相關焦點

  • 一個人的武漢馳援:沒有桂冠,也不想做英雄
    武漢人正在遭受的苦難令他心神不寧。他是一個醫生,對於病人有著天生的仁愛,救死扶傷,懸壺濟世,那才是醫生該做的事。自己的診所營不了業,那就去武漢,去抗疫一線,以自己的專業知識和醫者仁心儘可能地挽回病人的生命。何況,武漢,也真的需要醫生。她的妻子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 調查疫情後大學生最想做的三件事 結果是
    近日,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衛』夢人生」輔導員工作室面向寧波大學生開展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情調查。調查顯示:「向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送一束鮮花」「帶父母做一次體檢」「制定一份人生規劃」排在前三,成為寧波大學生疫情過後最想做的事。
  • 一位馳援武漢的杭州護士眼鏡壞了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人淚目
    丁淑怡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的護士,這是她來武漢8天後,遇到的第一個棘手意外:此時的武漢,哪裡能修配眼鏡呢?  沒想到,第二天中午,她就收到了一副新眼鏡。這一副小小的眼鏡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動。
  • 佛山94年護士馳援武漢,未婚夫:「等你回來,我就娶你!」
    佛山94年護士馳援武漢,未婚夫:「等你回來,我就娶你!」2月9日中午,在佛山高明舉行的馳援湖北出徵儀式上,當聽到這句承諾時,26歲的吳小敏忍不住哭倒在未婚夫懷裡。  來自廣東湛江的吳小敏出生於1994年,2016年畢業後來到佛山,目前在高明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做護士。兩年前經人介紹結識了現在的未婚夫、高明公安輔警李俊傑。  3月1日,原本是他們舉行婚禮的日子,但為了赴前線抗擊疫情,如今只能推遲到疫情結束後。
  • 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援湖北英雄返川,他們最想做的是……
    38天裡,他們曾決戰方艙,他們曾決勝重症病房,生死砥礪,浴血奮戰,換得全國人民鄭重一聲:「幸得有你,山河無恙。」白衣戰士凱旋,他們最想做的是什麼?他們一個個質樸的願望令人動容,原來所謂英雄,就是上陣英雄氣概,下現場也會兒女情長。
  • ...看疫情後繁華的大武漢」——連線馳援武漢舟山醫療隊員普陀醫院...
    2月18日深夜,記者收到我市馳援武漢醫療隊員,普陀醫院ICU護師虞丹旎發來的日記。武漢市肺科醫院是武漢最早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定點醫院之一,ICU病房收治的又是情況最不好的危重症病患,身上插滿導管。重重防護之下,她每隔一小會兒就要幫重症患者抽痰、翻身。對於一些做ECMO的病人,每隔一到兩個小時就要去複查血氣、凝血等指標,每三小時要去做一些口腔護理等,甚至吃喝拉撒。
  • 南沙大崗95後男護士:最感動是在武漢吃到糯米雞
    馳援武漢的國豪、佩文回家了! 作為馳援武漢的首批廣東醫療隊成員,來自廣州南沙的陳國豪和孔佩文日前相繼在江門鶴山完成14天隔離回到南沙區大崗鎮的家中,與家人團聚補上遲到了60多天的團年飯。記者近日來到陳國豪位於大崗鎮二灣社區的家中聽這位95後男護士講述其在武漢與全國人民一起戰「疫」的故事。
  • 26歲生日當天馳援武漢,90後護士:堅守到最後一位病患出院
    她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臟內科監護室護士高錦霞。今年2月7日,她在26歲生日當天馳援武漢,至今還守護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病房。這個冬天,新冠肺炎來得突然又猛烈,看著身邊的老師、同事一個個執甲上場,高錦霞也躍躍欲試。「大學入黨宣誓時就說,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父母雖然擔心,但也非常支持,只是反覆叮囑她:「注意安全,做好防護。」
  • 馳援武漢的清河四勇士,你們在他鄉還好嗎?
    焦新安、鍾海振、陳士佳、劉娜,是清河人民送給武漢的四朵「迎春花」。清河、武漢,800多公裡的距離,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緊急關聯。馳援武漢之前,四個人無一例外都在清河的戰「疫」一線。好多天了,他們,在武漢怎麼樣?2月4日,清河縣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焦新安,向醫院黨組織遞交請戰書獲準後緊急啟程;這位「90後」男護士,成為清河縣派出支援武漢抗擊疫情的第一批、第一人。
  • 摘下口罩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疫情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終會結束只是遲早的事,等到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他們是不是說出了你的心聲!1.遊脫掉口罩呼吸新鮮空氣。騎車去踏青,看看成片的油菜花,聞聞青草和花香的味道,感受久違的大自然擁抱!想去武漢看一看這座英雄的城市。去嘗嘗想念的熱乾麵,去看看那迷人的櫻花,也許今年比往年開的都美,看看這座重獲自由的城市是否繁華依舊。趕緊考完我的考科目三。
  • 打開行李箱,馳援武漢的護士哭了 「像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東西!」
    睡夢中的老林接到何曉鵬電話,「我怕老林拒絕我,第一句就告訴他——我是為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找箱子。」電話那頭,老林沉默了一會,隨即補了一句:「你等一會兒,我去給你湊湊貨。」老林撥通了台州老鄉的電話,「箱子在杭州倉庫,但老闆人在台州,還得再做做工作,回杭州拉貨。」老林的微信,何曉鵬至今還留著。何曉鵬攥著手機,等老林的回覆。
  • 支援武漢的北京護士畫出別樣「手抄報」
    「大家每天都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微笑;第二件是歡笑;第三件是大笑。」這張圖文並茂的「手抄報」,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護士陳默巖、李秀麗聯手創作的。她們想用這種方式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幫他們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
  • 1382名醫護馳援湖北,了不起的遼!
    他們肩負重託,將星夜馳援剛剛建成的武漢雷神山醫院,為武漢前沿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補充戰鬥力量。兩口子一起上前線38歲的趙樹宏是大連莊河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的大夫,32歲的妻子何雪嬌是該院消化科護士。當新冠肺炎在武漢肆虐時,兩口子早就商量好,只要有機會就上前線去。
  • 廣州95後男護士回憶支援武漢戰疫:最感動是在武漢吃到糯米雞
    廣州95後男護士回憶支援武漢戰疫:最感動是在武漢吃到糯米雞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謝子亮  2020-04-09 記者到訪陳國豪家中,
  • 浙江首批135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寧波13名
    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顏伏歸:武漢疫情重、人手缺,身為呼吸內科醫生,我理當站出來,義不容辭!我最想感謝我的妻子,當我和她說要去武漢時,她說她會照顧好孩子的,讓我安心。我抱了抱她,她是我最大的依靠。感染性疾病科主管護師盧燕:我是感染性疾病科病區的護理組長,23日晚看到群裡組織人員去武漢支援,就覺得我是那個最合適的護士,也沒多想就報名了。之後和老家的父母打了電話,他們一直說「注意安全」。我爸爸很鼓勵我,但我知道他們內心的擔憂。
  • 遂川最具特色的美食
    草林有很多美食,比如茶館的草林瓜子,豆餅,浸壇等等。而現在在遂川人中最受歡迎的,莫過於草林鴨子。每到周末,草林大大小小飯店門口停滿了車,都是為草林鴨子慕名而來的食客。左安鎮--釀豆腐遂川西北部為客家人聚集地,在這的左安自然有正宗的客家美食。釀豆腐漢族客家人的傳統菜式,屬於廣東菜、粵菜,客家菜系。還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餚之一。
  • 你「遠徵」湖北去馳援 家裡的事社區、物業全包了
    2月24日,中海西社區書記李佳和物業公司相關負責人研究決定,醫護人員最牽掛的就是瀋陽的家人,那就從這方面著手,力所能及做些什麼。說辦就辦,社區和物業首先整理住戶信息,從16230戶居民中排查出7戶家庭有在湖北一線馳援的業主。為了使關心服務更有針對性,社區又安排人員逐一詢問他們目前的情況、有何需求難題等。溝通中,一戶人家提出家裡需要口罩,不知道能不能幫忙購買,社區書記立即表態,我們給您免費提供。
  • 最快15秒出餐!廣東煲仔飯機器人馳援武漢
    不需要人操作,15分鐘就能自動做好,是機器人做的。」2月16日晚,武漢市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隔離點的護士吃上了熱騰騰的煲仔飯。只要打開手機操作,對準煲仔飯機器人取餐口的二維碼,點擊下單,煲仔飯機器人就開始快速運轉,熱騰騰的煲仔飯和鮮蔬湯就很快可以送到面前了。原來這是碧桂園集團向武漢捐贈的首批貨櫃煲仔飯機器人,用全自主研發的高科技產品幫助解決隔離點人員用餐難題。
  • 馳援武漢 裡水「逆行者」記錄感人瞬間
    醫院裡太多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們感恩。 今天,我還想記錄下這段時間熱心人士對我們的關懷,記錄下那些讓人感到溫暖的瞬間。 來武漢的飛機上,我們見到了武漢的女兒,武漢的女婿,還有其他地方的乘務員們,他們通過廣播、通過鞠躬敬禮鼓掌、通過送餐食等方式一次又一次表達內心對我們的感激,感謝我們前來武漢,幫助他們的家人們,我們在感動之餘,內心更多了一層神聖的使命感。
  • 從湖北回珠海沒幾天,這些白衣戰士今天都趕著做這事!敬佩…
    從湖北回珠海沒幾天,這些白衣戰士今天都趕著做這事! 張云云和同事擁抱 返崗第一件事, 她特意去看了患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