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國家森林公園一隅
去年8月,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成功獲批,這是南通市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打造集「森林公園、時尚休閒、濱江旅遊」為一體、動靜相宜的高品質城市公共活動空間。集中展現了南通「山水文化、濱江風貌」的城市個性和特點,使其成為了「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客廳」。
新聞發布會現場,南通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司祝建(中)主持發布會
記者從1月31日南通市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南通市崇川區沿江地區,總面積約17平方公裡。其中,沿江岸線約14公裡,森林面積657.27公頃,陸域森林覆蓋率80.83%。森林公園內狼山、軍山、劍山、黃泥山、馬鞍山臨江而立,龍爪巖濱江風光帶傍江而行,嗇園、靜海、壹城、植物園點綴其中,宛如一幅山環水抱、綠茵疊翠的「天然水石盆景」。
狼山國家森林公園一隅
南通濱江臨海,「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在這裡交匯。然而,記者了解到,就是這麼一座長江岸邊上的城市,由於南通城市發展的歷史遺留原因,推動生態修復前的五山及沿江地區存在資源多頭分割管理、質態不優,管理和保護實施難度較大等諸多原因,再加上沿江岸線港口產業單一、效能偏低,散貨碼頭設施老舊,生產工藝落後,能耗汙染大,加之港區陸域空間狹窄,迫使港城結合地帶形成了當時南通主城區髒亂差最為集中的「淪陷」區域,甚至一度出現並造成蠶食生態現象的發生,一直以來,使南通這座江岸邊的城市陷於「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的發展窘境。
狼山森林公園一隅
濱江景觀帶一隅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2016年12月,南通市委、市政府決定把推進五山及沿江地區修復保護作為全市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舉措,積極回應南通百姓期待,順應城市發展大勢,加快推進優化沿江地區生產力布局,統籌推進沿江地區「產業退、港口移、城市進、生態保」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通過「還山以林、還江於民」,來著力建設「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綠肺」和「生態客廳」。
推進建設中的沿江全景
南通狼山旅遊度假區管理辦公室主任成賓向記者介紹,在南通市委、市政府明確圍繞「既要建好黃金水道、黃金水岸,也要打造綠色走廊、彰顯大江風光,推動五山及沿江地區更高質量發展」的高點定位的總目標後,我們多規合一、統籌規劃。重點依託「江海第一山」的自然資源和「近代第一城」的人文稟賦,以生態修復為出發點,編制完善區域規劃體系。同步編制五山地區總規和旅遊策劃、5A創建規劃等專項規劃,結合城市規劃、景區發展規劃等統籌考慮空間格局、要素配置的銜接,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根據總規和旅遊策劃,將五山地區分為狼山中心片區、軍山片區、濱江片區、植物園片區、嗇園片區、狼山古鎮片區、生態配套片區等七個片區分片整治,劃定道路、水系、林網及景點四條紅線,構建功能明確、銜接順暢、聯繫緊密的生態綠色廊道和觀光交通遊線。並於2017年3月15日對外公示,同年8月23日經南通市規委會審核通過,為五山及沿江地區實施生態修複製定了「大綱」。
如意湖風貌
根據大綱要求,南通城建集團副總經理朱建林向記者介紹了現階段修復建設推進情況。狼山中心片區項目佔地103公頃,東至城山路、南至永紅河、西至長江、北至花園路。以保護提升為目標,狼山南側片區保留現狀成片植被和大樹,營造佛教禪林,新增綠化面積24.8公頃。劍山東側地塊新增綠化面積40.8公頃,保留水面4.47公頃,新增水面7.03公頃,對生態進行修復,打造與劍山山體共同形成具有佛教文化內涵的植物園林。狼山西北片區依據水系總體規劃,貫通原園博園與狼山水系,保留水面3.72公頃,新增水面1.82公頃,新增綠化面積38.9公頃。在狼山和園博園原有綠化的基礎上,推進綠化融合,按照成片成林和豐富林項特色的要求,結合灌木、地被種植,力求達到最佳景觀效果。
新建的植物園一景
南通植物園(含盆景園)西臨工農南路、東接園林路、北依花園路、南至壹城,規劃面積約125公頃,是以科普性和專業性為基礎,園藝、科普、保育、科研為主要功能,水生植物及地域特色為重點的兼具城市公園功能的新型植物園,按功能分為水生園、陸生園、色彩園三類,具體由盆景園、珍稀瀕危園、薔薇園等18個專類園組成。該片區2017年8月開工建設,2018年9月28日作為南通江海國際旅遊節開幕式主會場對外試開園。目前園區盆景園項目主體建成,正在組織通派盆景布展,打造南通盆景藝術展示交流的平臺和載體,同時加快亮化照明、坐凳、果殼箱、標識標牌等配套設施完善,對植物資源進行引種馴化,增加園林植物生物的多樣性和綠地觀賞性。
植物園鳥瞰圖
森林公園軍山片區位於五山地區最南端,西臨長江,東倚褲子港河,北至山水路、工農南路,規劃面積約14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約1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該片區是以「保護、生態、原鄉」為設計原則,總體定位為集森林保育、生態修復為一體,兼具四季景觀特色和農耕田園風光的森林公園。該片區2017年4月開工建設,2018年初基本建成並對社會開放,目前正在進行植樹增綠,完善配套設施。
剛建成的靜海園
濱江片區西臨長江,北至濱江公園,南至褲子港,全長約7公裡,規劃面積約125公頃,主要是整合褲子港河至濱江公園沿江岸線慢行線路及生態系統,打造開放式濱江帶狀公園,旨在將防洪和簡單觀光單一型濱江帶改造為兼具防洪、觀光攬勝、自然生態、體育休閒、文化展示等功能的濱江生態廊道,進一步「顯山露水」,實現「近水可看長江、江上可攬五山」的景觀效果。根據場地特徵,項目分為功能提升區、濱江休閒區及生態修復區,功能提升區以保護為主,改造為輔,在對場地進行最小幹預的前提下,優化主要節點景觀,對道路、慢行系統等進行梳理完善;濱江休閒區主要通過優化公共空間,打造獨具風格的觀江看臺,建成具備觀江遠眺、遊憩休閒功能的攬江綠道;生態修復區結合現狀碼頭、工業設施改造,構建濱江體育公園,打造綠色活力景區,促進體育旅遊。濱江片區景觀修復工程2018年4月開工,目前已局部建成,其中:濱江公園至雲頂餐廳段已建成,正在完善相關配套設施;雲頂餐廳至小洋港閘段正在抓緊實施,綠化、土建和如意湖區域初具形象;小洋港閘至中遠鋼結構段初具形象,足球場、輪滑場等運動場地建成,球場看臺、觀景平臺正在加緊施工。
嗇園荷塘一景
生態配套片區(城山林)規劃面積約105公頃,通過對狼山客運站、周邊道路的改造提升及區域植樹綠化,完善五山森林公園交通換乘等旅遊配套服務功能,提升景區北入口生態形象。目前除道路瀝青攤鋪外,其他均已實施到位,其中狼山客運站停車場將在春節期間啟用,提供停車泊位1200個,基本滿足景區節假日期間的停車需求。
嗇園片區規劃面積約97公頃,依託嗇園的植物資源,通過對原景區內部提升改造及東擴玉蘭谷,打造景觀主題分明、環境優雅幽靜、極具南通近代文化內涵特色的生態園林。目前花鳥園(含花鳥市場)和老嗇園提升改造方案正在深化設計。
狼山國家森林公園如火如荼的建設現場
按照高質量生態修復的要求,如何解決好沿江港口企業帶來的揚塵、汙水、噪聲等汙染問題,成賓向記者介紹,2017年以來,當地先後啟動市區沿江段企業、排汙口、「小雜船」等整治行動,對嚴重影響環境的汙染企業堅決關停,對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的企業積極推動向沿海地區轉移、向工業園區集聚,進一步優化布局沿江生產、生活、生態岸線。截止目前,五山及沿江地區共拆遷「散亂汙」企業203家,清理整治「小雜船」162條(戶),退出港口貨運功能,有力推動了布局的進一步優化,已順利把長江岸線騰退並修復約5.5公裡。
嗇園一隅
記者了解到,在整個生態修復過程中,當地通過多措並舉、整體聯動並形成了有效的推進機制,協同攻堅。在推進機制上,採用「領導小組+指揮部+辦公室」的組織領導體系和「一周一協調、半月一督查」的工作推進機制,統籌協調推進五山及沿江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在管理體制上,加大創新力度,成立國有企業做好後期管養和市場化運作,形成一個從建到管無縫對接的生態修復工作「閉環」。在協同攻堅上,狼山管理辦切實履行五山及沿江地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職能,協調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具體承辦實施了狼山中心片區改造提升、五山地質災害治理、軍山景區建設、國家森林公園創建、5A景區創建以及旅遊秩序綜合整治工作。同時,進一步加強狼山風景名勝區、狼山旅遊度假區及景區的建設、管理、運營工作,積極開展南通港濱江片區旅遊產業項目招商工作。崇川區政府大力開展違章建築清理、城中村拆遷安置、企業搬遷、土地徵收等工作,積極開展群眾工作,有力保障了社會穩定和工程建設。市城建集團大力實施基礎設施、森林綠化、旅遊設施工程建設,全力克服工期緊、任務重、地質條件複雜等困難,如期完成工程建設。當地紀檢、宣傳、政法、公安、財政、國土、建設、規劃、環保、城管、農林、審計、旅遊等市級機關各部門也都各盡所能,為生態修復和森林公園建設工作獻計獻策、保駕護航。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已全面改造提升了狼山景區、軍山景區,新建了綠園疊翠、海棠花塢、芝櫻倩影、荷香流雲、丹楓吟秋、玉蘭花谷、桃源謐境、滑板樂園、綠茵廣場、盆景園、如意湖、慈航院、功德池等一批景觀、景點,形成了狼山、軍山、嗇園、靜海、南通植物園、龍爪巖濱江風光帶等六大森林景觀組團。
森林公園導遊圖
成賓向記者介紹,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全部建成後,植物景觀效果上將形成具有鮮明四季變化特色,林地、自然保留地、溼地、水體層次互生的生態體系;濱江觀光線路將有機串聯各景點之間及外部交通,最終形成「顯山、露水、隱建築」的生態修復效果。截至目前,五山及沿江地區已新增森林面積約6平方公裡。南通植物園、軍山森林公園也已相繼建成已經具備對外開放旅遊的基本條件,2019年春節期間,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將按照既定計劃以嶄新的面貌對外試開放喜迎各方遊客。
這個曾經的城市生態「淪陷」區如今顛覆成為了國家級森林公園,從「臨江」到「濱江」,從「髒亂差」到城市「綠肺」。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區通過當地政府高質量生態修復的推進建設,正發生著歷史性的核變。一個傳承百年的綠色夢想已經起航;一幅春意盎然的生態畫卷已經描繪;一首擁江攬海的壯美詩篇已經開篇。一個水綠相融的城市「景觀核」,也正在逐步呈現在南通市民的面前。
森林公園2019春節交通圖
附:2019年春節期間狼山國家森林公園遊覽交通出行須知
一、景區嚴管路段
僅限商戶及住戶車輛進出。
1.靜海商貿街(停車泊位線內除外)。
2.城山路(從花園路向南至靜海商貿街)。
二、禁行路段
1.劍山路(從靜海商貿街向南至劍新路)機動車禁止通行。
2.紫琅路(花園路向南至山水路段)因劃入狼山景區內部應急通道,禁止任何車輛、行人進出。
三、臨時停車路段
只有停車場停滿情況下,由交警部門組織實施臨時免費停車。
1.躍龍路一側(南郊路向南至花園路口)
2.花園路一側(躍龍南路向東至紫琅路口)
四、停車場情況
(共計停車場13個,停車位4336個左右)
1. 生態配套區南郊路西側停車場(停車位144個左右)
2. 生態配套區南郊路東側停車場(停車位278個左右)
3. 狼山北門停車場(停車位1000個左右)
4. 植物園西北停車場(停車位50個左右)
5. 狼山交通換乘中心配套停車場(停車位1000個左右)
6. 植物園東停車場(停車位158個左右)
7. 植物園南停車場(停車位100個左右)
8. 民博園露天影院停車場(停車位300個左右)
9. 軍山停車場(停車位70個左右)
10. 壹城南側綠地停車場(停車位486個左右)
11. 濱江小洋港閘停車場(停車位200個左右)
12. 軍山森林公園停車場(停車位200個左右)
13. 嗇園停車場(停車位350個左右)
五、去狼山景區的建議行車路線
由北向南方向建議路線:
1、長江高架-紫琅路-狼山北停車場-狼山景區北門
2、躍龍南路-南郊路-紫琅路-狼山北停車場-狼山景區北門
3、工農路-花園路-狼山北門停車場-狼山景區北門
4、工農路-狼山集散中心停車場-靜海商貿街(步行)-狼山景區東門
由南向北方向建議路線:
1、工農路-南通壹城路口-民博園露天影院停車場(或植物園南停車場、南通壹城南側停車場)-劍新路(步行)-劍山路(步行)-狼山景區東門
2、工農路-山水路-狼山景區南門停車場(或小洋港停車場)-狼山景區南門
六、公交線路
1、森林公園旅遊專線。今年春節五山地區首次開通狼山景區旅遊專線,運行時間為:8:30-16:00,間隔20-30分鐘,公交站點線路如下:
景區旅遊專線(遊1):濱江公園——三鮮街西——公交回車場——狼山北——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旭日山莊——軍山——狼山南(如意湖)——軍山——盆景園——植物園東——嗇園西——五山小學——五山新苑——五山公寓西——狼山北——公交回車場——三鮮街西側——濱江公園
景區旅遊專線(遊2):公交回車場——狼山北——狼山—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軍山——狼山南(如意湖)
2、沿途公交:
5路:起點:五一路公交停車場,終點:靜海商貿街,停靠站點:狼山、靜海商貿街(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
13路:起點:汽運集團,終點:新開,停靠站點:狼山客運站(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民博園、軍山
20路:起點:市圖書館北,終點:軍山景區東,停靠站點:軍山景區東
22路:起點:環西文化廣場,終點:新開,停靠站點:狼山客運站(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民博園、軍山
25路:起點:火車站,終點:衛生高職學校,停靠站點:狼山客運站(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
27路:起點:更俗劇院,終點:竹行路瑞興路口,停靠站點:園林路新港中心路口(植物園東)
34路:起點:民心花園,終點:園博園回車場,停靠站點:園博園回車場
35路:起點:興仁大橋,終點:靜海商貿街,停靠站點:狼山客運站(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
45路:起點:火車站,終點:園博園回車場,停靠站點:園博園回車場
48路:起點:南大街,終點:張芝山,停靠站點:嗇園
58路:起點:南大街,終點:川港公交回車場,停靠站點:狼山客運站(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民博園、軍山
83路:起點:東站公交回車場,終點:濱江公園,停靠站點:濱江公園
86路:起點:工貿技師學院,終點:園博園回車場,停靠站點:軍山、民博園、靜海商貿街(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狼山、狼山北、園博園回車場
88路:起點:汽運集團,終點:靜海商貿街,停靠站點:狼山、靜海商貿街(植物園、遊客集散中心)
91路:起點:衛生高職學校,終點:市圖書館北,停靠站點:園林路新港中心路口(植物園東)
99路:起點:灰堆壩,終點:南通綜保區B區,停靠站點:嗇園
616路:起點:長途車站,終點:錫通園區公交回車場,停靠站點:嗇園
(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