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第三單元語文園地三中,第一次出現了寫話板塊。儘管之前已經在練習和單元測試中,多次出現看圖寫話,但這是課本第一次正式規範地進行寫話訓練,也就是小作文訓練。可以說,非常重要。課本中,寫話主題和要求都非常明確,孩子要把握好這些要點,才能寫好!
一,要學會讀寫話要求,明確寫話要求有幾點。才能保證不跑題。
在低年級的寫話測試題中,乃至中高年級的作文測試中,寫跑題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也是讓老師和家長很頭大的問題。寫跑題的根源就在於不認真讀題、不會讀題目要求。
而我們低年級的寫話,尤其是二年級第一次寫話訓練,就必須要讓孩子學會讀寫話要求。
課本中給出的有一段話「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你最喜愛的玩具是什麼?它是什麼樣子的?它好玩在哪裡?先和同學交流,再寫下來。」
先讓孩子先反覆讀上面一段話,之後標出這段話中有幾點要求?孩子都能說出:三點要求,分別是最喜愛的玩具是什麼?玩具的樣子是什麼?玩具好玩在哪裡?為了讓孩子牢記,最好多說幾遍,以明確寫話要求。
之後,讓孩子結合自己喜歡的玩具,說一說,我要從哪幾方面介紹我的玩具?孩子們能說出:我最喜歡的玩具是什麼,我要先介紹它的名字,再寫它的樣子,然後介紹它好玩的地方。
總之,讓孩子先反覆去解題意,明確題目的幾點要求。
二,描寫玩具樣子是重點,要注意描寫有序。如果能在描寫玩具外形的時候,關注到玩具的顏色、形狀,就更好了。
孩子們的秩序感還不太強,所以在描寫玩具外形的時候,容易想起來一個部位介紹一個部位。引導孩子按順序觀察和描寫,非常有必要。
在課堂上,聯繫了第一課《小蝌蚪找媽媽》第一小節描寫蝌蚪外形時,按從頭到尾的順序,這就值得孩子們去借鑑。在描寫自己喜愛的玩具的時候,也可以從頭到尾、從上到下。
除按順序描寫,如果能多角度描寫,關注到玩具的形狀、顏色,讀者對玩具的了解就會更豐富、更直觀。
三,寫玩具好玩在哪裡,要取「動」,突出「趣」,使玩具的好玩之處更加突出。
如果說描寫玩具樣子是取「靜」,那描寫玩具好玩之處,就要取「動」,通過動詞的描寫,突出玩具的有趣之處。
比如班裡一個女同學的練說內容「我的小猴子玩偶很好玩,可以把它吊在手上玩,也可以打開它的雙手,抱住我的脖子,當圍脖用。當然,還可以揪著它的小尾巴轉圈。」多個動詞的準確使用,就讓人一下子覺得生動有趣了起來。
四,句子要潤色,要結合學過的形容詞,運用到句子中去,使語言更加打動人。
課本中語用訓練積累的詞彙,只有在運用後,才能形成孩子自己的語言,也只有運用恰當的形容詞,語言才能脫離口語,形成具有一定感染力的書面語。
比如我們課本中積累的表示顏色的形容詞:雪白的、碧綠的,可以替代孩子口語中的「白色的、綠色的」。比如「明亮的眼睛」以及由此積累的「明亮動人的眼睛」、「炯炯有神的眼睛」、「神採奕奕的眼睛」等,都可以使孩子的寫話更加豐富。
不要小瞧一篇寫話,其中的學問,除了上述,標點、格式、比喻、中心句等等,其實都是可以開始滲透了的。但是課堂容量有限,孩子接受知識更需要適應,只能慢慢來,在課堂上,我主要抓了讀題意、有序寫外形、好玩突出「趣」。另外,鑑於時間有限,未進行二次改寫。如果家長能意識到此篇寫話的重要,要重視改寫,或者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