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臺灣農村再造經驗 推進泉州美麗鄉村建設

2020-12-11 人民網福建頻道

三、臺灣做法經驗的思考和借鑑意義

臺灣的「農村再生計劃」實施以來,對臺灣農村地區的建設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改善了臺灣農村的環境質量,刺激了以農業為基礎的農村產業發展,提升了農村的經濟狀況和就業吸引力。

(一)臺灣與泉州隔海相望,兩岸具有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等五緣關係。尤其重要的是,泉州市是臺灣漢族同胞的重要祖籍地,兩地民眾的生活習性、思想觀念等等十分相似。然而,臺灣的農村環境衛生總體水平比泉州高,主要是人的衛生意識和素質比泉州強。參訪中我們發現,即使水溝裡因生活汙水排放使得水體很黑,但水面上也幾乎看不到漂浮的生活垃圾。這也許是臺灣在農村再造中能自下而上的原因之一。因此,學習臺灣的培根計劃,做深入細緻的廣泛性群眾發動,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二)群眾的需求應該是工作方向。參訪中我們發現,臺灣地區農村在農村再造工作中,幾乎看不到什麼大公園大景觀,即使是綠化也都是鄉土樹種,以自然生態群落的喬木灌木為主,需要修剪和大投入養護的也很少見,這種因地制宜、省錢辦事、從農民需求出發的做法,實在又實效。

(三)堅持不懈才是最重要的。臺南市後壁鄉土溝村長告訴我們,農村再造對我們來說,只有過程沒有結果,只要這個村莊有人居住,再造工作就不會停止。這種一個口號管幾年、工作持之以恆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

最近,省政府印發了有關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充分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從群眾的需求出發,注意培育農民的衛生意識,持續幾年努力,依託我們的制度優越性和群眾動員的有效性,我們的美麗鄉村建設肯定能趕超臺灣。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鄉村再造」的比較與借鑑
    在這個過程中,農村勞動人口流失、耕地拋荒以致空殼村普遍化成為制約海峽兩岸鄉村生活品質、生態環境與鄉村產業發展的瓶頸。出於鄉村發展可持續的責任和潛在的生態產業回報預期,海峽兩岸回歸鄉村生態建設的探索一直在堅持和試驗著。如何探索在地化的生態、文化與產業有效融合的社會經濟效益模式?如何創意和發掘新的價值鏈,建設有別於城市生態的富裕鄉村?成為新型城鎮化的焦點。
  • 臺灣鄉村建設將給大陸新農村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中新社發 崔紅軒 攝    中新網10月27日電 農業部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秘書長李永華和臺灣華陸國際集團董事長劉英明在談及新農村建設的問題時表示,兩岸配合是很有前途的,臺灣經過長時間的鄉村建設,在農村的發展和農業的建設等方面給大陸新農村建設將提供寶貴經驗。
  • 湖濱區考察團赴兄弟縣市學習「美麗鄉村」建設經驗
    為學習借鑑外地美麗鄉村建設經驗,更好推進我區美麗鄉村建設工作,12月17日,三門峽市湖濱區區委副書記喬繼明,副區長杭海龍率考察團一行10餘人,赴靈寶市、陝州區、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學習借鑑「美麗鄉村」經驗。
  • 【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國外經驗及其啟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新時代鄉村發展方向。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為新時代條件下美麗鄉村建設描繪了宏偉藍圖。
  • 每日電訊:重估鄉村價值,再造美麗故鄉
    原標題:重估鄉村價值,再造美麗故鄉   ■焦點觀察   在尊重、公平、開放等現代理念下,利用新技術手段,與鄉村本土的知識與傳統經驗結合,將會使鄉村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乃至為整個中國的發展提供借鑑
  • 歐洲美麗鄉村建設經驗及其啟示
    美麗鄉村建設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美麗中國的重點和難點在鄉村地區。而建設美麗鄉村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必經階段,發達國家已經經歷了這個轉型階段,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教訓。
  • 借鑑紐西蘭經驗實現鄉村振興
    作者:四川省廣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前鋒區委書記 尹黎明  紐西蘭現代農業高度發達,廣安該如何借鑑紐西蘭農業發展的典型經驗,實現鄉村振興?目前,廣安按照四川省委戰略定位,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貫穿高質量發展始終,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三年整治行動,紮實抓好農村垃圾、汙水、廁所「三大革命」,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打好鄉村振興第一場硬仗。
  • 美麗鄉村建設|合掌村鄉村規劃經驗借鑑
    說到日本鄉村旅遊,大多數人腦袋裡應該都會閃現出一個美麗的畫面:白雪皚皚的神秘村莊——合掌村。這裡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和田家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更是因為德國建築學家一本《再探美麗的日本》而聲名大噪,從此合掌村成為了日本鄉村旅遊的翹楚。
  • 我國臺灣鄉村旅遊發展成功經驗及可借鑑之處
    我國臺灣鄉村旅遊發展三十多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運作模式,近幾年來在各地方政府的帶動下,大陸地區鄉村旅遊發展迅速,鄉村旅遊成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在發展鄉村旅遊過程中仍然存在單一化,缺乏合理規劃和認證機制等問題,影響了鄉村旅遊的持續發展。
  • 瀋陽市渾南區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為紮實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切實提升農村地區衛生環境,讓百姓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瀋陽市渾南區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瀋陽市渾南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制定了《2020年渾南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分類推進村莊清潔行動,積極開展庭院整潔活動,落實村莊保潔制度、規範畜禽養殖管理,建立村莊整潔長效機制。
  • 【嘉峪關】學習借鑑康縣經驗 點亮鄉村旅遊發展新途徑
    【嘉峪關】學習借鑑康縣經驗 點亮鄉村旅遊發展新途徑 2020-09-30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
    (中國減貧故事)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中新社福州12月11日電 題:臺灣團隊再造鄉村 閩臺鄉建鄉創合作「開花結果」作者 鄭江洛「我們想將臺灣鄉建鄉創的經驗引到大陸來,推動更多兩岸年輕建築設計人參與福建鄉村振興項目。」
  • 學習借鑑社區管理經驗 臺灣高雄基層代表參訪四川
    學習借鑑社區管理經驗 臺灣高雄基層代表參訪四川 2017年03月30日 08:5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3月30日峨眉山訊 為加強兩岸基層交流,相互學習借鑑基層組織建設和社區管理服務經驗,3月14日至21日,臺灣高雄市民意代表王耀裕率32位基層代表,到四川開展了為期8天的參訪交流。
  • 津市:明確任務強化舉措 整體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津市:明確任務強化舉措 整體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來源:紅網 作者:王雷 編輯:王津 2014-08-05 11:00:06
  • 隴南康縣: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
    康縣連續9年以縣委1號文件全面安排部署農業農村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全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趙衛國攝  何家莊村只是康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康縣350個行政村1640個自然村中97.7%的村社建成了美麗鄉村,今年再續建8個,全縣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   家家創業,人人奏響「奮進歌」  發展是甩掉貧困帽子的總辦法,產業是脫貧致富的關鍵。
  • 包頭多措並舉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打造美麗鄉村
    導語: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2017年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伴隨物質條件的豐富,如何提升農村精神生活質量,成為熱點課題。包頭市多措並舉,以實際行動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通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整個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進程。
  • 江蘇南京高淳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近處,是綠意盎然的鄉村庭院,遠處是被100多公裡慢城綠道串聯起的村落……在江蘇南京高淳區東壩街道小茅山腳村,靜謐質樸的村莊與青山綠水相互映襯,富有自然情趣。  推窗見綠,一步一景,得益於高淳區近年來著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兩湖抱城、東山西圩、綠水青山』的生態稟賦塑造了高淳區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的綠色家底。
  • 羅平:「美麗縣城」與「美麗鄉村」建設共推進同出彩
    「堅持『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原則,『面子』『裡子』一起抓,打造精品精緻的美麗縣城和美麗鄉村……」近年來,羅平縣謀劃「全域景區化」規劃,將「美麗縣城」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同部署同推進,繪就了一幅現代化城市與自然優美的田園風光相得益彰、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圖景
  • 鳳臺縣桂集鎮:五舉措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是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近年來,鳳臺縣桂集鎮結合實際,發揮優勢,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內外兼修,在實踐中逐漸總結出五項舉措,聚焦發力,全面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升級,實現了鎮美村美人美相統一,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抓龍頭,提升集鎮形象。
  • 湖北省十堰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爐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湖北省十堰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爐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2019-07-11 0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