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其一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這個人宋史無傳,生卒年不詳。
有宋一代,以「梅坡」為號的人很多,因此「梅坡」應是盧詩人的號。
雖然盧詩人本人名字無人知曉,(錢鍾書先生說可能是盧鉞)但是這兩首詩卻流傳甚廣。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黛玉的海棠花詩,第二聯為「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這一句就是化用盧梅坡《雪梅二首》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須輸梅一段香。」
可見有些時候詩紅詩人不一定會紅。
不過如果盧詩人能夠穿越來到現代,他看到千年之後自己的詩居然還這麼受歡迎一定會感到欣慰的。
古往今來,寫梅花詩非常多。
最早的一首應該是《詩經·秦風·終南》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
最有名的當是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最宏大的當屬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盧詩人的梅花詩,將梅與雪聯繫起來寫,既有情趣,又兼理趣,在眾多詠梅詩中別具一格。
「梅雪爭春未肯降,」
首句開門見山,採用擬人手法,緊扣題目描繪了梅雪爭春一比高下的情景。
雪因梅靈,梅因雪俏,梅花冬末春初開放,香遠益清,被看作報春的使者。
「飛雪迎春」,白雪幾經降落也預示著冬去春將至。
這原本親和一體的梅與雪,此刻卻發生爭執。
「未肯降」是都不願意向對方投降認輸的意思。
「梅」與「雪」都認為各自才是春的使者,彼此互不相讓、決意一爭高下。
這樣的寫法實在是新穎別致,出人意料。
將早春的梅花與雪花之美生動活潑地表現出來了,生動而有趣。
「騷人閣筆費評章。」
次句依然圍繞「爭春」來寫。
「騷人」即詩人。
「評章」即評判。
是說連喜愛舞文弄墨的詩人們想要評判它們二者的高下,也感到很為難。
只好放下筆來煞費心思,好好思量。
可是仍然是猶豫不決,難下評斷。
一個「費」字,寫活了詩人們競相加入到這場「爭春」辯駁的行列中來,唇槍舌劍,可謂大費苦心。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詩人經過深思熟慮,終於得出一個梅與雪不相上下的結論。
「三分」是虛寫,是「少許」的意思。
從顏色角度來看,梅的白色遠不及雪的純淨,顏色上的比較梅輸雪勝!
從味覺的角度來看,雪的氣味當然不比梅的芳香,嗅覺上的比較雪輸梅勝!
盧詩人的評判可謂神思妙筆,「騷人擱筆費評章」的難題終於被解決了!
「梅」與「雪」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梅」與「雪」可謂有得有失了。
盧詩人這首梅花詩能寫他人之所寫,亦能寫他人之未寫,立意新奇,情理兼得,妙趣橫生,乃眾多梅花詩中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