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月下老人祠的籤詞 | 鳳凰副刊

2020-12-17 鳳凰網讀書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杭州有座月下老人祠,那是在白雲庵旁,祠堂極小,但為風雅之士與情侶們所必到,可惜戰時給炮火夷為平地,戰後雖然重建,情調卻已與以前大不相同。杭州正在大舉進行園林建設,我想,這所司天下男女姻緣的廟宇,實在大有很精緻地修建它一下的必要。

月下老人的典故出於《續幽怪錄》,據說唐時有個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經過宋城,看見一位老怕伯在月光下翻書,這位老伯伯說天下男女的姻緣都登記在他的簿子上,他囊中有無數紅色繩子,只要這繩兒把男女兩人的腳縛住了,就算兩人遠隔萬裡,或者是對頭冤家,都會結成夫妻,所以後來有「赤繩繫足」的典故。西洋人的辦法卻比我們魯莽得多,他們有一個丘比特,是個頑皮小孩(有時甚至是盲目的),拿著弓箭向人亂射,哪一對男女被他一箭射中,就無可奈何地墮入情網。相較之下,我們的月下老人用一根紅線溫柔地替人縛住,還有簿籍可資稽考,顯然是文明得多了。月下老人的故事流傳全國,然而除了杭州之外,其他地方很少有這位「天下婚姻總管理處處長」的廟堂,倒很奇怪。

以前,常常可以見到一對對臉紅紅的情侶們,儘管穿了西裝旗袍,都會在祠堂中虔誠地拜倒,求一張籤,瞧瞧兩人的愛情能不能永遠美滿。

杭州月下老人的籤詞恐怕是全國任何廟宇所不及的,不但風雅,而且幽默,全部集自經書和著名的詩文。據說其中五十五條是俞曲園所集,此外四十四條是俞的門人所增,共是九十九條。我舊日家中有一個抄本,不知是哪一位伯伯去抄來的,我還記得一些,但九十九條自然記不全了。

第一條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理所當然的。此外兆頭吉利的有「永老無別離,萬古常團聚」、「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原來是曾子的話,這裡當指這男子很靠得住,可以嫁)等等。求籤而得到這些,那自是心中竊喜,無法形容了。

有一條是「逾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則得妻,不摟則不得妻」。《孟子》這兩句話,本是反語,但這裡變成了鼓勵男子去大膽追求。有一條是《詩經•鄘風•桑中》的三句:「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這在《詩經》中原本是最著名的大膽之作,所謂「桑間濮上」的男女幽期密約,這一籤當也是鼓勵情人放膽進行。「求則得之,舍則失之」、「不愧於天,不畏於人」。這兩籤都含有強烈的鼓勵性:追呀,追呀,怕什麼?

還有一些籤文含有規勸和指示,如「德者本也,財者未也」。叫人不要為錢而結婚。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指此人雖窮,人品卻好,可以嫁得。如「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照《論語》中原來的解釋,是這男人嘴頭甜甜的會討人喜歡,相貌又漂亮,然而是頭色狼,絕對靠不住。「可妻也。」這句話也出自《論語》,孔夫子說公冶長雖然給關進了牢獄,但他是冤枉的,結果還是招了他做女婿。「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這句本來是閔子騫的話,這裡大概是說別三心兩意了,還是追求你那舊情人吧。另一條籤詞中引用孔子的話,恰恰與之相反:「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好的人有的是,你哪裡知道將來的沒有現在的好?這個人放棄了算啦。這大概是安慰失戀者的口吻吧。「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你愛他,要了解他的缺點,你恨他,也得想到他的好處。「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她雖然對小王很親熱,對你很冷淡,其實她內心真正愛的卻是你呢。「其孰從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這傢伙有什麼地方值得你這麼顛倒呢?唉,連這種醜八怪也要!

另外一些籤條是悲劇性的。「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婚,如兄如弟。」照餘冠英的譯法是:「誰說那苦菜味兒太苦,比起我的苦就是甜薺。瞧你們新婚如蝕似漆,那親哥親妹也不能比。」有一籤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雖不一定如孔子的弟子冉伯牛那樣患上了麻風病,但總之此人是大有毛病。「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兩世一身,形單影隻」(出韓愈《祭十二郎文》);「條其嘯矣,遇人之不淑矣」(出《詩經•王風•中谷有蓷》),這些籤都是令人很沮喪的。

「風弄竹聲,只道金珮響;月移花影,疑是玉人來。」那是《西廂記》中張生空等半夜,結果給崔鶯鶯教訓一頓。「夜靜水寒魚不餌,滿船空載月明歸。」那是《琵琶記》中蔡伯喈不顧父母餓死,為人痛斥。求到這些籤文的人,只怕有點兒自作多情。最令王老五啼笑皆非的,大概是求到這一籤了:「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

《尋他千百度(珍藏版)》/金庸/中華書局/2014-1

相關焦點

  • 西湖月下老人(月老)祠
    在談到舊式婚姻的不好時,遇到尷尬,聰明地搬出月下老人來救急:「我與妻能夠愛好也只是偶然,迷信一點說全憑西湖白雲庵那月下老人。」其實,每當你接觸民國史,這個白雲庵的月下老人會時不時地跳入眼帘。我曾經多次疑惑:它究竟有何魅力,讓名流們流連至此?莫不是因為那些籤詞?
  • 西湖月下老人祠
    在談到舊式婚姻的不好時,遇到尷尬,聰明地搬出月下老人來救急:「我與妻能夠愛好也只是偶然,迷信一點說全憑西湖白雲庵那月下老人。」  其實,每當你接觸民國史,這個白雲庵的月下老人會時不時地跳入眼帘。我曾經多次疑惑:它究竟有何魅力,讓名流們流連至此?  莫不是因為那些籤詞?
  • 月下老人
    我國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記載:唐朝韋固路過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檢婚姻簿子。指媒人。【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近義詞】媒妁之言、天配良緣【傳 說】在神仙的家族中,有位專管人間婚姻的月下老人,傳說,誰與誰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紅繩繫足選定的,所以民間多有給他塑像、立廟,以求佑護的
  • 月下老人的來歷
    在神仙的家族中,有位專管人間婚姻的月下老人,傳說,誰與誰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紅繩繫足選定的,所以民間多有給他塑像、立廟,以求佑護的。
  • 陳平原:什麼是香港的「文化形象」 | 鳳凰副刊
    有聞,有識,有趣——鳳凰副刊從「大俠」到「大學」  香港文化形象的嬗變文/陳平原什麼是香港的「文化形象」——或者說外界對於國際性大都市香港的「想像」與「記憶」?至此,金庸為代表的武俠小說終於登上了「大雅之堂」。儘管學界對此舉有不少批評聲音,但閱讀及談論武俠小說,已不再是一件低俗的事。盛產「好看」的武俠小說,於是也成了香港的文化標誌。可以這麼說,金庸小說在中國大陸的傳播與接納,對於提升香港的文化名聲是有很大幫助的。此前此後,有過不少著名的武俠小說家,但其藝術成就與影響力均無法與金庸相比。為什麼?
  • 宮澤賢治:告別|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配圖:電影《銀河鐵道之夜》/杉井儀三郎/1985)你的大提琴是如何鳴奏出那樣的三連音也許你也不曾知道充溢在其中的純樸與希望
  • 為何說「月下老人牽紅繩」
    圖片來源於網絡人們常把婚姻介紹人、媒人稱為「月老」,把其好心為男女雙方搭鵲橋稱作「月下老人牽紅繩」。這個典故從何而來呢?據唐人李復言編的《續玄怪錄·定婚店》載:元和二年,有個叫韋固的人,離家旅行,住在京城的一家旅店,晚上,他見一位老人在月下翻看書籍,身邊的布袋裡裝了許多紅繩,韋固特別好奇地問道:「老爺爺,您看的是什麼書啊?」老人看了看韋固答道:「我在看天下男女的婚姻薄」,韋固又問:「這紅繩是做什麼用的?」
  • 八月十五,月府太陰星君、月下老人誕辰
    ▲八仙宮藥王殿左龕,月老像月下老人,簡稱「月老」,是中國民間專管婚姻的紅喜神(媒神),主職男女婚配良緣,使有情人終成眷屬,故而信仰廣泛,祠廟眾多。只見有一老人依靠布囊,借著月光看書。老人自稱幽冥之人,掌管天下男女的婚姻簿。老人布囊中裝有紅絲繩,「以系夫妻之足」,男女雙方「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逭。」故事中於月下披閱婚姻簿的幽冥老人就是後世執掌世間姻緣的月老。在各地祠廟中的月老都被塑造成慈眉善目的老者,手握婚姻簿和紅絲線,與「定婚店」中老人的形象一致。
  • 故事:月下老人
    老人說:「這些繩子的作用那可是非比尋常,它們是用來系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是否門當戶對,也不管是不是冤家世仇,更不管兩人相隔多遠,只要我把這紅繩繫上,他們就一定結成夫妻。」這時韋固就更加好奇了,他帶著玩笑的口氣問:「老人家,您幫我看看我的姻緣在哪啊?」老人家微微一笑,並說這天機不可洩露。
  • 夢見月老祠是什麼意思
    夢見月老男人夢見月老祠寺廟,國家要發生暴亂。女人夢見月老祠廟宇,丈夫家的人會四分五裂。病人夢見月老祠寺廟,病情會加重。夢見進入月老祠寺廟,一切努力都會化為泡影。孕婦夢見進入月老祠廟宇,胎兒會有問題。
  • 神話故事【月下老人】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爺爺,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人的姻緣薄。」老人還告訴韋固:「它的袋子裡好裝著紅線,這些紅繩是用來系兩個人的腳的,只要用這些紅繩系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結成夫妻。」
  • 八月十五拜月下老人求姻緣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相傳是掌管人間姻緣的天神。月下老人最早出現於唐代,據唐李復言著「續幽怪錄」載:唐朝有一個人名叫韋固,有一天韋固帶著僕人遊於南站。看見一位老人,雖然已年近古稀,但是眼力驚人,正於月下翻閱一書籍。韋固看了覺得非常好奇,於是趨前詢間老人看的是什麼書?
  • 玄異傳奇故事 月下老人
    老人微笑著對韋固說:這些紅繩是用來把夫妻的腳踝系在一起,防止他們分開。綁住了以後呢,不管男女雙方是仇人或相隔天涯海角,他們都會結成夫妻,相守相伴,白頭到老。不是說捆綁不是夫妻的麼?這老頭盡說胡話。現實情況是:有情人不捆綁也會難捨難分,無緣人捆綁也是有名無實。
  • 情人節:祈月下老人,千裡姻緣一線牽
    月下老人是我國神話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神。據說只要月下老人暗地裡用一根紅線把一對男女的腳絆住, 無論兩個人離得多麼遠,地位相差多麼大,最終都會結成夫妻。所以,嚮往愛情的人們總是對月下老人尊崇備至。在過去的痴男怨女的心目中,月下老人是一位寄託著自己美好理想的「幸福之神」。一、千裡姻緣一線牽在今天, 我國還有些地方稱媒人為「月老」,有的媒人、各種婚姻介紹所也自稱「月老」。其實,「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簡稱。月下老人是我國神話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神。
  • 董橋:中年是下午茶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
  • 月下老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月下老人,神話傳說中主管人間婚姻的神。後來指媒人的代稱。出自: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近義詞有:媒妁之言、天配良緣,月下老人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媒人。
  • 人一有錢,就成了文化雜食者 | 鳳凰副刊
    有文,有識,有趣——鳳凰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