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月下老人

2020-12-19 老張頭講故事

唐朝有個書生名叫韋固,相貌英俊,頗有才學,十六七歲,尚未娶妻。

有一次,韋固要去較遠的宋城去辦點事,為避免來回奔波,就選了一家環境清幽的旅店住下。

這天晚上,韋固辦完事在回客店的路上,他看到有一位白鬍子的老頭在月光下席地而坐,借著淡淡的月光,看著一本又大又厚的書,旁邊放著一個籮筐裡面裝滿了紅色的繩子。

韋固就很奇怪,走上前去好奇的詢問:「老人家,這麼晚是在看什麼書啊,這麼淡的月光能看見麼?」那老頭頭也沒抬得回答說:「我在看一本記載著天下所有人姻緣的書。」韋固聽了就更加好奇了,接著問:「那這些紅色的繩子是幹什麼的?」老人說:「這些繩子的作用那可是非比尋常,它們是用來系夫妻的腳的,不管男女雙方是否門當戶對,也不管是不是冤家世仇,更不管兩人相隔多遠,只要我把這紅繩繫上,他們就一定結成夫妻。」這時韋固就更加好奇了,他帶著玩笑的口氣問:「老人家,您幫我看看我的姻緣在哪啊?」老人家微微一笑,並說這天機不可洩露。韋固就更加好奇了,他再三的央求,老人這才告訴他:「你的妻子現在才三歲,要等到十四成年之後才會嫁給你,你就耐心等著吧。你的妻子是客店北邊那個賣菜的婆婆手裡抱著的小姑娘。」

韋固很不相信,以為是老人家再和他開玩笑,但是又對這位古怪的老人充滿好奇。老人家起身伸了伸懶腰,背著東西要走了,韋固也就跟在了他後面想看個究竟。經過菜市場的時候,就看到了有個穿的破破爛爛的老太婆,手裡還抱著一個面黃肌瘦,頭髮沒幾根的黃毛丫頭。這時的韋固還年輕,做事不分輕重。他瞬間失望透了,心高氣傲的他決不會接受這樣的人做他的妻子,那太丟人了,他越想越生氣,於是他就叫自己的僕人去解決這個黃毛丫頭。

這僕人膽小,可是對於主人的命令又不能違抗,只得硬著頭皮前去,他跟著婆婆與小女孩走到一處無人的地方,拿出刀就朝小女孩奔了去,一刀紮上了小女孩的眉心,小姑娘應聲倒地。僕人嚇得六神無主,慌慌忙忙的逃跑了,僕人跑回住處與韋固說:「小女孩已經被殺了。」韋固這才放心的離開宋城。

一轉眼,十三年過去了,韋固還沒有娶到妻子。他也是心急啊,在古代三十歲的人都有的開始當爺爺了,他讓媒婆四處給他說親,但是都沒有成功。

轉眼,又一年,這時相州刺史王泰的女兒也到了說親的年紀。韋固本是王泰手底下一名小官,韋固本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積極地推薦自己。王泰經過再三的考慮,多方考察,在眾多的求親者裡面選擇了韋固。韋固初見他妻子,長得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十分的標誌,無可挑剔,但是就是眉間有一道疤。韋固十分納悶,他就問他的嶽父。嶽父告訴他,小姐並不是他的親生女兒,而是他的侄女,他的父親在宋城任職期間去世了,當時小姐才一歲多,不久後,她的母親也去了,小姐就由她家裡一位好心的婆婆照看著。王泰氣憤的說到:「有天,婆婆抱著小姐從菜市場經過,不是哪裡來的狂徒,無緣無故地刺了小姐一刀,幸好沒有危及生命,只留下了這道疤。」

韋固聽了,吃驚了半天也沒說出話來,他想起十四年前的那件事來。

韋固緊張的追問道:「小姐的那位婆婆是不是賣菜的?」

王泰看著女婿臉色有異,且問的蹊蹺,便反問道:「不錯,是賣菜的,你是怎麼知道的?」

韋固就更加驚訝了,一時間答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才平息下來。他把十四年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一一告訴了王泰與自己的妻子,一家人聽了,全都驚訝不已。

韋固這才明白,當初遇到的老人家說的都是真的,並非玩笑,自己的姻緣真的是由月下老人做主的。從此後,夫妻二人更加珍惜這段婚姻,過得幸福恩愛。

韋固的故事傳開後,人們從此便把為人們主持婚配的人稱作「月下老人或者月老」。

相關焦點

  • 玄異傳奇故事 月下老人
    唐朝文學家李復言在《續玄怪錄·定婚店》裡說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不少人看完以後差點就信了。西安有一位名叫韋固的小夥,是個大苦瓜,從小沒爹沒媽。但他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不是孫悟空,只是一個凡人。二十好幾的人了還是光棍一根,一雙筷子還有兩根呢,他還不如一雙筷子。
  • 神話故事【月下老人】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爺爺,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人的姻緣薄。」老人還告訴韋固:「它的袋子裡好裝著紅線,這些紅繩是用來系兩個人的腳的,只要用這些紅繩系在他們的腳上,他們就一定會結成夫妻。」
  • 成語故事 | 月下老人
    【成語故事】唐朝時候,有一位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裡。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閒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名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裡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邊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看的什麼書。
  • 月下老人
    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記載:唐朝韋固路過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檢婚姻簿子。指媒人。【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近義詞】媒妁之言、天配良緣【傳 說】在神仙的家族中,有位專管人間婚姻的月下老人,傳說,誰與誰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紅繩繫足選定的,所以民間多有給他塑像、立廟,以求佑護的
  • 月圓故事丨月光菩薩、月神、月下老人
    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閒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裡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編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韋固很好奇的過去問他說:「老伯伯,請問你在看什麼書呀!」        那老人回答說:「這是一本記載天下男女婚姻的書。」
  • 月下老人的來歷
    在神仙的家族中,有位專管人間婚姻的月下老人,傳說,誰與誰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紅繩繫足選定的,所以民間多有給他塑像、立廟,以求佑護的。
  • 情人節:祈月下老人,千裡姻緣一線牽
    月下老人是我國神話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神。據說只要月下老人暗地裡用一根紅線把一對男女的腳絆住, 無論兩個人離得多麼遠,地位相差多麼大,最終都會結成夫妻。所以,嚮往愛情的人們總是對月下老人尊崇備至。這位「媒神」由來已久,裡面還有個十分有意思的故事,載於唐代李復言的《續幽怪錄》中:據說唐代有個叫韋固的人,從小父母雙亡。長大後,一年路過宋城(今河南商丘縣南),住在城裡的南店。一天晚上,他碰到一位奇異的老人,正靠著一個布口袋坐著。在月光下翻著書看,韋固問他所看何書?老人答道:「天下之婚牘耳」。韋固又問袋中何物?老人說:「赤繩子,以系夫婦之足。
  • 為何說「月下老人牽紅繩」
    圖片來源於網絡人們常把婚姻介紹人、媒人稱為「月老」,把其好心為男女雙方搭鵲橋稱作「月下老人牽紅繩」。這個典故從何而來呢?據唐人李復言編的《續玄怪錄·定婚店》載:元和二年,有個叫韋固的人,離家旅行,住在京城的一家旅店,晚上,他見一位老人在月下翻看書籍,身邊的布袋裡裝了許多紅繩,韋固特別好奇地問道:「老爺爺,您看的是什麼書啊?」老人看了看韋固答道:「我在看天下男女的婚姻薄」,韋固又問:「這紅繩是做什麼用的?」
  • 西湖月下老人(月老)祠
    一般來說,拜月下老人的,往往是村夫村婦,凡夫俗子。而這一處,顯然不同,它吸引的竟然都是些文化名流、達官貴人。不說科舉年代有翰林在此題詩,就說民國年間,來這裡的文化人就特別多。比如:1925年夏,美國學者馬爾智教授帶著新婚妻子,來杭州度蜜月,去月下老人前報到,並在白雲庵園牆的葫蘆形漏窗前拍攝了好幾張照片。
  • 月老,月下老人,人見人愛的紅喜神
    《定婚店》講的故事是:唐朝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有一個年輕書生叫韋固,外出旅行,行至宋城住下。在月光明媚的晚上,出來散步的韋固在小店不遠的地方,碰到一位奇異的老人,正靠著一個布口袋坐著,在月光下翻著書。韋固問他所翻何書?老人答道:「天下之婚牘耳。」韋固又問袋中何物?
  • 八月十五拜月下老人求姻緣
    月下老人,簡稱月老,相傳是掌管人間姻緣的天神。月下老人最早出現於唐代,據唐李復言著「續幽怪錄」載:唐朝有一個人名叫韋固,有一天韋固帶著僕人遊於南站。看見一位老人,雖然已年近古稀,但是眼力驚人,正於月下翻閱一書籍。韋固看了覺得非常好奇,於是趨前詢間老人看的是什麼書?
  • 月下老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月下老人,神話傳說中主管人間婚姻的神。後來指媒人的代稱。出自: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近義詞有:媒妁之言、天配良緣,月下老人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主語、賓語、定語;指媒人。
  • 金庸:月下老人祠的籤詞 | 鳳凰副刊
    月下老人的典故出於《續幽怪錄》,據說唐時有個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經過宋城,看見一位老怕伯在月光下翻書,這位老伯伯說天下男女的姻緣都登記在他的簿子上,他囊中有無數紅色繩子,只要這繩兒把男女兩人的腳縛住了,就算兩人遠隔萬裡,或者是對頭冤家,都會結成夫妻,所以後來有「赤繩繫足」的典故。
  • 八月十五,月府太陰星君、月下老人誕辰
    ▲八仙宮藥王殿左龕,月老像月下老人,簡稱「月老」,是中國民間專管婚姻的紅喜神(媒神),主職男女婚配良緣,使有情人終成眷屬,故而信仰廣泛,祠廟眾多。月老的信仰肇始於宋代,和唐代李復言所著傳奇小說《續玄怪錄》中「定婚店」故事的傳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故事主人公杜陵韋固,父親早亡,多次想早日娶妻,卻最終無成而罷。元和二年,韋固外出遊歷時有人給他提親,韋固求妻心切,天尚未亮就到了約定的地點。只見有一老人依靠布囊,借著月光看書。老人自稱幽冥之人,掌管天下男女的婚姻簿。
  • 關於月下老人你了解多少?他的紅線與西方的丘比特之箭有何不同?
    關於月下老人你了解多少?他的紅線與西方的丘比特之箭有何不同?不知在座的小夥伴們有沒有去月老廟燒香祈求姻緣的經歷呀?又或者還沉浸在看著一雙雙佳人攜手走向婚姻的殿堂,而自己卻還在默問月下仙人為何還不給自己派姻緣的悲傷中呢?
  • 國家5A級景區明月山月下老人相系旅遊景點介紹「痛快遊」
    「月下老人相系月下老人,在我國神話傳說中是專管婚姻之神。沈復《浮生六記》中:「一手挽紅絲,一手攜杖懸婚姻簿,童顏鶴髮,奔馳於非煙非霧中。」說的就是「月老」。 關於月下老人,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唐太宗貞觀初年,有位名叫韋固的少年,經人介紹他與前任清河司馬潘防的小姐議婚,講好次日早晨在店西邊的龍興寺門前與對方碰頭。韋固求婚心切,天剛蒙蒙亮就跑去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月下老人,你還知道有哪些成語?
    1.月下老人 [yuè xià lǎo rén]基本釋義: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後泛指媒人。簡稱「月老」。出處: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記載;韋固年輕時路過宋城;在月光下見一老人倚囊翻書。他也有他的理由;他們信教的不供神;和不供子孫娘娘;月下老人一樣!」典故:唐朝時候,有一為名叫韋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裡。一天晚上,韋固在街上閒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裡翻一本又大又厚的書,而他身編則放著一個裝滿了紅色繩子的大布袋。
  • 除了月下老人管人間姻緣,還有這2位,單身的朋友也可以拜拜
    除了月下老人管人間姻緣,還有這2位,單身的朋友也可以拜拜在我國有很多的神話傳說,這些可以說是我們的一些文化瑰寶吧!除了月下老人管人間姻緣,還有這2位,單身的朋友也可以拜拜。婚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現在大家要是去一些地方會看到有一些樹上會綁著一些紅繩,這是一些請姻緣的人綁的吧!相信大家對於這不陌生,而且有很多人都去拜過呢?
  • 唐代傳奇故事1則:月下老人
    他發現那裡有位老人,身後倚著一個布袋子,坐在臺階上,借著月光,正在翻閱一本書。老人笑著說:「這不是凡間的書,你咋會見過呢?」韋固又問:「不是凡間的書,那它是啥書呢?」老人說:「這是幽冥之書。」韋固再問:「幽冥之人,為何到了這裡呢?」老人回答說:「你起得太早了,不是我不該出現,掌管幽冥事務的官吏也同樣掌管著一些凡間的事務,怎麼會不常來凡間呢?
  • 蔚藍月下攻略
    蔚藍月下新手怎麼玩?遊戲中會有三位女主陪伴著你,而你也將在這個真是而又虛幻的世界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份愛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蔚藍月下新手玩法技巧,一起來看看吧。蔚藍月下新手玩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