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鐵嶺小學一年級學生李炳辰與雪人合影。
新華社哈爾濱1月23日電(記者楊思琪)堆雪人、賞冰雕、學滑雪、練冰壺……不少地方中小學生寒假可能都忙著參加各類補習班或玩手機電腦,哈爾濱一些學校卻給學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業——參與三次以上冰雪體驗活動。
這份特殊的寒假作業讓哈爾濱市鐵嶺小學一年級學生很開心。一張張照片、一段段視頻,記錄了孩子們凍得通紅的小臉和開心的笑容。
獨特的冰雪景觀讓黑龍江省成為冰雪資源大省和冰雪運動強省。為引導青少年體驗冰雪、熱愛冰雪,哈爾濱市教育局倡導中小學在寒假期間合理利用校園冰場和社會冰雪資源,不斷拓寬上冰雪活動的時間和途徑,提高中小學生的體質和健康水平。
一些學校提出,每名中小學生要參與三次以上冰雪體驗活動,並列為「寒假作業」。「孩子們離開電腦,放下手裡的電子產品,走進自然,擁抱冰雪。」鐵嶺小學一年級一班班主任教師說。
冰燈,是中國北方民間流傳的一種藝術形式。很早以前,黑龍江流域的人們在冬季捕魚,夜晚需要照明工具,便就地取材製作了冰燈。如今,冰燈成了頗受孩子們歡迎的玩具。
在伊春市生態經濟開發區永達工藝研學體驗基地,參加「冰雪研學」的孩子們一起製作冰燈。
在伊春市生態經濟開發區永達工藝研學體驗基地,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十幾名孩子齊聚一堂,把小小蠟燭緩緩放進已經凍好的冰模具。不一會兒,冰燈一閃一閃,孩子們激動地抱到了雪地。
這邊為做手工歡呼,那邊備戰將至的比賽。
哈爾濱市實驗學校二年級學生管思彤(左三)在一家冰上俱樂部訓練冰壺。
冰壺,被稱為「冰上象棋」。隨著冰雪運動進校園,2018年初,哈爾濱市實驗學校將冰壺引入了課外社團。二年級小學生管思彤是一名冰壺愛好者。周一、周四、周六的晚上,她都準時到冰上訓練基地練習。
「以前孩子比較容易感冒,現在變得壯實了,平衡能力更好了。」管思彤的爸爸管延河說,「她一上冰場就興奮,根本停不下來,團隊意識也變強了。」
為支持冰雪項目發展,當地教育部門和多家冰上俱樂部籤訂了合作協議,包括哈爾濱市實驗學校在內的一些中小學生可以免費或優惠使用訓練場地。
在哈爾濱市中小學短道速滑比賽中,南崗區八年級學生呂婉鈺(右)獲得多個項目冠軍。
在日前舉辦的哈爾濱市中小學短道速滑比賽中,160餘名小選手參與。來自南崗區的八年級學生呂婉鈺包攬了初中女子4圈追逐賽、500米、1000米和1500米比賽的四項冠軍。
「這三四年一邊學習,一邊鍛鍊非常辛苦。但是堅持沒有白費,這是最好的假期禮物。」呂婉鈺說。
「寒假不再是單一地補習、做作業,而是成為孩子們的運動加油站。」哈爾濱市教育局德育與體育衛生藝術教育處處長張信章說,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在賞冰樂雪中收穫著快樂,強健了體魄,也變得更加陽光、自信。(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