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中國不造「太空梭」?美國的前車之鑑?還是技術不行

2020-12-25 科學新視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這個問題沒有:世界各國都在說我們中國是世界航天大國,航天技術首屈一指,那為何我們國家就是不造太空梭呢?難道是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嗎?這其中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先不聊技術層面上的,其實美國作為前車之鑑,它們的太空梭就曾多次出現意外,造成過巨大的災難,只是現在很少有人提起罷了。

美國東部時間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國的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州發射升空,升空73秒後,挑戰者號太空梭就因為部分結構失效導致任務失敗了。由於速度超快,在大氣的摩擦下,挑戰者號迅速發生燃燒,最終全部解體,太空梭上的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最終所有太空梭停飛兩年。

美國東部時間2003年2月1日上午9點,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執行任務返回途中,在德克薩斯與路易斯安納上空再入大氣層,眼看就要完成其第28次任務之際,事故發生了,本次事故同樣造成了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同挑戰者號事故一樣,太空梭此後全體停飛兩年。

儘管太空梭每次起飛的時候,地面工作人員都會全心全意仔仔細細地排除不安全因素,但是人類終究無法做到萬無一失。在太空梭這條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人類付出了太多的代價。當然,我們必須要說的是,除了太空梭,火箭發射出現安全事故的也不在少數,那為何我們國家只使用火箭不製造太空梭呢?

問到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禮貌地回一句:「你知道太空梭這玩意有多貴嗎?」那太空梭究竟有多貴呢?我們可以參考下美國的研發經驗。

1981年,世界上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在美國成功面世。隨後,挑戰者號,發現號和奮進號和亞特蘭蒂斯號4架太空梭相繼問世。根據NASA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製造這5架太空梭花費超過100億美元,平均每架超過20億美元。除了製造費,每次太空梭的發射也是一筆巨大的花費,高達5億美元,而且這還不算人工費用,研發費用,整個項目的費用加起來完全就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樣看來,太空梭真的是又貴又危險,那我們國家不製造太空梭的原因真的就是這兩點嗎,還有沒有別的原因呢?

沒錯,其核心原因還真的就是這兩個,尤其是危險性,可以說實在是太高了。美國總共就製造了5架太空梭,結果就爆炸了2架,爆炸率達到了驚人的40%,這可以說不是冒險,而是找死。

其實我國最開始也曾有過設計製造屬於自己的太空梭的想法,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那這樣做到底對不對呢?或許這件事能夠讓大家明白,我們不製造太空梭的做法是明智的。

2011年7月21號,這一天是值得高興的日子,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這天執行完任務後成功返回地球。這一天,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使用太空梭的國家,這一次任務也成為了美國太空梭執行的最後一次任務。從這一天開始,美國徹底放棄了使用太空梭執行載人任務;從這一天開始,太空梭成為了歷史;從這一天開始,太空梭全部進入到博物館成為了展覽品。

為什麼美國要所有太空梭都立刻退役呢?因為太空梭的使用違背了設計它時的初心。當初研製太空梭就是為了反覆使用,節約成本的,但結果卻背道而馳,每一次的發射成本不說,每次執行完任務後大量的檢查和維護更是本末倒置,這使得太空梭的使用成本遠遠高於火箭發射。

除此以外,一般來說太空梭原本的使用壽命為100次,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最多的只有30次左右,有些更是連20次都沒有,這樣來看,太空梭的使用成本遠遠超過了一次性的火箭發射,更別提火箭回收技術已經逐漸成熟了。

所以可以這麼說,不是太空梭不行,而是以現在的技術,我們還發明不出能夠低成本重複使用的太空梭。不僅如此,新一代的「可回收火箭」技術更是讓太空梭徹底沒有了用武之地,航天費勁只能退出歷史的舞臺。

除了以上原因,我國不製造太空梭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實力不夠。不得不承認,我們和美國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國現階段根本不可能製造出太空梭這種東西。如果說太空梭是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巔峰製造水平,那麼我們想要製造出太空梭至少要等到2030年之後。

其實大可不必詫異,雖然我們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只比美國晚20年,但是由於國力懸殊,我們每天的航天投入與美國相比實在是太少了,而在科技領域上是不存在彎道超車的,所以,我國的航天技術遠遠落後於美國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已經落後的情況下,我們根本不可能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所以我們不會傻乎乎地去研究太空梭,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不會。

所以,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在現階段不研究製造太空梭。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何不建造太空梭?美國作為前車之鑑,發生過多次悲劇!
    於是開始了對於未知的探索和徵服,自然就包括我們遙遠浩瀚的宇宙。最開始對於宇宙和太空進行探索的美國,也是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于是之後,眾多國家紛紛開始了追隨世界的腳步,踏上了對於宇宙探索之路,但是在眾多我們所熟悉的太空探索設備中,不僅包括載人飛船,還有探測器等等,但是為什麼沒有太空梭呢?我們中國發展到現在,為何不建造太空梭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疑問。
  • 解密:中國為什麼不造太空梭而造載人飛船?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樊永強)目前人類研製發射成功並正在使用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共有3種:載人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其中,太空梭綜合運用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和飛機技術,堪稱人類智慧的結晶。既然太空梭代表著世界航天技術的先進水平,以跨越追趕方式進行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何還要從載人飛船起步呢?
  • 我們造了殲20,造了航母,為何造不出太空梭?
    太空梭的概念,最早是軍事強國美國在冷戰時期提出來的,當時的美國宇航局希望研製出一款可以進行循環利用的成本低廉的太空飛行器,來穩固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並很快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並於1981年發射了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但無奈這架太空梭並沒有實現美國人的夢想,在升空後不久便機身解體墜毀,而當時機上的7名太空人也全部遇難,無一生還。
  • 中國為何沒有太空梭?美國斥資兩千億,14名航天精英送了命
    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沒有太空梭呢? 在太空梭領域,美國起步最早,1981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這是世界上第一架太空梭。
  • 5架太空梭墜毀2架!美國如今回頭造火箭,中國當初選擇是對的
    在中國航天的起步階段,我們曾一度糾結是發展太空梭還是運載火箭,從美國歸來的錢學森院士更傾向於太空梭。畢竟那時太空梭相對於運載火箭安全性更高並且可以重複利用,這將減少後續太空飛行器的製造成本。但如今耗費30年、2000億美元,美國號稱空間時代第二個裡程碑的太空梭計劃為何失敗了?
  • 中國能造航母,能造殲20,為何造不出太空梭?
    還有中國,我們連殲20這種五代機中的佼佼者都可以造,怎麼沒聽過中國的太空梭計劃呢?其實,中國早就有過太空梭計劃,但在科學嚴謹的論證過程中被眾多專業大佬一致認定:太空梭當時是不適合中國航天的。
  • 中國能研製出殲20,為何遲遲不發展太空梭?錢學森的建議很關鍵
    其實相較於美俄兩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直到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才正式立項,在立項之前科學家就對發展太空梭還是載人飛船展開了研討,後來錢學森經過認真考察後給出的建議是:基於當前的經濟和國防基礎,應該先發展載人飛船。
  • 沒有技術?全球僅美國有太空梭,中俄歐全都沒有
    令人疑惑的是,在太空梭方面,中國一直未能做出什麼成就。而且除了中國之外,俄羅斯與歐洲同樣沒有造出太空梭。到目前為止,只有美國擁有太空梭,而美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曾以太空梭成功進行過載人任務的國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技術不行?
  • 天鼎證券:談中國為什麼不製造太空梭?
    先說結論:目前技術根本不可能造出來,達到同樣水平估計也得至少20年後,也沒必要去做。我們可以參照美國,5架太空梭——1981哥倫比亞號,1983挑戰者號,1984年發現號,1985年亞特蘭蒂斯號,1992年奮進號,花費超過2000億美元,這些費用夠維持4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幾十年了。主要原因在於所謂的可回收大大超出了計劃,原計劃單次6000萬美元的費用飆升了10倍。
  • 美國總統為何喜歡躲在玻璃罩後面演講?畢竟有前車之鑑!
    截止目前為止美國依舊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自然美國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受大家關注的國家。雖然美國只有200多年的歷史,但已經有45任總統了,毫不誇張的說,美國能夠給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一個發達國家,這45任總統真的功不可沒,今天小恆和大家聊得話題也和美國總統有關:美國總統為何喜歡在玻璃罩後面演講?畢竟有前車之鑑!
  • 太空梭與飛船有什麼區別?為什麼美國用飛機,而中國用飛船?
    現在航天領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評判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標準之一,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上,美國和俄羅斯是當之無愧的大國,中國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在一些領域上已經趕超了美國。到2022年中國空間站將會正式建成,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上將會徹底的趕超美國。
  • 山東艦已入列,殲20也開始成批服役,為何太空梭卻久久未見?
    但同樣作為航天大國的中國,為何遲遲沒有關於太空梭的研發進展呢?我國在加入WTO以來,經濟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在科學技術領域更是發展形勢喜人。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號」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入列,而五代機殲20更是逐漸開始成批量加入部隊,而航天的空間站計劃也是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
  • 中國發明新型太空梭,太空旅遊就像坐飛機一樣,美國人評價很高
    資料圖:中國太空梭模型中國的航空航天發展在美國除了一些軍事觀察家總是往軍事用途上猜測之外,是讓美國普通大眾頗為羨慕的一個領域。美國權威媒體《大眾機械》就用「雄心勃勃」來形容中國的航天計劃,而且,不管是美國的科學家還是軍方人士,都盛讚中國航空航天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美國目前在一些領域雖然還是處於領先位置,但以中國現在的發展速度,將會很快追上並超越。這家美國權威媒體關注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一款產品,就是計劃在2025年研發出的重複使用的太空梭,這款太空梭將會顛覆目前世界上的任何設計。
  • 中國是搞宇宙飛船,還是太空梭,錢學森力排眾議:搞宇宙飛船
    1955年,在美國留學和工作了20年錢學森,懷揣著報國理想回到了中國,並且肩負起了研製中國火箭和飛彈的重任。當然,這不是一個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任務,因為當時國內的工業生產才剛剛有起色,所以要製造火箭和飛彈這樣的尖端武器,幾乎可以說的天方夜譚,但錢學森憑藉著自己在美國研究飛彈的經驗,再加上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的協助,先後成功研製出了第一枚飛彈,第一枚原子彈,第一枚氫彈和第一顆人造衛星。
  • 「中國版」X37B太空梭成功發射,為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美國駐華大使館立刻呼籲:要和平利用太空,對此有網友表示,X37B太空梭都飛行那麼久了,果然是惺惺作態。圖為美國X37B太空梭在航天事業上,美國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先行者,2012年該國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空軍基地,使用阿特拉斯5火箭成功發射了X37B太空梭,其實該款太空梭的研製工作早在
  • 港媒:中國打造太空梭將在太空競賽追趕美國
    原標題:港媒:中國打造太空梭將在太空競賽追趕美國   資料圖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6月8日報導,中國在建造像飛機那樣利用跑道起降的太空梭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一名專家稱,這項進展可以縮小與美國在空間技術方面的差距。
  • 中國也有太空梭了?美媒:類似於美國X37B,可執行在軌轟炸任務
    據新華社6日消息稱,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該太空飛行器已經於6日成功返回著陸場。報導稱,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雖然這次透露的細節不多,但引發了大量的猜測。
  • 美國新型太空梭即將試飛,中國稱不怕已有應對之策了
    而將那些舊的技術發明的武器就或者丟掉,或者就會將他們升級然後再利用。或許是因為世界上已經有了太多的先進的武器吧,又或許是因為國家的軍事方面的技術已經開始慢慢的找不到突破點了,也或許是因為覺得每個方面都需要去發展一下吧!所以一些國家將自己的目標轉向了太空梭上面,也可以說是一種可以飛向太空中的飛機。美國是世界上軍事方面的第一強國,而且他們國家的技術也並不是虛假的。
  • 買不到荷蘭ASML的光刻機,為什麼我們造不出?日本就是前車之鑑
    而以往我們在高端晶片領域的需求完全是依靠進口實現,根本不具備自己生產、設計的能力。直到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華為才開始了自研晶片的道路,也終於突破了高端手機晶片被美國領導的地位。那麼一枚晶片的誕生究竟有多難?華為晶片被打壓又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其實華為具備的僅僅是設計晶片的能力,並不具備晶片生產的能力,這也就意味著你畫出了房子的圖紙,卻不能夠將它建起來。
  • 為什麼美國不再生產太空梭?
    而美國在之前也在這方面研究了很久,但是現在的美國卻不再生產太空梭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原因主要分為三個,第一個原因就是費用太高,大家可能不知道一個太空梭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就先不說研發的費用了吧!製造的費用就是30億美元,光是每一次發射的成本大概就在15億美元左右,而且每年還要對它進行一個維護,沒有大量的資產是沒辦法進行這個項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