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飛生物1類新藥宜卡(R)正式上市 結核病防治迎來新型診斷工具

2020-12-25 騰訊大渝網

5月10日,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股票代碼300122,簡稱:智飛生物)舉辦國家1類新藥——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宜卡?)上市的新聞發布會。本次發布會採用重慶、安徽、北京三地連線直播的形式呈現。業內人士指出,宜卡?正式上市,意味著我國和全球結核病防治迎來了新型診斷「武器」。

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說,宜卡?的上市和推廣應用,將對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輔助診斷以及國家結核病免疫策略研究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結核病領域專家組組長金奇教授說,宜卡?是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科技專項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結核病是歷史悠久的傳染病,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的慢性傳染病,通常以肺結核為主。全球約有1/4人口感染結核桿菌;我國是世界上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約有3.5億潛伏感染者,其中5%-10%會在其一生中發展為活動性結核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強調篩查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是全球「終止結核病」策略的重要舉措。

在此背景下,10多年前,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開始研發新一代結核桿菌篩查工具,基於結核桿菌抗原ESAT-6和CFP10,運用基因重組技術,開發出高效融合表達於大腸桿菌的宜卡?,並已於4月28日收到國家1類新藥證書和生產文號。該產品適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也可用於輔助結核病的臨床診斷,該產品的上市,解決了已應用百年之久的結核菌素類產品無法鑑別卡介苗接種與結核感染的難題。

宜卡?與現有結核診斷工具相比,具有諸多優勢:

一是準確可靠,靈敏高效。宜卡?解決了當前測試對接種BCG疫苗後出現假陽性的問題。它結合了PPD結核菌素皮膚試驗的優點,以及幹擾素γ釋放試驗(IGRA)的高度特異性,可以區分卡介苗接種和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做到了精準篩查、結果可靠、特異度高、靈敏度高。

二是創新科技,專利產品。宜卡?運用基因重組技術融合表達ESAT6-CFP10蛋白,穩定性好,安全、有效。產品於2019年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510617780.9),2020年4月23日獲得國家1類新藥證書和生產文號。

三是操作簡便,易於推廣。宜卡?採取孟都氏法注射於前臂掌側皮內(即俗稱的「皮試檢測」),操作簡便、易行,滿足高通量應用。宜卡?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和結核病的臨床輔助診斷,市場應用前景廣闊,為我國結核潛伏感染人群的早發現、早幹預及結核病的早診斷、早治療提供了便捷、準確的檢測方法,為大規模人群的篩查提供了有效手段,對我國乃至全球的結核病防控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宜卡?將走向國際。據悉,目前已有 「金磚國家結核病研究網絡」國家以及印尼、菲律賓等結核病負擔較高的國家向智飛生物提出合作意向,將宜卡?應用於他們各自的結核病防控工作。其中,巴西已做好對接宜卡?的準備工作,將在新冠疫情好轉正式啟動。

護航生命,傳遞健康。智飛生物一直致力於結核產品和病毒類疫苗的研發,特別是在結核病研究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構建了較完整的「結核病監測、診斷、免疫預防」產品體系。公司董事長蔣仁生說,國家1類新藥宜卡?的獲批上市,標誌著智飛生物結核病防治產品體系取得了重大突破。

宜卡?研發過程中,受到「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重大新藥創製」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也受到世界衛生組織、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等組織的關注。根據安徽智飛龍科馬現階段車間的設計產能,可實現年產3000萬人份的生產規模,年產值可達20億元左右。

截至5月8日收盤,智飛生物收報81.39元,今年漲幅達63.89%。不少券商研報給出「買入」或「增持」建議,並指出公司股價仍有上漲空間。

相關焦點

  • 智飛生物1類新藥宜卡正式上市
    5月10日,該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商品名:宜卡)正式上市,這意味著全球結核病防治迎來了新型診斷「武器」。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表示,宜卡的上市和推廣應用,將對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輔助診斷以及國家結核病免疫策略研究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 智飛生物1類新藥宜卡正式上市,用於結核桿菌感染診斷
    5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重慶智飛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智飛生物」)獲悉,該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安徽智飛」)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商品名:宜卡)5月10日正式上市。
  • 智飛生物宜卡獲批上市 結核病新藥矩陣取得重大突破
    智飛生物是國內甚至國際上結核病產品布局最為豐富的疫苗企業,除已上市的用於結核病輔助治療的微卡和新獲批上市的重組結核桿菌融合蛋白(EC,商品名:宜卡)外,母牛分枝桿菌疫苗(結核感染人群用)已於今年3月份完成技術審評,目前正處於上市生產審評階段;BCG-PPD、凍乾重組結核疫苗(AEC/BC02)、成人用皮內注射用卡介苗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 ...款結核病診斷生物製品;國家衛健委:5月9日本土再次發生聚集性疫情
    來源:藥聞社1、智飛生物自研重磅新藥宜卡上市,為全球首款結核病診斷生物製品5月10日,智飛生物董事長蔣仁生宣布,自主研發的國家Ⅰ類新藥結核重組蛋白宜卡正式上市,這是智飛生物布局結核病防治矩陣中首個Ⅰ類新藥
  • 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智飛宜卡是結核病免疫學診斷技術上新突破
    摘要 【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智飛宜卡是結核病免疫學診斷技術上新突破】5月10日,智飛生物新藥宜卡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防癆協會秘書長成詩明表示,智飛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宜卡,這項技術是近年來在我國結核病免疫學診斷技術上的新突破。
  • 智飛生物:超2200億市值的國內疫苗龍頭
    為了能讓讀者更深刻地理解疫苗行業,並在挑選優質投資標的時建立基本的判斷標準,我們研究並篩選了國內疫苗類上市公司,綜合各項基礎指標和成長性指標,挑選了智飛生物(代碼:300122)作為本次分析的目標公司。內容提要智飛生物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110.49億元,同比增長44.14%。
  • 結核病越來越耐藥?別怕,新藥治癒率高達85%
    該說明表示,11月10日,學校接玄武區疾控中心通知,有一名學生被診斷為肺結核。圖片來源:@南京林業大學「很多人認為結核病已經絕跡了,但實際上,我國仍然是全球第三的結核疾病高負擔國家,從發病率來看,每年每1萬人中約有6個新發肺結核患者。」
  • 11月CDE:5個1類新藥申報上市,正大天晴、揚子江、成都苑東生物...4...
    11月CDE共承辦藥品註冊申請897件       8個品種首次有企業申報一致性評價       5個1類新藥申報上市       卡瑞利珠單抗有新適應症上市申請       仿製申請中有7個品種為首家仿製申報       貝達藥業1類新藥鹽酸恩莎替尼膠囊獲批
  • 智飛生物卡介菌純蛋白衍生物獲臨床試驗批件
    上證報訊 智飛生物12月28日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卡介菌純蛋白衍生物(BCG-PPD)(以下簡稱『BCG-PPD』)」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臨床試驗通知書(通知書號:CXSL1700172、CXSL1700173、CXSL1700174),同意該品進行臨床試驗
  • 廣州新藥衝刺「全球新」,30多個一類新藥進入臨床
    廣藥拿下我國近二十年來唯一成功獲批的頭孢類1.1類新藥臨床批件,填補了國內頭孢類藥物的空白;引入了多位諾獎獲得者,加快生物藥布局;廣州企業研發首個獲批上市糞便DNA腸癌檢測試劑盒……在廣州,八大新興產業之一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 前三季度盈利增長近7成 除了HVP疫苗 智飛生物還有何看點
    智飛生物是一家集疫苗研發、生產、銷售、配送及進出口為一體的生物高科技企業,現在售產品包括AC群腦膜炎球菌(結合)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聯合疫苗(喜貝康)、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喜菲貝)、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盟威克)、注射用母牛分枝桿菌(微卡)、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盟納康)等自主產品及統一銷售默沙東授權的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 吉因加與信達生物達成戰略合作 共推抗腫瘤藥Pemigatinib伴隨診斷...
    雙方將共同開發和商業化基於信達生物合作夥伴Incyte在美上市抗腫瘤藥物pemigatinib(信達生物研發代號:IBI375)在中國地區的CDx試劑,用於檢測膽管癌患者的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突變。信達生物新藥生物與轉化醫學部副總裁徐偉博士表示:「伴隨診斷作為精準治療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預測患者針對特定藥物的治療反應至關重要。
  • 2018年7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1類化藥批准臨床概況2018年7月,共有13個申報臨床的中國1類化藥新藥獲得了臨床試驗批件即將開始臨床一期試驗,其中6個是特殊審批品種。國內同靶點的1類新藥有4個,具體情況如下表:7YL-90148YL-90148由上海瓔黎藥業有限公司研發,擬用於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症。
  • 10個1類新藥、61個進口藥 2018步入「新藥年」
    該產品於2015年在美國以快速審批程序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晚期乳腺癌。哌柏西利是我國首個獲批上市的CDK4/6抑制劑,於2017年11月22日納入優先審評。目前國內已有南京海納醫藥科技以3.1類新藥申報並獲批臨床,齊魯製藥以仿製藥4類申報,目前處於「在審評審批中」狀態。
  • 入股深信生物 智飛生物布局新一代mRNA疫苗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深信生物成立於2019年11月,是一家生物科技企業,創始人李林鮮博士曾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科技創新35人,在mRNA領域特別是LNP遞送技術領域擁有十年以上的研發經驗。依託其業內一流的研發團隊,深信生物在mRNA藥物,特別是LNP遞送技術領域,搭建了行業領先的技術平臺。
  • 2019FDA:批准42款新藥 9款生物類似藥 3款在路上
    2018年年末至2019年年初,美國政府歷經數次停擺;另外,FDA前任局長Scott Gottlieb辭職在生物製藥行業引起震蕩,這些都可能影響新藥審批。表1 截止到2019年11月29日 FDA批准42款新藥
  • 32個國內批產的「中國1類新藥」 誰更具創新實力?!
    2001年至今,約有32個「中國1類新藥」化學藥獲得了我國藥監部門的批准上市;在這些品種當中,哪些源於真正的自主研製,哪些源於優秀的引進開發,哪些又真正體現了卓越的創新實力,他們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程度又如何?本稿件帶著上述問題,梳理品種如下。
  • 抗骨質疏鬆新勢力—珍固正式上市
    2018年5月13日母親節,上海聯合賽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的國內首個甲狀旁腺激素(1-34)片段(特立帕肽)生物類似藥—珍固,上市發布會在上海召開。 摘要:   2018年5月13日母親節,上海聯合賽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的國內首個甲狀旁腺激素(1-34)片段(特立帕肽)生物類似藥—珍固,上市發布會在上海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