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石牌:看大戲舞龍燈 豐收節裡話豐收

2020-12-17 金臺資訊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又到了碩果纍纍的金秋時節。9月21日,懷寧縣石牌鎮舉辦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慶祝農民豐收節。

蔬菜豐收成果展暨扶貧特色農產品展銷會、豐收戲會和舞龍燈助力懷寧農民豐收節等特色活動的舉辦,展示了近年來石牌農業發展新成就、農村生產新變化、農民生活新風貌,為石牌「三農」工作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投身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人舞龍飛,鑼鼓喧天。活動當晚,舞龍燈表演吸引了眾多群眾前來觀賞。兩條彩龍一會兒齊頭並進,一會兒相互競逐,一會兒親暱嬉戲,上下翻飛,氣勢恢宏,一派熱鬧喜慶景象。舞龍燈表演是為了慶祝豐收年景,也是祈願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在蔬菜豐收成果展暨扶貧特色農產品展銷會上,石牌鎮20家和其他鄉鎮5家農業公司、種植(養殖)基地、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成列展示石牌特色蔬菜、特色水產、農產和當地特產,通過農產品展銷會擦亮石牌鎮「蔬菜之鄉」的名片,以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展現農民豐收的喜悅。小榨菜籽油、貢糕、懷山藥、石牌半夏等獨具特色的農產品更是備受廣大群眾的青睞,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了解、查看品嘗、爭相購買。

石牌鎮作為京劇和黃梅戲的發源地,以獨具特色的戲曲文化演出慶祝農民豐收節。活動當天,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歡快的鑼鼓聲揭開了豐收戲會的精彩序幕。折子戲專場和傳統劇目《大辭店》的精彩演出,讓觀戲群眾過足了戲癮,為戲迷朋友們奉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大餐。

舞龍燈、唱大戲、展農產......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石牌慶祝活動中,參與農民收穫滿滿;而在活動現場外,豐收的喜悅在石牌的鄉野田間繼續蔓延,一幅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如今不僅是在石牌,也正在懷寧大地徐徐展開。(張鐵鑫 胡丹丹)

相關焦點

  • 懷寧石牌鄉下走一走,平復下浮躁的心
    導讀:懷寧石牌鄉下走一走,平復下浮躁的心 有這麼個地方,在這裡阿平度過了三年的高中生活,在這裡熱鬧的場景總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香蕉吃波『』給筆者印象最深,那種具體當地特色的口音讓我深深的記在心裡,說起話帶帶那種捲舌,很好聽
  • 【懷寧頭條】上石牌覓蹤:上街頭、河北街、四平街、中洲……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古城!
    河北街的東南有個兩三畝大小的廣場,人稱「上街廣場」,這是上石牌的文化中心,全鎮人看戲、看電影、開大會都在這裡。(參見李光南文章《黃梅雨中的尋覓:「戲曲聖地」石牌走筆》)曹禺大師說石牌是中國的戲劇聖地,也是根據於此。上石牌曾經是京劇和黃梅戲演出活動最為活躍的地方,據懷寧張亭先生撰文,1933年上石牌河北街就建起了全縣最早的「大戲園」即專業劇場,有楊旭章老闆辦的劇社《同聲堂》。
  • 豐收節裡話豐年,我市各地歡聲一片!
    豐收節裡話豐年,我市各地歡聲一片!記者 郜若新:我現在是在「茶香安澤話豐年」主題文化活動現場,比一比炒茶品質、賽一賽掰玉米速度,當地的農民朋友用自己的方式,頌豐收、曬豐收、慶豐收。
  • 豐收節裡話「節約」
    稻花香裡說豐年、豐收節裡話「節約」,特別有意義。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下歷史新高,為當前保障糧食安全再添重磅砝碼。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連年豐收來之不易。特別是在今年,相信大家都深刻體會到了糧食種植「粒粒皆辛苦」。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春耕的節奏,農資銷售受阻、田間管理薄弱、市場流通不暢等問題,為各地春耕帶來了不少壓力。
  • 懷寧石牌派出所:愛挑的擔子不嫌沉
    提醒:點上方↑「懷寧獨秀論壇」免費訂閱    靜靜的皖河流淌不息,千年古鎮石牌就座落於皖河之濱。作為一方社會穩定的維護者,懷寧縣公安局石牌派出所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立警為公、執政為民,以實際行動踐行「站起來是把傘,為百姓遮風擋雨;俯下身是頭牛,為人民鞠躬盡瘁」的錚錚誓言,古鎮處處呈現祥和安寧景象。
  • 臺北市的懷寧街和石牌路
    、公益路、崇善路、崇義路等;三是政治性,三民路、民族路、民權路、民生路、辛亥路、復興路、光復路等;四是吉祥性,如民富路、健康路、光明路等;五是地理性,以中國大陸省市、地區名字命名,也包括以道路在本市一些古蹟名勝方位命名的街道,如府前路、南門路、重慶路、福州路等,其中臺北市的懷寧街、石牌路
  • 關於安石太(安慶-石牌-太湖)一級公路建議
    以市區西門的一號碼頭為起點,一路向西經G347走上同馬大堤約行駛40公裡到達石牌。路程大約五十分鐘。再從石牌到太湖的這段路經過360省道與246省道也要近40公裡才能到達太湖,路程也是約五十分鐘。整個段大約兩小時才能從安慶到達太湖。而安慶至太湖之間未建設高速公路,要走滬渝高速到懷寧後走太湖方向要近110公裡,也需要一個半多小時的路程,單向2車道的高速,遇上節假日高峰出行還得堵車。
  • 石牌的傳說
    我們家從懷寧臘樹窠搬到石牌時,我才5歲多,石牌是我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地方。下放農村的8年間,石牌是我經常回望、心馳神追的所在。1976年招工在懷寧縣農機二廠工作了三年,雖然住在貓山,也還是石牌街上的常客。這樣算起來前前後後我在石牌在皖河兩岸生活了13年,一晃眼幾十年過去了,當年在石牌的記憶還是那麼鮮活,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值得回味和追懷。
  • 豐收節裡話「豐收」 看這些喜人豐收美景
    隨秋分到來,我國各地進入豐收季節,瓜果飄香、五穀豐登,田間地頭色彩斑斕,一幅幅喜人的秋收景象令人欣喜不已。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夏糧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量14281萬噸,比上年增加121萬噸,增長0.9%,夏糧「成績」創歷史新高。有不少地區為了慶祝這個豐收季紛紛舉辦豐收節活動,慶祝農民以汗水澆灌出豐收碩果。
  • 皖河石牌段濱水溼地公園景觀工程呼籲而出
    自懷寧縣石牌鎮納長河、潛水、皖水來水,向東流經江鎮,入七裡湖、八裡湖,再經山口,於安慶市西郊流入長江,全長42公裡。皖河,在安慶的歷史、文化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該地區石牌鎮因為曾經是懷寧縣的首府,又加上懷寧素有安徽的首府首縣之稱的緣故,所以民間常有說石牌就是懷寧,懷寧就是石牌一說。
  • 涉及安慶港、石牌戲曲小鎮、桐城
    圖源印象懷寧丨景觀工程鳥瞰圖規劃面積299491.89平方米,河道長度約1870米。總投資8982.63萬元!該項目是石牌戲曲小鎮其中一個子項目,目前由懷寧中冶建設發展公司建設!圖源印象懷寧丨景觀工程鳥石牌戲曲小鎮簡介石牌戲曲文化特色小鎮項目以皖河故道(慶洲河)西岸為主軸,通過完善配套基礎設施
  • 央視直播懷寧:抗洪進行時...@懷寧別哭!此刻我們在一起!
    今天的懷寧依舊被暴雨侵襲……水位仍在上漲
  • 安徽懷寧縣城,當初為何從石牌鎮搬遷到高河鎮?
    實際上,石牌鎮並不是從遠古以來的懷寧縣城所在地,淮寧縣最早的建立是在東晉,當時縣城是梅城,現在是千山縣的梅城,在這數百年中,懷寧梅城一直是州,縣,州的所在地。南宋時期,淮寧刺史遷至今安慶市附近,淮寧可以說是安慶的「母親縣」,解放時期,安慶市與淮寧縣合併成立,在此期間,分區更改頻繁且複雜,淮寧縣尚未廢除,其縣治在安慶市區,三橋,石牌,紅埔這些地方來回走動。
  • 龍燈文化傳承人:讓運河龍燈一代代舞下去
    午後,謝兆海師傅按照約定時間來到張莊村村委會,他是運河龍燈會的第五代傳承人,向我們講述了通州運河龍燈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後的傳承故事。  張莊村的運河龍燈是大運河河畔最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通州區運河龍燈早已「走出通州」,它在北京市也是一張亮眼的文化名片。
  • 石牌將建6條市政道路,規劃5條公交線路,5所學校…
    懷寧石牌將建設6條市政道路 根據懷寧縣發改委最新關於懷寧縣石牌鎮順和路等六條市政道路建設項目項目建議書的批覆,懷寧縣石牌鎮將建設6條市政道路,主要建設內容和規模:順和路全長634.467米,紅線寬15米;仁和路全長
  • 懷寧是哪個省的?已傳瘋,懷寧人都頂起!
    有一天,小編在搜索欄裡輸入「懷寧是」三個字,結果大吃一驚,竟然滿屏的「懷寧是哪個省的」,「懷寧是哪個市的」,「懷寧是哪裡」 ……懷寧是我的家鄉,我的驕傲,居然有人敢這樣說,現在就讓他們開開眼界,看看驕傲的懷寧!
  •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石牌戲曲文化小鎮項目案例
    安慶市懷寧縣石牌戲曲文化小鎮項目簡介懷寧縣石牌戲曲文化小鎮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石牌鎮,總佔地面積2.18平方公裡,總投資約15.59億元。安慶市懷寧縣石牌戲曲文化小鎮以市場化方式進行整體開發,文化旅遊深度融合,以戲曲產業化為核心打造戲曲特色小鎮,把石牌鎮建設成為全國戲曲工作者的文化體驗地和世界戲曲愛好者的旅遊目的地。
  • 豐收節裡話豐收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福州鄉間田野呈現一幅幅豐收畫卷,農民在肥沃的土地上收穫豐收的喜悅。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又是一個豐收年。1月~8月,全市第一產業「雙百雙千」增產增效行動紮實推進,200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計完成總產值293.55億元,佔全年總量的89.9%。
  • 讓運河龍燈一代代舞下去(眾生相)
    午後,謝兆海師傅按照約定時間來到張莊村村委會,他是運河龍燈會的第五代傳承人,向我們講述了通州運河龍燈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後的傳承故事。張莊村的運河龍燈是大運河河畔最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通州區運河龍燈早已「走出通州」,它在北京市也是一張亮眼的文化名片。
  • 喜氣洋洋看龍燈 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
    紅紅火火賞龍舞 喜氣洋洋看龍燈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本報訊 (記者 王亞同)好似赴了一場龍舞的盛宴,又像走進一個彩燈的海洋——1月2日晚,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銅梁區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二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暨亮燈儀式在銅梁區玄天湖舉行,吸引了數千名觀眾賞龍舞、觀龍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