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李家河幹壩村,一座古老的飛山廟,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傳說

2020-12-15 騰訊網

  發布個人照片,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

  探究人類歷史,仰望歷史浩瀚的星空!

  五代十國地圖(網絡圖)

  五代十國,諸侯紛爭,天下大亂。中原地區,梁唐晉漢周,你方唱罷我登場。南方十國,相互攻殺,你爭我奪,動蕩不堪。五溪地區,飛山公楊再思審時度勢,挽狂瀾於既倒,保一方和平安定,受到飛山蠻各民族的擁戴。楊再思歿後,五溪地區各少數民族紛紛建立飛山廟以祭祀。

  幹壩村(版權屬中國宣恩網)

  楊再思去世700多年後,跨入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朝廷改土歸流,土司制度被廢,飛山蠻後人各處遷徙。其中一支從湖南敘浦遷入宣恩,定居李家河幹壩村。他們帶來五溪文化的同時,也在幹壩村建起了飛山廟。

  時間再跨入2000年後,說起幹壩飛山廟,幹壩人仍家喻戶曉。但為什麼修?供奉誰?知道的就很少了。當初幹壩飛山廟是誰所建,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劉家先祖修建,因為飛山廟旁邊是劉家祖上產業。也有人說是田家修建,因為田家和劉家一樣,祖上也是從敘浦遷來。還有說是鄉紳集資修建。

  幹壩飛山廟遺址

  關於飛山蠻後裔遷入幹壩,以及飛山廟的修建,史籍上都沒有記載,只聽村裡老人擺古說起。幹壩飛山廟在「文革」期間被毀,後來生產隊在此修建抽水泵房。人們路過此地,總喜歡拿塊石頭敲擊抽水鋼管,聲音悠楊,傳到很遠很遠。如果飛山公在天有靈,一定能聽到他後人的呼喚。

  在幹壩村,流傳著一個關於飛山廟的神秘傳說。相傳幹壩有個人叫黃趂(音chèn,同趁),精通茅山道術,會各種變幻之法,有偷天換日、呼風喚雨之術,本領十分了得。黃趂父親早逝,母子倆相依為命。

  黃趂學藝(網絡圖)

  那年,黃趂藝成歸來,正逢農耕時節,見人們正在插秧,為炫耀法術,頓心生戲弄之意。他將農民脫在田埂上的幾雙草鞋踢入田中, 剎時草鞋幻化成幾條大魚在田中遊竄。眾人都忙著在田中追趕,剛插好的秧苗頓時被弄得一團糟。

  黃趂回家後見老娘做了好多人的飯菜,問其故,原來這天自家請人插秧。黃趂心想糟糕,原來剛才這些人在為自家插秧。他趕緊跑到後院,施展定日大法,眼見即將下山的太陽立即懸在西山不動了。

  捉魚的人們後來當然只抓了幾雙草鞋,而插好的秧苗已亂七八糟,眼看太陽還未下山,大家只好重新來過。待大家把秧重新插好,太陽剛好下山,但大家趕回家吃飯時,已聽到了五更的雞叫聲。

  黃趂(網絡圖)

  黃趂十分懶惰,也許是每個高人都有的個性。快到年關了,家中沒有柴燒,老娘抱怨:「 叫你平常弄柴你不聽,看來只好燒你的腳杆了。」黃趂叫老娘放心,說他自有辦法。

  辦年飯時,黃趂還真把腳放在灶堂當柴燒,而且火勢很旺。次日,人們發現不遠處廢棄的牛圈被拆一空,原來黃趂施展隔空搬運之法,將牛欄拆來當柴燒了。

  農耕時,黃趂懶得養牛,耕田時向別人家借牛。下雨天家家都要搶水整田,只有晴天牛才空閒。在一個豔陽高照的大晴天,黃趂頭戴鬥笠,身披蓑衣去借牛耕田。他一通作法,剎時天上烏雲密布,電閃雷嗚,下起了滂沱大雨。

  黃趂(網絡圖)

  蹊蹺的是,雨水中還帶有水草魚蝦之類,更奇的是雨只落到他家田裡,別處一滴不下。當時一個賣香蠟紙的商販在他家田邊休息,將擔子一頭擱在田裡,一頭擱在田埂上,田中一頭被澆透了,而田埂上一頭沒事。後來人們把這塊田叫「老司田」。

  黃趂年輕氣盛,聽說飛山廟廟神法力高強,想找廟神比試一番。雙方約定鬥法,相互克制,誰技窮為輸。兩人比試,你變毒吳蚣,我就變成公雞,你再變成老鷹抓雞,我就變成蓑衣來纏鷹爪。

  鬥法(網絡圖)

  兩人鬥了幾天幾夜不分勝負,後來黃趂變成一堆牛屎,被廟神撮了一拐扙,黃趂因此負傷。黃趂負傷後找來一個大橧子置身其中,蓋好蓋子,叮囑老娘燒火蒸七七四十九天方能痊癒,期間不可揭開,老娘依言而行。

  轉眼到了第四十八天,老娘心裡十分擔心,普通人估計骨頭都蒸沒了。迫不及待地打開蓋想看看,蓋一打開,一對白鶴沖天而去,黃趂嘆道: 「我命休矣!」原來他不知從那裡弄來一對白鶴在替他的傷口療傷。因老娘放走了白鶴,黃趂傷沒痊癒,背上長了個大濃皰,慢慢就病死了。

  飛山廟(網絡圖)

  臨終前,黃趂叮囑老娘,下葬時在他口中放三枚燒紅的木炭,頭對著飛山廟。黃趂死後,老娘疼子心切,不忍心放紅火炭,只放三枚冷炭頭,頭朝飛山廟。後來飛山廟每三年發生一次火災。因老娘只放三枚冷炭,黃趂花三年才吹燃,因此才有飛山廟三年燒一次的傳說。

相關焦點

  • ...涉及椒園、萬寨、長潭、椿木營、曉關、高羅、沙道溝、李家河!
    宣恩新增9個社區,涉及椒園、萬寨、長潭、椿木營、曉關、高羅、沙道溝、李家河!辦公地點設在椒園鎮椒園村10組,管轄範圍:蔡家坳安置點、雷家坳安置點、三河溝安置點、水田壩安置點。二、新增曉關侗族鄉下壩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地點設在曉關侗族鄉黃河村12組,管轄範圍:鄉直單位、改制企業及單位、黃河安置點、下壩安置點。三、新增萬寨鄉向陽社區居民委員會。辦公地點設在萬寨鄉大河壩村14組,管轄範圍:大河壩安置點。
  • 宣恩獅子關,一壩二庫叫人稱奇
    湖北省宣恩縣獅子關旅遊區位於湖北省恩施州宣恩縣,距宣恩縣城13公裡,為宣恩古三大關隘之一,也是宣恩古集市之一。宣恩縣政府找到了水流鑽進地下的地方,「堵洞成庫」,興建獅子關水電站,形成如今一壩二庫(洪家河、亮洞)的奇蹟。獅子關水電站成為宣恩乃至湖北最有看點的神秘景區之一。
  • 宣恩人點進來!結果來了!戳進來看2020年「出彩」公示名單!
    活動啟動以來,經宣傳發動、基層推薦、社會評議、組委會評審,共評選出10個「出彩宣恩人」、10戶「出彩家庭」、10個「出彩鄉村(社區)」、5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彩集體」。為確保評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 廣西三江八寨飛山廟的心靈慰藉及情感寄託
    廣西三江程陽八寨飛山廟,在這個侗族佔多數人口的地方,人們崇拜和心靈慰藉及情感寄託的神氏叫楊再思。楊再思為五代時靖州少數民族首領,侗族人民頂禮膜拜的英雄。這個時期侗族「飛山王」楊再思,偏安亂世,維護一統,既不稱王、也不稱霸,民族團結和睦、融合發展,形成那個時代的「飛山精神」。楊再思生於唐鹹通十年(公元869年)農曆六月初六,卒於後周顯德四年(公元957年)農曆十月二十六日,壽88歲,葬於貴州省黎平縣長嶺崗,是唐未、五代「飛山蠻」酋長,號十峒首領,人稱「飛山公」。
  • 湖南靖州攬勝:飛山旅行記
    這條路有點坡度,曲折地通向村裡,村民的房子蓋得都很漂亮,不少小樓,也有沒拆掉的老房子,是那種黑瓦木板牆的老屋,這讓村子有了古老的氣息,沿著村路蜿蜒而上,最後穿過村莊,回首來時的路,看到問路的那位老爹和他牽著的母牛已經成為兩個黑點。
  • 宣恩這四個休閒農業示範點要火了!
    ▲智能溫室大棚採摘、參觀位於「貢水白柚」之鄉—宣恩縣李家河鎮地處湖北與湖南省交界酉水河北岸距來鳳、龍山縣城13.2公裡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櫻桃花園農業體驗區:種植櫻桃、石榴、白柚、臍橙米桃等四季特色水果及各種農作物田園風光區:以鵝卵石鋪路,並架設老式農田設備讓遊客真正參與到農事活動中來,體味「住一天農家屋,幹一天農家活
  • 仙山烤活魚,貢水推豆腐,過年做快活神仙,就在湖北宣恩
    這些景點原始生態完整,生態資源豐富,保留有古老的民俗風情,原汁原味古代遺風,是一個自然和人文旅遊交相輝映的景區。 「宣恩薅草鑼鼓」、「宣恩三棒鼓」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彭家寨、慶陽涼亭古街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小茅坡營」有湖北省唯一保留完整的苗語苗俗文化。宣恩土家族的八寶銅鈴舞是一種優秀傳統舞蹈,宣恩侗族的侗族大歌有「飯養身、歌養心」的諺語。
  • 重慶市南川區山王坪鎮廟壩村:從「因山窮」到「靠山富」
    青山掩映,流水潺潺,雨後的重慶市南川區山王坪鎮廟壩村瀰漫著寧靜祥和的氣息。看到不少村民的家門緊閉,記者感到詫異:「人都去哪兒了?」「都在山上忙著幹農活呢!」57歲的廟壩村黨支部書記程坤祥快人快語:「廟壩沒有懶人!」
  • 雖然只是一座山廟,但卻幽靜古老
    雖然地處西北,卻不乏江南古鎮的幽靜與禪韻,雖然只是一座山廟,卻能融合儒、釋、道三大教派。北武當廟隱居在山林裡,遠離紅塵不事張揚,靜靜享受天地賜予的這番空曠與安寧。它北靠群山南望平川,遠離都市的喧囂,坐擁山林的寧靜,是一座聞名西北的古老寺廟。關於北武當廟,很多人從名字上推測它可能是湖北武當的某個分支,其實不然,這兩座觀廟一南一北毫無聯繫。北武當廟中的「武」是指真武大帝,即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當」是「止」或「在」的意思,合起來意指真武大帝所在的地方。
  • 黃連苦 蜂蜜甜 旅遊樂——重慶南川區廟壩村脫貧致富記
    黃連苦 蜂蜜甜 旅遊樂——重慶南川區廟壩村脫貧致富記新華社  作者:  2020-10-07 全靠這『苦、甜、遊』三大產業,不僅讓村民擺脫貧困,日子還越過越甜。
  • 懷安民間傳說|關帝廟村的來歷
    懷安縣柴溝堡鎮關帝廟村在明代為通蒙大道,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六合房主人開渠灌地,後有數家遷居此地,形成村落,至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村北有西洋河流經,村內有三乾渠自西向東流過。儘管村子不大,但在全縣是首屈一指的「文化村」。村子以廟為名,以廟為榮。
  • csgo,這是一個古老神秘的傳說,巨龍傳說背後的故事
    距離心心念念的卡託維茲Major還有5天,想必有玩家跟小編的心情是一樣的,可以說期待已久了,今天小編還是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csgo中皮膚的文章吧,這款皮膚系列可以說是就算不玩csgo的玩家也有所耳聞,那就是csgo眾多玩家心中的夢想「巨龍傳說」龍狙了,下面小編就詳細為大家講述關於這款天價皮膚背後的故事
  • 這,是宣恩!
    位於鄂西南的宣恩縣城距離恩施州城約一小時車程一條美麗的貢水河穿城而過夜幕降臨無論是懸崖峭壁溼地棧道、蓮花壩北岸帶狀公園、貢水河沿岸亮化工程,還是特色風雨橋、民族風情街、鐘樓、民族文化浮雕牆,都給人留下難以泯滅的深刻印象。
  • 宣恩,一個有重慶味兒的湖北小城,自然風光和美食令人沉醉
    地處武陵山和齊躍山的交接部位的宣恩,是一座古老的城市,神奇的大自然景觀與古老的人文歷史為宣恩勾勒出一幅絕美的畫作彭家寨、慶陽涼亭古街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文瀾橋是宣恩貢水河上的一座仿古風雨橋,它逶迤交錯、氣勢雄渾,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象徵「同舟共濟、風雨同舟」的民族精神。
  • 古老的貝子廟上有一座敖包山,為何人們紛紛來此虔誠朝拜
    在慕瀟桐久居的小城——錫林浩特,有一座穿越百年時空的廟宇——貝子廟,貝子廟的背面有一座聖潔的小山——敖包山。 一半是記述,一半是臆想,慕瀟桐用充滿靈氣的文字來輕觸這座廟宇和小山的歷史故事。在有這座城市之前,這山與這廟,在數千喇嘛晝夜不停的誦經聲中,努力向彼此內裡生長,直至最終融合在一起,形成鍾靈毓秀的錫林浩特,它故事從此開始,一路向南奔去,兩翼直指東西,屢經風霜雨雪,終成草原明珠。
  • 雷學業:探析湘西南千年飛山文化
    飛山橋為單孔石拱橋,橫跨赤水,上有橋亭,四排三間,長12米,寬5米,據當地群眾反映,幾百年前,曾在此建過一座石拱橋,上築橋亭,橋上供有令公楊再思、關羽和周倉的塑像。因年久失修,橋被洪水衝垮,後經維修,再毀於水患。直到1980年,政襄民助,在舊址重建拱橋。
  • 踐行大愛,2020,宣恩因你們而出彩!
    孟頂愛,男,1969年出生;鄭茂勝,男,1980年出生,兩人為曉關侗族鄉幹家壩村村民。他們是山間田野的普通農民,也是村民需要幫助時隨叫隨到的「解憂人」,鄉鄰們親切地稱他們為「好事佬」兄弟。在發展產業的同時,該村通過開展「身邊人說身邊事」「出彩評選」「小手拉大手·鄉風文明一起走」等一系列文明實踐活動,「讓「群眾說群眾、典型說典型」,用榜樣的力量引領社會新風尚,以良好的學風帶動家風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文明一個村莊」的目標。4.椒園鎮水井坳村
  • 宣恩到底有多美?看完徹底震撼了
    把一座城市打造成國家級4A級景區,在大多數人看來這簡直不敢想像,然而,恩施州宣恩縣,就將這一夢想付諸了行動,並且大獲成功。  景區核心區域沿貢水河兩岸分布,主要景點有蓮花壩公園、老院子、民族風情街、文瀾橋、貢水河音樂噴泉、文體中心
  • 徒步恩施三岔茅壩
    恩施,一個遺落在武陵深山中的秘境,它有大清江的清秀柔美,也有大峽谷的氣勢磅礴,只有深入腹地,才能感知峽谷深山的魅力。,古老而神秘的洞穴探秘,能讓人遊走在大自然的變遷之中。三岔鎮東與新塘、沙地交界,南與宣恩萬寨相望,西與舞陽壩毗鄰,北與白楊、崔壩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