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訊 近兩年來,南平市建陽區麻沙鎮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總體要求,培育典型、打造精品,通過示範引領,推動全鎮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鄉村振興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麻沙鎮德農農林專業合作社的淮山品種實驗基地,是合作社與福建農林大學、福建農科所合作的新項目,培育了5類適宜深加工的淮山新品種。在栽培技術方面,福建農林大以及福建農科所派駐了科技特派員,進行跟蹤指導。
麻沙鎮德農農林專業合作社社長林瓊祺經常說,「科技很重要,科技給農業插上翅膀,會飛的翅膀,有科研團隊來助力,我們越做越有幹勁。」
據林瓊祺介紹,合作社過去只是單純銷售新鮮淮山,產品價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這兩年,隨著科技特派員機制的不斷深化,省農林大學和省農科院的專家持續把科技送進基層,林瓊祺也乘上了科技的東風,開始進行淮山產品的深加工,目前合作社已經生產淮山麵條、淮山粉等產品,產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
「以前沒有深加工的情況下,一畝山藥賣5到8千元。進行深加工以後,一畝能收入一萬多元。我們現在規劃在自己的品種園裡擇優種植好的淮山品種。逐漸延長產品鏈條,深化產品加工,提高淮山的附屬價值。」林瓊祺計劃道。
截至今年,麻沙鎮已發展淮山種植10000餘畝,年產值1.1億餘元,「麻沙淮山」也成功入選「武夷山水」品牌產品,成為麻沙鎮農業產業的一塊金字招牌。
不僅是麻沙淮山,這兩年,麻沙鎮著眼全鎮產業發展布局,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特色,重點發展葡萄、草莓、菸葉、食用菌等特色農業,不斷通過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培植鄉村振興動能。同時,利用全國文明村鎮創建的機會,建設生態美麗家園,提升鄉村內涵品質;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煥發農村文明新形象;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深化鄉村治理,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下一階段,麻沙鎮將進一步加大旅遊產業發展力度,堅持文旅興鎮,增強發展動能,通過深挖麻沙本地旅遊資源,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做好產融結合,重點開發武夷德懋堂二期、白塔山茶旅綜合體、水南「圓夢村」現代觀光園等旅遊主力品牌,使旅遊產業成為該鎮支柱產業之一。(吳淑媛 林晞 劉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