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印第安人與美國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恩怨?

2020-12-12 金豆姥爺侃侃

美利堅合眾國內部的鄰裡關係,一點也不和諧。印第安人作為原居民,對歐洲的闖入者一度懷有善心、施以援手,但當發現這些陌生來客是來與自己爭奪食物,且人數越來越多後,就只能用鋒利的刀尖來「招待」了。

2007年12月20日,一些印第安人部落領袖聚集在華盛頓的一個教堂,宣布撕毀150年前與美國政府籤署的所有條約,退出美利堅合眾國。

著名的印第安人鬥士拉塞爾明斯向在場聽眾聲稱:「我們不再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公民,所有生活在我國周圍5個州的人都可以加入我們,將會給所有願意放棄美國國籍的人發放新的護照和駕照。」

世界各地很多人都在做著「美國夢」之時,生活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卻對美國說「不」,自然事出有因。

悲慘原住民

拉塞爾明斯所說的「我國」,指印度安人準備建立的達科他國,包括內布拉斯加、南達科他、北達科他、蒙大拿、懷俄明州的部分地區。自1974年以來,達科他印第安人一直堅持為獨立而鬥爭,並通過了類似當年美國宣布脫離英國的獨立宣言。為實現獨立,他們還拜訪玻利維亞、智利、南非和委內瑞拉使館,向海外尋求對印第安人獨立事業的同情和幫助。

印第安人與美利堅合眾國的歷史恩怨,可謂罄竹難書,美國教科書中的「北美開發史」,很大部分也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18世紀80年代美國成為邦聯國家後,所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就來自尚未融入美國的印第安人

17世紀初英國殖民者來到北美時,印第安人還是處在部落社會階段的「化外之民」,根本不知「民族」「國家」為何物,因此也不像歐洲來的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德意志人、義大利人等等,不管出身、背景如何,統統都在北美「找到了組織」,逐漸融入了「美國人」的大家庭裡。印第安人是「美國人」之外的一種人,但又與「美國人」棲息在同一片天空下,是名副其實的「鄰居」。

可是美利堅合眾國內部的鄰裡關係,一點也不和諧。印第安人作為原居民,對歐洲的闖入者一度懷有善心、施以援手,但當發現這些陌生來客是來與自己爭奪食物,且人數越來越多後,就只能用鋒利的刀尖來「招待」了。

從第一批英格蘭人踏上美洲時起,直到19世紀下半葉,北美歐洲移民及其後裔,與印第安人一直處在戰爭狀態。跟法國人和荷蘭人更鍾愛皮毛生意、致力於與印第安部落建立友好合作關係不同,英國殖民者則認為來到北美捕魚耕作,乃是上帝對清教徒的恩寵,因此更熱衷於控制和掠奪印第安人

1675年發生的「菲利普王之戰」中,憤怒的萬帕諾亞格部落印第安人放火燒毀了整個麻薩諸塞殖民地,給殖民者造成巨大傷亡,而殖民者則隨即強烈報復,徹底摧毀了新英格蘭的印第安原住民文化。印第安部落首領菲利普(即米塔利母)被俘遇害後,殖民者將其頭顱掛上竹竿頂端,在普利茅斯高懸了20年。

親英同盟軍

在北美獨立戰爭中,印第安人一度保持中立。但英國人狡猾地利用了他們對火藥的依賴以及對殖民者侵佔北美土地的怨恨,將大部分印第安部落拉攏到自己一邊來。親英分子和印第安人多次聯手,襲擊殖民地據點,製造了多起血腥事件,給獨立運動帶來了很大困難。

印第安人屢屢讓華盛頓感到頭疼,不僅在於他們驍勇善戰,還因為他們之中不時出現智勇雙全的「帶頭大哥」。莫霍克人領袖約瑟夫·布蘭特,就是最為傑出的一位,他曾在英國接受教育,「海歸」後不甘忍受北美起義者對印第安人地盤的侵蝕,聯合了其他部落組成「易洛魁聯盟」,與親英分子一道協助英軍對抗北美義軍。

整個獨立戰爭期間,布蘭特領導下的易洛魁聯盟,多次對大陸軍及其支持者發動襲擊。比較慘烈的一次戰役,發生在1778年夏天到1779年秋天,起先是易洛魁聯盟武裝屠殺了賓夕法尼亞周邊的數百名民兵,隨後約翰·沙利文將軍奉華盛頓之命,率領4000人的遠徵軍在紐約一帶進行反擊。大陸軍採取「焦土」政策,所過之地實行「三光」,燒毀近40個塞內卡人和卡尤其人(均為印第安部落)的村莊,徹底摧垮他們的莊園,對紐約一帶的易洛魁聯盟形成致命打擊。

在與印第安人的戰爭中,大陸軍也付出了極大代價。1782年6月,華盛頓的「親密戰友」、北美人民的好兒子威廉·克勞福德上校,就在一次由親英分子和印第安人聯手的伏擊中被殺身亡。印第安人對他充滿仇恨,原因是幾個月前,克勞福德手下的一些士兵,參與了在格納登赫頓對印第安人的屠殺。

另一種內戰

在英國決定接受北美戰爭失敗的現實,美國獲得歐洲列強正式承認為一個獨立國家後,北美邦聯政府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仍然內外交困,與印第安人部落的持續敵對關係,就時時危及國家安寧。

從某種程度上說,印第安人是北美獨立戰爭的最大失敗者。戰爭期間,英國人、法國人、西班牙人與北美殖民者,都為自身的需要而拉攏印第安部落,而印第安人的不同部落,也為了自身生存,分別與對立雙方結盟。然而,無論作為親英同盟軍,還是加入反英大聯盟,印第安人都被歐洲裔白種人當成了「炮灰」,所謂盟友經常眼見印第安人孤軍奮戰,也不依約守望相助,這使得印第安人在戰爭過程中損失慘重,人口大幅減少,領地也被嚴重壓縮。

更糟糕的是,1782~1783年在巴黎舉行的北美地位問題和談中,與英國軍曾經並肩戰鬥、做出巨大犧牲的印第安人,卻沒有獲得邀請一起參與談判。印第安人被英國「盟友」出賣了,英國人根本沒想過徵求印第安人的意見,就把本屬後者的領地慷慨劃給了美國;英美籤訂的和約,也壓根兒沒提保護印第安人權利之事。北美與英國的戰爭結束了, 但印第安人和北美邦聯國家,事實上還處於戰爭狀態。

然而,正像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所言,文明是歧視弱者的,「正義是強者的利益」,獨立戰爭結束後,印第安人仍無法擺脫被人利用的命運。

歐洲列強暫時收手,但它們一直沒有停止背後使壞。在五大湖沿岸,英國一直為當地的印第安部落提供武器,鼓動他們抵制美國人的入侵。1784年至1790年間,僅在肯塔基一帶,被屠殺或俘虜的白人殖民者就達1500多名。

南部印第安部落的切諾基人、奇克索人、喬克託人、克裡克人和塞米諾爾人,堅決反對北美的新主宰者,西班牙則為之提供武器。這些騷亂一度使美國的西南邊境頻頻告急,以至於邦聯時期的美國時時感覺到,「最直接的威脅就是來自印第安人的攻擊」。

白人移民本來是北美印第安人的外來麻煩,但經過一場獨立戰爭,印第安人反而成了北美的白人新國家的內部麻煩。

近一個世紀後的1876年,在南北戰爭中曾因驍勇善戰而得到總統林肯青睞的傳奇人物喬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譽為「晨星之子」),在小角谷戰役中率領第七騎兵團與印第安人狹路相逢,竟然全軍覆沒。

直到1924年,美國政府才承認印第安人為美國公民。

但他們真正的公民權利,顯然沒有得到充分的落實,不然也不會有50年後達科他印第安人揭竿而起鬧獨立的故事,也不會到了21世紀,獨立鬥士拉塞爾明斯還要上演對美利堅合眾國發出公開挑戰的好戲。

相關焦點

  • 印第安人為何要求退出美國,回顧美國與印第安人的血腥歷史
    印第安人,其實是對除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以外所有美洲土著的統稱,而並非單指某一個民族或種族。印第安人早期曾廣泛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然而隨著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印第安人慘遭大量屠殺,而這也造成了美國和印第安人長期以來的歷史恩怨和矛盾,現在美國的印第安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1.2%左右。
  • 美國黑歷史——印第安人大屠殺
    美利堅合眾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國家領導階層總是標榜美國是「自由的燈塔」,「民主的港灣」,但回顧美國建國二百年來的歷史,其實是一部印第安人的屠殺歷史。在美國建國之前就有歐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過的未經消毒的毯子送給北美當地的印第安部落,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的天花病毒掀起了一場大規模屠殺,根據統計至少有100萬印第安人直接或間接死於殖民者故意傳播的天花病毒。而美國建國之後,為了進一步蠶食印第安人的土地,被美國人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四位總統則充當了印第安大屠殺的急先鋒。
  • 說到醜化印第安人,這部美國片是第一名
    1865年四月9日,美國結束了四年多的南北戰爭。這是一場美國歷史上的內戰,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他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奴隸制。此後,美國的資本主義得到騰飛,並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的強國。這是南北戰爭帶給美國的特殊禮物。
  • 歷史上,美國白人為何要屠殺印第安人?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在美國近代「高速發展」的歷史上,他們與印第安人的戰爭,自然是繞不開的一段歷史。比如常把「自由」掛嘴邊的好萊塢電影,就拿這段歷史拍了一票兒「大片」,多是「西部英雄」痛打「印第安強盜」的給力故事。
  •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
    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川普赦免火雞儀式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美國把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感恩節的重要性僅次於聖誕節。
  • 說說歷史——印第安世界:印第安人現狀(上)
    如同加拿大印第安人一樣,美國印第安人也居住在政府劃定的保留地裡,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但是,與加拿大印第安人不同,美國印第安人受全民社會同化的程度更高,他們70%以上的人改操英語,很多人走出保留地到城市工作。
  • 美國黑人與印第安人相比較,在400多年的歷史裡,誰更悽慘?
    今天,我們聊聊美國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作為兩個重要的少數族裔,400多年來,他們始終處於美國社會的邊緣地帶,不斷受到白人的種族歧視和壓迫。那麼,黑人與印第安人相比較,誰更悽慘些呢?280次大規模屠殺我們先了解下印第安人,大約1萬年以前,他們的祖先從西伯利亞跨過白令海峽,成為了美洲最早的原住民。他們沒有自己的文字,卻發展出十分燦爛的文化,對工程、數學、天文、醫學有著廣泛的了解。
  • 印第安人救助「五月花號」的移民,創造了美國歷史,卻慘遭滅族
    顯然,如果沒有得到印第安人的幫助,殖民者是很難存活下來的,所以在不知不覺之間,印第安人也在創造了美國的歷史。然而和平也是短暫的,由于越來越多的歐洲人來到了這個地區,殖民者與印第安人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50年之後,他們之間終於爆發了戰爭。
  • 漫談西方文化:美國的印第安人
    大部分電影對美國印第安人的塑造,曾給世人留下錯誤的印象。那便是一直將印第安人描塑成高貴的蠻人,或殘忍的戰士,或聰明的獵人。在大量的影片中,他們以作為歐州殖民者的兇殘的敵人或為穿行於平原上的白人家庭所乘馬車的攻擊者等諸如此類的形象出現於銀屏。好萊塢和電視並沒有虛構這些印第安人。
  • 感恩節的由美國歷史:感恩節的由來——幸運的火雞與不幸的印第安人來
    美國把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假期一般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感恩節的重要性僅次於聖誕節。按照傳統,美國總統都會在感恩節的前一天舉行赦免火雞儀式,赦免了一對火雞。然而歡樂節日的背後卻有一段殘酷的歷史,當然這一段歷史是對美洲原居民來說的。 一、感恩節的由來
  • 感恩節實際上是一部屠殺印第安人的歷史,為什麼美國人還要過?
    每年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四,美國人都要過感恩節。揭開感恩節的真相,實際上是一部美國人屠殺印第安人土著居民的血腥史。很多人做了壞事都要遮遮掩掩,儘量避開這個話題,但是美國為啥卻屢屢高調過感恩節呢?11月份的美國,正是當天,非常寒冷。布萊斯特等人遇到了生存危機,這個時候,印第安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不但度過了冬天,第二年的糧食還獲得了豐收,得以在異國生存下來。在第二年歡慶豐收之時,英國移民邀請印第安人一起感謝上帝施恩,因此有了第一個感恩節。
  • 歐巴馬:美國印第安人「不會被遺忘」
    歐巴馬:美國印第安人「不會被遺忘」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會上明確承諾,美國印第安人「不會被遺忘」。  然而,這耐人尋味的承諾恰恰表明,美國印第安人被遺忘得太久了。  被稱為美國「第一國族」的印第安人雖是美國原住民,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處於最被邊緣化、最被忽視的族群底層,人口比例逐年減少,如今僅佔全美總人口的約1.5%。
  • 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開放 向印第安人致敬
    ,隨著史密斯所尼亞美國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在華盛頓的開放,美國原住民文化遺產將登上中心舞臺。印第安人國家博物館佔據了國民廣場最後一塊建築用地,其他項目,比如計劃中的非洲裔美國人歷史博物館,將只能另覓他處。  新博物館並不會全無麻煩。設計師,一位有部分加拿大人血統的建築師,因為博物館官方說他不能遵守原計劃的時間表,在1998年被解僱。博物館的藏品:由喬治·格斯塔夫·海耶搜集的、來自於美國各個遙遠角落的80萬件藏品的主要部分,也將受到印第安人眾多部落持續的審視。
  • 美國人與印第安人的血海深仇!赫赫有名的四位美國總統做過什麼?
    縱觀美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印第安人在美國並不好過。而美國曾經赫赫有名的四位總統:喬治·華盛頓、託馬斯·傑弗遜、亞伯拉罕·林肯、西奧多·羅斯福,這四位,曾經都向印第安人舉起了屠刀。
  • 美國印第安人音樂的「印第安融合主義」和「泛印第安主義」
    正如美國民族音樂學家威廉-鮑威爾斯所指出的:「仍然篤信部落宗教的土著部落一般較少信仰佩奧特教,但是許多部落的宗教信仰開始具有更多的變通性,在許多印第安人保留區裡,同時信仰基督教、佩奧特教和部落宗教已是一種常見現象」。十八世紀初期,佩奧特教音樂在美國西南地區印第安人的阿帕切族部落中流傳,不久在美國許多地區的印第安人居住區流行起來。
  • 為何美國加拿大印第安人少,墨西哥以南印第安人多?
    類似種植園的工作都屬於技術含量很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歐洲人需要大量奴隸才能確保產出,於是他們首先將目光鎖定在了本地的印第安人身上。不過實踐證明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來自非洲的黑人充當了這一角色,這是怎麼回事呢?
  • 美國學者:美國原住民印第安人很有可能來自於古代中國
    美國有多項研究發現,古代中國與美洲之間存在相關性,美洲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很有可能來自於古代中國。也就是說經過康有為的考察,他認為美洲的印第安土著是來自中華的後裔。1983年,北京大學的一位教授到美洲講學,教授在一次印第安人的晚會,邂逅了一位印第安人中學教員。這位教員地對他說,他的祖先來自中國,是殷人。教授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不說是漢人或是唐人,而單說是殷人呢?這位印第安教員說,這是我們是世代相傳的,什麼原因並不知道。
  • 人民網記者走進美國最大的印第安人保留地
    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2011年統計,美國登記在冊的純血統印第安人為2,932,248人,有著兩種血統以上的印第安人為2,288,331人,合計5,220,579人,約佔美國全國人口的1.7%,其中納瓦霍人約為33萬。 進入納瓦霍領地後,滿眼多為荒野,不時可見獨峰突起的奇景,手機信號也變得時斷時續。在這片位於科羅拉多高原西部的荒野之中,有一處由納瓦霍部落管理的獨特景觀:四角落州紀念處。
  • 帶血的「五月花」:美國印第安人400年血淚史
    而16-19世紀,則可以稱得上是印第安人歷史上的「至暗時期」,西班牙、葡萄牙、美國等西方國家在美洲對印第安人實施了一系列文化和種族滅絕政策,這場被稱為「印第安人大屠殺」的人間慘劇直接導致了美洲印第安人的大滅絕。戰爭註定會導致傷亡,由於年代久遠以及西方人對歷史喜歡粗略記載,要確定雙方死傷數目顯得非常困難。
  • 在美國歷史上,為什麼奴隸都來自於非洲,很少有原居民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是北美洲的原居民,這裡原本就是他們的天下。印第安人才是北美洲的主人,這就註定了他們不會為外來的白人當奴隸,只會為捍衛自己的權益而鬥爭。當這些來自歐洲的清教徒來到美國時,如果沒有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忙,可能他們就沒有辦法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