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求證:娃娃菜裡有甲醛?

2020-12-21 全球醫院網

各位小夥伴們,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酒煮海帶」可殺死癌細胞、「甲醛娃娃菜致毒」、「小孩喝豆漿致早熟」刷屏了。小編的謠言吸塵器裡也收集到很多類似的謠言哦,究竟該怎麼辨別呢?海帶真有這麼神奇,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娃娃菜了、小孩究竟該不該喝豆漿……

謠言1:娃娃菜裡有甲醛,對身體有害

娃娃菜幫薄甜嫩,味道鮮美,深受大家喜愛。一般情況下,從外觀上很難對「甲醛菜」進行辨別。不過,噴灑過甲醛的蔬菜會有刺鼻的氣味,因此,從氣味上可以識別出「甲醛菜」。

甲醛確實對人體有害,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家癌症研究機構把甲醛列為1類致癌物,如果長期接觸甲醛,是非常有害健康的。

那短期內接觸甲醛,有害嗎?短期接觸,會引起以下危害:

1、甲醛對呼吸道及皮膚的刺激,出現流淚、乾咳、喉嚨刺痛、噁心等反應;

2、過敏反應,大多數是輕微的皮疹、瘙癢。

也就是說甲醛無論長期還是短期接觸,都對人體有害,那這娃娃菜裡有甲醛嗎?

網上流傳某地流入非法添加甲醛的娃娃菜的消息,請注意是「非法添加」,也就是說,娃娃菜本身不含有甲醛,而是一些不法商販,為了防止蔬菜腐爛變黑,人為添加了甲醛。可能一些報導的標題直接寫的是「甲醛白菜」、「甲醛娃娃菜」,讓消費者誤以為娃娃菜或者白菜裡含有甲醛。

此事發生後,國家食藥監總局專門發通知指出,嚴禁經營者將甲醛作為農產品防腐劑使用,對發現使用違禁物質、超範圍超劑量使用添加劑保鮮防腐的違法行為,要堅決依法查處。

所以如果我們能確保娃娃菜的來源,去超市或者有保障的商場去購買,一般就不會買到「甲醛娃娃菜」。建議大家在購買蔬菜時,不要盲目追求賣相,食用時挺好剝掉外面一層,再用清水洗幾遍。時間允許的話,挺好將菜泡約半小時。

謠言2:小孩喝豆漿會早熟

大家都知道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被稱為「植物雌激素」,一提到「激素」這個字眼,大家往往都很敏感,尤其擔心孩子喝了豆漿,會不會性早熟。答案是確定的:不會。

因為植物雌激素在人體內的作用微乎其微,大約只有雌激素的千分之一,至今極少有兒童因為喝豆漿引起性早熟。而且豆漿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極低,大約為100ug/100ml,每天一杯200毫升,也就200微克。而目前嬰幼兒、兒童大豆異黃酮的推薦量為每日25毫克。所以說適量進食豆漿,是相對不會引起孩子性早熟的。很多性早熟的孩子,深究起來,大部分孩子是飲食不合理、營養過剩、能量過剩、亂吃補品有關。

所以要真的擔心孩子性早熟,還不如來點實際的:

1、避免孩子在生活中接觸超越其心理年齡的內容;

2、儘量不給孩子吃營養保健品(包括牛初乳);

3、不要讓孩子吃過多油炸、膨化食品,儘量不喝飲料,避免能量攝入過多;

4、減少塑料製品使用;

5、避免讓孩子接觸到含性激素的藥物、化妝品。

如果小孩出現性早熟跡象,要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盲目懷疑是由食物引起的,首先考慮是否是因疾病引起的症狀。

謠言3:「酒煮海帶」可讓癌細胞自殺

有傳言說「因為海帶含有許多水溶性食物纖維,具有使癌細胞自殺的作用。」如果可行的話,很多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並不比海帶少。例如裙帶菜、燕麥、蘋果等水果,如果說酒煮海帶可以讓癌細胞自殺,那酒煮燕麥、裙帶菜、蘋果也都具有相同功效了。

而且傳言建議每天海帶的服用量是3~5克,不宜超過20克。按照3~5克來計算的話,我們一天吃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就能獲得這些水溶性纖維。那就沒人會得癌症,怎麼可能還會有那麼多的癌症病人呢。

其實,目前臨床上證實有效的癌症的治療方法只有手術、化療和放療等方式,而且治療癌症的過程中是不允許飲酒的,此外海帶中雖然含有多糖、纖維,但也不能過度食用。因為不僅會導致碘中毒,同時菌藻類的植物非常容易觸及重金屬,經常食用還容易造成汞中毒。所以任何信息說XX偏方可以治癒癌症,你統統忽略就好,不要理會。預防癌症,還是要注意三餐營養均衡、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以及充足的睡眠。

謠言4:糖尿病人不能喝牛奶?

研究顯示: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與不同時間給予嬰兒固體輔食或配方牛奶等有關。那這是否在提示我們,嬰兒時期喝配方牛奶會增加未來患1型糖尿病的機率呢?

在我國,90%~95%的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大約只佔糖尿病患者的5%,而且多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起病。而這5%當中又有多少人是因為喝配方牛奶導致罹患1型糖尿病的呢?恐怕少之又少。

事實上,1型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極其複雜,其發病原因到現在還沒有研究清楚,關於飲食當中牛奶與1型糖尿病的多項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關於此問題給出的結論是:目前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尚無定論支持或反對嬰兒早期牛乳餵養是1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但目前已經證實的是:一系列病毒感染,如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與誘發1型糖尿病有關。所以如果說確實要預防1型糖尿病,一個更可行的辦法就是避免病毒及細菌感染,適時接受相關的疫苗可以減少或緩解環境觸發所致的1型糖尿病。(李娟娟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院網公眾號(webQQYY)諮詢。(責任編輯:張紅平)

(本文內容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及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根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規定視予以公告,如有侵權,請履行《條例》規定「通知與刪除」簡易程序,避免糾紛!)

相關焦點

  • 暗訪菜販說出真相,這種菜不能吃了,湯裡有甲醛!
    為了防止娃娃菜爛根,批發商在盛有不明液體的桶裡蘸一下,最後經過檢測發現,這些不明液體竟然是甲醛。你說這菜能放心吃嗎?近日,山東生活頻道緊急提醒:市場上這種娃娃菜真不能吃了,湯裡含有甲醛。為了延長保鮮時間,防止根部腐爛,批發商會在包裝娃娃菜的時候,在盛有液體的桶裡蘸一下。艾科蔬菜批發市場批發商一再保證,無論怎麼檢測肯定不會出問題。
  • 多方求證破謠言
    ……前天傍晚6點多,寧波某行業微信群裡突然熱鬧開來,有人好奇,有人氣憤,有人疑惑,大家紛紛討論一則網傳視頻。 記者打開該視頻,只見一位大媽手持注射器在給青蟹打針,針管中有一種類似蟹黃一樣顏色的液體,大媽把一隻只張牙舞爪的青蟹抓起來,把針插入將液體注射進去。視頻中除了泡沫箱中的青蟹,還有人在邊上端著一隻盛裝橙色液體的碗,從情景上看是供大媽針管吸液用的。
  • 甲醛會「躲貓貓」,喜歡藏在3種蔬菜裡,用開水洗也洗不乾淨
    但事實上,這樣的菜也是可能含有甲醛的。綠葉菜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了膠帶身上。因為塑料膠帶上其實是有一層粘合劑的,裡面可能會含有一定量的甲醛,雖然含量不高,但是如果經常接觸,對身體健康也是有危害的。因此,平時應該避免購買這一類的綠葉菜。
  • 醫生:這3種蔬菜裡或含有甲醛,怎麼也洗不乾淨,快別吃了
    菜市場的一切菜可能不是太健康的,裡面還有可能含有甲醛,如果我們不注意使用了甲醛,就會導致我們患白血病,但是蔬菜裡面的甲醛往往很容易被我們所忽略。所以我們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仔細挑選,有三種蔬菜很容易就含有很高的甲醛,而且很難被洗掉,甲醇就是人體後會影響白細胞,導致我們患白血病,所以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
  • 醫生提醒:甲醛喜歡躲在3種菜裡,怎麼洗也洗不乾淨,別多吃
    現在是冬天,冬天吃的蔬菜種類可能有所減少,但是並不妨礙很多人都喜歡購買一些大棚裡的蔬菜,其實大棚裡的蔬菜反季節,能夠讓我們在冬天吃到各種各樣的蔬菜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平常的時候,我們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應該要好好的做好一些健康的知識,因為如果我們在平常的時候,不能購買一些健康綠色的蔬菜
  • 菜農提醒:甲醛喜歡藏在3種菜裡,買回家再洗也洗不乾淨,別吃了
    現在正處寒冬,天氣寒冷,很多人會在家裡自製小火鍋,火鍋裡除了肉類丸子以外,就是用於解膩的蔬菜。我們都知道多吃蔬菜有益健康,但是如果買錯了菜,很容易把甲醛吃進身體,進而導致一些身體疾病。菜農提醒:甲醛喜歡藏在3種菜裡,買回家再洗也洗不乾淨,別吃了01娃娃菜
  • 娃娃菜是大白菜的小時候麼?怎麼做才好吃呢?
    二者相較,我更願意買娃娃菜,買來直接清炒、涮火鍋或與肉丸、金針菇、粉絲等一起做湯。有段時間,大白菜簡直是被我們直接忽視掉了。直到有回看到一個新聞,才被徹底擊敗。新聞中報導很多娃娃菜中被檢測出了甲醛。有些不法商販為了延長娃娃菜的保鮮時間,在裝袋前將娃娃菜蘸了甲醛。
  • 醫生提醒:這三種菜裡經常藏有甲醛,一直不會洗乾淨,別多吃
    目前是冬天,我們在冬天能吃的蔬菜種類是很少的,但還是有很多的人選擇去買一些在大棚中種植的蔬菜,但其實大棚中種出來的蔬菜因為是反季節的,儘管能讓我們在冬天吃到各種各樣的蔬菜是非常的棒的,但在平常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注意購買綠色健康的食品,部買綠色健康的食品,我們的身體內就會出現甲醛或者是白血病
  • 提示:這3種菜裡可能含有甲醛,用水洗不掉,儘量不要吃
    如今進入冬季,冬天可能蔬菜的種類相對比較少,不過這也阻擋不了很多人熱衷於大棚裡的蔬菜,大棚裡的蔬菜基本都是反季節的蔬菜,雖然大棚蔬菜能夠滿足我們冬天吃到各種各樣的蔬菜的願望,不過平日裡,為了呵護我們的健康,還是應該關注一些健康的知識。
  • 春天就要這樣做娃娃菜,好看又好吃,花樣造型有技巧!
    娃娃菜幫薄甜嫩,味道鮮美,深受大家的喜愛;前段時間新聞曝光過不良商家為了給娃娃菜保險,沾泡了含有甲醛的「保鮮液」令人恐慌,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個「一聞二泡三加熱」的口訣,首先選購娃娃菜的時候,一定要先聞聞,如果有刺鼻的異味一定不能購買,由於甲醛容易在水中揮發,所以我們必須要仔細的衝洗,最後高溫很容易能夠甲醛揮發,我們要將食物徹底的加熱,不給甲醛留任何餘地。
  • 蘭州晨報求證:「含拉麵劑拉麵腐蝕身體」是謠言
    晨報求證:「含拉麵劑拉麵腐蝕身體」是謠言  日前,有網帖稱:「為了使拉麵更有彈性,拉麵館都使用拉麵劑,而拉麵劑的主要成分是蓬灰,把拉麵劑溶液倒在紙杯裡會發生恐怖的腐蝕現象。」這個帖子引發市民擔憂。難道吃含拉麵劑的拉麵會腐蝕身體?
  • 警惕:4種常見食材或許會「藏入」甲醛!專家教你怎樣辨別出來
    因此,如今大家都有除甲醛的意識了,對於剛裝修好的新家,都會先經常通風散散味,或是放些除甲醛的產品,過段時間再住進去,這樣做就是怕家裡甲醛超標,對身體有害。但是很多人或許沒想到甲醛不僅在新裝修的房子裡有,還有一些地方的甲醛估計大家都沒在意過,那就是有些食材上也會藏有甲醛。
  • 娃娃菜、西葫蘆被拉進「致癌名單」?真相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父母便和我們說要多吃蔬菜,蔬菜營養價值高,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於是我們按照父母的說法,吃了幾十年的蔬菜,但是現在卻被告知有的蔬菜吃了會致癌,真的是這樣嗎?網上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便是吃娃娃菜會致癌,是因為不良的商販為了延長娃娃菜的保存時間,會用甲醛來浸泡 娃娃菜,浸泡之後的娃娃菜賣相也比較好,看上去更令人有購買慾。甲醛本身便是致癌的物質,用甲醛泡出來的娃娃菜是不能食用的。但並不是說娃娃菜本身不能吃,只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娃娃菜,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 空心菜、西葫蘆和娃娃菜是「有毒」蔬菜?營養師告訴你能否放心吃
    而朋友圈裡出現的各種「有毒蔬菜」,更是深深的印在了老百姓的心裡。在今年夏季,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發現,很多人都不敢吃空心菜、西葫蘆和娃娃菜了。歸其原因,就是它們都曾經盛被傳過是「有毒蔬菜」,老百姓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就不去吃它們了。可是不再吃這些營養豐富又美味的蔬菜,實在是太讓人惋惜了。
  • 3種蔬菜藏有甲醛,洗都洗不掉,買菜時請擦亮眼睛,商販不會說
    經常食用含甲醛的蔬菜會讓我們處於亞健康狀態,嚴重者會導致白血病。3種蔬菜藏有甲醛,洗都洗不掉,買菜時請擦亮眼睛,切莫大意1、泡發的木耳木耳又叫桑耳,是我們餐桌上常見的食用菌之一。它富含多種維生素,可延緩衰老,補充鐵元素,而且還有清肺功能。
  • 告誡:5種美食,或是甲醛「遊樂場」,儘快列入黑名單,別不聽勸
    娃娃菜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吃火鍋都會選擇吃娃娃菜,娃娃菜,營養價值本身比較高,而且味道也比較美味。但其實娃娃菜的保質期非常短,很多商家為了延長保質期,就會將娃娃菜在甲醛中浸泡,或者是噴灑甲醛。泡椒鳳爪泡椒鳳爪這種零食讓很多人愛不擇口,酸辣的口感也是倍受歡迎,但是很多商家在製作泡椒鳳爪時,會加入適量的甲醛成分。主要是為了延長泡椒鳳爪的保質期,讓人看起來更加有食慾,而這種食物攝入體內之後,就會增加身體患病的風險。
  • 菜市場買菜,遇到這5種「甲醛菜」要注意,不管多便宜,轉身就走
    但是,有時候我們晚上去菜市場買到的豆芽還跟新鮮的一樣,如果遇到這種豆芽,很有可能就是「甲醛菜」了!挑選技巧:正常的豆芽通常個頭都比較細小,而且非常容易發蔫。而用甲醛和添加劑浸泡過的豆芽看起來特別的漂亮,個頭比較粗長,沒有根部,而且存放時間也特別的長。
  • 家裡洋蔥多了就沒甲醛?這是什麼荒唐道理,甲醛該超標還超標
    甲醛無處不在,充斥著我們的日常生活,甲醛的去除方法也有很多,但很多都是所謂的謠言和誤區。 要仔細辨別,不要進入誤區,不要用錯誤的去除醛的方法傷害自己。誤區一、洋蔥、水果皮可以去甲醛洋蔥和水果皮等散發出獨特的氣味,味道也非常大,把這些東西放在家裡,有助於隱藏裝修的氣味。 但是,這些異臭不是甲醛,而是像苯系物質一樣的汙染物的味道。
  • 這7種蔬菜雖然很常見,儘量少碰,細菌和甲醛指標高,或能致癌
    檳榔有堅硬的外殼,人們在吃檳榔的時候口腔就有可能受到破壞,嚴重的會患上口腔癌,因此檳榔也是一類致癌物。平時生活中我們喜歡買蔬菜來吃,不過有些我們常見的蔬菜卻有細菌和甲醛的成分,如果我們吃了這類蔬菜,是對我們身體沒有任何益處的,所以我們要儘量少碰這類。